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做为世界最大的CRT、液晶电视制造国,在显示器产业发展历史上有着惨痛的教训。了解中国电子产业的朋友都知道一个词——“缺芯少屏”,芯就是芯片,屏就是显示屏。
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建设了大批电子企业,到上世纪80年代的技术换代浪潮中大批倒闭。1978年,我国开始发展电视工业,在政府主导下启动了“彩电国产化”工程,政府出资近200亿美元,由此诞生了长虹、TCL、康佳、海信等世界彩电巨头。到1987年,中国彩电年产量达到1934万台,首次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此后依靠成本规模优势,迅速挤垮了国外同类产业。
2004年,当世界电视产业从传统CRT(显像管)显示器,向液晶、等离子等新型平板显示器转换时,中国彩电工业再一次惨遭淘汰。至此,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起采用“以市场换技术”“合资”,等政策发展的轿车、彩电、集成电路产业,几乎全数失败,没有一个能摆脱对引进技术的依赖,形成自主的技术能力,成为中国产业发展之耻。
随着我国液晶电视产能的持续增长,这种产业核心部件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已经严重威胁中国电视产业安全。
由于液晶面板占液晶电视整机成本的2/3,国内彩电厂商被迫花费巨资,从韩国、台湾、日本厂商手里采购液晶面板等关键零部件。以2010年为例,当年中国液晶面板进口额超过460亿美元,仅次于集成电路(1569亿美元)、石油(1351亿美元)和铁矿石(794亿美元)。
在1998年至2008年,日韩平板电视厂商、台湾企业“拥屏自重”,肆意侵蚀中国彩电市场份额,并且对中国企业进行严格的液晶技术封锁、中国电子工业只能“跪着”求生存。这一局面直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液晶面板价格崩盘才告一段落。为了突破产业困局,从2009年起,国内液晶面板企业逆势扩张,打响了产业反击战。
2009年8月25日,我国液晶面板龙头企业——北京京东方,宣布投资280.3亿元人民币,建设我国第一条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此举如同一声霹雳,瞬间击溃了外国厂商的技术与利益封锁联盟。在此后不到10天时间里,日本夏普、韩国三星、LG,台湾奇美、广达等厂商,纷纷宣布放弃封锁策略,要在中国大陆建设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这场液晶狂潮背后,是中国液晶面板厂商与外资厂商的生死角逐。谁能率先填满中国市场需求,谁就能成为行业霸主,而落败者只有衰亡一途。进口关税将导致韩国、日本、台湾的进口液晶面板,完全失去中国市场的竞争力。这就是外资厂商瞬间扭转封锁态度,抢着在华设厂的根本原因。
在叙述这场“液晶战争”之前,我们需要简单了解一下液晶产业的发展脉络。液晶自发现以来,主要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其中1883年至1968年为材料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阶段,主要由德国人和美国人在推动。1973年至1985年为产业化初期阶段,日本厂商将其广泛应用于计算器、电子表、掌上游戏机等电子产品中,为液晶技术奠定了产业基础。1985年至1992年是液晶推广应用阶段。1992年至2003年是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发展的成长期,在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显示器、手机,液晶产品逐渐取代传统CRT显像管显示屏,并战胜PDP等离子显示技术,成为市场主流。2004年至今,是大尺寸液晶产品的成长期,随着27英寸以上液晶电视,对传统彩电的市场替代效应,世界液晶产业规模超过了1000亿美元,其生产线规格也发展到了第10代,出现巨型液晶电视。
