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了专制的香港
前几天看到香港赤剌角机场的视频,一伙香港的民主示威者指责一位澳洲的白人大叔,只知道自己的方便,竟然敢抱怨示威的“大义”。白大叔牢骚满腹,直嚷着让他们去找份工。不过这白大叔似乎还是受到了和平的对待。另一份视频则不同了。一位可怜的大陆客,双手被塑料带扣住,象粽子一样被仍在机场行李车上,脸上露着青肿,一位旅客所应该享有的尊严完全不见了。香港的民主显然是有点走火入魔,引得网上的小粉红们口诛笔伐倒也情有可原。
若干年前香港还是在启德机场的时代,它即使没有灯塔国的光芒至少也是让国人仰慕的典范。记得有一次从深圳回广州,途经樟木头。对座一位大叔哆哆嗦嗦从胸前口袋掏出一小本,一看是赴港双程旅行证。开始我觉得很奇怪,樟木头是个特快并不停的小站,车上也没人查票,这人把旅行证掏出来干什么?转念一想,也是,深圳河虽然很窄,但要过那个罗湖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很多人穷一生的努力都过不了。胆肥的想游过去,没搏过去就喂鱼了。过那座桥,自由出入香港自然是成功人士的专利,能不值得炫耀吗?那时候最金贵的还不是双程证,而是单程证。拿着单程证过去,再回来就是港澳人士了。可惜大部分国民是享受不到这份尊荣的。
香港可望不可及,广州的刁民都架鱼骨天线,追亚视,翡翠,看一看香港过把瘾。政府心情爽的那一阵子,满城都是鱼骨天线,不高兴的时候,这比偷听敌台还要罪加一等。尽管荧光屏上尽是雪花点,那些刁民仍然乐此不疲,可见当时香港的吸引力了。
八九十年代中国还不产大妈,广东产得最多的是村姑。她们去香港一日游是不可能的,连架鱼骨天线的本钱也没有,不过这些村姑村妇跟香港的风却是最紧。如果问她们几点钟了,她们会傲气的指着腕上电子表跳动的数字告诉你,香港时间八点两个字。香港,北京一个时区,香港时间与北京时间会有什么区别吗?当然是没有的。不过当时有点区别,因为政府打算夏天要多利用点阳光,省点电发展G D P。香港时间就香港时间吧,几个字又是什么意思?若干年后终于想明白了。流行的东西其实就是社会底层偏爱的东西,就是简单不用花脑筋的东西。香港社会根本就不是一个文化昌盛的社会,如果说十分钟,得做个二乘五的算术,两个字,三个字直接就从钟面上下来了,多简单。自然带着广州也跟着流行起几个字了。
其实向往花花绿绿的富裕生活,炫耀人生的成功,就算不成功,显摆一下与成功人士多么的亲密是人之常情。不会因此有什么卑微。不过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却让一些文化人也中招了。东北有个叫刘小波的,大概是被香港震慑了,嘴巴一张给土鳖中国人开了个处方:殖民它个三百年。别说国家不国家的,要说土鳖,刘小波这类看到一块殖民地都会疯狂的人,绝对是如假包换的土鳖。
香港还在启德机场的时代,本人就离开大陆了。九七年香港回归,董特首致词,有一句话印象极深刻,大意是我们今天生活在先烈理想的高度。不错,一个富裕,自由且是华人自身主导的社会能不理想吗?一时间对香港充满希望,心想什么时候能去香港讨生活,对港人也是极其的羡慕的。以后也经常到访香港。慢慢觉得香港人变得有点怪异,对大陆客有点傲慢,当拿出来的是粑粑国的护照,又是一副为什么是你这个大陆客,而不是我,也就是嫉妒的嘴脸。
董特首还是大头的,希望把香港发展成数字港,中药港,可惜他的头大没有香港的楼大。 如今的香港也就是个地产商专政的社会。不思进取,收租为业。巨大的楼,连片的MALL把普通港人的气势秀到了天上,实际的机会挤得干干静静。
香港的小年轻还有个认同的问题,动不动以港人自居。其实在洋人眼里不都是CHINESE吗。几年前占中,如今反送中,只要心态不正,过几年还会编个什么“中” 的广告语,愈发让大陆客反感。洋人都知道不要得罪中国游客,香港一个中转港更不能得罪大陆客吧。可惜这些民主小年轻心火上头了,除了一些教义,什么实际的考量都没有。反送中最后说不定给香港自己送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