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胜负手
纵观人类历史上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与结果,大家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规律——外交层面结盟站队的重要性,要超过战场上的发挥。 即战略上的纵横捭阖高于战术上的军事作战。 大道至简,但凡用理性外交主导政策,选择以力破巧的国家,基本都赢了;而将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军事层面剑走偏锋,或者领袖激情凌驾于外交团队决策的国家,基本都输了。
以二战时期的德国为例。 作为地理位置最不利、身处两强中间的德国,希特勒最初的战略规划十分明智——不惜一切代价拉拢苏联,击败英法。 合适的战略配合上德军的优异表现,使得德国在战争初期取得了巨大成功。 希特勒不仅与斯大林一起瓜分了中东欧,还惊天一战秒杀法国,成为西欧霸主。 如果大家穿越回1940年秋天,忘记之后发生的所有事情,当时的世界格局大致是这样的:德-苏-日三国把控了整个亚欧大陆,三国间关系相对友好,有结盟的趋势;美国作为世外桃源充满危机感,英国瑟瑟发抖;世界上最激烈的战火发生在中国和日本之间,中国孤立无援,举目无亲。 换言之,二战欧洲战场并不是一场高潮迭起的大战,它更像是一阵军事行动、一阵外交行动。 1939年闪击波兰之后,歇了大半年,《西线无战事》。 1940年闪击法国之后,又歇了接近一年,直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纳粹德国巅峰期的势力范围 整个1940年下半年间希特勒一直在搞外交战线的操作,而德国最终败就败在这一时期的外交战上。 1940年9月27日,德国与日本、意大利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成立“轴心国”集团。 前文介绍过,二战爆发前地球上的几股重要(军事)力量分别为英法同盟、纳粹德国、红色苏联和世外美国。 打完了1939~1940年的第一阶段战争后,英法同盟不复存在,仅剩一个战力约0.7的英国。 与此同时,德国上升至1.5,苏联还是1;美国虽然战争潜力巨大,但由于身处孤立的美洲大陆、想跨过大西洋/太平洋到亚欧大陆来争霸并不容易,因此大致也算个1.5. 而《三国同盟条约》说白了是德国拿下日本,勉强增加个0.5的实力值吧。 这样以来局面便十分清晰:英国(0.7)与美国(1.5)必然是绑定的,德国(1.5)拿下了日本(0.5),那苏联(1)就成为关键的胜负手。 别看此处的数字写了个简单的1,它代表了两个日本或者两个英国的总国力,是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这些名将打多少胜仗、歼灭多少敌军都换不来的。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此时希特勒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尽快取得与苏联的实质性结盟,从《互不侵犯条约》升级为准盟友。 至于说苏联意识形态的问题,那与决定大国生死存亡的结盟相比根本不算什么事。
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于柏林欢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的到来,1940年11月 希特勒并不糊涂,他最初也是想尽快搞定苏联,然后全力对英国以及英国全球各地的小弟们开战。 1940年10月,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写信给斯大林,称德方希望将苏联拉入刚刚成立的轴心国集团,建立“四国同盟”。 斯大林遂派遣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前往柏林谈判。 德方提供了“四国条约”的草案,要求苏联只能向国土以南的印度洋方向扩张。 斯大林原则上同意签署条约,但要求将土耳其和巴尔干半岛一带的保加利亚也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之中(1948年美国公布了纳粹德国外交部有关德苏谈判的文件,苏联立刻驳斥,称苏方仅仅是在刺探德国并且毫不保留地拒绝德国的瓜分世界提议)。 这一来二去呢,搞得非常不愉快。 