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战区原有18个集团军,为何却调整为13个?合成营的出现是关键众所周知,五大战区所辖13个集团军,是在原18个集团军的基础上调整而来的。可好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调整?调整的背后,与合成营的出现又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对此,网上各种说法都有,可回答的也是五花八门。想要彻底搞明白这个问题着实不容易,很有必要捋清楚我军历史上70个军的消亡史。要不然,诸位看官会看的一头雾水,根本搞不清楚番号变迁背后的军史。
▲解放战争时期的我军某部
1948年9月,中央军委立足于大兵团战略决战的需要,特意发布《关于建军方针及部队编制等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我正规军须要发展至210个步兵师,编组为20个兵团,70个军。”
是年11月,中央军委下发《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根据《规定》指示,全军纵队改称军、旅改称师。随即,东北野战军完成了整编,其他野战军因还有作战任务,未能进行整编。
▲四大野战军战斗序列
至1949年3月,全军正式统一部队番号和序列,编成4个野战军、12个兵团、57个步兵军,编制体制更加统一合理,向正规化建设迈进了一大步,奠定了建国后我军的番号基础。
此后,我军不断调整,除了第56、57、59军番号未启用(空额由西北军区独立第1、2、3军填充),前后存在过70个步兵军。建国初期,中央军委对陆军进行了调整,或转隶其他军种,或转业到地方支援社会主义建设。
▲建国初期的我军某部参加国庆大阅兵
至1954年12月,我军尚有34个野战军,分不情况如下:
东北军区
第38、39、40、64军;
华北军区
第63、65、66、69军;
华东军区
第12、20、22、26、27、28、31、60、67军;
中南军区
第15、41、42、43(海南军区兼)、47、55军;
西南军区
第13、14军;
志愿军
第1、16、21、23、24、46、50、54、68军;
西北军区
无
1955年4月,六大军区调整为十二大军区(后增编福州军区,形成十三大军区),全军仍编有34个野战军。1958年2月,南京军区第22军改建为舟嵊要塞区。1961年6月、8月,第15、43军撤编。至此,全军有31个野战军。
▲中苏交恶
随着中苏交恶,中央军委调整了国防战略,先后重建了第11、17、19、29、43军。及至七十年代初期,全军有36个野战军,分布情况如下:
沈阳军区
第16、23、39、40、46、64军;
北京军区
第24、27、28、38、63、65、66、69军;
兰州军区
第19、21、47军;
武汉军区
第1、17、43、54军;
济南军区
第26、67、68军;
南京军区
第12、20、60军;
福州军区
第29、31军;
广州军区
第41、42、55军;
昆明军区
第11、14军;
成都军区
第13、50军。
备注:1973年2月,第17军撤编。
▲百万大裁军历史瞬间
1985年6月,中央军委实施百万大裁军,将十一大军区调整为七大军区,裁撤了11个野战军,保留24个野战军进行合成集团军整编,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24个野战军分布情况
1998年,根据中央军委五十万大裁军的指示精神,第28、64、67集团军奉命撤编。2003年,中央军委实施二十万大裁军,第23、24、63集团军奉命撤编。至此,全军集团军数量降至18个,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18个集团军分布情况
2016年2月,七大军区撤编,调整为五大战区,18个集团军转隶各大战区陆军,分布情况如下所示:
东部战区陆军
第1、12、31集团军;
南部战区陆军
第14、41、42集团军;
西部战区陆军
第13、21、47集团军;
北部战区陆军
第16、26、39、40集团军;
中部战区陆军
第20、27、38、54、65集团军。
▲五大战区示意图
2017年4月,中央军委裁撤第14、20、27、40、47集团军,将18个集团军调整为13个,并停用原番号启用新番号,分布情况及各自前身部队对应情况如下所示:
东部战区陆军
第71集团军(原第12集团军)
第72集团军(第1集团军)
第73集团军(第31集团军)
南部战区陆军
第74集团军(第41集团军)
第75集团军(第42集团军)
西部战区陆军
第76集团军(第21集团军)
第77集团军(第13集团军)
北部战区陆军
第78集团军(第16集团军)
第79集团军(第39集团军)
第80集团军(第26集团军)
中部战区陆军
第81集团军(第65集团军)
第82集团军(第38集团军)
第83集团军(第54集团军)
明白了我军70个军的消亡史,笔者接着为大家说一下为什么要将18个集团军调整为13个,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合成营的出现是关键
合成营非常特殊,早在大军区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经多年实践,至2016年军改已经非常成熟。合成营主打多兵种协同作战,汇聚了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通信等十余个兵种,可以独立遂行作战任务。
合成营的战斗力有多强?2011年,原广州军区组织了一次对抗演习。此次演习,某机步团主攻营居然“拿不下”某合成营一个连。由此可见,合成营的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有多强。
▲我军某部合成营演训
军改后,我军向着编制小型化、能力多样化、编成模块化方向发展,合成营成了主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师、团级建制的取消,乃至合成旅的横空出世,合成营的出现是关建。
联合作战
大军区时代,军兵种之间的联合默契程度不够,往往出现“形”联“神”不联的情况。军改后,我军为了打破军兵种之间的壁垒,将各军兵种专业不断细分,在实现内部联合的基础上,与其他军兵种进行深入联合。
▲联合作战
没有一个军种可以“包打天下”,陆军需要与其他军种联合作战。明白了这一点,你就能明白陆军集团军的调整用意所在:为了解决自身内部联合问题,实现与其他军种联合作战。打铁还需自身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扁平化指挥
在大军区时代,我军的指挥层级为“中央军委——总部——军区兵种机关、——部队”。自我军实行战区体制后,指挥层级高度简化,变成了“中央军委——战区——部队”。据此,集团军也需要简化指挥层级。
这盘棋该怎么下?取消师、团级建制,实行“集团军——合成旅——合成营”编制。加之,我军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长足发展,指挥更为通畅,集团军指挥更加扁平化,调整也是时代所需。
现代化新型陆军建设的需要
现代化新型陆军主打的就是“新型”,区别于传统陆军,旨在推动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通俗易懂的来讲,就是用少而精的团队做更多的事。
▲现代化新型陆军
譬如,经典军旅剧《士兵突击》中,王团长就说到新型坦克只需要3个人,意味着要裁掉一个人,此即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
此转变意义非凡,意味着我军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机动能力大幅度提高。换言之,现代化新型陆军主打“机动作战、立体攻防”,这就需要在体制编制上下功夫。
▲陆军某部演训
综上所述,结合我军70个军的消亡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脉络:兵不在多在于精。从“70”到“13”,每一次裁军无不服务于一个“精”字。五大战区18个集团军调整为13个,正是突出一个“精”字。
特别是合成营的出现,更是赋予了“精”字全新的含义,这对于现代化新型陆军的建设可谓是居功甚伟。是故,军队的账不能用简单的“加、减、乘、除”来算,需要立足于历史的高度去审视…… 6park.com
原文網址:https://******/military/a2g6rv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