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答笑鸠网友:刘佩真:两岸芯片封测战国时代
送交者: Full_Tang[布衣] 于 2017-06-10 10:29 已读 2834 次 7 赞  

Full_Tang的个人频道

我太太90年代曾就职于新加坡三大IC企业之一CSM (chartere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SM背后老板是李光耀的夫人,其他两家为美日企业。 当时中国大规模IC产业很落后,几乎一片空白。 虽然首钢及上海等引进技术设了厂,但技术设备差着代,刻盘尺寸很小,仅有7英寸。 而且主要是后部封装工序。 而新加坡经多年巨资投入新兴高科技产业,CSM曾做到全球第三大,有最先进的光刻设备, 可加工生产9英寸硅盘,精细度达2微米。 他们还以优厚的待遇从全球吸纳技术人才,包括中国。 没错,当时中国那稀缺可怜的高端人才。甚至技术工人。 新加坡政府提供身份,哪怕是厂里的助工AE,主要提出申请,走个过场就可移民(100%)。工人我不清楚。 厂方撒钱,高年薪加相当于几个月工资的bonus,再加年薪30%的公积金,不用说翻倍的加班费夜班费。 工作一年,一个工程师即可轻松买组屋(公寓单元)

转眼二十几年过去,当年CSM的中国工程师们有的选择了留下,有的去了美国, 也有的回到了中国。这其中就有我太太的同事XX。 毕业于西电技术最强的他现在已是中芯国际上海某某副总。 平素少言寡语,更不活跃于微信的他,今年(2017)二月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关于中芯国际的行业内报。 2016年中芯国际销售总额达到29亿美金,再创新高,收入同比上升 30.3%。其中, 净利润率和中芯国际应占利润均创新高,分别为11%和3.766 亿美金。 中芯国际已是世界第四大硅片厂,刻盘12英寸,精细度进入纳米级。 回顾中国IC产业顽强曲折的攀升 不多话的这位兄弟在微信上写下了大大的”傲骄“二字。

只会评头品足说风凉话的旁观者不会了解 这IC硅片加工技术一丝一毫精密提升的艰辛 更不会体会 坚韧拉纤跋涉者回望的酣畅快意

傲骄,为默默实干报效国家民族的人们点赞!

喜欢Full_Tan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Full_Tang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