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身为黄埔军校一期生,指挥水平如何?粟裕一句话点评
在黄埔军校的学习生涯中,杜聿明是首期学员的杰出代表。那么,他的指挥才能如何评价呢?对此,解放军的“战神”粟裕曾用一句话形容:他只擅长打赢仗,而不善于应对失利。杜聿明,生于1904年,出生在陕西米脂县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 6park.com 在儿时,杜聿明表现出比同龄孩童更为桀骜不驯的性格,对读书写字毫不感兴趣,相反,热衷于操练军事技能。因此,他的父亲决定送他前往北京,希望接受高等教育能改变他的桀骜不驯。然而,在北京,杜聿明接触到了革命思想,改变了自己的道路,最终考入了位于广州的黄埔军校成为一名革命党员。当时的黄埔军校刚刚创办,杜聿明成为了首期学员之一。在黄埔军校,杜聿明终于有机会追求他一直兴趣所在的军事领域。 6park.com他刻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成为典型的黄埔军校学霸。1925年毕业后,杜聿明被分派到何应钦的第一教导团,担任副排长,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在接下来的北伐战争中,由于杜聿明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以及他的指挥风格的正统性,他逐渐在国民党军队中崭露头角,最终成为了蒋介石的高级将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杜聿明的政治立场坚定地支持蒋介石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6park.com 6park.com 抗日战争爆发后,杜聿明带领国民革命军的第5军前往缅甸进行远征,旨在打通中国接收盟国物资援助的通道,以打压东南亚的日军行动。然而,这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让杜聿明暴露了自己的指挥不足之处。国民革命军第5军拥有出色的机械化部队,包括工兵团、装甲部队和炮兵团,堪称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 6park.com 此外,第5军的德制火炮和坦克在质量上也胜过日军“皮薄小”的坦克。然而,尽管强大,杜聿明未能善加运用。最初进入缅甸时,依靠机械化部队的强大火力,杜聿明曾获得一些胜利,击溃了日军的第21旅团,击毙了中村正雄少将。然而,到了1942年,随着英军匆忙撤离缅甸,中国远征军陷入了被日军包围的困境。 6park.com在这关键时刻,杜聿明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利用机械化部队的强大火力强行突破日军包围;另一个是分散兵力,化整为零,采用小股灵活部队各自突围。遗憾的是,杜聿明最终选择了后者。结果证明,这个选择是错误的。第5军的优势在于机械化部队的机动性和火力,而分兵后失去了这一优势。 6park.com而且,杜聿明选择突围的地点野人山地势陡峭,增加了突围的困难。最终,尽管第5军成功突围,但代价惨重。主力的200师从10000人锐减至4000余人,其中有3000人因病和饥饿丧生在突围途中,同时丢失了珍贵的德制装备于缅甸的茂密丛林之中。从战术的角度看,这次远征是相当失败的,杜聿明显承担了重要责任。 6park.com 6park.com 在解放战争中,杜聿明再次显露自己的问题,被粟裕直言不讳地评价为“只能打胜仗,不能打败仗”。在粟裕看来,杜聿明是一个典型的教条主义将领。尽管他在黄埔军校表现出色,但他过于拘泥于教科书的战法,缺乏灵活性。在危急关头,他难以做出果断正确的判断。淮海战役就是体现两者差异的战场。 6park.com 当时,粟裕已成功包围黄百韬的部队,但面对强大的黄百韬部队,解放军难以攻克。此外,黄维的部队也紧逼着黄百韬的方向,试图突破解放军的包围圈,给解放军增加了压力。总的来说,杜聿明在这个关键时刻犹豫不决,听从了南京蒋介石的命令,汇集徐州的国民党军队,然后再试图突围。 6park.com结果,在临近突围时,他的部下邱清泉建议不冒险突围,而是坚守阵地,用重武器进行防守。杜聿明犹豫不决,失去了突围的机会。粟裕则果断地调动华野部队,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孙元良部队,堵死了杜聿明徐州突围的最后机会。 6park.com结果,黄埔军校首届学员和他的30万军队被解放军全部剿灭,杜聿明也被俘虏,成了“功德林”的囚犯。不过,杜聿明在被俘期间是改造态度最好的国民党将领之一。从“功德林”出狱后,他一直从事现代历史研究和两岸和平统一工作,还担任了政协五届常委。1981年,杜聿明在北京去世,享年77岁。 6park.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