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百家论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很多人吃没吃过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米,恐怕自己也不一定说的清楚
送交者: hgao[♂☆★★★★声望勋衔19★★★★☆♂] 于 2021-05-23 15:54 已读 257 次  

hgao的个人频道

回答: 你吃过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米吗?为什么我们还是要感谢他? 由 Lv200 于 2021-05-23 9:04

   6park.com

https://todayhot.news/science/33132.html 6park.com

文中说: 6park.com

美国稻米缘起:来自印度的种子
6park.com



《袁隆平传》记载:1980年3月,美国圆环种子公司代表访问中国。这家农业龙头企业此行的重要目的,是向中国水稻专家“取经”。于是,我国第一项农业专利技术——杂交水稻,也成为了改革开放后首个走出国门的“中国农技”。当年5月,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又远赴太平洋彼岸,向美国同行传授技术,培育出了最高比美国良种田增产79%的“中美杂交水稻”。
6park.com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美国水稻专家一起研究超级杂交水稻 视觉中国 图


  美国人种水稻吗,他们为何会如饥似渴地求取中国杂交水稻技术?这一切都要从三百多年前水稻引种入美利坚说起。 6park.com







  美国大米基金会与美国农业部(USDA),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和世界粮食计划署(WFP)紧密合作,将强化大米完全纳入美国粮食援助计划 美国稻米协会图


  1685年,查尔斯顿居民亨利·伍德沃德自约翰·瑟伯船长手中获得了一小包来自马达加斯加的水稻种子。据农史学者考证,这包水稻种子极有可能源出印度地区。伍德沃德于1666年迁来美洲,他在打理自家庄园的同时,也兼任过殖民地法庭的印第安语翻译。紧随伍德沃德,殖民地农资商又从全球各地搜来多个水稻良种。 6park.com







  17世纪,南卡罗来纳州的女奴隶种植水稻 unf.edu图


  至1690年代,早期美国水稻业的种质资源已较为充足。1691年,彼得·杰拉德成功研发出一种“脱谷机”,并获颁南卡罗来纳州专利许可,这为殖民地水稻业的初期产业腾飞奠定了重要基础。自1698年起,南卡罗来纳州开始对外售卖稻米产品,贸易量连年递升。 6park.com







  南卡罗来纳州大米 资料图


  为何水稻会成为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及其他类似地带的农业宠儿? 6park.com


1903年,经济学家克纳普对水稻在美国种植的地理背景分析道:“大西洋、墨西哥湾沿岸有大片若无彻底排水及通风就无法开展农事的土地。但是这种排水系统价格太过高昂,且美国人不能容许如此广大的地区继续零产出。既然排水系统过于昂贵,那么关键就在于找到现有条件下也能欣欣向荣的作物——水稻正是为数不多的,能在酸性、湿度过大土壤中生长的谷物。” 6park.com





治水是美国水稻业崛起不可回避的议题。大约在1750年,种植园主麦肯·约翰斯通研制了一套阻咸引灌的水利设施。美国农史学者普遍承认约翰斯通这套复合水利系统的巨大价值,盛赞“它为水稻种植开辟了数千英亩的新天地,并极大地改善了耕作方法与产量。”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海潮已得以有效阻隔,但由于种植区大部分位于飓风影响范围内,17至19世纪美国水稻业仍会苦于风灾袭扰。1822年,一场猛烈飓风登陆恰逢卡罗来纳、佐治亚等产地的水稻收获季,结果飓风“摧毁了收获季以致颗粒无收”。
6park.com



稻米种植的勃兴深刻改写了稻作区美国人的生产生活。得益于密西西比河流域水稻业的发展,一些周边城市的相关产业被充分带动,形成了“米赐繁荣”的发展局面——1860年代前后,新奥尔良市的碾米业急速扩张,很快便覆盖了周边产区,其产值在当地农业经济里贡献极为突出。

而到了19世纪中后期,米饭已成为路易斯安那人较重要主食选择。与此同时,在其他水稻产区亦可见到规模不大的农业经营者把稻米列为家庭日常饮食。另一面,稻米在改写美国稻作区面貌之际,也深受社会经济要素调整带来的产业冲击。比方说曾经美国稻米的主产区南卡罗来纳、佐治亚在1880至1900年间便快速没落,代之而起的是综合要素配置更优的路易斯安那、得克萨斯、阿肯色等州。
6park.com



美国水稻多维巨变:机械化的突进
6park.com



水稻业机械化推动美国水稻业在19、20世纪之交发生多维度剧变。
6park.com





  19世纪美国水力碾米机 资料图


  美国农史学界公认,1885年前后,部分持改良主义观点的路易斯安那稻农意识到“东方国家,譬如中国或日本那种劳动密集投入的水稻种植模式并不适合美国——美国根本无法提供像东方世界稻米区那般充裕的劳动力。”于是,一场机械化稻作革命开始酝酿:1884年,美国稻作历史上首台捆扎机运抵路易斯安那。 6park.com





