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常常比“革命”难
“改良”是一种以低成本求得社会进步的方略;“革命”则是不计成本地大闹一通。尽管如此,一场有好效果的改良往往比一通哀鸿遍野的革命要难得多。造成“改良不易”的原因很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改良”是一种理性行为,需要有以理性为主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社会的任何改良都离不开思考与妥协。思考能使社会辨别前进的方向,以及向前行动的社会成本。而妥协精神能减少向前的阻力,降低必须的社会成本。思考能力与妥协精神全都出自于人的理性。由于中国思想和文化领域中进步的、理性的成份严重不足,中国历史上的“改良”运动常常以失败告终。“改良”运动的失败导致社会的沉沦,最终引起一次次的生灵涂炭的“革命”。
二、“崇高理想”(lofty ideals)的诱惑。所谓的“崇高理想”全都是些被康德定义为“超经验”的胡思乱想。其最大迷惑人之处在于“崇高性”,即理论的“崇高性”、道义的“崇高性”、宗教的“崇高性”、政治的“崇高性”、以及人性的“崇高性”等。人类有先天的“崇高崇拜症”。在光彩陆离的“崇高”事物面前,人很容易失去理性的判断能力而为之顶礼膜拜。一些居心险恶之人正是利用人类这方面的弱点煽动“革命”。“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曾蛊惑了多少青年杀人和被杀,到头来竟是一堆经不起推敲的破烂儿。美国思想家詹姆士和杜威创建的实用主义(pramatism)哲学,特别反对所谓“崇高理想”的崇拜,强调哲学思想的实践意义。
中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除了在经济上有了突飞猛进外,最突出的是: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首次成功地为建立起以“改良”为中心的思想和文化体系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当然,这个基础仍很不牢固,一些满脑袋“革命”家伙天天在攻击中国的改良大业。国人,为了我们未来:要“改良”,不要“革命”!要“改良”,不要“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