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旅游风向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圣彼得堡游记
送交者: Eva_CA[布衣] 于 2017-01-03 15:01 已读 2724 次 8 赞  

Eva_CA的个人频道

滴血大教堂, 圣彼得堡, 俄罗斯, 2016年9月26日

圣彼得堡是个大气的城市。老城依波罗的海面西而建,扼涅瓦河入海口,北接芬兰,南邻东欧,地势居要,是俄罗斯与西欧往来的门户。市内河道纵横,两岸是满满的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的宫殿,鳞次栉比,华丽整齐;城市街道宽阔笔直,广场平旷,端的气势非凡!

圣彼得堡是座有故事的城市。世上很少有哪个首都的来龙去脉能够像这里一样精彩,够得上在历史上记下有分量的一笔。一座三百年历史的城市囊括一个大国八成的荣耀,六成的艺术和五成的美丽,倒也少见。事情的源头要从俄罗斯沙皇彼得大帝说起。

俄罗斯至今大概千把年的历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国家却是最近几百年的事。它的前身是9世纪斯拉夫人在第聂伯河流域建立的基辅罗斯国。此后数百年间国家内战不断,直至13世纪被蒙古人吞并。当时的俄罗斯文明程度远远落后于欧亚同僚;所以跟许多欧洲国家和中国不同,蒙古入侵虽重创手工业,却并没有毁掉俄罗斯的文化,反而给他们带来了更为先进的国家治理方式,帮助这个贫弱的半奴隶制国家渐渐摆脱蒙昧。16世纪俄罗斯脱离蒙古统治独立,但仍然十分落后。200多年后,这个国家终于迎来了转机。

彼得大帝(1672-1725)

1682年,罗曼诺夫王朝的第四代沙皇,年仅10岁的彼得一世登基,异母长姐索非亚公主摄政。像许多老套的宫廷故事一样,这位母后孱弱,外戚庸碌的小沙皇被姐姐迅速架空。彼得被赶到乡下居住,连像样的教育都没有受过,还三天两头被敲打。可是,这位命硬的沙皇还是在夹缝里慢慢长大了。

到1689年彼得长成了一个身高两米,坚毅果敢,睿智勤奋的青年;手里也有了一点军队。索非亚公主终于感觉到了威胁,发动政变逼彼得退位,事败后被关进修道院。彼得亲政了。

这位沙皇接手的俄罗斯是个寒冷辽阔,贫穷落后的农奴制国家。17世纪的西欧国家历经大航海,殖民和工业化,已经实现了国力腾飞;而地处内陆的俄罗斯始终是民生凋敝。海运时代国家的兴盛往往依赖制水权,彼得知道,他需要入海口。可俄罗斯的海港地僻酷寒,皆不堪用。没有,就只能抢了。

1695年1月沙皇彼得率3万军队攻打土耳其争夺亚速海。当时的俄国仍然沿用蒙古军制,既没有正规陆军也没有舰队,很快一败涂地。彼得痛定思痛,下令造舰。1年后,俄罗斯舰队战胜土耳其,得到了亚速海。

可俄罗斯并没有打通到南方的入海口,亚速海彼端的出口被强大的土耳其黑海舰队牢牢把持,俄罗斯无力争夺。而北方的波罗地海入海口被欧洲强国瑞典占据,俄罗斯也不是对手。彼得决定向西欧强国学习富国强兵。

1697年俄罗斯派遣考察团周游西欧各国学习先进技术尤其是造船,彼得亲自乔装随团;1年后因索非亚公主再次图谋政变回到莫斯科。这位已经成年的沙皇这次不再手软,把近900名参与者悉数屠杀,把索非亚亲信的尸体吊在她寝室窗户外面。索非亚被强令出家,在修道院圈禁至死。彼得的王位终于牢固了。

