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事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中国C919客机接近欧洲认证,潜在风险引发关注
送交者: 网中静草[♂★★★姿身元老★★★♂] 于 2024-06-27 16:16 已读 844 次  

网中静草的个人频道

欧洲技术人员和航空官员将于下个月访问中国,检查中国自主研发的C919客机,并继续其认证过程。国际上对C919的认可——中国引以为豪的自主研发客机——似乎离现实越来越近。这支由欧洲航空官员和技术人员组成的代表团将在7月初抵达中国,进行实地检查并正式开始认证过程。


据《南华早报》报道,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官员将参加飞机的飞行模拟测试,与设计团队会面,并与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的同行会谈。欧洲代表团还将有“充分的机会”进行详细检查,登机进行近距离观察,并参观制造商中国商飞(Comac)的装配线。


潜在威胁


这次访问标志着北京在争取欧洲监管机构认证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认证如果成功,将使欧洲和其他地区的潜在买家在考虑与中国商飞(Comac)达成交易时更有信心。然而,这一发展也引发了一些专家对欧洲航空业潜在威胁的担忧。


意大利的中国问题专家弗朗西斯科·郗仕(Francesco Sisci)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检查和验证是重要且必要的步骤,但我怀疑这会转化为欧盟购买中国飞机。比如,历史上的苏联的图波列夫飞机在整个苏联境内飞行,但并未在欧洲市场上销售。”


郗仕认为,更重要的是,通过欧盟的认证,这些飞机可以销售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如非洲或拉丁美洲,这些地区渴望建立自己的机队。在这些地方,中国飞机将与波音和空客展开竞争。


国际危机组织(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的中国研究顾问廖子豪也认为中国是试图利用欧洲标准和认证打入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市场。但是,他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指出了其中的威胁:“中国商飞(Comac)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CAIC)是一家,后者是共产主义飞机研制的核心,应将其视为国家组织而非私营企业。我们有必要加深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商业治理模式的理解。”


中国航空业的国际化努力


尽管中国的C919客机在国内市场取得了成功,但要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仍面临许多挑战。自2023年5月以来,已有六架C919飞机交付给中国航空公司,并在四条国内航线上累计运送了30万名乘客。今年4月,中国三大国有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中国东方航空和中国南方航空——分别下了100架飞机的订单。


C919飞机可以搭载最多192名乘客及机组人员,航程可达5555公里,被定位为空客畅销的A320和波音737系列的竞争对手。如果成功,这款飞机可能削弱空客和波音在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并在全球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这架飞机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今年2月,在新加坡航展上,C919首次亮相,并在东南亚的五个国家进行了演示飞行。中国商飞的另一款机型ARJ21也已被印尼航空公司TransNusa购买。


廖子豪指出:“中国国产客机亮相代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技术成熟,也象征国防科技工业的重大突破。对于中方来说,或许客机本身的外销市场并非重点,而是将国有企业强势打入欧洲,证明中国已经有技术也有能力成为全球航空市场分工的要角。”


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RUSI)驻布鲁塞尔的副研究员莎丽·阿霍·哈夫伦(Sari Arho Havrén)博士在接受美国之音邮件采访时指出,对于中国商飞(Comac)来说,要成为与空客和波音相媲美的企业还需要很长时间。然而,正如我们在汽车工业中看到的那样,这只是时间问题,可能需要几十年时间,中国商飞才能赶上这两个竞争对手。


阿霍·哈夫伦博士解释道:“为了实现航空领域的自给自足,中国必须本地化技术,而这也包括航空业。航空业的目标之一是掌握适航标准,而这已被确定为35项核心技术之一,但是中国在这些技术方面严重倚赖西方。”


技术依赖与地缘政治风险


阿霍·哈夫伦博士也指出,尽管中国致力于本地化技术,但仍然严重依赖西方的组件,尤其是最先进的技术,如发动机和航空控制系统。许多这些关键部件是从法国、美国和德国进口的。这种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在地缘政治上是一种风险,因为获取国外的许可证和认证可能会因不断恶化的地缘政治局势而受到阻碍。


此外,廖子豪认为在欧洲全面禁止中国航空产品是不现实的,但是欧盟应当加强对关键核心敏感技术的保护,包括航电系统、精密科技、资安网络、材料科学等领域,以避免遭到逆向工程或技术盗窃。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期层出不穷的间谍案和中国对俄罗斯侵乌战争的暧昧态度,让欧盟重新审视对中国的贸易态度。近几个月来,欧盟还针对中国的电动汽车、风力发电医疗器械、和太阳能板发起了数起补贴调查,意在应对北京政府对这些关键行业的大量补贴。这些措施是欧盟经济安全战略的一部分,旨在加强对出口控制和投资审查的强度。这一举措引发了北京的强烈反应,并可能导致双方在其他高科技领域的合作受到影响。


尽管如此,中欧在航空业的国际合作仍在继续。今年4月,中国民航局官员访问了位于德国科隆的欧洲航空安全局总部,上个月又在中国厦门举行了一次会议,讨论了对齐监管框架和遵守国际标准的问题。本月早些时候,双方监管机构在华盛顿国际航空安全会议期间继续进行了会谈。


国际合作的频繁互动被视为促进双方良好沟通的重要手段。《南华早报》引用一位消息人士表示:“频繁的互动有助于保持良好沟通,并解决合作中的任何问题,包括C919的认证。”


阿霍·哈夫伦博士指出,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也会影响到未来中欧航空领域的合作。


“要 ‘走出去’是一个漫长的旅程, 因为中国商飞不仅需要获得许可证和监管批准,还需要建立服务中心。中国可能利用其外交压力和直接投资来打开西方市场之外的市场,例如在双边协议中包含与航空相关的条款,” 哈夫伦博士告诉美国之音。“但是,西方的出口管制措施也可能使中国在获取关键技术方面面临更多困难。一些案例已经公开表明,中国一直试图从西方供应商那里获取其所依赖的技术,因此,中国对西方航空知识产权的黑客攻击可能会加速。”

喜欢网中静草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网中静草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军事纵横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