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超1600人调查:75%的美国科学家考虑离开(图)



图源:Pixabay

从削减NSF、NIH经费到边境拘留科研人员,以及拟收紧国际学生签证,特朗普给美国科研领域带来的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混乱正在改变整个生态,也让很多科学家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事业。

根据自然杂志报道,本月初开始,该杂志在其网站、社交媒体和《自然简报》电子邮件简报上向读者询问特朗普上台后的变化是否促使他们考虑离开美国。大约有 1,650 人完成了相关调查问卷。

3月27日,《自然》杂志发表了这项调研的结果:1650名受访科学家中,超过 1200 的人(约占总受访者的四分之三)正考虑在特朗普政府的干扰下离开美国,且欧洲和加拿大是首选的移居地。

那项调研发现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在早期职业研究人员中尤为明显。在回复调查的 690 名研究生中,有 548 人考虑离职;340 名博士生中也有 255 人表示有离职意向。在《知识分子》之前的调查中,有受访者曾提到,博士生、博士后,及未拿到终身教职的年轻科学家是受影响最大的人群。

01

失去的经费和竞争激烈的助教职位

对于离开美国后的目的地,许多受访者告诉《自然》杂志,他们希望搬到他们已经有合作者、朋友、家人或熟悉当地语言的国家。“任何支持科学的地方,”一位受访者写道。而一些因为工作而搬到美国的科学家,则计划返回原籍国。

在这场风暴到来之前,这些人原本都并没有计划搬迁,直到特朗普开始削减经费并解雇研究人员,这一切都改变了。

接受自然杂志采访的一位在美国顶尖大学从事植物基因组学和农业研究的研究生说:“这是我的家——我真的爱我的国家,但我的很多老师都告诉我,现在就离开。”

因为特朗普政府停止为美国国际开发署提供资金,这位学生失去了自己的研究支持和助学金。

特朗普的经费削减带来了巨大的经费不确定性,数日前,一位哥伦比亚大学教师曾在自己的X(前Twitter)上贴出了学校发来的停掉某项Training grant的邮件。

“所谓training grant,便是主要以研究生、博士生或博士后为主要资助目标的经费,这项经费没有了,学校一般会想办法继续找一些资金补上,想办法坚持到学生毕业”,一位美国博士曾这样向《知识分子》解释。但目前的情况下,对于如此大规模的缺口,学校是否还有能力支持这么多学生,却仍是个未知数。

根据《自然》的报道,前述的农业学生目前依靠导师找到的一个紧急资金来短期地支持其研究工作。但她仍需努力申请助教职位以维持剩余的课程——因为很多学生目前都处于与她类似的情况,相关职位的竞争现在非常激烈。

目前,这位学生开始“非常努力地寻找欧洲、澳大利亚和墨西哥的机会”,这是她考虑了自己的整个学术生涯做出的决定。

因为特朗普政府“已经明确表示”,她感兴趣的全球粮食领域“不会成为优先事项或重点”,她告诉《自然》杂志,“如果我想在这个领域工作,我必须找到其他优先考虑这个领域的地方。”美国私人资助(例如通过慈善事业)是一种选择,但如同她的助教职位一样,竞争将同样相当激烈,她预计自己将与大量从前由联邦政府资助的项目竞争。

事实上,这位能够申请到紧急经费的《自然》杂志受访者是幸运的。一家波士顿媒体Wbur则采访过一位环境科学家,这位年轻人本来被招募到了国家公园管理局,并有个利用卫星图像检测国家海岸沿线的试行项目,但特朗普上任后取消了拨款,解雇了他这种试用期员工。导致他只能一边在咖啡店打工,一边尝试申请国外的工作机会,受访时,这位年轻人最近刚刚接受了西班牙一所大学的面试,前途未卜。

02

美国以外的许多大学和机构

有能力接住这场泼天的富贵吗?

数日前,一位哥伦比亚大学生物统计学助理教授、华裔科学家Xiao Wu在X上发文称自己失去了“100%的经费”。那是一笔来自NIH的资助,3个月前Xiao Wu刚刚在X上发文庆祝了自己申请到了一生中的第一笔来自NIH的资助,3个月后,他失去了这笔资助。

“该资助项目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职业发展机遇,通过提供全面培训,将助力我成长为一名在统计学、人工智能与科学领域跨学科交叉方向上开展独立研究的科学家。”Xiao Wu在之后的推文中解释那笔经费对自己的重要意义,然而,遗憾的是,那笔资助仍然被撤销了。

来自特朗普上台后的经费削减,对于早期职业科学家来说“尤其可怕”,自然杂志在报道中这样说。

杂志引用了一位受访者的口述:很多 PI (首席研究员)认为他们能够渡过这场风暴,然而,“作为早期职业研究员,我们没有这种奢侈——这是我们职业生涯的关键时刻,但在短短几周内就陷入了混乱。”

根据《自然》杂志介绍,那位发言的美国土生土长的医师科学家曾准备拒绝加拿大某大学系主任的邀请,然而,现在,他准备接受这个位于加拿大的教职。其同为科学家的妻子也正在积极面试加拿大的工作,如果不出意外,两人希望今年年底前搬往加拿大。

这位研究人员表示,美国以外的机构正在利用特朗普的动荡。“从我们交谈的地方和其他希望从事国际工作的人士那里听到的消息来看,这些国家的许多大学都将此视为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认为,外国大学的态度“已经从‘我们能(从美国大学)挖几个人吗?’变成了‘我们实际上能抢到多少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荷兰正在设立基金吸引逃离美国的顶尖科学家。澳大利亚智库的高管正在呼吁为美国顶尖科学家提供快速签证 ,挪威也有这个意图。而法国的一所大学目前已创建了一个名为 “科学安全之地”的计划,计划将投资1000万到1500万欧元来支持大约15名研究人员。

毫无疑问,海外的大学在美国的人才流失中看到了希望。然而,他们能否有足够的资源来承接这场“泼天的富贵”,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根据《科学》杂志的报道,在美国科学家们最方便的移民地加拿大,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严重的经费削减,该国的麦吉尔大学最近宣布,将裁员250多人以解决财政赤字,而皇后大学和约克大学等大学也削减了项目或暂停了部分招生。荷兰及欧洲一些国家的高等教育经费可能也都面临着削减。

也是在那篇《科学》杂志的报道中,洛桑大学的肿瘤学家、欧洲癌症研究协会候任主席 Johanna Joyce 表示,自 1 月份以来,美国科学家向她的实验室提出的主动申请数量增加了五倍,而这所大学并没有计划对工作人员进行扩招。

这是一个艰难的时局,在《自然》杂志的报道中,一位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生总结了最近的大部分想法:“不想离开,但还有什么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