大权在握的彼得开始推行著名的改革引进西欧先进技术,以获得最强大的军力。这样的目标在现代人看来未免有点穷兵黩武,在当时倒很自然。中世纪以来的欧洲很像战国时的中原,群雄逐鹿,争战不休;国家的存殁依赖军力多过国力,许多国王死于开疆拓土。彼得也不例外,他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建立强大的军队。沙皇亲自下令按照西欧制式改革内政机构,开办各类学校。俄罗斯有了第一个科学院,博物馆,图书馆;建起了大量剧院,公园。彼得禁止俄国人穿长袍,并强制他们剪掉长胡子,蓄须者克重税。大批贵族子弟被派往西欧留学,带回了最好的管理方式和大量人才。彼得引入西方礼仪,贵族女子被强令出门社交,俄罗斯人终于见识了什么叫宫廷舞会;宫廷贵族被要求穿西装,喝咖啡,吸烟斗。沙皇同时打造了一只强大的海军,为筹措军费,他下令税改,极大繁荣了工商业。只数年功夫,俄罗斯兵强马壮了。

圣彼得堡入海口示意图

1700年彼得统兵3万北上挑战北欧霸主瑞典争夺波罗的海入海口,全军覆没。彼得只身逃回莫斯科。之后沙皇屡败屡战,终于在1703年攻占涅瓦河口。此后两国连年激战,到1721年瑞典投降时俄罗斯已经占领了芬兰湾,里加湾沿岸的土地。入海口终于到手了。

1703年春沙皇彼得迫不及待的来到刚占领的涅瓦河口,在一座荒岛上给自己建了一座小木屋住下。随行的臣子们紧邻着建下了他们各自的木屋。厌倦了莫斯科宫廷尔虞我诈的彼得决定把俄罗斯的首都迁到这里,并希冀着把这里作为与西欧往来的门户。他给这个河汊纵横的地方起了个德国化的名字,叫圣彼得堡。

俄罗斯的新首都很快铺满了木屋,街巷逼仄,火灾成为常态。彼得下令把城市用砖石翻建。圣彼得堡地处沼泽,木有石头;于是进城的贩夫走卒都要缴纳石块抵税。几年后,这里渐渐有了砖房和石头铺成的街道。圣彼得堡的海平面上第一次升起了沙皇期待已久的西欧商船的桅杆。

沙皇把彼得堡建成了一座超出当时俄罗斯人想像的城市。这里有平阔的街道,宏大的公园,纵横的运河,上流社会才能享用的砖石房屋... 彼得大帝亲自设计了城市的主路涅瓦大街,宽阔笔直,两侧树木成荫,让人叹为观止。这里跟其他的俄罗斯城市都太不一样了:外省的俄国人穿着长袍和踢踏作响的树皮鞋时,彼得堡的警察在四处奔走查看辖区的居民是否按陛下的要求改穿短衣皮鞋;俄罗斯的年轻姑娘被禁足深闺,以免受到诱惑时,首都的女子被沙皇要求参加社交舞会;俄罗斯人习惯了千百年来一直住在木屋里,彼得堡普通市民住在过去领主们才能享受的砖石房里;外地人习惯了黑灯瞎火的夜晚时首都人在涅瓦大街上平生第一次看到了街灯... 到1725年,这里已经是一个有四万多人口,设施完备的大城市了,建设之快让整个欧洲都发出嫉妒的叹息。圣彼得堡并不是俄罗斯风格的代表,而是一个全新的,欧洲化的新首都;它看上去与当时任何一个欧洲大都市都没有什么不同。来自许多国家的形形色色的侨民,贵族,商人,艺术家,建筑师,科学家...开始在彼得堡定居;这座城市真的如同沙皇设想的一样,成了与西方往来的门户。

圣彼得堡鸟瞰,俄罗斯,2016年9月28日

彼得一世在位43年,他的改革奠定了沙俄帝国的崛起。他铁腕推行的欧洲化改革使俄罗斯摆脱野蛮,大幅缩短了与欧洲列强的距离,开始步入文明时代。他死时俄罗斯已经从一个极度封闭落后的内陆国家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第一次凭借实力获得了西方的认可和尊敬;政治,经济,文化,工商业,国家治理和军力都有了极大发展。这位好武的君王终生戎马,空前拓展了俄罗斯的版图。他留给后人一个冉冉升起的沙俄帝国,和一座不朽的新都圣彼得堡。沙皇彼得一世是俄罗斯人公认的最伟大的君王,被后人尊称为彼得大帝。

