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百家论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图说】建州女真董鄂部与众不同,族源为汉人(补充)
送交者: nurgaci[★★四星铲屎上将★★] 于 2018-06-17 13:01 已读 952 次 1 赞  

nurgaci的个人频道

董鄂部是建州女真的一部.在今天的恒仁县境内发展壮大。董鄂也写作东峨、东古,东果、栋鄂、董古,这些不同的翻译都是起源于冬古河。

董鄂部的先人,从瓦尔喀(吉林省延边地区珲春一带)地方,西迁至冬古河上,以地为姓.始有董鄂氏。董鄂氏在其所居董鄂(冬古)河流域,逐渐发展,自成一部,史称栋鄂部。

建州女真董鄂部(栋鄂氏)先人, 其族源原是北宋宗室赵氏的后裔。金朝时被掳至北境, 在当地住久了就成了土著。

清代满人昭梿的《啸亭杂录》卷十《宋人后裔》条记曰:
“两汉以下,唯宋室最为悠久,虽屡遭变迁,其业犹存。即亡国后,其裔亦未遭酷毒者。按野史谓元顺帝为天水苗裔,事虽暗昧,未必无因也。近日‘董鄂治亭’制府考其宗谱,知其先乃英宗越王之后裔,后为金人所迁,处居董鄂,以地为氏。数百年之后,尚有巍然兴者,何盛德之至也。”。

昭梿是礼亲王代善的第六世孙,曾世袭礼亲王,因罪革职。文中“董鄂治亭”即铁保(公元1752~1824年),字冶亭,一字铁卿,号梅庵,满洲正黄旗人,旧谱为觉罗氏,后改姓董鄂氏,为清代乾隆四大书法家(成、刘、翁、铁)之一。铁保考其家谱,确知董鄂氏原是宋室之后裔(应为神宗之子越王赵偲)。其时正属文字狱兴盛之时,华胡话题十分敏感,如非证据确凿,铁保不会碰这个敏感话题。因此,铁保的考证应较其他史学家更为可靠。

乾隆五十八年,乾隆帝特谕:《钦定八旗通志》“著添派铁保办理”,掌《八旗通志》总裁。关于铁保的身世记为“栋鄂氏,满洲正黄旗人,先世姓觉罗,称为赵宋之裔,后改今姓。”



故宮博物院藏《鐵保像》

铁保(1752年-1824年),字冶亭,号梅庵,本姓觉罗氏,后改栋鄂氏。满洲正黄旗人,清代书法家,书法早年曾学“馆阁体”,后学颜真卿,纠正“馆阁”带来的板滞之病。与成亲王永瑆、刘墉、翁方纲,称为“清四大书家”。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铁保考中进士,授吏部主事,后升为郎中、户部及吏部员外郎、翰林院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嘉庆四年(1799年),铁保先因弹劾官员过当被贬到盛京;不久以吏部侍郎出任漕运总督。
嘉庆十年(1805年),升任两江总督,赏头品顶戴,成为管辖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最高军政长官。嘉庆十四年(1809年),发生山阳知县王伸汉冒赈,鸩杀委员李毓昌事件,铁保也被免职,流放新疆。道光初年,铁保告病退休,道光四年(1824年)去世。
铁保以文章和书法驰名朝野。他是《八旗通志》总裁,并将旗人诗文编为《白山诗介》134卷,自己的作品则编为《惟清斋全集》。

董鄂氏铁保自称先姓觉罗,是宋后”。此说出自《清史稿》,卷353:“铁保,字冶亭,栋鄂氏,满洲正黄旗人。先世姓觉罗,称为赵宋之裔,后改今氏。……”

中国传统,祖先是要当神明一样祭拜的。满洲人祭祖分大祭与小祭,小祭每年都可以举行,绝非儿戏。
铁保是内阁学士、《八旗通志》总裁,必然掌握大量八旗第一手档案资料,据此改姓自称宋室后裔必有充分依据,以其屡任要职的身份地位和学问乱认祖宗的事情是不会干的。

