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光中兴,艰苦卓绝的30年,奇袭古牧地.(五)
同光中兴,艰苦卓绝的30年,奇袭古牧地.(五) 上回我们说到阿古柏在侵占了新疆大部分地区以后,为了扩大影响,也为了给自己壮胆,他找到了二个西方列强当他的后台老板,一个是沙俄,一个是英国.这两个国家,为了自己的私利,都希望利用阿古柏等军阀以及回教叛军势力,,将新疆分而治之,互相牵制.所以.无偿援助了阿古柏大批的武器弹药和装备。另外,中东的奥斯曼土尔其也给阿古柏送来了大批武器和军事教官。这时的阿古柏兵强马壮,他坐镇南疆喀什嘎尔,让:陕西回变”头领白彦虎守卫北疆乌鲁木齐,(这时白彦虎已从陕甘逃到了新疆),与哈密的清军守军形成了对峙。 回过头来再说清廷这边,以直隶总督李鸿章为代表的“海防派”的说辞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新疆荒僻,恢复无用,而东南为财富重点。因此,海防建设当为现在第一要务。为了保证海防发展,必须牺牲塞防,(二)新疆强邻环伺,断难久守,西征军就算能撵走了阿古柏,但面对犬居在侧的英,俄两国,将来又能守多久呢?既然守不住,不如放弃算了。将有限的军费用在海防上,(三)缓复新疆不为不孝,清朝有祖制,凡丢失国土寸土者,皆不可立碑。道光皇帝就因为签署《中英南京条约>丢失了香港,他的皇陵墓既没有华表,石像生,也没有神功碑。为了给慈安和慈禧做思想工作,李鸿章表示,“今兹主张撤关外之兵,并非弃先帝之地于不顾,不过不必急图进取,养精蓄锐,以待他日机会而已”。意思是说,我只不过是主张暂时放弃新疆。待势力强大了再出兵收复也不迟。只要操作得当,不影响二位太后死后的历史评价。 以左宗堂为代表的“塞防派”的主张认为(一)塞防和海防并重,事有轻重缓急,哪边危险,就先解决哪边的问题。(二)日本虽是心腹大患,但当下实力不显,短期内不会有事。这正是趁机收复新疆的机遇。(三)新疆并非不毛之地,并且,因为新疆是蒙古,陕甘的门户屏障,蒙古又是北京的屏障,放弃新疆,永无宁日。 在清廷经过了“海防论”和”塞防论”的大辩论之后,慈禧太后最后下定决心:全力支持左宗堂收复新疆。1875年5月,清朝正式任命左宗堂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命令下达了,但西征的军饷朝廷拿不出来,左宗堂首次上报请饷1000万两白银,户部只出了200万,各省协助了300万,剩下的500万左宗堂只能自己筹措。为此,左宗堂找到了浙江首富胡雪岩帮忙,用清朝的关税作保,总共向英国汇丰银行借贷1375万两白银,另向华商借款846万两白银。 6park.com左宗堂在精心的筹划之后,计算出需要的兵力,军费,还有运粮的路线。 一. 关于用兵 由于补给的问题,出关的战士不能太多,太多人就会造成粮食供应断缺,士兵容易哗变。特别是水的问题也非常重要,清军所经之路大多是戈壁和沙漠。中间很多地方没水,或只有一个泉眼,只能够1000人的部队饮用,之后要等上几天的时间,泉眼才能够又渗出水够下一支部队饮用。所以,清军必须严格按照时间规定,分批进军新疆。另外精兵简政,左宗堂首先进行了裁军,裁掉老弱病残,裁军之后,只留下了六万多精锐战士,在西征出发前,参与西征的清军全面换装,装备了德国的“M1871毛瑟步枪“和美国的”雷鸣顿一号步枪”等当时的先进武器。总共6万多兵力,实际出关作战的只有2万人。出关的主力是刘锦堂的湘军25个营,张曜的14个营和徐占彪的川军5个营。还有已经在新疆的金顺等部队4万多人。也就是说清朝在新疆的总兵力有6万多人,肃州关内还有约四万人预备队。 二.关于粮草 左宗堂准备用多种途经运粮。为了解决军粮的运输问题,建立了四条后勤运输补给路线,第一条路线,是从甘肃河西出发,经玉门,嘉玉关到达哈密。第二条路线是从包头,归化出发,经过蒙古草原,运至巴里坤。第三条路线是在新疆东部采买运至八里坤。第四条路线是向沙俄商人购买粮食,从斋桑卓尔运至古城。首选关外供应。这样可以节省运输费用。让归化,包头一带进行采买运输,然后再从关内运粮,关内的运粮费用成本会比较高。