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亲历志愿军遗骸交接 看满桌尸骨受巨大冲击
今年2月9日至3月20日,遗骸清洗、干燥,个体鉴别,遗骸、遗物记录确认,到入棺,临时安置,遗骸运送,正式交接,回家的路走了40天。而为了回家,这条路走了半个世纪……
3月20日,笔者一早就驱车赶往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不过并非是去迎接来韩的同事或旅行的亲友,而是要为长眠异国他乡的志愿军烈士们送行。烈士们,回家了!
笔者赶到时,韩国仪仗队士兵已经排列齐整,怀抱着装殓着志愿军烈士遗骨的红木棺椁。另一队韩方士兵接过后,中韩军人互相面对迈着正步缓缓接近,如伙伴一般,似乎在交接着沉甸甸的历史。烈士们,回家了!
“志愿军烈士,我们接你们回家了!”中国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的一句话又将时光带回了那时的烽火岁月。
当年这些风华正茂的志愿军战士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幸福“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倒在了异国的战场上。
在韩国京畿道坡州市积城面沓谷里的低矮丘陵里,有片中国志愿军墓地。半个世纪以来,360多位中国志愿军烈士沉眠于此。记者曾特意前去酹酒拜祭,丛山之中,一片葱绿的草地上,整齐排列的墓碑统统面向着北方。
2013年,中韩两国首脑达成共识,这片墓地终究变成曾经。2014年,首批437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回到了祖国。当时北望的英灵们已经在家乡安眠。
一年过去了,韩方投入35个师旅10万余名人力,在韩国京畿道的坡州、涟川、抱川和江原道的铁原、洪川、春川等10余处战场遗址,又发现了68具中国志愿军烈士遗骸。
韩方按照本国阵亡军人的待遇,从挖掘到最后将遗骸装殓到中方特别提供的棺木中。每一步都一丝不苟、精心细致。一位韩军士兵说道,逝者为大,他们是值得敬佩的军人。
今年2月9日至3月20日,遗骸清洗、干燥,个体鉴别,遗骸、遗物记录确认,到入棺,临时安置,遗骸运送,正式交接,回家的路走了40天。而为了回家,这条路走了半个世纪……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看我:‘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
这是1951年4月11日,魏巍刊登在《人民日报》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选段。
亲眼目睹装殓入棺,到正式交接,这次报道无疑是迄今为止最纠结的一次,因为笔者不知道该把镜头对向什么。进入装殓现场,志愿军烈士尸骨摆满桌子的场景,对于内心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
交接仪式举行的前一天,一位韩国教授发给笔者一篇用中文写的文章。文中写到:中国有句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韩中两国对于遗骸的挖掘必须要尽上更积极的努力,因为这是生者对于死者忠骨所应奉上的最微薄报答与礼仪。如果说连掉落下来的花瓣都不是无情物,更何况安置好流落于虚无的魂魄。
烈士们,回家了!
时间凝固在一瞬间,思绪又回到现在。中国驻韩国大使邱国洪正在为棺木盖上国旗,动作和去年一样庄严、郑重,盖好展平,然后深深鞠躬。烈士们,回家了!
悼念仪式后,解放军仪仗队轻轻捧起棺木,排队步入空军伊尔-76运输机机舱。一旁的军乐队奏起肖邦低回婉转的送葬进行曲。其实,笔者觉得在此时最适合的音乐应该是《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看我:‘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
烈士们,回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