日本经济的真正腾飞
早在1968年美国RCA实验室公布LCD成果时,正在美国IBM实验室工作的日本物理学家江崎玲於奈(197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就将这一技术介绍给了日本重点大学和大公司,引起日本产业界的关注。当时的日本正处于二战后经济崛起的黄金年代,对新技术有着异常的敏感性。小林骏介等日本学者获得信息后,在1969年就到美国学习,回到日本后开始液晶基础研究,由此被称为“日本液晶之父”。
1972年初,日本夏普(SHARP)公司买下美国RCA公司的LCD技术,并在次年推出了第一款采用TN-LCD为显示面板的计算器(Sharp EL-805)。日本精工(SEIKO)则从美国人弗格森手中买下了TN-LCD技术,并在1973年10月,推出了其第一款LCD数字显示电子表(06LC型),引发了数字电子表热潮。市场的热烈反应,使得日本Casio、Toshiba等厂商迅速加入LCD产品的研发行列。这些被
美国大公司看不起的“小玩意”,让日本人赚得盆满钵满。
夏普得道称王
最终把TFT-LCD做成的是日本夏普。1964-1976年,夏普把生产计算器所需的3000个元件减少到3个:一只硅片、一个显示屏和一只太阳能电池。这种结构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了研制计算器上的显示屏,1972年初,夏普花费300万美元,从美国RCA手中购买了TN-LCD技术。在1973年4月,夏普推出了第一款采用LCD显示屏的计算器(EL-805),采用一块能显示8位数字的黑白TN-LCD屏,比精工推出的第一块LCD电子表早了六个月。这个厚2.1厘米,重200克的掌上计算器,让夏普第一次敲开了未来显示技术的大门。
而美国RCA公司的LCD工厂,在几个月后被关掉了。LCD显示屏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让夏普的计算器如虎添翼。1980年,夏普推出的EL-826计算器,重量只剩下1.5盎司,一台也只卖23美元。之后夏普生产的计算器更小更轻,成本更低,消费者只花4美元即可买到一只夏普太阳能计算器,几乎垄断该市场。
在液晶面板发展早期,电子表、计算器、仪表面板是小型TN-LCD单色液晶显示屏的主要用户。直到笔记本电脑的问世,才成为推动液晶产业崛起的决定性力量。1992年9月,美国IBM公司推出了划时代的产品——IBM 700C,它是第一款使用彩色TFT-LCD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1992年,IBM公司收到了超过10万台笔记本电脑的订单,这使得TFT-LCD找到了市场,预计每年有70%的增长,而10.4英寸屏也成为主流规格。同年微软发布了Windows3.1操作系统,支持256色显示,这加剧了对彩色显示器的需求。夏普、DTI、NEC、富士通等厂商纷纷调整投资计划,建设新的TFT生产线。
从1991年到1996年,全球至少兴建了25条TFT液晶面板生产线,其中有21条建在日本。伴随着液晶面板产业的崛起,日本形成了平板制造供应链中完整的上下游配套体系。在几乎所有关键设备和材料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至少有一家日本企业产业。比如:(1)日本旭硝子和电气硝子为液晶平板提供玻璃基板;(2)尼康和佳能提供扫描式和步进式曝光机;(3)NEC-安内华制造干法刻蚀设备(4)日本电工制造彩色滤光片和偏光片;(5)大日本印刷和日本凸版印刷株式会社提供先进的平板印刷设备;(6)日本真空技术株式会社提供ITO导电膜;(7)佳能提供镜像投影系统;(8)还有一些公司做背光源,即使在日本企业不是很强的地方,比如液晶化学品、化学气相沉积设备(CVD),液晶驱动芯片和高性能玻璃等方面,外国企业也都是把他们的业务总部设在日本,或者与日本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到1998年,夏普以2280亿日元(15.7亿美元)的营业额稳居行业第一,NEC以1300亿日元排名第二,东芝(DTI)以1000亿日元排名第三。这是日本液晶产业发展历史上的巅峰时期。
液晶、芯片产业成为日本的吸金器,聚宝盆。日本经济真正开始腾飞
