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海争端说“国家主义”
这两天的中国军方在处理南海争端的表现可圈可点。特别是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中国军方腰身够软,言辞恰当,“防暑降温”的效果初步显现。在我看来,造成这次南海温度陡增的原因除了最高当局的决策失误外,近期国内兴起的“国家主义”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儒文化讲究的是“忠君”,“国”在“君”之后。明末的《朱子家训》中讲“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马克思主义讲究的是“忠于革命,忠于党”和“国际共产主义”,国家也没排到最重要地位,为了“主义”甚至可以割土让地。纵观中国五千的历史,只有在近几十年,“国家”的概念上升到史无前例的高位。特别是在中下层知识分子中,在“君皇”和“革命”之后,“国家”已成为新的思想寄托核心。
国家主义(statism)不是中国人发明的,世界不少国家曾经或正在盛行。当年的法西斯主义德国、军国主义日本、斯大林主义苏联等都是经典的国家主义思想的国家。所有的国家主义国家都给本国和他国民众带来无比的灾难,无一例外。
人类思想史中出现的“个人主义”、“存在主义”、“国际主义”、“人文主义”、“后现代主义”等都是对“国家主义”的直接批判与制衡。这些思想体系在今天的欧美有效地抑制了“国家主义”思想的蔓延。近几十年的中国思想界,在压抑之下没有发育出任何良性思想体系,加上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之遥相呼应,致使“国家主义”已现泛滥成灾的趋势。
“国家主义”是貌似慷慨激昂,实则祸国殃民,国人,千万、千万警惕啊!朋友,请关注“国家主义”的对头:4D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