Winnie Yu,19 岁,就读于麦吉尔大学心理学专业。她在温尼伯长大,因向往更大城市的大学氛围,在参观蒙特利尔并钟情于其欧洲风情后,申请并进入了麦吉尔大学。最初她学习计算机科学,但由于不喜爱相关数学和专业课程,大二时转专业到心理学。

Winnie Yu 的父母为她设立了注册教育储蓄计划(RESP),但它只够支付Yu一半的学费和生活费,所以Yu申请了两万加元的学生贷款来支付剩下的费用。大部分贷款是Yu的父母在还,但Yu也在做兼职来帮忙分担。去年夏天,Yu在温尼伯的Bikini Village每周工作约 20 个小时,时薪是 15.3加元。她还为中国一位家族朋友的孩子做线上英语辅导,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报酬是 20加元。Yu希望在暑假能找到一份带薪实习工作;否则,她会找另一份兼职工作。
1、房租:1270加元
Yu和两个室友合租一套三居室的公寓。她们选了这个地方是因为它就在市中心,步行到学校只要 15 分钟。房租有点高 ——Yu的男朋友住的地方坐地铁要 30 分钟,他的房租只要 820加元 —— 但Yu觉得为了住得方便,住在这里还是值得的。
2、食品杂货:190加元
Yu和室友们轮流购买食品杂货,并在冰箱上记录开销。她们有一个群聊,大家可以在里面添加自己需要的东西。轮到谁买,谁就去把东西买回来。Yu一个月大概会买一两次食品杂货。Yu通常会去Provigo超市,或者她们会在大统华下单送货上门。Yu会买碎牛肉或鸡胸肉;像生菜、西红柿、小白菜和土豆这样的蔬菜;还有苹果、橙子之类的水果,另外还会买很多冷冻水果用来做冰沙或者搭配酸奶吃。鸡蛋、牛奶和玉米饼卷也经常在采购清单上,而且Yu觉得冷冻水饺是一种既快捷又实惠的餐食。Yu通常只给自己做饭,但有时候也会和室友一起分享。
3、外出就餐:56加元
Yu一个月只在外面吃一两次饭。Yu想去一家新开的卖饭团的店尝尝,花了 10加元。上个月是Yu朋友的生日,所以她们去了一家比较高档的餐厅,Yu点了鸭肉肉汁奶酪薯条。大家一起分摊了给朋友庆生的餐费,所以Yu付了 46加元。
4、交通:33加元
大多数月份,Yu会买一张 10 次乘坐的地铁通票,这样Yu就可以去看她的男朋友。Yu去的其他地方通常都在步行距离之内。
5、娱乐:38加元
Yu每个月会和朋友去一次俱乐部。入场费大概是 5加元。Yu不买酒,因为大家会事先在其中一个人的家里先喝点酒。Yu也喜欢参加学校社团举办的活动。最近,麦吉尔大学的中国学生社团举办了一场赌场之夜活动。Yu的门票花了 33加元,其中包括食物、混合饮料、赌场游戏和礼品袋。
6、Spotify会员:2.6加元
Yu和六个高中同学共用一个Spotify家庭账户。Yu最近听了很多R&B和韩国流行音乐K-pop。
7、教科书及其他学习资料:100加元
幸运的是,今年Yu大部分的教科书都能免费获取。为了完成每周的小测验,Yu只需要为一门课买一本教材。
8、ChatGPT Plus 会员:33加元
Yu的一个朋友最近买了 ChatGPT 的高级会员,所以她也想试试。Yu经常使用它。如果Yu在某一门课上有不理解的概念,她会让 ChatGPT 给她解释,它解释得很好。高级版比免费版好用很多,所以对Yu来说很值。Yu每天都会用它。
9、最近的一笔奢侈消费 —— BIXI共享单车:15加元
Yu和朋友出去散步,她们隔着圣劳伦斯河眺望 “67 号栖息地”(Habitat 67),那是蒙特利尔的一座很酷的建筑,是为 1967 年世博会建造的。Yu从来没去过那里,所以她们租了BIXI共享单车去看看。她们还骑车游览了那个区域的其他景点,比如生物球馆(Biosphère)、蒙特利尔赌场和一级方程式赛车赛道。
每月总支出:1737.6加元
来源链接:https://macleans.ca/education/student-hub/paying-for-it/what-i-spend-each-month-university-student-mcg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