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旅游风向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长治出发丨去浊漳河谷深度寻访古建筑最佳路线
送交者: 我在枫林中哭泣[♀☆★★★女中豪杰★★★☆♀] 于 2024-10-01 13:14 已读 549 次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中国古建第一线

地下文化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长治古建又占山西70%,山西访古第一站必选长治。沿着浊漳河谷打卡中国早期密集的古建筑,几十公里的河谷有十几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一座古建拿出来在山西以外都是几乎孤品级的存在。

五代十国以其混乱无序而闻名于后世,干戈不息、乱贼横行。而全国仅存四座五代时期木构建筑,其中三座都集中在浊漳河谷,那么五代十国时期,浊漳河谷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 6park.com

(浊漳河谷) 6park.com

一条54千米长的河谷中,恍如穿越太行山的时光秘境。这条河,名为“浊漳河”。位于山西晋东南地区长治市,五代、宋、金、元、明、清的建筑齐集一地,是看古建的最佳线路没有之一。
长治出发,寻访顺序

第一站:天台庵,曾经的四座唐代建筑,至今仍是珍贵的五代建筑。

第二站:原起寺,宋代或五代的大殿+宋塔。

第三站:大云院,五代建筑,弥陀殿保留了国内唯一的五代寺观壁画,只有右面墙壁,部分尚可辨认,并且是国内现存施用“普拍访”的zui早实例。

第四站:佛头寺,历代修缮改动不大较完整的保留了宋代建筑特征和地方建筑手法,殿内还有元代壁画,民间匠人以写实的手法绘画,这到守庙大叔讲解的贼好。

第五站:淳化寺,建于唐开元年间,仅存佛殿一座,建筑为金代遗构。

第六站:回龙寺+夏禹神祠,金代+元代古建,在一个村子里,不开门,但可以窥见其样貌

第七站:龙门寺,浊漳河谷古建zui佳,上山的路很美,一寺跨六朝,名副其实的“古建博物馆”。西配殿 (五代)、大雄宝殿 (宋)、天王殿(金)、燃灯佛殿 (元) 、东配殿(明)、十王祠堂(清) 。

第八站:如返程时间尚早,可再看一下,九天圣母庙:元代的献殿,宋代的大殿 6park.com

(山西古建) 6park.com

注意事项:

长治出发,往返浊漳河谷大概有贰佰多公里,但是有从五代到清代的古建散落其中,如果不是纯打卡要认真的看和拍照需求的,一天时间还是非常紧张的,建议早点出发。

大云院、龙门寺门票20元,现场购买。其他大部分国保不开放,门口简介栏有文保员电话,须打电话开门参观,大部分文保员都很友善。建议随喜,运气好还有讲解,当然运气不好,也可能有事来不了,只能在外面看看。 6park.com

(天台庵) 6park.com

第一站:天台庵(长治出发约55公里)

平顺天台庵虽是五代的,且只有一座大殿,可它带有的唐代遗风,还是很精彩。哪怕不是唐构,依然是中国最古老木结构古建的前10名,同时部分构架保留了唐代特征,也留下了不同朝代的维修印记,可以看到依稀的唐风以及古建筑不算衰朽与重生的脉络。

天台庵位于平顺县城北25公里实会乡王曲村一座孤山上,仅存正殿及唐碑1通,唐碑字迹已模糊不清,无法提供更多的历史信息。大殿依其形制、结构和手法,曾被认为是个唐代建筑。1988年,它入选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登记的身份是:始建于907年(唐朝灭亡那一年)。 6park.com

(天台庵) 6park.com

当时有说法:我国现存的唐代木建筑共有4座,即南禅寺、佛光寺、广仁王庙、天台庵。2014年底,天台庵大修。在殿里脊槫与替木间发现了一处墨书,上面写着“唐长兴四年九月二日和唐天成四年…"长兴"是五代后唐明宗的年号,比大唐灭亡晚26年。如此,天台庵的身份出来了,便成为始建于五代时期929年(后唐天成四年),到933年(后唐长兴四年)修缮。于是天台庵的身份此后便不是唐代的,而是五代的。

天台庵,是佛教创立最早的宗派“天台宗”的庵院。隋唐时期,佛教在修行方法上出现了南义北禅的局面,即南方重义理,重智慧;北方重止,重禅定。为结束这种分裂的局面,智顺应潮流,提出“义观并重”,“定慧双修”的“止观”学说,认为这两种方法如同车之双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他创立了第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统一的佛教宗派,因他久居天台山,故以天台为名。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天台宗殿堂,平顺天台庵正是隋唐佛教南北交流的有力印证。 6park.com

