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之春”失败了
“阿拉伯之春”,这个令很多阿拉伯年轻人憧憬的“民主政治”运动可以说是完全失败了。由于这是涉及到数个国家的大事件,她必定要载入世界社会发展史中。今后的世界社会发展史、政治史、甚至哲学史的课堂上或研讨会上将会反复讨论这个话题。或许在几十年后,人们对这一事件会有更清晰的认识,但是如今我们已可以得出不少端倪。
首先,“民主政治”是一种文化产物。除西方文明外,世界其它各大文明均未自发地产生过“民主政治”。“民主政治”自发于西方文明有其文化和历史的深层必然原因。其他文明在引进“民主政治”时,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很有可能患上“文化不适应症”。
其二,“民主政治”缺少“组织能”。“组织能”是由柏拉图最先总结出的一种在人群被高度组织后所表现出的能量。比较历史上出现过的政治体系,“民主政治”的“组织能”最弱。必须指出的是,“组织能”常常是违背人性的,高度紧张的组织会以崩溃告终。但在一时的较量中,“民主政治”容易被有强力组织的机构击败,如军队、宗教组织、主义党、以及种种恶势力等。
其三,“民主”只是一种文化认同,与经济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换句话说,“民主政治”不会带来必然的经济发展。由于缺乏对“民主政治”的正确认识,“阿拉伯之春”国家的民众对经济上的失败大失所望,使“民主政治”丧失了民心的支持。
其四,“民主政治”常常缺乏高效管理能力。社会环境的稳定和秩序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必要保障条件,如果“民主政治”不能提供一定的安定和秩序,人们会请回专制者,如塞西和普京。当然长期的“过稳定”和“刚秩序”同样威胁人类生存与繁衍。届时,新的“什么之春”又会爆发。
中国能从“阿拉伯之春”中学到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