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妻俩为四家性格各异的邻居改造的房子“我们的这种生活选择当然也有经济上的因素,但归根结底,你必须有一种开放的心态。最重要的是,生活发生在当下。”2月,我们在北京顺义探访了这个有趣的社区。


因为我们俩从小的经历就是在山里头跑来跑去,在水边抓鱼。那时候大儿子正要出生,我们就希望也能给他创造这样的童年记忆。

但是当孩子们逐渐长大,他们不再想每周都跑去那么远的地方。我们就开始思考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是居住的体验是和山里相似的。


第一次过来看房,门口正好有一颗枣树,枝条已经发出来了,像是在向我招手似的。我当时就给Christian打电话说,“找到了!”
在北京郊区,实际上有非常多像这样空置的房子。我们希望通过重新利用原有的建筑,以很少的成本,打造出舒服的居住空间。


屋檐的延伸,计算了不同时节太阳的高度。夏天,阳光正好卡在窗户边上,一点都晒不进来。客厅完全不用开空调,只靠两个大吊扇,自然通风就很舒适。冬天,太阳可以晒进来5-6米,家里暖洋洋的,真的是很节能。


夏天,孩子放学一到家,书包扔地上就往泳池里跳。冬天,Christian特别喜欢在户外烧烤,大家围坐着边烤火,边喝酒聊天。


屋子里你能看到很多有趣的材料:室内门都用的防火门,孩子经常跑来跑去,它会自动关闭,对卧室防蚊也有好处。


交通上,我们换了电车。乡村晚上的电费非常低,一毛钱一度电,我们总是在晚上充电。


我们意识到,也许发现了一种新的生活可能——在郊区,用可以负担的成本打造高质量的生活,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某种平衡。
我们开始通过设计的方式,试图创造一个共享社区,招募“100个喜欢的邻居”,现在已经给4户邻居改造了房子。Christian在烧烤,孙敏在和朋友喝酒聊天,孩子们在一旁玩耍住在公寓里头,有时候听到别人要开门了,你这门都不敢开,很害怕跟人打交道。但是在这儿很有趣,没有人说我打电话问你在家吗,哐哐哐敲门,狗一叫就知道有人来了。
小朋友一到周末,起床刷完牙骑自行车就走了,有时候我都不知道他在哪一家。谁家要是没饭了,大家都特别热情,“来我家吃饭。”
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大院里头邻居之间的那种感觉吗,我觉得是有一种幸福感。
和邻居们聚餐租房,还是在农村租房,很多人害怕,被问的最多的就是有没有快递,可以叫外卖吗?我们父母以前也会问,15年后你又要给人还回去,花这么大精力改造不全打水漂了?
Christian总是会回复说,“至少我们拥有了15年的快乐,这就够了。”我觉得永远要把外在的这些干扰抛在外头,先找到你自己心里最想要的是什么。

其实这个成本并不很高,但是这里面你必须要有一个朴素的精神。
我本身是70后,作为建筑摄影师,从业了有10多年,也拍过不少不错的建筑。


建筑它是会影响你的,先给予空间一个自由,然后我们的居住、生活才会有自由,我觉得是一种精神的自由感。

我们孩子出去上大学了,我现在是把建筑摄影先放到一边,静下心来写作,这边生活和工作的空间设计是独立的,不受打扰。生活区域邻居们,包括房东,我们其实都已经像家人一样在相处,它带给你一种非常宁静的感觉。
城市里很多事情是高效率,其实是慢的,因为它没有给人时间去思考一些你认为真正重要的东西。在这边,你的时间你可以让它慢下来,但是思想其实会变快。

很多人都好奇,就说一听瑞士,这是非常完美一个地方了,为什么要回来?
品尝自己在家酿的啤酒瑞士确实非常美,也很舒适。但是慢慢地,你会发现生活每天几乎是一样的,周几要去超市采购,周几一家人去登山,或者在湖里游泳,一眼就能望到头。
你不用去担心未来,但同时,你也不会体验到新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决定回来,并且从城市搬到郊区,人生需要冒些险。


可能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的时候,你会去想我这一生应该是怎么过,你就不会想到有些事情是冒险,你需要去跳出来。邀请邻居们品尝新酿的啤酒也许眼前你觉得它是特别大的难关也好,特别大的快乐也罢,其实把时间线拉得足够长的时候,可能都算不了什么。
我觉得我们都是想要好好地把自己目前的生活过好的这么一群人,非常简单,但是又不受限定。趁着年富力强,去探索更多不一样的事情,过不一样的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想有一个自己的房子,能够那么大面积,交通又比较好,在北京需要的资金量还是挺大的,你会发现你赚钱的能力老是跟不上房价的增长。正好孙敏他们提了这么一个建议,我又去他们家感受了2次,觉得确实不错。


因为我不会开车,我太太有时候开车去城里办事,留下我一个人,我是有点不适应的。我以前一直特别憧憬找一个地方闭关修行,到这儿我才知道,当你没有能力单独和自己相处的时候,是做不到的。



15年以后我不过就70多岁,如果他不再租给我,我可以再去找一个地方,可能再换一种风格,是不是又是一种体验?

孙敏刚刚搬过来的时候,我是她第一个客人。当时真的就在她院子里坐了一个下午,我们随便拿了个露营的锅煎牛排,就这种小小的快乐,我立刻就动心了。


但是办了几次party之后,我就觉得很累。后来机缘巧合,因为房子里没有装自动灌水系统,我有时候就不得不出完差,下了飞机直接一个人跑过来浇水。
一开始我觉得很烦,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我其实从来没有体会过这种完全跟自己相处的感觉。人生前半段,太多时候是在为别人做事情,为了自己的工作、家庭、孩子。这个房子教会了我怎么去跟自己相处,去爱自己。
现在更多时候我就喜欢独自待在这儿,做做园艺、画画、给自己调一杯好看的酒、发发呆……当然我的孩子、我妈妈有时候也会过来玩,但是归根结底,这是我为自己做的一件事。


反而是在这里,虽然它是租的房子,离城市有几十公里远,但每件东西都是我能力范围之内最好的样子,有时候笑说,“好像过上亿万富翁的生活。”


孙敏和Christian总说我们这儿就好像是一场社会实验,这种生活选择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它当然也有经济上的因素,但归根结底,你必须有一种开放的心态。
就像Chritian说的,最重要的是,生活发生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