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
澳大利亚国家战争博物馆……
在这宏大而肃穆中,死的意义也许模糊了,但失去儿子的母亲,失去丈夫的妻子,失去父亲的孩子,那悲伤的记忆却永远清晰。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每一叠红花点缀的白衣代表一名战死在阿富汗的澳大利亚青年,最新的战死者是在2011年。很难想象和平如袋鼠的国家,仍有这么多青年,哭喊着“妈妈,救我”,死在异国的土地上。
在这个博物馆的僻静的一个角落里,我找到了这些历史的片段,每个物件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1953年7月,朝鲜停火协议签署后,一名中国军人和一位澳洲士兵互换礼品。中国军人送给对手一面秀了和平鸽的红旗,并在上面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赠:我们中国人民希望和平,英国人民也希望和平。我们要联合起来给世界带来和平”。--- 真正的和平靠鲜血和生命来浇灌,才能得到珍惜。
1953年,澳军在一次伏击战中,袭击了30名中国军人,俘虏了一名受伤的中国女军人。她曾在加拿大受过教育,能说流利的英文,她的钱包,香水瓶,雪茄盒都成了战利品。还有另外一位志愿军战士的日记也被陈列在这里。 ——照片中的女孩为了什么放弃了加拿大的和平生活,和其他中国青年一起奔赴异国战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国人面对这些发黄的记忆,怎么能轻薄的嗤之以鼻呢?
三枚军功章是澳军在占领志愿军阵地后,在战壕中一名中国军人的遗体上找到的,这是一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战士,在枪林弹雨中鏖战一生,倒在了异国的土地上。一起找到的还有一个慰问袋,里面有后方小学生送的糖果或香烟。澳军这样形容中国军人: 1950年11月底,这些年轻的士兵穿着夏天的单薄军服,端着冲锋枪,出现在战场上。他们是令人敬畏的对手,他们是由来自全中国的农民组成的庞大军队。他们大多数是轻装步兵,依靠伪装和人海,他们难以被击败。相比北韩,中国人更善待俘虏,虽然他们的医疗条件也很糟糕。—— 朝鲜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阵亡19万人。
评分完成:已经给 红军统帅 加上 100 银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