(天台庵) 6park.com

大殿坐北朝南,建在一米高的石砌台基之上。正殿平面正方形,面阔三间,通面阔7.05米,进深三间四椽,总进深7.03米,当心间较大,次间仅及当心间之半,为我国现存早期建筑平面中所罕见。平面看去,近似一正方形。

大殿单檐歇山顶,举折平缓,出檐深广,其翼角下四根粗大的擎檐柱均为后世所加。屋面筒板瓦覆盖,花边瓦滴水,勾头上饰以花瓣,仍是宋金规制。脊兽黄绿色琉璃制成,鸱吻为元代作品。 6park.com

(天台庵) 6park.com

建筑本身体量并不大,但殿顶却十分巨大,飞檐远远探出,如鹏鸟张开的双翼。整体简洁质朴,不重奢华装饰,展现出唐代建筑简练大气的特点。虽然后世多次维修(翼角之下的4根擎檐柱,为后世添加),但主体未被改变,梁架仍然保持了唐代建筑特有的结构。

殿身四周有檐柱12根,柱头施卷杀,卷杀手法较宋代和缓。柱础为常见的覆盆式。梁架与斗栱紧密地连结为一体,整体构架简洁明快,刚度极佳。这种手法在《营造法式》中谓之“枓口跳”,梁思成在《营造法式注释》中所举 “枓口跳”之案例即为平顺天台庵,足见其典型性。大殿檐出深远,起翘明显,“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6park.com

(天台庵) 6park.com

华后尾为四椽伸至檐外制成,斗梁架构为一体。柱头枋两层,上置压槽枋一道。补间斗仅设于四面当心间,斗口内承柱头枋,枋上隐刻横,无华,出麻叶形耍头一材。转角处出角华一跳,压在大角梁之下。身较长,斗幽颇深,枋用材规格不一,与中唐时期的南禅寺大殿略同。

天台庵虽然已经被证实属于五代时期,可时间不过只比唐代晚了20多年,建筑构造又与晚唐建筑一脉相承。小庙已建了一千多年,不漏不塌,静静地伫立在山坡上。 6park.com

(原起寺) 6park.com

第二站:原起寺(距上一站约3公里)

原起寺的“原起”意思是指原本、起初、缘起之意。明朝弘治年间《潞州志》载:凤凰山一名“天冢岗”。相传神农时常有凤凰栖息于此,且此地凤脉主贵,日后必出贵人,不是皇后便是皇妃。据传,唐玄宗任潞州别驾就听闻浊漳河畔有座凤凰山,此山山势奇特如凤凰展翅,当地美女如云。

大唐时期,江山被武则天篡位,武殁后;李隆基继位,恐李氏江山再陷入类似武姓之人手里。唐玄宗即位后与大臣讲起此事,大臣说此地脉主贵需修寺镇脉,防止日后李唐江山再落入类似武后之人手里,玄宗毫不犹豫拨款修寺,并赐名“原起寺”,取重起大唐江山之意。 6park.com

(原起寺) 6park.com

原起寺因地势而建,坐北朝南,位于村东北的凤凰山,坐落于石砌的高台之上,乃极佳的观景处。沿石阶而上向北折便是寺院的山门。原起寺规模不大,据寺内经幢与石碑的记载,寺院始建于唐天宝六年 ( 747 年) , 北宋元祐二年(1087 年)建青龙宝塔。

青龙宝塔又名大圣宝塔,为仿木七层平面八角形结密檐式砖塔,高高瘦瘦的,三层之上逐层收分,乍看之下颇为秀美。塔底东西两侧有砖雕直棂窗。塔顶每角安铁人一座,用铁链相连不只有装饰的作用,还起到了防风抗震的作用。外出檐青砖砍磨斗栱密致,斗栱形制古朴。每个挑角各挂有一只铁铃,风吹铃响,叮当不止,令人心旷神怡。 6park.com

