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杂论闲侃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谈谭嗣同的“去留肝胆两昆仑”
送交者: lam_阳51020[♂★品衔R6★♂] 于 2020-06-13 12:14 已读 769 次 4 赞  

lam_阳51020的个人频道

6park.com

                         谈谭嗣同的“去留肝胆两昆仑” 6park.com

6park.com

                                   望门投止思张俭, 6park.com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对绝句稍有兴趣的人,都会对谭嗣同的这首《狱中题壁》过目不忘。

最近,台湾韩国瑜的高雄市长职务被推翻,高雄议长居然闻讯跳楼自尽,韩引用“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来悼念,该诗的影响可见一斑。

谭嗣同这诗最初是由梁启超刊布在当时的《清议报》上,后收入《戊戌政变记》中。诗的前,两句有不同的版本,比如:”忍死须臾待树根“。后两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传下来的版本基本一样, 异见主要在”昆仑“两字的解读。

比较多见的是“盟友”说。如认为昆仑是指康有为和大刀王五,这是梁启超的说法,流传最广。王五,确有其人,名王正谊,河北沧州人,属侠客一类人物,武艺高强,以大刀出名,当年在北京开设镖局。谭嗣同有结交江湖会党的经历,曾向王五学习剑术。戊戌政变发生后,谭嗣同与王五等人曾图谋解救光绪,因戒备森严没有成功。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说,谭嗣同被捕后,把希望寄托在已经逃出京城的康有为和留在京城的王五身上,故题“去留肝胆两昆仑”为勉。

但梁在《谭嗣同传》又称是指梁启超和谭嗣同,因为谭嗣同和他告别时表示自己决心一死来唤醒国民,而梁启超则应留下来“以酬圣主”,分任一“去”(生)一“留”(死)的的角色,因此,“两昆仑”分别指梁启超和谭嗣同。

也有人认为是指康有为和谭嗣同自己,如北大季镇淮教授编注的《历代诗歌选》说,“一说以为’两昆仑’中的—‘去’者指康有为,‘留’者自指。”以上说法虽有不同,但都认为“两昆仑”指代的是戊戌政变的同盟者。

“仆友”说指的是王五和师中吉,因为“昆仑” 一词出自《诗经》,是奴仆的意思。唐代裴硎所著的《传奇》中就有《昆仑奴》篇,而且谭嗣同在他的著作中引用过“昆仑奴”一词。谭嗣同所说的“两昆仑”,可能是指自己所交的仆友中,有两人可担当重任:一位就是那位大刀王五,另一位很有可能指师中吉。师中吉,曾经任谭嗣同之父谭继洵的卫队长,是谭家的亲信。谭嗣同和既是主仆关系,又是朋友关系。师中吉曾在戊戍变法代谭嗣同联络各地会党。

台湾作家李敖在他的《北京法源寺》里,推测“两昆仑”可能指的是王五和谭嗣同本人,影响很大。

笔者比较赞同“自喻”说,即“两昆仑”并不是指两个人,而是指一个人,那就是谭嗣同自己,因为“狱中题壁”整首诗写的只是谭嗣同自己的情怀。“两”在汉语中,有“比”“配”之意。“狱中题壁”诗中的“两”,并不是两个人的意思,而是有“比”“配”之意,所谓“两昆仑”,就是“比昆仑”、“与昆仑相配”之义。“肝胆”,则指他的精神、他的遗志和他的刚烈之气。“去留”也不是“一去一留”,而是生死之义。意思是“我生为变法而生,死为变法而死,忠肝义胆,誓像昆仑山那样高耸。”

如果这样,以为全诗可改为

“  望门留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树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6park.com

写成“树根”,更符合谭嗣同慷慨就义的情怀,清代北京菜市口刑场有一个巨大的树墩,砍头时就用这个树墩作砧板,“树根”指的就是这个树墩。

6park.com

“两昆仑”到底是谁,只有谭嗣同在天有灵知道。不过中国诗论历来认为“诗多义”,“诗无达诂”,才是好诗。用现代西方文论的看法,就是读者反应现象。昆仑像一个意像IMAGE,给予读者丰富多元的想象,实际上是读者的再创作。 谭嗣同的昆仑两字引起多样反复的解读,是他的成功之处,使《狱中题壁》流芳百世,永放光彩。 6park.com