自命不凡、骄傲自满的满洲旗人既看不起新加入满八旗的赫哲、鄂伦春、库雅喇等东海女真各部及索伦、达斡尔、锡伯等各族群的“新满洲”旗人,也看不起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对于非旗人的其他各民族人民则更是歧视。铁保如没有充分依据,也不会放着显赫的觉罗氏不作而自认宋室后裔。

无独有偶,原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总经济师,金融研究所所长席长庚,是董鄂部第7世部长何和礼四叔兑齐巴颜的第9代孙,退休后整理董鄂氏族史料,在其著作《成全自述》(成全为席长庚族伯)中载道:

“迨金后侵宋俘虏徽钦起,宋室越王族属随之,金主命居东边,及元灭金,此一族人以久处变为土著。”这就是说1127年赵氏越王族属到北方后,居住在依兰一带,到了元灭金即1234年,历107年时间,“以久处变为土著”了。

书中披露了成全伯父《东北古迹》一段史实:“延边一带有地名珲春,与朝鲜接境……完颜氏建立金国隶属东边。适金兵侵宋俘虏徽钦起解,宗室越王族属随之。金主令居东边。至元灭金,此一族人以久处变为土著,至明万历年代已称东古氏,以音读即栋鄂部落也,清太祖起兵时,何和礼(清初五大臣之一)受招安,统兵归清,即以栋鄂为族姓。”这段族史大致勾勒出了宋室赵氏汉人经几代人生活在女真人中间变为土著女真族的过程。如果栋鄂氏(董鄂氏)真如上述所言是宋室遗脉,我们就不难理解:铁保书法功力,是否有乃祖遗风?



    栋鄂(董鄂)部从十五世纪中叶, 至明朝嘉靖末年, 用了一个世纪的时间, 由一个初起的小部族, 由小到大, 由弱到强, 在建州女真诸多部落中, 脱颖而出, 成为有名的建州五部之一。在建州五部中, 又以最富饶、兵精马壮、势力强大备受歆羡。
   
   刚从奴隶氏族社会生活秩序中走出的建州女真野蛮粗俗, 进入婆猪江、浑河流域后, 眼界大开, 为满足自身所需, 各部族常发生越过明朝边境和鸭绿江, 抢掠明朝和朝鲜的人口、财物的事件。

栋鄂部与众不同, 初期从未攻袭过明边, 不事抢掠。
《清史稿》称栋鄂部的首领王兀堂:“初起, 奉约束惟谨”。《万历武功录》记载, 海西女真哈达部的王台(万汗)“最忠于汉”, 而王兀堂常与王台为伍。又称王兀堂“与它酋异”不抢掠明边,“颇守法”。说有一次,王兀堂曾与王台在路上捉住了绑掠明朝民夫的建州右卫王杲6 个部下, 王台、王兀堂解救了被其绑掠的3 名明朝民夫。将犯法的6 个王杲部下, 交给了明朝边境上的官员, 受到了明朝官员的奖赏。

   因王兀堂的栋鄂部一惯遵守大明法规, 在成化三年(1467) , 明廷发动的对建州女真大扫荡中, 未将大雅河流域的栋鄂部, 视为征讨目标。《明实录》记载, 成化三年九月, 明廷分兵三路征讨建州三卫, 之前, 下令敕告海西, 毛岭等卫, 告以专讨建州三卫, 稳定其人心, 争取其配合行动。并命令李氏朝鲜派兵协同征讨。明朝的右路大军“由鸦鹘关、喜昌口,过凤凰城黑松林、摩天岭至婆猪江”, 距栋鄂部最近, 但没有进入大雅河和六道河子流域,而是擦边而过, 经由今4 县(本溪县、宽甸县、新宾县、桓仁县) 交界的摩天岭等地, 再沿小雅河流域南下, 抵浑江。其它二路大军中的左路大军, 出浑江、紫河, 越石门、土木河至分水岭, 止于新宾、通化二县交界的分水岭, 中路大军“自抚顺, 经薄刀山、鲇鱼岭, 过五岭, 渡苏子河至古城”到达新宾老城而止。更未涉足大雅河和六道河子流域。参加征讨的李氏朝鲜军队, 在婆猪江中游的建州卫驻地一带杀人、捉人, 虏获牛马、器械, 焚烧庐舍, 也未到达大雅河流域。栋鄂部独处方外, 未被波及, 在建州三卫遭受重大打击狼奔豕突的灾难中, 栋鄂部丝毫未受损失, 这是后来栋鄂部所以强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巧用机遇 