(原起寺) 6park.com

塔边上是大雄宝殿,年代有争议(大殿建于五代一说见贺大龙《潞城原起寺大雄宝殿年代新考》),主流观点认为是宋代建筑。大殿单檐歇山顶,屋坡举折平缓、出檐深远。面阔三间,四周的圆柱形檐柱包于墙内,柱子有侧脚,升起明显。柱头间以阑额贯通,未施普拍枋,阑额至角不出头。有着唐代建筑的主要特征。内外柱等高,柱径要远大于檐柱。从梁架结构和整体布局来看,原起寺和天台庵几乎完全一致。 6park.com

(原起寺) 6park.com

殿前的享亭与一侧的配殿则为明清建筑。享亭的四根石柱上分别刻有两幅楹联:「雾迷塔影烟迷寺,暮听钟声夜听潮」「飞阁流丹临极地,层峦耸翠出重霄」。享亭边还有北魏造像碑,似乎藏着更为久远的历史。 6park.com

(原起寺) 6park.com

香亭内西侧,立着三通石碑。北边的是半截残缺的造像碑。碑的一面雕出佛龛,里面浮雕出一佛二弟子像。另一面雕的是成排的小佛像,俗称千佛碑。还有一座顶部盘龙纹,下面雕有一个十厘米见方的佛龛,浮雕一佛二弟子。

原起寺最先的建筑是八角青石经幢一座,唐天宝六年(747年)雕造。刻陀罗尼经及建幢寺的铭记,幢座八面雕刻使女、乐伎,上刻陀罗尼经文。 6park.com

(原起寺) 6park.com

经幢的后面就是香亭,也是一座献殿。香亭歇山顶,由四根石柱撑起,每根石柱的正南面刻有诗文,描绘了原起寺的美丽风景的画卷,寓意深刻:“雾迷塔影烟迷寺”,“暮听钟声夜听潮”“飞阁流丹临极地”,“层峦耸翠出重霄”。

走出仰望依旧挺拔的宝塔,感叹建此浮屠的祖先虽不能够与塔同寿,但他们的杰出创造却可穿越时空,遗惠至今。我亦不愿做庸碌之徒,与之相比,却不过如塔下岁岁枯荣的草木。一时间扶栏远眺,只见大河滚滚东去,不禁伤怀。 6park.com

(大云院) 6park.com

第三站:大云院(距上一站约3公里)

平顺县的西北处有一座龙耳山,山的九条支脉就像九条巨龙,从三面盘曲着,最后形成一个几乎封闭的圆圈。圆圈的正中有一座巨大的山丘,大云院就坐落在山丘下。寺院背靠群峰叠嶂的龙耳山,前临奔腾汹涌的漳河,环境幽深,林木交错。古代的文人墨客将其称为“九龙戏珠大云院”。其弥陀殿为山西五代木构建筑之一,又以弥陀殿内留存的五代壁画而闻名于世。

大云院,原名仙岩院,亦称大云寺,创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建寺外宝塔,至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已有殿堂一百余间。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奉敕改名大云禅院。后逐渐荒废。现存建筑除大佛殿与七宝塔为五代遗构外,余皆为清代所建。 6park.com

(大云院) 6park.com

寺址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山门(即天王殿)、中殿(弥陀殿,亦称大佛殿)、后殿及两庑。弥陀殿是大云院的正殿,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九脊顶。坐落在由青石垒砌,高1.3米的台基上。

殿之前檐辟门和窗,后檐亦有门道通行。殿身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平面近方形。柱头卷杀圆和,柱础为覆盆宝装覆莲式,檐柱以上阑额普柏枋叠交成丁字形,转角处阑额不出头,普柏枋斜向搭交。 6park.com

(大云院) 6park.com

檐下斗疏朗,柱头五铺作,双抄偷心造,耍头为昂形。殿内前槽无金柱,后槽明间设金柱两根。梁架为四椽对后乳用三柱,梁前端刻成月梁式,上两个大驼峰承托平梁及平,平梁上叉手颇大,瓜柱颇窄。所用驼峰种类达八种,尺度不一,形制有别。

大佛殿内东壁和扇面墙上保存有22平方米的五代壁画,这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古代佛寺殿堂中仅存的五代壁画,虽然壁画已残损不堪,尤为珍贵。仍可以看到面相丰腴、神态生动的人物,线条也极为飘逸,与敦煌石窟中的晚唐、五代壁画相似,艺术水准很高。栱眼壁上也可见残存的彩画,线条很灵动。 6park.com