韩国经济腾飞
在1990年,日本TFT液晶面板占据了全球市场90%的份额,到1994年这一数字上升至94%,而美国只占了不到3%。美国人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日本领先者的地位不可挑战,更不意味着后进者就不会成功。
1987年,三星集团不惜连续亏损7年,发展液晶业务。为了发展DRAM(内存芯片)业务,三星持续亏损了25年,直至挤垮日本对手,成为世界第一,随着现金流的爆炸性收人、韩国的成功,导致韩国民族信心、经济发展变态高涨。
韩国企业大规模进入TFT液晶面板行业,是在1995-1996年液晶产业的第二次衰退周期里,用不到10年时间,硬是把日本人挤下了世界第一的宝座。
由于液晶面板需要冒着大规模投资(动辄数十亿美元)的风险,所以进入这一行业不仅需要能够开发出样品,还要掌握量产的工艺能力。上世纪90年代初,韩国企业就是通过试生产线中应用最先进的设备,来作为学习平台和培养量产能力。在自身技术能力不足的液晶灌注工艺等方面,就采用“偷师”的方式去学习日本。三星在日本设立了一个研发机构,利用产业衰退期,雇佣失业的日本工程师,积累研发能力。1991年,三星建成了一条300×300mm的试生产线,第二年又研发了在300×400mm玻璃基板上,一次生产2片10.4英寸液晶显示器的技术。
“反周期投资”成就韩企霸业
在竞争策略上,韩国企业采用的是加入主流进行赶超的方式,即通过参与技术合作、结成战略联盟,以及签订长期合同等形式与外国企业合作。1995年,三星和另外一个后进者,日本富士通签订了交叉许可协议,由富士
通提供宽视角技术,交换三星的高孔径比率技术。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外国设备供应商,但三星也能依靠自身能力来满足需求。1996年上半年,三星与美国康宁成立合资公司生产熔融玻璃基板。三星航空(后改名三星Techwin)投资光刻机设备,三星显示设备公司制造彩色滤光片,而三星电子提供驱动电路。
自从韩国企业进入液晶面板产业后,“反周期投资”帮助他们获得了巨大成功。在1995-1996年的第二次衰退周期里,韩国企业大规模投资新生产线。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面板市场也陷入了不景气,日本厂商虽然占据绝对垄断地位,但大多面临亏损的窘境。在这种情况下,三星电子和LG却再一次采取了反周期的投资战略,果断投入数十亿美元,建设大尺寸液晶面板生产线,如此高的投资强度,让日本企业望尘莫及。并积聚了惊人的爆发力。
韩国企业从开始量产到盈利,经历过痛苦的产业能量积累阶段。三星的液晶业务从1990年到1997年连续亏损了7年,在1991-1994年间,平均每年亏损1亿美元。但是凭借韩元贬值和生产规模扩大,三星到1997年末实现了“咸鱼翻身”;1998年三星的液晶面板出货量,跃居世界第一。LG的液晶业务从1987年到1994年,年均亏损5300万美元,持续亏损了8年。
韩国LG是世界第二大面板企业,生产基地主要在庆尚北道龟尾市和京畿道坡州市,其中龟尾市集中了LG的2代线至6代线。1995年建成P1工厂(2代线),1997年建成P2工厂(世界第一条3.5代线),2000年建成P3工厂(4代线),2002年建成P4工厂(世界第一条5代线),2003年建成P5工厂(5代线),2004年建成P6工厂(6代线)。2006年,LG在坡州建成世界第一条7.5代线(P7工厂);2009年在坡州建成P8工厂(8.5代线)。 继LG之后,三星也在1998年底建成了3.5代线(600×720mm玻璃基板)。韩国企业至此领先于当时只有3代线的日本企业。
韩国超越日本的分水岭
1999年是韩国企业的转折点:5月,LG和荷兰飞利浦宣布,后者投资16亿美元,换取LG液晶业务的50%股份,新组建的LG飞利浦公司于9月正式运营。这笔交易不仅为LG带来了投资,也使飞利浦成为LG的大客户。7月,苹果电脑向三星投资1亿美元,以加速其液晶生产线建设。10月,三星接到戴尔电脑价值85亿美元的订单。11月,现代集团与3家美国笔记本电脑制造商——IBM、康柏和Gateway,签订了5年80亿美元的供货合同。1999年,三星在全球液晶平板市场占据了18.8%的份额,名列第一;LG达到16.2%,名列第二;这两家韩国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都超过了原来的行业霸主——日本夏普。