如果时间拖回到半年前,那会儿德国西侧面临英法同盟的巨大威胁,希特勒肯定不会为了个土耳其跟斯大林翻脸。 可此一时,彼一时。 现在德军大战刚胜,十分强势,而苏军打个芬兰都费了老劲,表现极差,这让希特勒萌生了直接干趴苏联的想法——我全都要。 说来有趣,希特勒先与日本签下结盟条约再找斯大林谈判,多少有些阻碍了与苏联的结盟。 因为苏联想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无非东西两个方向——东边的中国东北、朝鲜半岛,西边的土耳其、巴尔干半岛。 苏联国土南侧是高加索山区和里海,即使越过去也只剩下个伊朗,最多加阿富汗,实在摆不上斯大林的桌面。 而现在东方的日本成了德国盟友,西边的势力范围希特勒又不想给,苏联人显然对这纸捞不到什么好处的盟约非常犹豫。 某种意义上讲,在1940年夏天法国战役结束的窗口,希特勒最需要的是先拿下与苏联的盟约,而不积极凑上门的日本。 因为一旦德国(1.5)与苏联(1)结盟,从实力上就已经不再怵怕英美同盟。 大盘子有了,再去争取一些像日本这样边边角角的“零钱”。 能争取到固然好,争取不到干脆让苏联去对付日本。 反正远东地区那么大,足够给斯大林想象空间了,双方也不至于为了个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翻脸。
日本巅峰期的势力范围 或许是被法国战役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激情之下的希特勒没有向斯大林妥协。 至1941年初,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发往柏林的电报已经被“已读不回”。 意识到情况危险的斯大林迅速对日妥协,于1941年4月与日本签订《日苏中立条约》,避免遭受德国和日本的两面夹击。 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 这既是二战转折点,也是德意志帝国由盛转衰的节点。 一旦与苏联掀了桌子,相当于德国(1.5)同时面对苏、美、英三国的绞杀,战术上的成功已于事无补。 因此,二战期间德国与其说败在军事层面,不如说败在1940年下半年的外交与战略规划上,败在希特勒胜利之后的一念冲动。
敦刻尔克大撤退 历史很有意思,希特勒的选择不仅影响了德国的命运,也间接决定了日本的命运。 回到上面1940年的国家实力计算。 英美同盟:2.2德国:1.5苏联:1日本:0.5 当1939~1940年间德国与苏联走近时,英美在制定对日方针政策时采取了一种十分高明的手段——经济上持续加大对日高科技及原材料禁运(可以认为是打击日本战争潜力,也可以认为想增加谈判筹码),政治外交上则频频向日本抛出橄榄枝,希望将日本拉出“轴心国”集团。 换言之,这一时期东京是有选择余地的。 日本人甚至可以拿不跟德国结盟、退出“轴心国”为条件,以“中立姿态”向英美要一份分量十足的协议。 为什么英美肯如此绥靖日本呢? 因为苏德一旦形成同盟,实力将不在英美之下,而日本作为当时世界上极少数的“次一等强权”,哪怕实力只有个添头性质的0.3、0.5,也很容易成为左右局势的胜负手。 可随着1941年6月德国与苏联翻脸,英美在欧洲方向的压力骤然减轻。 此时英美同盟成为乱局中拥有绝对实力优势的军事集团,他们只要保证苏联不倒就可以了,然后让德国与苏联去互杀。 当然,考虑到希特勒的威胁还是排在第一位,因此名义上苏联成为英美争取的盟国对象;以英国为例,丘吉尔在“巴巴罗萨计划”的次月即推动签订了《英苏协定》,不久又升级为正式军事同盟关系。 但实际上,英美此时其实已经可以预见“第一步先消灭德国,第二步再打压消灭苏联”的宏观技术路线了,尽管技术路线的第二步是在半个世纪后才彻底完成的。 这一点上美国人理解得很直白——从实力的地位说话。 至于说日本,此时英、美、苏已然形成对纳粹德国的压倒性优势,日本的决定变得无关紧要,可有可无(希特勒替日本人做了决定)。 于是美英迅速调整了对日绥靖方针,改为强势打压。 也正是在1941年夏天英美政策完全转向之后,走投无路的日本才铤而走险发动太平洋战争。 1941~1945短短四年间,日本将明治维新以来几代人积攒下的一点“家底”挥霍殆尽,重新回到了本土的几个小岛上——“波茨坦公告第八条: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其经历就好比是闭关苦练下山的裘千仞一样,原本想着要去华山论剑,不料却成为别人的一盘开胃菜,连正桌都没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