(大云院) 6park.com

大殿东壁壁画较为清晰,为“维摩变相”的故事。大意为维摩诘托病在家,释迦牟尼派文殊前去探病,病床上维摩诘身着淡黄色病衣,侧身半卧于锦帐之中,身体前倾,正在向文殊诉说自己的大乘主张。文殊菩萨则侧身相对坐于病榻之下,洗耳恭听,若有所思。画中流云环绕,八个伎乐人或伴奏管弦,或舒腰起舞。扇面墙正面绘观音、大势至二菩萨,画面上方飞天回翔,紫雾缭绕,天女散花,呼之欲出。

五代壁画上的人物形象肌肉丰满,面相圆润,菩萨俊俏旖旎、天王泰然自若、老者苍劲豪爽、神将勇猛威严。在画法上采用重彩平涂,晕染点缀,线条粗细浓淡,承袭了晚唐“焦墨薄彩”风格。色彩除遍涂铅粉外,多以青、绿、白、朱、土黄为主,使用少量赭石。衣服及武器上均加施沥粉贴金,使画面富丽堂皇。 6park.com

(大云院) 6park.com

殿内保存有五代石雕香炉,下刻铭记“仙岩禅院广顺二年岁次壬子八月十五日”。大佛殿前有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北宋咸平二年(999年)石经幢以及石雕罗汉一尊,均为艺术珍品。寺外南侧耸立七宝塔一座,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塔为石制,双层重檐八角形,高约6米。由双层须弥塔座、双层塔身和三重塔刹组成,塔身造型优美,雕饰丰富生动,尚具唐风。

大门外侧西南的高台上,还有一座五代七宝塔,原为七层,现存五层。2000年被盗贼破坏,石塔倾倒,2004年修复。通体用青石雕造,原为七级,现存五层。下三层平面八角形,雕刻精美异常。第一层雕宝装莲花、狮子、麒麟、飞驰的骏马等。第二层八面雕刻伎乐,有两人对舞;有单人居中舞蹈,二人左右伴奏伴舞;有三人自奏自舞,相互追随。 6park.com

(大云院) 6park.com

第三层较高,八角雕绞龙柱,屋盖上雕瓦垄,檐下雕飞凤、飞仙、共命鸟等,檐下周匝垂帐;正面作券门,门楣以上是二龙翘首戏珠,两侧雕天王;后面刻半掩假门,露出一比丘半身像,两力士分立两次间。第四层环绕着垂帐。第五层上面覆盖着大圆盖宝珠顶。七宝塔造型优美,实乃佳品。

大云院是一个非常“五代”的一座建筑,散发着一种鬼魅气质,而这种气质在五代的雕塑和绘画中都可以看到,这种鬼魅从何而来,也许是来自中唐藩镇割据以来贵族间的“卷”带来的东西。而这种“卷”在五代十国时期达到了顶点。 6park.com

(佛头寺) 6park.com

第四站:佛头寺(距上一站约22公里)

佛头寺位于山西省平顺县城东北50千米的阳高乡车当村。寺院紧临浊漳河,背依佛爷垴。《平顺县志》(康熙版):“因山似佛头,故名。”佛头寺创建年代不详,现仅存正殿一座,较为完整的保留了宋代与金代的建筑特征和地方建筑手法,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年代仍较有争议,据木作结构判断为宋代所建的说法被广泛接受。也有人认为是金代所建,两个时代相近,建筑结构特点上的相似性的确较多。) 6park.com

(佛头寺) 6park.com

大殿虽然创建年代不详 ,根据梁架上有元代修葺痕迹和清代大修时的《重修佛头寺三教殿碑》,从斗拱,梁架等特征来看,仍不失金代以前的建筑风格。该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九椽, 平面近方形,单檐九脊顶。梁架简洁,用材规整。

柱头斗拱五铺作出双昂,昂呈琴面式。明次间各出补间斗拱一朵,形制略同柱头铺作。两次间为破子菱窗装修,形制古朴。殿身较短,斗拱约为柱高之半,延续了早期建筑的手法。殿顶脊兽皆备,出檐深远,举折平缓。 6park.com

(佛头寺) 6park.com

2010年9月,在修缮过程中发现并剥离出较为完整的一堂壁画,总面积约36平方米,应为元末明初时期作品。壁画绘制在大殿内的东、西两壁上和后檐墙体上,画师运用了沥粉堆金、工笔重彩的手法,完整的展现了佛教中护法诸神二十四诸天的形象,壁画保存尚属可以,现在能辨认出来的还有增长天、广目天、月宫天、金刚天、摩刹天、散刹天、韦驮天、菩提天、鬼母天等几位。