成化之役, 对建州三卫, 是一场严重灾难, 对立足刚刚20 年的弱小栋鄂部而言, 却是一个图谋发展的机遇。成化之役中, 卫的首领遇害, 长时期未形成一个新的领导核心, 管理失控。卫之下的各个部族, 多各行其事。谁的客观条件好, 谁能有正确的发展策略, 谁能奋发自强, 谁就会得到发展。栋鄂部正是利用了这一机遇, 奋发图强, 专心致志的发展农耕。解决了温饱, 自然就不会向边境上去乞求施舍, 或出去抢掠粮食; 发展狩猎, 猎物多了既可吃肉, 又解决了衣着的需要, 有毛皮可穿, 就不必去抢剥衣物; 发展牧业, 养猪、养牛、养马, 猪可食肉, 牛可耕田, 马为贡物, 还可以用于交易。又是战斗的伙伴。马多, 马壮, 战斗时一人一骑, 武力自然精强。捕捞鱼虾, 又可以改善生活。户户富裕, 人口繁衍自然加快, 部族日益强盛。猎物多了、采集物多了, 又可交换所需物品, 自然强大起来。



 逐渐崛起

族姓增加 弱小的栋鄂部, 定居栋鄂河上之初, 只有栋鄂氏1 个族姓。随着自身人口繁衍增多, 生活富裕, 影响所及, 它处女真人, 也慕名来栋鄂河、大雅河一带定居, 栋鄂部逐渐形成了一个多族姓的大部。按《八旗通志》记载, 栋鄂氏之外, 栋鄂部还有佟佳氏、额色氏、嵩佳氏、恒吉里氏等各族姓。
属地扩大 明初, 辽河以东, 明朝边墙以外的地区, 人烟稀少, 起初明廷为建州左卫划有居住界限, 指令其居住于栋鄂河以东之地。但明廷对这一边外地区, 鞭长莫及, 难以控制, 栋鄂部壮大之后, 逐渐向外扩张, 从栋鄂河下游、大雅河中游, 扩展到大雅河下游; 又东进六道河流域, 还逐步越过西部大岭, 扩展到小雅河流域, 进一步接近明朝边墙之东的一块缓冲地带, 使之成了栋鄂部的住牧之地。栋鄂部地域之广阔, 在建州诸部中独占鳌头。



军事实力增强 

栋鄂部人口增多, 则兵员充足; 粮谷丰足, 则给养有所保证; 马匹多,猎物多, 则装备精良, 兵精马壮。军事实力自然增强。克彻巴颜初为部长时代, 因受努尔哈赤的祖辈宁古塔部几番捉弄, 一气之下, 发兵攻袭了宁古塔部的东南二路, 宁古塔部被暴打之后, 无力报复, 最后不得不靠亲属裙带关系, 向海西女真哈达部的首领王台(万汗) 借兵, 攻打了栋鄂部的几个寨子。万历初年, 栋鄂部的首领王兀堂, 在董儿寨数次聚兵攻打明朝的边境, 每次都是聚兵三、五千人马, 多数应是栋鄂部的兵, 足见其军事实力之强。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 , 25 岁的努尔哈赤以13 副盔甲起兵之后, 万历十六年, 努尔哈赤迎娶哈达万汗的孙女为妃, 为壮行色, 特以厚礼聘请年轻的栋鄂部长之孙何和礼, 率装备精良的30 骑为其壮威护行。万历四十七年, 明廷派四路大军进攻后金, 在萨尔浒大战中, 后金兵马西、北、东3 路大军, 其中“栋鄂部子弟居多”。史称栋鄂部是后金统一建州女真, 统一东北女真各部, 进而进军中原的重要“兵赋之源”, 并非过誉。
喜欢nurgaci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nurgaci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百家论坛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