韩国企业的凶猛扩张一举改变了TFT-LCD产业的游戏规则。日本人曾经质疑这种疯狂投资的行为,但事后看,率先建设5代线正是韩国超过日本的分水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推动TFT液晶面板最终进入电视应用阶段的主角,已经换成了韩国人,而不是作为产业先行者的日本。只是当韩国企业凭借5代线获得巨大的竞争优势后,日本夏普才改变了保守态度,跳过5代线去直接建6代线。当三星在2005年建成7代线后,夏普于2007年率先建成了8代线。此后夏普又在2009年10月建成了世界第一条10代线,进一步巩固了优势地位。
液晶面板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其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广泛应用,如电脑、电视、手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移动多媒体、广告显示屏等。在这个信息时代,液晶面板无处不在,已经成为电子产业的核心力量。
台湾经济腾飞
由于日本与台湾岛的经济联系密切,到80年代初,夏普和爱普生先后在高雄和台中设厂,以生产大尺寸的TN-LCD为主。日本厂商的投资,刺激了台湾本地LCD产业的发展。1986年后,台湾当局连续出台政策,鼓励扶植LCD产业的发展。1988年,台湾工研院几乎与韩国三星同时开始对TFT-LCD技术的攻关。
液晶面板市场从1997年底亚洲金融危机后,急剧收缩,到1998年初跌至谷底。财务负担加重的日本企业失去了追加投资的勇气。除了夏普、日立和鸟取三洋继续对3.5代线和4代线投资外,其他日本企业的投资都处于搁浅状态。但这一轮的衰退却引来了新的入场者——台湾企业。
本来日本企业一直拒绝向台湾转移TFT液晶面板技术。但是处于金融危机和产业衰退期的日本企业,再加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金融危机期间对韩国的救援,让韩元大幅贬值,迅速提高了韩国企业的竞争力。这使得韩国大规模生产的液晶面板价格降低,快速占领台湾电子终端代工市
场,致使日本企业在台湾市场的份额急剧下跌。
1998年,日本企业在韩国人的凶猛攻势下,刻意高调地将技术转让给台湾企业作为反击。这样一方面可以收取高额的技术转让费,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日本在产能上的不足。当年共有6家台湾企业相继获得了日方的技术许可,从而进入大尺寸TFT-LCD产业,是年被称为“台湾TFT-LCD产业元年”。
2001年,液晶面板价格狂跌。三星和LG试图以“流血竞争”迫使日本和台湾厂商出局。面板价格每月下降5-10美元,台湾厂商全部出现亏损。
到2001年底,友达的积压库存已达数亿美元,财务非常紧张。911事件后,液晶面板价格跌至谷底。但1个月后,由于液晶价格跌破了成本价,刺激了下游市场的需求,整个市场迅速回升。友达的积压库存在短短几个月内得以消化。2001年友达税后亏损67亿元新台币,但到2002年,盈利达到60亿元。
1997年第三次液晶产业衰退期,让台湾企业获得了进场机会。在1999-2000年短暂的上升期,产业中所有的企业都从中获利。而第四次衰退,为新进入者创造了更多的空间。广辉、群创和统宝等企业都在这一时期进入。
第四次产业衰退中,韩国企业建设了5代线与台湾厂商竞争。新的5代线带动了产业新一轮的繁荣,从2003年到2004年,又进入了产业黄金期。台湾厂商新建了大批高世代线。目前台湾面板业有集中化的趋势。2006年友达并购“面板五虎”之一的广辉,一度在规模上逼近韩国三星、LG。2009年10月5日,群创合并统宝光电。同年11月14日,鸿海集团以74亿元人民币并购奇美电子。2010年3月18日,群创、奇美与统宝三者合并后的新奇美电子正式成立,它超越友达成为全球第三大面板厂。
日本、韩国、台湾企业围剿中国企业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台湾液晶厂商陷入停产边缘。2009年1-6月,由工信部、国台办出面,连续两次组织中国九大彩电厂商,赴台湾采购液晶面板,总金额高达44亿美元,总量超过1200万片,将台湾液晶面板企业,拉出了金融危机的泥潭。而大陆企业得到的回报,就是被台湾人在背后捅一刀。