被称作元朝“腹里”的山西,保存下来的元代木构建筑共有350余座,寺观壁画面积约1800多平方米,冠于全国。其中的芮城县永乐宫、稷山县青龙寺、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汾阳县五岳庙、高平市万寿宫内的壁画以及现存北京故宫的稷山县兴化寺《七佛图》等都是我国元代寺观壁画中的精品。 6park.com

(佛头寺) 6park.com

诸天是佛教的护法,在我国流传中产生了多个版本,诸天的数量也不尽相同,如北京法海寺二十诸天,平顺佛头寺、沁水西寺二十四诸天,北京大慧寺二十八诸天等。二十四诸天的版本最多,但二十四个人物不尽相同,比如留下榜题的平顺佛头寺和沁水西寺都是二十四诸天,但其中有多位人物不同,四川蓬溪慧严寺也是二十四诸天,但其中出现了雷公电母风婆雨师,与其他地方不同。

在当地画家的手中,各尊神的造型生动传神,形象饱满;他们或者坐、或者站立、或者仰望或者低垂;诸天的神情、性格、举止都被临摹的淋漓尽致。从工艺上来讲,这堂壁画以石绿、朱红为基调,从强烈的对比中塑造特点,色彩可说丰富和谐。 6park.com

(佛头寺) 6park.com

从工艺上来讲,这堂壁画以石绿、朱红为基调,从强烈的对比中塑造特点,色彩可说丰富和谐。以矿物质颜料为主的取材,使得这些颜料稳定性极好,保存虽然历经数百个春秋而色彩依旧;壁画上使用的沥粉贴金,使得人物的线条看起来形象生动,笔力刚劲,设色准确。有着强烈节奏感和韵律感的元代壁画,体现出晋东南匠师艺术审美的高致和技法的磨练纯熟,整幅壁画的艺术感染力非常强烈。

纵观这壁画,可说内容丰富,画风自然;技法娴熟,人物逼真;布局上结构精巧,秩序井然。各尊神的造型生动传神,形象饱满;他们或者坐、或者站立、或者仰望或者低垂;诸天的神情、性格、举止都被临摹的淋漓尽致。 6park.com

(淳化寺) 6park.com

第五站:淳化寺(距上一站约2公里)

淳化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阳高乡阳高村,据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平顺县志》记载,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年)。 南北群山叠嶂,山峰耸峙,寺前近临深谷,漳河水由此缓缓穿流而过,也是从长治到龙门寺的必经之地,其周围民宅相依,建筑就在村庄的公共区域已被保护起来。淳化寺在历史上曾经作为龙门寺下院,因此两者之间也有着历史渊源。

淳化寺早年的寺院格局已具荒废,仅存佛殿一座,供往来于此地的古建筑爱好者略作凭吊。建筑物坐北向南,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布筒板瓦屋面,规模十分小巧,但小巧的尺度反而让出檐更显灵动飞扬。 6park.com

(淳化寺) 6park.com

殿内梁架为彻上明造,建制规整严谨,用材规范,前后檐柱头之间飞架两道扁作的六椽通栿,并不再施内柱。斗拱四铺作单抄,昂呈批竹式,普普通通,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宋金之后斗栱趋于简化”的说法。

另外,殿后墙内有嵌壁石一通,上镌李晏游龙门寺所作诗句,与龙门寺大雄宝殿后檐石柱上的题记相映成趣。正殿前面立有宋代石经幢两通,高3米余,幢身1.8米,平面八角形,谐书阴刻《尊胜陀罗尼经》《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刻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年)。 6park.com

(回龙寺) 6park.com

第六站:回龙寺+夏禹神祠(距上一站约3公里)

在浊漳河南岸侯壁村的土崖之上,有一方孤立的小庙,背临浊漳河水,面对村舍民居,这就是回龙寺。现仅存佛殿一座,坐北面南,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平面近方形,前檐辟廊,前檐斗栱四铺作,均出蝉肚实拍华栱和蝉肚实拍泥道栱,华栱后尾呈蝉肚榻头状压于前搭牵之下,无补间铺作,阑额至角柱不出头,无普拍枋。