这台原本用于小麦业的机械在南方稻田里掀起了一场“工业革命”——尝到甜头的农民纷纷采购机械化设备:1888年,威廉·迪林领导他的企业成功创制出服务水稻业的收割机、蒸汽脱粒机,令美国水稻业真正跨入机械时代。
6park.com



当20世纪来临,美国稻作区密集分布的墨西哥湾沿岸地带勘明了大量石油储藏,采油井如雨后春笋般布满各地。一战期间,加利福尼亚的水稻种植业乘势崛起。当地最早的商业化水稻种植出现在1912年,而到短短五年后,战争带来的巨大机遇就促使稻米出口成为了加州经济的一抹亮色。
6park.com





  1910年代美国农民驾乘机械修整备耕的水稻田 美国国会图书馆 图


  20世纪头20年里,美国对本土水稻贸易严加保护,开出了极优惠的每磅2美分税率。低税利好使美国大米在面对“英属印度、日本、中国劳工阶级”这类目标客户时,亦能凸显价格优势,从而刺激着美国稻米产品出口不断增长。 6park.com







  1930年代路易斯安那农场劳工正在收获水稻 美国国会图书馆 图

  

留园手机端升级,关注朋友动态,快捷浏览!

6park.com

  1938年路易斯安那工人正在进行大米抛光作业 美国国会图书馆 图


  大萧条期间,美国水稻业如同其他农业一般,遭受了巨大挫折,部分地区稻作陷入短暂沉寂。“二战”结束后,经济复苏期的世界大米市场逐渐回暖,美国稻农陆续找回了大萧条夺走的生机,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秧重新旺盛生长。 6park.com







  阿肯色州东部侧翼的水稻田 DLEWIS33/GETTY 图


  1949年,阿肯色师范学院的玛丽·希勒曼游览了本州元气复苏的稻作区,感觉到:“仲夏的阳光照耀着郁郁葱葱的稻田,水坝沿边和篱笆四周开满了野花。那些水坝呈‘之’字形,用以储蓄稻田灌溉用水。水稻种植户舒适的居所被保养良好的草地包围着,马和牛在上面吃草,成群的小鸡以及几头喂得肥壮的猪,正待在一旁的谷仓里……” 6park.com





“美国60%以上的稻田,种的都是我们中国的杂交水稻”
6park.com



当今美国广泛种植的杂交水稻,与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不解之缘。1988年,袁隆平院士在一篇论文里谈到:“现在中国已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的水稻杂种优势,是美国的琼斯在1926年首先报道的。”几十年间,杂交水稻界历经剧变,美国科学家的发现被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成了可资美国农业借鉴的“法宝”。
6park.com



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例杂交水稻外赠便是捐给美国企业——1979年,中国农业部向美国油气勘探生产公司西方石油公司赠送了1.5公斤杂交水稻种子,这些代表中国“走出去”的杂交稻,其产量要比美国地方品种高33%以上。1980年代以来,美国水稻业持续看好并积极推广中国杂交水稻。1980年3月,美国又从中国引进“南优2号”、“南优6号”、“威优6号”、“四优6号”等4个杂交水稻品种,试种效果颇为良好,被美国农民惊呼为“东方魔稻”。
6park.com





  2020年9月27日,农民操作机械在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盐碱地水稻基地收获水稻 瞭望/徐钦摄


  此后在1986、2000、2002年等年份,美国政府又积极跟进,准许企业自中国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机构引进了多个杂交水稻前沿品种。据报道,截至2009年,美国杂交水稻种植区产量比常规稻种区平均增产25%,极好地造福了美国稻农。值得一提的是,凭借杰出的杂交水稻研究功绩,袁隆平还在2006年获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这充分反映了美国科学界,也包括美国稻农等受惠群体对袁隆平的信任和感谢。 6park.com





2019年,袁隆平院士在一场活动上透露:“现在美国60%以上的稻田,种的都是我们中国的杂交水稻!”而今袁院士离开了我们,但他留给全人类的永恒礼物将继续造福中美两国人民。
6park.com





  2019年9月16日,长沙,湖南农业大学举行2019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袁隆平出席典礼并致辞 中新社 图


  可以说,袁隆平院士既是中国1.4万年稻作史上的大师,也是美国三百年水稻产业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人。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的袁隆平”。 6park.com



6park.com



参考文献:
6park.com



[1] Henry Dethloff.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Rice Industry, 1685-1985, 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 2000.

[2] Smith Wayne.Rice: Origin, History,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JohnWiley&Sons,Inc.,2003.

[3] G. T. Surface. Rice in the United States,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 Vol.43, No.7(1911), pp.500-509.

[4]胡继银、蒋艾青:《美国杂交水稻现状及发展前景》,《杂交水稻》,2011(1),第81-83页.

喜欢hgao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hgao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百家论坛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