韩国瑜和议长还不到两昆仑的程度,可以说他是给“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加了一种行为主义的读者反应。 6park.com

6park.com

        ++++++ 6park.com

6park.com

{偶见一文,为新一代文友对谭嗣同的景仰而欣慰,转载于下:} 6park.com

6park.com

很多人都有过追星的经历,面对银幕前光鲜亮丽的明星疯狂无比。但是,很少有人听过,尘封在故纸堆中的历史人物也有一批忠实的“粉丝”。而她最喜欢的“偶像”,是谭嗣同,那个在戊戌变法后死去已经120年的人。

  为了偶像,去湖南

每年,她都会抽几次空闲时间回谭嗣同的故乡浏阳看看。

15年前,正在上初中的她在历史课本上看到了谭嗣同的故事。在她的描述里,照片上的谭嗣同穿着一身武士装,手叉腰站挺,“非常潇洒”。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个甘愿为维新事业献出自己生命的烈士,让刚接触中国近代史的她内心触动不已。

上高中以后,她开始有意识地在网上搜索与谭嗣同有关的信息。她发现,同课本上刚烈的人物形象相比,他在生活中有很多“可爱”的一面:

 谭嗣同擅长写诗,创作过大量诗作,而且喜爱各类花木,几乎逢花为诗;

 谭嗣同爱哭,“他对美很感性,对痛苦也很感性”;

 谭嗣同很“讲究”,在意自己的形象,那张历史课本里的照片,在大多数人都穿着长衫的时候,他穿着武士服,显得“特立独行”。

  “他这个人有很大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是很吸引我的一个方面。” 6park.com

  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来自山西的她,把一本到三本的所有志愿,都报到了谭嗣同的家乡湖南。 6park.com

  她成功考入湖南大学。从长沙到浏阳的谭嗣同墓,车程大概两个小时,在湖大的七年,她跑到浏阳祭扫的次数,自己都数不过来。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6park.com

  博学、敏感、浪漫、豪爽,描述谭嗣同时,“迷妹”总能说出很长一串形容词。 6park.com

  对于这个历史人物,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他的慷慨就义。但在他的研究者们看来,这一形象太过单薄,他作为文人的才情和个性,也有值得被看到的一面。 6park.com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他出生于仕宦家庭,条件优渥,因在家排行老七,人称“七公子”。 6park.com

  喜欢谭嗣同的粉丝们发现,他有很多的兴趣爱好。他擅长古琴、昆曲,少年时期,还跟着多位有名的师父学习武术。 6park.com

6park.com

    他喜欢诗歌,也喜欢研究天文、物理、地理、数学等知识,曾倡导筹建金陵测量学会。 6park.com

  他对朋友热情仗义,结交了很多挚友。他的社交圈里,有朝廷的高官,和家庭条件比较贫寒的朋友,他也能平等相处。 6park.com

  投入维新运动的谭嗣同,创办浏阳算学社,还参与创办湖南第一所新式学堂——时务学堂,办《湘报》,发文倡导修铁路、开矿山,致力于改变当时积弱的局面。 6park.com

  “视荣华为梦幻,视死辱为常事。”这是谭嗣同写的家书,他就义后,谭家人把它当成了家训。 6park.com

  “他让我觉得很感动,就是跟我年纪相仿的人,他的人生追求是改变当时中国那样一种局面,把眼光投射的是整个社会。” 6park.com

   6park.com

读研时,她从新闻学跨到了建筑学。 6park.com

  浏阳的谭嗣同故居附近,有一个谭嗣同铜像纪念广场,她跟着导师一起参与设计。 6park.com

6park.com

   她在设计中努力践行谭嗣同“仁通”的理念。广场放置了很多座位,正中是谭嗣同的塑像,周围有一圈雪松,旁边的石碑上,刻着他的诗句。 6park.com

   6park.com

  “不仅是热爱,也是传承” 6park.com

  毕业后来到北京,工作之余,她希望为谭嗣同修一个年谱。 6park.com

  “我写这个年谱长编,就像是给他补日记,做基础史料的整理工作。” 6park.com

  英年早逝,谭嗣同的生活碎片散落在周围人的书稿中。张维欣笑称自己像是“蓝翔优秀学员”,“挖掘”与谭先生相关的几乎一切事情。 6park.com

  她在网上一页页翻阅《申报》,翻友人的书信诗词,寻找和拼出谭嗣同的日常。面对多个版本的不同叙述,她经常需要仔细甄别。 6park.com

6park.com

    她走访了很多地方,也结识了很多与谭嗣同有关的前辈和好友。 6park.com

  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贾先生,送给她满满四大箱的研究资料;谭嗣同的曾侄孙谭志宏投拍纪录片《我们的谭嗣同》,请她担任文学撰稿和历史顾问;湖南省作协的作家也为她书籍的顺利出版不断奔走。 6park.com

