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D”这三个字母,让特斯拉的“多头”们夜不能寐(图)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特斯拉的投资者们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焦虑。BYD(比亚迪)这三个字母,如同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成为特斯拉股价持续承压的关键动因。从智能驾驶技术突破到价格战碾压,从欧洲市场扩张到中国本土围剿,比亚迪的全方位进击让特斯拉的“多头”们夜不能寐。

比亚迪24日发布的财报显示,2024年营收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7771亿元人民币),并且也是首次超越特斯拉(977亿美元)。在港股市场上,从2025年开年至今,比亚迪股份累计上涨超50%,最高触及426.60港元。

比亚迪的风光时刻,正值特斯拉滑向危机之际。据CNN报道,特斯拉的投资者已经连续九周抛售其股票,主要是出于以下这些原因,包括:

·去年全球销量首次下降,今年的前景也不容乐观;

·竞争对手正在抢占其市场份额,尤其是在中国;

·特斯拉的核心产品多年未有重大更新,长期承诺的低成本车型也尚未推出;

·虽然特斯拉一直是电动汽车的先驱,但其在自动驾驶赛道上的领先身位,正被逐步模糊。

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中的角色,使特斯拉品牌卷入了美国政治斗争的核心,成为意识形态冲突的具象化符号。尽管白宫对此做出了一系列的操作,比如特朗普在白宫的草坪上进行“现场背书”、商务部长在新闻节目上为特斯拉股票做宣传、联邦调查局以恐怖主义罪名威胁破坏者等等,但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手段,依然让特斯拉的投资者们显得有些绝望。

在中国市场,特斯拉正经历“滑铁卢”,今年2月,其销量同比暴跌49%,市场份额降至3.9%,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但比亚迪并不是唯一一个正在蚕食特斯拉市场份额的中国竞争对手,摩根士丹利研报预测,特斯拉在华收入占比将从2024年的21%骤降至2030年的6%-7%。

欧洲战场同样硝烟弥漫,根据CNN引用的一份分析汽车市场数据的JATO报告显示,今年2月,特斯拉在欧洲的销量下降了44%,而中国品牌整体增长了82%。

据路透社援引未具名消息人士的话称,特斯拉正在研发一款更小、更便宜的Model Y版本,试图夺回在中国失去的部分市场份额,但大规模生产预计要到2026年才会开始。

马斯克在2011年曾严重低估了比亚迪,当时他驳回了彭博社记者关于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是否对特斯拉构成威胁的问题。“你见过他们的车吗?”他反问道。但十多年后,比亚迪在营收上已经超越了特斯拉,并颠覆了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特斯拉仍然是美国最畅销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这得益于美国旨在保护本国制造业的关税。如果没有这些贸易壁垒,比亚迪可能会迅速成为马斯克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