韩国企业从2009年2月起,突然以现金向台湾广达、奇美采购了400万片库存,并签署2009年度采购协议。这种控制市场供应量的行为,立刻让大陆面板开始严重供不应求。同时韩企压缩对华液晶出口量,开始涨价。2009年3-8月涨幅达30%以上,导致中国彩电企业再次陷入困境。而台湾企业坐视这种局面,跟进控制产量,从中大获其利。
一句话,当时的中国彩电企业,是跪着求生存,送钱买东西还要看别人的脸色、听别人的鼻音。
全球金融风暴引发产业变局
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再次重创TFT产业,使其提前中断了从2007年开始的景气而陷入衰退。但是历史告诉我们,这个衰退期给后进者提供了进场机会。这就是中国大陆的企业。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三星和LG相继放慢脚步,停止了8代线的建设。日本虽然在产业链上游占据了重要地位(设备和原材料),但是各大量产厂商大多停止了扩张。第一个建立量产线的NEC在2004年2月宣布退出液晶行业,索尼则选择与三星合资建厂。只有夏普仍在高世代生产线上与韩国企业竞争。2007年11月,夏普开工建设世界第一条10代线(2880×3130mm玻璃基板)。但受金融危机影响,夏普在2008财年亏损13亿美元。这是夏普自1956年在东京证交所挂牌上市以来出现的首次亏损。
台湾地区的TFT产业尽管规模很大(仅次于韩国),但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却暴露了其致命弱点——台湾不像日本和韩国那样,拥有大量来自本土下游产业(电脑和电视机等终端)的庞大需求,必须仰赖日韩和中国大陆的采购。在全球需求不振的情况下,2008年8月,索尼、三星、LG等日韩企业取消了此前对台湾地区面板的订单,改为自己供货。这直接导致台湾地区面板企业开工率降至4成,几乎濒临死亡线。同时友达和奇美纷纷将在建的7.5代、8.5代线延后量产,并开始将停产员工放无薪假。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的市场对液晶面板需求在增长——那就是中国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不计前嫌,连续向台湾省派出采购团,签订了44亿美元的面板采购订单,将台湾企业拖出了深渊。
在制约中国液晶产业发展方面,台湾和日本是最为阴险恶毒的角色。大陆给台湾雪中送炭,其背后是希望台湾面板企业能到大陆设厂,或者开放大陆企业参股
并购台湾面板企业。然而2009年6月30日,台湾公布最新的大陆投资政策,禁止大陆企业投资台湾面板,同时限制台湾面板企业赴大陆投资。直到当年8月京东方宣布兴建8.5代线后,台湾方面才在2010年2月9日,不情愿地宣布同意放行岛内面板企业赴大陆投资高世代线,且要求必须与台湾本岛保持一个世代以上的技术差距。除了这种歧视性政策,台湾厂商还与日韩厂商勾结,继续操纵液晶面板价格,侵蚀中国厂商利益;并且对中国液晶面板产业持续进行渗透,妄图获得操控地位。这种狼心狗肺的行为,为人所不齿。
中国平板显示产业溯源
中国平板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原电子工业部七七四厂(北京电子管厂、即京东方的前身)、七七○厂(湖南长沙曙光电子管厂)、中国科学院713厂(河南新乡)和上海电子管厂,先后建成4英寸基板玻璃的TN-LCD实验生产线,用于生产电子表、计算器和一些仪表的液晶产品。清华大学、长春物理所等科研单位也开始了涉足LCD技术的研发。但是一直到1984年,无论是自主拼装设备还是从美国引入的设备,都是作坊式小规模的实验线,没有形成批量生产规模,但这些实验室和实验线却奠定了中国液晶产业的基础。这些实验线上曾经工作过的一批人,在后来中国LCD产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TFT产业艰难起步 教训惨痛