  在和他们的交流中,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后人责任很重,“有很多人对我们寄予了希望,我也觉得不能活得太庸碌,作为粉丝,我想让这些工作,帮助后来的研究者,让更多的人了解他。” 6park.com

  她花了3年时间编这部年谱,最终写出了38万字的书稿。 6park.com

  2016年,张维欣开通微信公号“维新论谭”,只为呈现一个更贴近年轻人的谭嗣同。 6park.com

6park.com

  微信公众号“维新论谭”。 来源:微信截图 6park.com

  其中,“讲谭”介绍谭先生的成就和故居,“论谭”讨论谭先生及其亲友、生平事与思想,“扯谭”则是聊他们的各类轶闻趣事。 6park.com

  “让你觉得和他是没有任何距离的,就像是一个很鲜活的同龄人。” 6park.com

  “七公主的粉丝群” 6park.com

  10月底,到上海出差,按照惯例,她会去很多老地方“打卡”。 6park.com

  福州路、外滩,都是谭嗣同和梁启超等人曾在上海相聚的地方。 6park.com

   6park.com

    北京、浏阳、南京、上海、甘肃……一手拿清光绪年间的古地图,一手对照着手机地图,只要是七公子去过的地方,都有他们的足迹。 6park.com

  这群喜爱谭嗣同的年轻人有一个群,名字叫“七公主的小粉裙”。他们平均年龄二十多岁,所学也多种多样,考古学、医学、绘画、心理学……“入坑”的方式,大都是历史书或者《北京法源寺》等小说。 6park.com

  他们称呼谭嗣同为“我们的复生”,平时生活中,他们会分享关于他的好玩的事情,聊聊诗词,探讨跟他有关甚至没关的世界观的看法。 6park.com

  每隔一段时间,他们会去谭嗣同的墓前送上“礼物”。送过鲜花、古琴、地图,还有《果壳中的宇宙》,他们觉得,热爱天文物理的谭嗣同一定会喜欢。 6park.com

6park.com

  中华书局编辑受她影响,在编完《谭嗣同集》后,也对谭嗣同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现在,他正在筹备编一本谭嗣同诗歌的注集。 6park.com

   谭嗣同所有的诗词,都能全文背诵出来。在新修订的人教版初一语文课本上,谭嗣同14岁时写成的一首小诗《潼关》被收录其中: 6park.com

  “中古离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6park.com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6park.com

  她看到这个消息时很欣慰,因为谭嗣同终于又以一种“诗人”的身份呈现在人们面前。 6park.com

  在她身边,这样喜欢历史人物的“粉丝”不在少数。她坦言,在现实生活中也遭到过其他人的一些非议。但是当人们发现她写了书,拍了纪录片之后,对她的认可越来越多。 6park.com

  “要改变别人的看法,一定要自己做一点事情出来吧。” 6park.com

  下个月,《谭嗣同年谱长编》即将付梓。 6park.com

  对于历史人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33岁,短暂一生,他的精神和思想,被粉丝们以另一种方式绵延下去。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贴主:lam_阳51020于2020_06_13 12:16:18编辑 6park.com

贴主:lam_阳51020于2020_06_13 12:18:26编辑 6park.com

贴主:lam_阳51020于2020_06_13 12:19:03编辑

评分完成:已经给 lam_阳51020 加上 150 银元!

6park.com

贴主:lam_阳51020于2020_06_13 12:50:15编辑 6park.com

贴主:lam_阳51020于2020_06_13 12:51:33编辑 6park.com

贴主:lam_阳51020于2020_06_13 20:40:59编辑
贴主:lam_阳51020于2020_06_14 6:36:52编辑
喜欢lam_阳51020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lam_阳51020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杂论闲侃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