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红16号远洋科学考察船海难事故
1993年5月2日凌晨前往太平洋执行多金属结核矿产资源调查任务的向阳红16号远洋科学考察船在东海海域与塞浦路斯籍银角号货轮相撞沉没,全船110人,除3人下落不明外,其余人员均获救。这是中国海洋地质调查史上首次重大海难事故。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所属向阳红16号船是1981年由上海沪东船厂建造的,1988年对动力系统和电子系统进行了大规模改装,1992年11月~1993年4月为执行大洋多金属结核调查任务,再次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装,新增了先进的调查仪器设备。该船系钢质结构,双层连续甲板,采用双柴油机推进,双桨可调,双舵,并具首部侧推装置。满载排水量4440吨,最大航速18.47节(34公里/小时),续航力10000海里,抗风力12级。
1993年4月30日,向阳红16号船自上海启航开始执行第六次赴太平洋中部海域多金属结核的调查任务,整个航程预计为6个月。5月2日凌晨,船只行驶在北纬29°12′、东经124°28′的东海海域,5点05分,猛然间咣的一声巨响,船体剧烈震动,船舱里的东西纷纷落地,船上所有人员均被惊醒。随后,“嘎嘎”的钢板撕裂声伴随着猛烈的震动。其时,船长金明奇在驾驶室向全船发出报警信号,但由于应急电源中断,警铃只响了两声就哑了。人们初时的判断,有的以为是触礁,有的以为主机出现大故障,但随即查证是被38000吨的塞浦路斯银角号货轮相撞。当时银角号船船首撞在向阳红16号船体中后部并嵌进机舱部位,由于银角号继又突然采取倒船措施,离开向阳红16号船体破损部位,海水迅疾往船舱涌进,船体开始急速倾斜下沉。5时10分船长发出弃船部署,当时右舷甲板2号和4号救生艇已被撞坏,只有左舷的1号、3号救生艇和两个救生筏可供使用。5时25分,船长金明奇、总指挥张志挺、副总工程师周邦仪等最后一批离开向阳红16号船,5时37分向阳红16号船头朝上最终消失在茫茫大海,从被撞到沉没总共32分钟。6时50分获救的107名船员和科技人员全部登上银角号轮,而住在直接被撞部位的222舱室的于海洋、孟今伟和一位医生经事后多方查索一直下落不明。
5月2日上午8时50分刚完成为勘探二号拖航任务,停靠在浦东外高桥救助码头的远洋救助船德意轮接到上海救捞局的紧急通知,要求速去接应向阳红16号船遇险人员。9时25分德意轮同银角号取得联系,得知对方船位在北纬30°24′01″、东经120°47′09″。由于银角号船拒绝改驶中国港口的要求,仍在朝东北方向航行,德意轮全速追赶,5月2日23时10′,德意轮已驶近银角号船,但银角号船仍未停车,德意轮以慢速双方保持1海里距离继续前进。5月3日中午银角号船仍以一级危险品不能靠泊为由继续航行,经有关方面反复交涉,银角号船长同意第二天上午在韩国济州岛西南海域交回向阳红16号船人员。5月4日10时20分两船航行到约定海域。10多分钟后德意轮靠上外轮左舷,10时45分第一批遇险人员通过跳板登上德意轮。10分钟后107名遇险人员全部安全登上德意轮,10时57分德意轮驶向回国航途,5月5日9时半,德意轮返回上海港,受到专程从北京赶来的国家海洋局领导、上海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热烈欢迎和慰问。国务委员宋健代表国务院发来慰问电表示亲切慰问,并向3名遇难人员表示深切哀悼。 首页 --专业志->--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志->--第十四章重大海难和海损事故->--节 2003/12/3 10:3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