其次,让驻守哈密的清军自己屯垦积累粮食,增加生产。第三,跟俄国买粮,俄国的粮价是内地运粮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宗堂判断,在跟阿古柏打仗时期,跟俄国买粮基本上是没有风险的。因为沙俄的目的是挑拨离间,互相牵制,两头得利。 三.关于军费 左宗堂经过计算,整个收复新疆的军费,大约需要1000万两,清廷拿出500万两,剩下的钱由左宗堂自己筹措。为此,左宗堂找到浙江首富胡雪岩帮忙,用清朝的关税作保,总共向英国汇丰银行借贷1375万两白银,另向华商借款846万两白银。 有朋友问,英国不是百般阻挠左宗堂收复新疆吗?怎么又肯借款了呢?这个就跟英国内部的政治有关了,英国内部有不同的利益集团,比如:英国东印度公司利益集团,英国本土金融公司利益集团,他们都有自己的利益,要实现这些利益,他们就要千方百计使用各种获利办法,包括把外交活动引向对自己利益有利的方向。阻挠清廷收复新疆的是东印度利益集团。给清朝放贷的是英国本土的金融利益集团,左宗堂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坚定地要和英国金融银行借款,即使英国银行的利息比其他银行高一些,他也要跟英国的银行借款。左宗堂的这招确实厉害,英国银行在给清廷贷款之后,英国本土金融集团,就来阻止英国驻中国大使魏妥玛的外交活动,他们要保证自己的放贷利益不受损失。 俗话说的好:“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在布置完这些后勤工作的准备之后,左宗堂开始进行战略部署,1875年夏,左宗堂在兰州召开高级军事会议,商讨作战计划,在会议上,三十岁出头的湘军大将刘锦堂提出:“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战略方案。所谓“先北后南,”就是先收复安定北疆,但不急取伊犁。再进军南疆。所谓“缓进急战”,就是即不打无准备之仗。开仗之前做好充分准备,不匆匆忙忙进军,而一旦军事行动开始,就要争分夺秒,速战速决。刘锦堂的建议左宗堂很满意。随即,刘锦堂就被委以重任,担任前敌指挥,统率西征军攻城拔寨。 1876年4月7日,左宗堂从兰州移营肃州(今酒泉市),誓师出征。“誓言一定要收复新疆”。清军此次前往新疆用兵作战,林则徐当年亲手交给左宗堂的新疆地图和资料贡献不小。虽然已经过了三十年了,但是仍然提供了很高的参考价值。随着一声炮响,大军开动,刘锦堂作为前敌指挥率领大军踏上了进军新疆的征程,他率领25营湘军分批入疆。左宗堂则在肃州坐镇,做后勤总调度,大军虽然出征了,当时真没有多少人看好左宗堂。也都为刘锦堂和他的大军捏了一把汗。为什么呢?因为真的太难了。首先路途就非常的遥远。条件也很艰苦。刘锦堂从肃州出发到巴里坤,就花了整整4个月时间,为啥用了这么长时间?主要缺水是第一大难题,从肃州到哈密,要翻过连绵不断的戈壁和沙漠。中间有很多地方都只有一个泉眼。里面的水最多只能够1000人喝。一支军队走过去之后,要等上几天之后泉水才能再次渗出来,下一支军队才能饮用,刘锦堂的军队大部分都是步兵,又携带了大量的重炮,行动缓慢。他们必须严格按照水源点的分布,控制行军速度,所以,只能分批的进入新疆。第二个难题是严寒。呼啸的北风.零下十几度的气温,在旷野里行军一个多月,搞不好还会遇到西伯利亚的寒流,真的让人痛苦的要死。那为什么非要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行军呢?这就是清军面临的第三个难题。时间紧迫,左宗堂让刘锦堂最晚在七月就必须要开战。八月就要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最晚不能超过九月。就必须收复乌鲁木齐。因为刘锦堂必须在秋收前就获得胜利。这样才能夺取敌人的粮食以战养战。不然的话,清军的补給就有断掉的危险,这几乎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光是在被疆行军几百里的路途,就至少要花掉半个月的时间。