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前搭牵通檐用三柱,内柱高于椽柱,支顶在平梁之下,厅堂彻上露明造。殿内存清代工笔淡彩壁画 54 平方米,内容为《西游记》人物和四大天王等,内容可辨者有。正面绘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内容,东山墙上自南至北依次绘有:左手拄龙头拐右手佛尘的老者,持国天王、托塔天王,两名手持佛尘的青年赶着驮书的马在赶路等。 6park.com

(回龙寺) 6park.com

从古至今,源远流长的浊漳河地理与人文相互激荡,形成充满地域特色的流域文明。河谷两岸的信仰之地与文化传承也被逐渐营造,寺庙、道庵等各种古建筑群更是叠出不穷。在这条仅仅50余公里的河谷内,就分布着8处国保级建筑,拥有中国木构古建筑排名前十的就占一半,如果说一个村子有一处国保就已经不简单了,但是在侯壁村却有两处国保级的建筑。一个是回龙寺,而另一个就是夏禹神祠。

和别的几处庙宇不同,夏禹神祠是唯一一座不是佛教的寺院。传说距此8公里的奥治村曾为夏禹治水处,而该祠就是为纪念夏禹而设。夏禹神祠,俗称禹王庙。创建于元至元二年(1336),明、清皆有修葺,正殿为元代遗构,余皆清代遗构。 6park.com

(夏禹神祠) 6park.com

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为山门、正殿,两侧为厢房。山门上下二层组合,下层为入寺山门,上层为倒座戏台,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顶。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前廊式单檐不厦两头造。梁架为四椽袱与乳袱对插前檐柱通檐用三柱,四椽袱上立蜀柱承平梁,之上立蜀柱置栌斗、实拍栱及替木承脊榑,叉手捧戗替木两侧,各榑结点设替木扶承,不设攀间斗栱。檐下设四铺作单昂计心造。

正殿前廊内墙壁上保存有精致的壁画,为《八仙故事》。每个神仙都用中国画传统的线描绘制,造型准确生动,颜色以褐、红、蓝和墨为主,显得古朴雅致;南面为韩湘子、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北边为曹国舅、何仙姑、吕洞宾、铁拐李;画面主要内容以八仙过海和其法器为主,每个神仙画工精致绝伦,人物栩栩如生。 6park.com

(龙门寺) 6park.com

第七站:龙门寺(距上一站约9公里,返回长治约80公里)

龙门寺历史久远,是浊漳河谷中较为神奇的寺院,面积不大,在中国现存的古代建筑中是仅存的集五代、宋、金、元、明、清建筑于一寺的建筑群, 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立体博物馆”。

龙门寺位于平顺县城东北54公里石城镇源头村龙门山麓,是浊漳河流经山西与河南交界处。北岸有一条深邃的山谷,谷内双峰夹峙,峭壁悬崖高达百米,沿着山路逐渐深入太行山中,山愈高、谷愈深,到达龙门寺脚下的山道入口后,需要步行上山,爬山步道的坡度较缓,龙门寺就坐落在这块开阔的坡地上。 6park.com

(龙门寺) 6park.com

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年),五代后唐及宋金时期曾予大规模扩建,原名法华寺,宋太祖赵匡胤,曾敕赐寺额“龙门山惠日院”,北宋乾德年间(公元963-968年)更名为龙门寺。鼎盛时期,龙门寺有“殿堂寮舍数盈百间”,僧人达三百余,浊漳河谷中的另一座国保——淳化寺也曾为龙门寺的下寺。

龙门寺坐北朝南,布局为东、中、西三路轴线,各条轴线又分为前院、中院和后院。建筑依地形而建,高低错落,主次分明。现存主要建筑有西配殿(五代)、大雄宝殿(宋代)、天王殿(金)、燃灯佛殿(元代)、东配殿(明代)、十王祠堂(清代),半天的时间就可以看到六朝古建的特,是真正的木结构古建博物馆。 6park.com

(龙门寺) 6park.com

西配殿位于中轴线前院西侧,为寺内最古老的建筑。创建于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至清泰二年(935年)之间。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构造简洁,具有唐代建筑的遗风,是我国现存已知唯一的五代时期悬山式建筑。也是国内现存唯一的五代悬山顶建筑,柱头之上就是栌斗、无普拍枋和阑额,是典型的北宋之前早期建筑的做法,栌斗斗口上的一根替木,也是放眼全国独一份的存在,为古建筑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中殿即大雄宝殿,位于中轴线的正中。创建于北宋绍圣五年(1098年)。面宽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梁架结构保留了宋代建筑的特征。有学者这样评价:说龙门寺这座正殿是按宋代营造法式建造的“标准件”,用材、做法都极规矩,比例协调、彰显着宋代的建筑审美。 6park.com