2000年以前,中国在TFT方面的工作仅限于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工作。1998年9月,吉林彩晶(由吉林电子集团和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等单位合资),耗资8400万美元从日本DTI引进了一条第一代TFT-LCD生产线(就是DTI建于1991年的旧线),但是一直未能突破良率不高的瓶颈,只能生产用途不多的16.1英寸和10.4英寸边缘产品,导致项目未能真正量产。南京新华日耗资5400万美元,从日本NEC鹿儿岛厂引进一条1代线(建于1991年的旧线),运回国后一直无法量产。
2002年4月,上海广电集团(前身为上海电视机厂)与日本NEC签署合作意向书,共同投资1146亿日元(100亿元人民币),在上海莘庄工业区建设一条5代线,其中上广电占股75%,NEC占25%。由合资公司向NEC购买相关专利和技术,2004年10月8日,中国第一条5代线在上海投产(世界第七条5代线),主要切割15寸液晶屏。
2003年1月,北京京东方以3.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韩国现代电子的液晶业务(包括2.5代线、3代线和3.5代线),当年9月又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12亿美元建设一条5代线(1100×1300mm玻璃基板),于2005年5月量产。2006年6月,江苏昆山的龙腾光电,建成了中国第三条5代线。龙腾光电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台湾人搞的合资企业。昆山以土地、基建、优惠政策等要素入股,占股51%。台湾宝成集团(世界最大制鞋商)、中强(璨宇)等也是大股东,还有少量股份由日本IDTech公司总经理桥本孝久、前奇美电子TFT一厂厂长王国和等人组成的技术顾问公司NVTech,以技术投资的形式持有。龙腾光电的技术和管理依靠由130多名台湾工程师组成的团队。
截止到2008年,中国进入TFT产业的主要企业有上广电、京东方和昆山龙腾,它们那时各有一条5代线。但是这个新兴产业的境况并不好,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摧垮了液晶面板市场的盈利周期。2009年3月,上广电因资不抵债而被托管重组,它的5代线是主要的亏损源(2008年亏损18亿元),所以在重组过程中被以25亿元出售给了中航技集团(深圳天马)。京东方和龙腾光电也遭受了亏损。此外,由于5代线产品并不适用于大屏幕液晶电视(只能切割15-27英寸面板),所以中国彩电工业急需的液晶面板仍然全部依靠进口。
上广电NEC的垮台背后,更多的是市场策略和人为因素在左右。2004年10月,上广电投产后以切割15寸电脑液晶屏为主,此时市场主流已经逐渐转向17寸屏。当2005年上广电决定转向17寸市场时,韩国、台湾厂商凭借其庞大的产能规模降价冲击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17寸面板价格迅速跌落至160美元以下,造成上广电无利可图。紧接着2006年9月,原上广电NEC总经理周家春退休,由原上广电光电子总经理施岳志(台湾人)接任。施岳志空降后,又从台湾带来了一大批员工,并大量更换台湾供应商。上广电NEC进入了“台系人员”主导的时代。仅仅过了1年,2007年11月,上广电高层集体换届,施岳志提出辞职由上广电电子股份公司总裁顾伟民接任。两次换帅造成的人事动荡和管理混乱,让刚刚投产3年的5代线
一直在巨亏中度日。最终在高额设备折旧、高价进口原材料、产品缺乏竞争力、人事动荡,以及技术依靠日本NEC(高额技术许可费用,占年销售额3%)的五重打击下,上广电NEC的“引进-合资”模式走上了穷途末路。只有日本三井财团则在其中成为最终的获益者。韩国、台湾厂商则少了一个潜在竞争对手。
就在 日本、韩国、台湾企业举杯欢庆,中国大陆对于中国TFT产业一片悲观的情绪之下。2009年,还在亏损中的京东方,出人意料地开始大举扩张,连续上马了合肥6代线和北京亦庄8.5代线,掀起了一场“液晶风暴”。
日本、韩国、台湾主要TFT企业(三星、LG、夏普等)一夜之间全部改变了对中国技术封锁的态度,纷纷要求启动在华建设液晶高世代线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