彼得要塞,圣彼得堡,2016年9月28日

彼得死后被葬在涅瓦河冬宫对岸的要塞里,那是罗曼诺夫王朝沙皇们的皇家陵墓。上图中间有尖长金顶的黄色建筑就是停放沙皇灵柩的彼得保罗大教堂。

彼得保罗教堂内饰,圣彼得堡,2016年9月28日

教堂内饰异常奢华,几乎就是用金子堆起来的。彼得大帝的石棺被摆在大厅里供人凭吊。从教堂出门走20分钟,过2座桥,就是圣彼得堡市中心。

彼得大帝石棺,彼得保罗大教堂,圣彼得堡,2016年9月28日

走在圣彼得堡的大街上我被彼得大帝巨大的野心和魄力惊呆。这个一砖一瓦都是按照他的心意修建起来的城市即使在今天人口扩张100多倍之后街巷仍然不显得狭小;走遍欧洲最显赫的都市也找不到比冬宫广场更宏阔的皇宫广场。想来当年这位盛年迁都至此的君王定然对帝国的崛起期许很切,或许还设想过有朝一日圣彼得堡会成为世人瞩目的中心,所以把这里的格局设计的如此雄伟来承载他那庞大的梦想。城市的设计预留了许多巨大的伏笔,此后的几代沙皇励精图治,终于把彼得帝划出的空白一一添满。圣彼得堡是俄罗斯最欧洲化的城市,彼得大帝显然是竭力给那个老大的帝国带来些新东西,那些他在欧洲看到,用过,喜欢过的真正的好东西;他希冀着这些新东西可以让俄罗斯人过上西方人的生活,那种他亲眼见过的,富裕舒适的文明生活。他做到了。

圣彼得堡街景,2016年9月28日

圣彼得堡最漂亮的地方要算涅瓦大街了。这是彼得堡的精华,是那种像巴黎的香榭里榭,或是北京长安街那样能代表一个城市的大道。沙皇彼得为了把涅瓦河边的海军军部与莫斯科连接起来,亲自设计了这条主道,用了一位13世纪的俄罗斯民族英雄的名字命名。民夫们在沼泽地里开出了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街,北边是军部,南边连着出城的拐点涅夫斯基修道院。那里现在是火车站了,一条高铁把乘客4个小时就送到莫斯科。普京总统超额完成了彼得大帝的念想...

涅瓦大街,圣彼得堡,俄罗斯,2016年9月27日

沙皇最终选了法国人规划涅瓦大街。世界各地的顶尖设计师们被一个接一个的请来,留下了许多精彩的建筑。年复一年的攒下来,到19世纪末涅瓦大街的两侧终于被富丽堂皇的宫殿全部占满。1774年大街被划为商业区,此后这里变成了一个夜夜笙歌,寻欢作乐的地方。

涅瓦大街夜景,圣彼得堡,俄罗斯,2016年9月26日

读一读果戈里的小说涅瓦大街吧,那是用鹅毛笔写就的清明上河图;活色生香的展现了19世纪圣彼得堡的市井人生,悲欢离合。看见街边的宫殿了么?那是旧时的舞场,每一级台阶都曾被淑女们的裙踞蹭得锃亮;看见前边的小店了吗?绅士们喜欢在那里买香膏来保养他们精心修剪的唇髭;看见运河边的空地了吗?乞丐们曾在哪里守候过许多黎明,等待着点心店早上开门,会施舍过期面包;你知道大街两边曾经树木成茵吗?女人们最喜欢在枝桠上晾衣服了...涅瓦大街真是个有生命的地方呢,仿佛历史还活在这里;走在路上闭上眼睛还能看到百多年前的熙熙攘攘呢。