(龙门寺) 6park.com

山门,即天王殿,位居中轴线前端,金代建筑。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山门两侧的廊房,其柱额斗及梁枋制作手法,与山门类同,皆具金代建筑风格。

后殿,即燃灯佛殿,位于中轴线最后,元代建筑。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柱头斗拱仅置于前檐,五铺作双下昂,耍头乃乳栿伸出檐外制成,梁架为三椽栿对前搭牵用三柱,梁架构件多是自然弯材稍加砍凿而成,断面极不规则,呈现出典型的元代风格。 6park.com

(龙门寺) 6park.com

东配殿位居前院东厢,与西配殿相对而立的东配殿。梁柱、斗拱的用材明显比西配殿、正殿和山门的用材小很多,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斗拱的花样繁复、且出现了雀替。重建于明弘治十一年至三十七年(1478~1504年)。

东线建筑有水陆殿、天宫殿等;西线为两进院落,多为僧舍、厩库等,大多为清代晚期或民国年间所建。 6park.com

(龙门寺) 6park.com

龙门寺古建筑年代的连续性和延续性十分宝贵,且每个年代的建筑都非常典型,时代标志性的做法比比皆是,结合寺内碑刻,断代准确、没有难度,可以说,龙门寺是在国内找不到第二处的“古建博物馆”。走在这里,如同在阅读一部“史书”,可以感悟先贤的佛学哲思精髓,净化自己的内心灵台,佛前感悟人生奥秘。千年龙门寺,风雨相随。

清末诗人申以祥所赞:“巍然盘石枕漳隈,龙卧遗踪特异哉。奋起南山开洞穴,飞腾北海震云堆。一天雨露苍生润,百代祯祥赤壁培。疑是地灵多毓秀,故教神物兆奇媚”。这座集六朝古建于一身的庙宇始终不离不弃,默默地、静静地守护着我们的精神家园。 6park.com

(龙门寺) 6park.com

结束语:

从地理位置来分析,唐末李存勖为河东节度使(今山西太原),石敬瑭为李嗣源的女婿,李嗣源是李克用的义子,大云院选址是石敬瑭给李嗣源找的龙脉,风水宝地,做陵寝用的,三个备选,选了其他地方,这个地方为了不让别人占去,修了仙岩禅院。所以说山西太原地区算是后唐及后晋时期的龙兴之地。

当时的洛阳、开封作为中原王朝的统治中心,浊漳河谷地区位于洛阳、开封与太原的中间线上,地方节度使经常要往返于首都与自己的辖地之间,浊漳河谷很可能作为一个中转地的存在。 6park.com

(龙门寺) 6park.com

目前国内存留的五代时期木构建筑一共有五座,其中三座集中性的位于平顺县的浊漳河沿线,那么五代十国时期,浊漳河谷地区与中原王朝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天台庵大殿创建于后唐长兴四年(933年),龙门寺西配殿创建于后唐清泰二年(935年),大云院弥陀殿创建于后晋天福五年(940年)。从仅存的五代遗构不难看出,浊漳河沿岸的寺庙在后唐及后晋时期应该盛极一时。

从大云院、龙门寺及天台庵现存的碑刻题记不难发现,浊漳河谷在五代十国时期,特别是后唐及后晋时期有一股兴建庙宇的热潮,这与当时官方的支持肯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五代七十余年间,王朝交迭,战乱频仍,佛寺荒废,经籍散佚,隋唐三百年间鼎盛之佛教,至此零落殆尽。大小各宗,莫不衰息。”此为五代佛教总的情况。 6park.com

(龙门寺) 6park.com

欧阳修曾说:“五代是干戈不息、乱贼横行的世道,礼崩乐坏,三纲五常灭绝,前朝的制度文化都消失殆尽了。”我想,那时的浊漳河谷应该是身处乱世的中华文化的桃花源了。

一条黄河水从山西长治发源,54千米长的浊漳河谷中,五代、宋、金、元、明、清的建筑齐集一地,恍如穿越到了时光秘境。藏在太行深处的这个“古建筑宝库”,成就了一场视觉的盛宴。中国仅存的五座五代时期木构古建,在这里可以邂逅其三,何其有幸!

喜欢我在枫林中哭泣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旅游风向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