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百家论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甲午战败后大清要赔款2.3亿,可这笔巨款的来路让人倍感屈辱
送交者: nurgaci[★★四星铲屎上将★★] 于 2018-07-26 21:51 已读 1601 次 2 赞  

nurgaci的个人频道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3月13日率100多人使团前往日本马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进行战后谈判。这次谈判的主动权并不在中国,经过六轮艰苦的谈判,与当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除了割让台湾等地外,还要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

2亿两白银对于当时大清来说是个天文数字,要知道户部连200万两都拿不出来,别说是2亿了。那么这笔钱从是从何而来的呢?

先来看看《马关条约》对赔款的规定。条约中对时间有严苛的规定,要求全部赔款分8次交完。第一次5000万两在六个月内交清,第二次5000两在一年内交清。剩下的分六次于七年内交清。

也就是说,2亿两白银要在规定的7年内全部交付,而且“赎辽费”3000万两需要一次交清,第一次赔款交清后剩下的尾款,每年还要按照5%的利息支付。除此之外,日本还在威海卫驻军,以保证赔款顺利交付,而驻军费每年50万两也要清政府买单。

李鸿章去日本前,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给他提了一个建议,赫德说:“对于其他条件,我提不出什么意见,关于赔款问题,请设法使日方同意分若干年摊付,如果分十年的话,海关就有能力支付。”后来赫德听说要分七年支付,他便在给英国政府的电报中这样说:“事情弄糟了,李鸿章应该能做到10年摊付,那样就可以让中国免受40年的奴役,节省5000万英镑!”

先不管赫德分析的合理与否,但对于清政府来说要从财政中挤出2亿多两,别说是7年,就是70年也办不到。靠加农民的税收以及各种捐也办不到,毕竟每年有3千多万两的银子。

那么,剩下办法只有一个——借。找谁借,只能找列强去借。《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马上采取措施,成力了借款委员会,有恭亲王奕䜣全权负责此事,其后的5年时间中,清政府先后从俄、法、英、德等四国进行了3次借款。总共借了多少呢?答案是3.09亿两。

既然赔款是2.3亿两,清政府为何要借3.09亿两呢?首先是日本的赔款还有5%的利息,因此只能多借;其次是借款都给打了折扣,我们可以理解为手续费。3笔借款中有2笔还打了9.4折,1笔打了8.3折,这样算下来,清政府实际得到的借款只有2.63亿两。

这3此借款的利息为4%至5%之间,期限是36-45年,要是这样算下来,利息也是十分惊人的,共需支出2.5亿两以上。手续费和利息两者相加接近3亿,也就是说清政府实际支出的费用总数已经达到了5.5亿两左右。

可是问题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借款给清政府的各国不可能就想拿那点利息,同时还需要提供担保。当时的大清朝穷的就差当内裤了,用什么来担保?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海关了。

这3次借款都以关税、厘金作担保,设置了苛刻的担保条件。比如在向俄国借款时,他们就提出条件,以中国海关税收和存票作为抵押,合同规定“中国政府决不以任何名义、任何利益,关于中国境内税收之行政及管理事项让与任何一国,若中国政府对于列强任何一国给予利益,则此利益,俄国也要参与。”

在英、德借款合同中规定“在45年内中国不得提前还款,不许借别国债务来还债,此款未还清前,海关总税务司之职由英国人担任。”由此可见,清政府的借款得由多窝囊,大清的海关硬是抵给了各国列强。

日本人得到的好处最多,凭借这这笔巨大的赔款,日本的陆军从战前的6个师团增加到12个师团,海军舰艇的吨位从5万吨增加到25万吨,进一步拉开与中国的差距,也为日后侵略中国打下而来坚实基础。

可以说,《马关条约》的签订,让清政府彻底沦为了弱国,集中国之物博供日本和各国列强。通过数字分析我们知道,清政府支付的5亿多白银一半给了日本,一半给了列强,如此鲜血淋漓的教训是中国人时刻值得警醒的。

喜欢nurgaci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nurgaci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百家论坛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