冬宫西面紧贴着涅瓦河南岸的是金碧辉煌的海军军部大楼,给大街起了个漂亮的开头。彼得大帝重视海军,指挥部修得分外气派。大楼黄墙白柱,顶楼装饰了连片的青铜雕塑。主楼金色的尖顶高达七十多米,老远就能看见。巅峰时期这里有万把人办公。今天这里成了海军学校了:

军部大楼南面就是涅瓦大街了,晴天时街景如同明信片一样赏心悦目。看来看去,还是18世纪时的巴洛克建筑最多。19世纪时2位威尼斯设计师留下了左边那座黑色的楼房,底层的门廊似极了著名的波波丽宫:

涅瓦大街街景,圣彼得堡,2016年9月28日

沿着大街一路向南,两边的宫室鳞次栉比,让人眼花缭乱。只一会功夫我就审美疲劳了。圣彼得堡的建筑其实说不上精美,但胜在整齐;沙皇曾下令这里的建筑不能超过冬宫的高度,结果大街两边的楼顶好像被斧子砍过一样齐刷刷的。这里曾经是一个迪拜一样的所在,欧洲最好的建筑师都想来试试身手;彼得堡的建筑式样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其他俄罗斯城市竞相模仿的对象。

走到大街中段时右手边出现了雄伟的咯山大教堂,里面供奉着俄罗斯国宝,东正教圣物咯山圣母像。俄罗斯人笃信这位圣母曾多次显灵,守护他们打退了蒙古铁骑,赢得了俄法战争,挺过了列宁格勒保卫战。1801年时沙皇下令建造教堂存放圣像,就有了喀山大教堂。东正教的建筑,倒有天主堂的架势;据说设计模仿了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真挺像的。

走进这所教堂你会见识到俄罗斯人对宗教的虔诚。这是一座香烟鼎盛的民用教堂,跟其他几处要买票才能进去的景点教堂完全不同。里面的人群信徒多过游客,我看见许多俄罗斯教众顶礼膜拜,排成长队朝拜圣母像;女人们都按东正教礼仪包着头发,不少俄罗斯大妈眼含泪光的祈祷,空气里的香火味比佛教寺庙还浓厚。我倒不惊讶看到人们对上帝虔敬如此,上次去梵蒂冈时教皇去世没多久,跪在他石棺前面的修女们比这还激动呢。宗教之力,一向不可小觑。

喀山大教堂,圣彼得堡,俄罗斯,2016年9月26日

俄罗斯是个多信仰国家,东正教主导。此外,伊斯兰教,天主教,新教,佛教都有信众。这个横跨欧亚中东的大国自古文明交汇,所以人们很早就学会了让各式各样的宗教信仰和平共处。涅瓦大街上除了东正教堂还显眼的立着几座天主教,新教的教堂,清真寺在市里也有好几处。早在几百年前,俄罗斯人就普及信仰自由了。

俄罗斯历代统治者在宗教问题上到没太操心过。东正教与天主教不同,牧首从来不谋求与世俗君王分庭抗礼;所以沙皇也从未面临过西欧国家君主与教皇争夺政权的情形。其它宗教在俄罗斯都不成气候,更不会来给沙皇添堵。所以宗教在俄罗斯人生活中就一直承担着道德教化的作用,效果倒也不错。

喀山教堂街对面是座很漂亮的五层楼,昔日彼得堡最大的书店。老人们对这座楼情有独衷,因为二战时这里是每天印发战报的地方。设计师是俄罗斯建筑业的高手,为了好看滑头的给楼房加了个玻璃塔;这样主楼没有超过冬宫的高度,加了个塔尖倒是让大楼显得高了许多。太油菜了:) 不过这擦边球倒也没白打,这座建筑因为式样优美已经成了涅瓦大街上著名的地标了。