只剩下十来天的时间,在这十几天的时间内,要攻克从古城到乌鲁木齐之间所有重兵把守的城池,所以,在当时,没有多少人会相信左宗堂能够取得胜利。 而且,阿古柏的军队在这几年里也已经脱胎换骨了。从1873年阿古柏派他的侄子赛义德访问伊斯坦布尔之后,他从土尔其带回了军事教官,这些教官用欧州现代军事操练方法训练阿古柏的军队,使阿古柏的军队一下子就上了一个台阶。现在他们完全按照欧洲军队的的方式排兵布阵,在武器装备上。按照俄国人的统计,阿古柏有三分之一是骑兵,使用火枪和腰刀,步兵的武器是从印度和奥斯曼帝国获得的恩非尔德M1853前装线膛枪,和施奈德.恩非尔德M1866后装线膛枪。这些武器在当时来说也是比较先进的。炮也换上了新式的西方后膛野战炮。所以,到了1876年时,阿古柏的军事装备跟刘锦堂的清军都是一个级别的。 当时清军还有部分兵力驻守在哈密,巴里坤,古城和塔尔巴哈台等战略要地。与阿古柏和白彦虎等叛军形成对峙局面。算上刘锦堂的部队,清军的总兵力有80余营,约6万多人,阿古柏方面,有总兵力大约在5万人左右,由于士兵普遍是被强征来的,士气较低落,逃亡现象时有发生。因而阿古柏的军队战斗毅志不高,打不了硬仗。 6月,阿古柏听说清军即将发动攻击的消息,急忙布置防御,他命令马人得,马明,白彦虎等人分别把守乌鲁木齐等处阻击清军,自己则率领回军主力在托克逊(在乌鲁木齐的东南方)督战。一旦开战,他就能马上率领主力支援北疆的白彦虎和马人得等。从这个角度来说,刘锦堂也必须在一个月之内彻底打败白彦虎,否则,阿古柏的援军就会赶到北疆,到时候,刘锦堂就会面临被两面夹击的局面。一切的关键,就在于刘锦堂能不能有“飞”一样速度,这是这场战役胜败的决定性因素。 1876年6月,刘锦堂和徐占彪在古城(乌鲁木齐的东面)汇合,随后又在济木萨(古城西边)与金顺的守军汇师。他们开始向西方的乌鲁木齐进军(距离乌鲁木齐有300多里地)。刘锦堂的对手是白彦虎,白彦虎是最狡猾,鬼计多端的人物。他也判断出了时间是关键,他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拖住刘锦堂,等到阿古柏的援军到来,前后夹击消灭清军。所以,白彦虎首先想到的是“破坏刘锦堂的粮道”,破坏沙俄卖给清军的粮道。清军的运粮路线是:从伊犁经过蒙古,然后到古城。白彦虎派出骑兵,对这条运粮道进行骚扰。这对刘锦堂来说还真是要命的打击。刘锦堂虽然不是完全依赖沙俄提供的粮食,金顺在巴里坤(古城跟哈密之间),张曜在哈密(巴里坤东南边)。去年靠屯田已经积存了不少粮食。但是这些粮食也只能够支撑到九月初。一旦打起仗来,粮食消耗的速度比平常要快许多,所以,沙俄的粮食必不可少。白彦虎对俄国的运粮路线骚扰,让清军很为难,因为运输路线实在是太长,白彦虎的军队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哪就冒出来了。清军的运粮队人少了打不过袭击的骑兵,人多了又承受不起费用,所以左右为难。白彦虎的第二招是“坚壁清野”,收缩防线。刘锦堂7月出从济木萨出发。从济木萨到乌鲁木齐有300多里地.途中要经过阜康和古牧地。由于多年的战乱,阜康早已变成一片废墟,无险可守,所以,白彦虎将他的部队全部撤到古牧地。集结重兵防守乌鲁木齐的北大门,准备在古牧地与刘锦堂决战。 古牧地的地形特殊。易守难攻。从阜康到古牧地有100多里地的路程,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小路,一条是大路。小路要从黄田经过,这条路有一个好处就是有一条小溪流经此处,沿途都有水喝。这是进军古牧地的最佳路线。但是这里地形险峻,易守难攻。不利于大部队的展开,白彦虎派人从黄田到古牧地沿途修筑了大量防御工事。严加防守,想要攻破非常困难。白彦虎想要逼迫刘锦堂去走另外一条大路。要经过黑沟驿。一路上都是寸草不生的戈壁。全程只有两口泉眼。刘锦堂要是从这条路走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大部队一起行军,这样路上的泉水不够喝,赶到土牧地的时候肯定是人困马乏,白彦虎就会趁机一举将他击败。另一个选择是分批进军,这样走的好处是泉水够喝,但是每批军队人数少,白彦虎就能各个击破。面对白彦虎这个精心布局,刘锦堂又会怎样做出选择呢? 刘锦堂面对的困难可不是仅仅这一点,就在刘锦堂分兵进军新疆的同时,阿古柏在新疆进行了全面的军事动员,他派兵支援北疆的白彦虎和马人得等,阿古柏派他的长子留守喀什嘎尔,然后他亲自率领2万大军昼夜兼程赶往北疆。就在刘锦堂进军土牧地的同时,阿古柏的先锋部队3000人也已经到达了乌鲁木齐。加入了白彦虎和马人得的作战部队。阿古柏的主力大军也已接近了新疆中部。正在赶往吐鲁番。所以,对刘锦堂来说,这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战斗。他必须在阿古柏的援军到达之前击败白彦虎。否则,将满盘皆输。刘锦堂会怎么打这第一仗呢? 俗话说得好:“兵不厌诈”。8月初,刘锦堂到达阜康,然后他立即命令全军都行军在大路戈壁上,向古牧地进军,白彦虎一看刘锦堂果然中计了,他赶紧调走了守卫黄田的一部分军队,去支援戈壁的方向。黄田的守军也因此放松了警备.8月10日,一支清军的突击队,在夜里,突然袭击了黄田,打得黄田的守军措手不及,一夜之间,清军就把所有的工事都给攻破了。不等白彦虎反应过来.清军主力就已经从戈壁中绕了回来,日夜兼程地赶路,在两天后的8月12日,清军主力就已经出现在古牧地的城下。真是飞一样的速度,可就在这时,阿古柏的一支先头部队,已经接近乌鲁木齐南面的达板城了。白彦虎反应过来后,立刻和马人得调集所有人马前来支援古牧地。他们只要能够坚持十来天,阿古柏的援军就能够赶到,留给刘锦堂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刘锦堂的大军刚刚赶到古牧地,他命令全军不准休息。立刻就把古牧地围了个水泄不通.架起大炮当天就开始攻城。密集的炮弹象雨点一样射向城墙,虽然很快就轰塌了几处城墙,但是,守军的抵抗也异常顽强,他们有6000多人防守,都是马人得的主力,这些人都是在新疆打了十几年的仗的幸存者,打仗的经验非常丰富.清军虽然攻进了城门,但都又被打了出来。再突破进去,又被打了出来.战斗形成了胶着的状态。 还有更大的危机潜伏在清军的身边。白彦虎并没有在城里边,而是率领着几千个的骑兵埋伏在城外附近。等待战机.他正在暗中观察,准备在恰当的时机给清军致命的一击。在清军调动阵形的那一刻,白彦虎出手了。这是一个非常恰当的时机,白彦虎率领数千骑兵,从隐蔽中冲了出来,杀向清军,而城里的守军也配合默契,越过了倒塌的城墙,向外发动了冲锋,清军瞬间受到了两面夹击。形势发展非常危机。刘锦堂并没有慌.镇定指挥,他命令所有移动的部队就地停下来防御,集中所有的炮火,猛轰突击出城外的敌军。另一面,他命令董福祥率领马队截杀白彦虎的骑兵,清军的猛烈炮火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集中火力轰击城内的敌军,阻止敌军冲出来,让已经冲出来的敌军后继乏力.已经冲出爱的敌军很快就被密集的炮火打垮了。与此同时,董福祥率领数千骑兵,迅速散开队形,和白彦虎的骑兵对冲。马蹄声,呐喊声,枪炮声全部混在了一起。这是一场勇气的拼搏.这是一场毅志的较量。最后,白彦虎胆怯了,他又一次逃跑了。白彦虎逃跑已后,守城的敌人还在顽抗,刘锦堂愤怒了。他命令骑兵绕着城墙布成了一道散兵线,不让一人逃脱。8月17日,清军集中所有的炮火,轰开了南门,全军突进城内,斩杀了所有守城的6000多名叛军。 刘锦堂仅用了5天的时间,就攻占了古牧地,取得了进军新疆的第一场大胜,这场胜利,意味着清军已打开了进入乌鲁木齐的大门。在打扫战场时,清军发现了叛军首领马人得写给叛军下属的一封信,告知他们已把所有的乌鲁木齐叛军都调来了,乌鲁木齐已是空城,没有人了。刘锦堂得到了这一重要情报后,马上命令部队停止休整,全军立即火速向乌鲁木齐奔去。(待续) ,评分完成:已经给 回龙观老王 加上 50 银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