Singer House, 圣彼得堡,俄罗斯,2016年9月26日

继续往南走,路边有一座咖啡色有巨大玻璃拱窗的大楼,特别扎眼。那是 Elisseeff Emporium 大楼,现在是购物中心了;里面的食品店很有名。

Elisseeff Emporium,圣彼得堡,俄罗斯,2016年9月26日

涅瓦大街21号有一家ZARA店,那里是从前的皮货中心。俄罗斯产皮毛,旧时的圣彼得堡是俄罗斯与西欧毛皮交易的中转站。18世纪后工业兴起,这里逐渐演变成欧洲的时尚用品设计中心。各式各样最时髦的皮件,从轻巧的羊皮靴,贵重的貂皮围巾到绷紧的羔皮手套,那些把巴黎,罗马女子装扮成勾魂女人的华丽皮饰,许多都来自圣彼得堡。

皮货中心,圣彼得堡 Credit to: http://www.saint-petersburg.com

除了建筑,涅瓦大街两边还是名人雕像扎堆的地方。皇帝的雕像就有三处,最有名的就是叶卡捷琳娜二世了。这位女沙皇一生功绩显赫,是俄罗斯被尊称为大帝的两位君王之一。

1745年俄罗斯皇储彼得三世娶了普鲁士王公的女儿索非亚公主为妻;婚后公主按沙俄风俗皈依东正教,改名叶卡捷琳娜。这桩婚事不过是欧洲王室政治角力的结果,索非亚公主相貌平平,被结婚的彼得没有胃口。太子妃被冷落,结婚6年后还是处女。太子是个标准的纨绔,颇多内宠,整日花天酒地,经常羞辱妻子。

叶卡捷琳娜二世 (1729-1796)

叶卡捷琳娜也不是省油的灯。她一开始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读书上,不断结识才华横溢的文人;后来便学着老公开始在英俊健壮的臣子中挑选男宠,日子渐渐过的有声有色。结婚9年后她生下了皇子保罗,可大家都不确认孩子的父亲是谁。后来直到保罗长大,相貌酷似彼得,这才作罢。有了儿子的太子夫妇更加有恃无恐,夫妻俩初一十五,肆意胡为,互不干涉。后来叶卡捷琳娜居然跟情夫们又生了两个孩子,彼得大怒,几乎废妃。忍辱负重多年的叶卡捷琳娜被逼急了,开始酝酿政变。

1762年沙皇病逝后彼得三世继位,半年后被叶卡捷琳娜皇后政变废黜。三天后皇后的亲信宣布被囚禁的彼得死于痔疮。贵族们早已不满彼得的荒淫愚蠢;他们立刻相信了皇后的解释,并一致拥立她为女沙皇,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

这位爬上权利之巅的德国女人开始展露过人的治国才能。彼得大帝死后俄罗斯陷入旷日持久的宫斗,37年间换了6个沙皇;政局动荡的俄罗斯发展陷入停滞,彼得一世留下的国库底子也渐渐被坐吃山空。叶卡捷琳娜二世上台时国家已经风雨飘摇。这位早年曾经游历欧洲,见多识广,博览群书的女王立即宣布改革。她开始颁布文件主张开明专制,改革司法,推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女王的社会改革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开办育婴堂,完善教育体系到兴办女子学院无所不包。为维护俄罗斯的君主专制统治,叶卡捷琳娜提高了贵族权利,免除兵役赋税,可以开办工厂和贸易。她统治时期沙俄帝国人口几乎翻倍,外贸涨了5倍,国家收入翻了四倍,被称为“俄罗斯贵族的黄金时代”。

叶卡捷琳娜二世像,圣彼得堡

叶卡捷琳娜女王极大推进了俄罗斯文化艺术的发展。她启用大量欧洲建筑师修建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宫殿,鼓励文学戏剧的发展,发掘了不少的天才画家,重用科学人才。女王斥巨资建立的埃米尔塔日博物馆,收集了海量的世界各国艺术藏品,如今已经成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叶卡捷琳娜女王奠定了俄罗斯近代科学技术启蒙和文化艺术繁荣的基础

不过俄罗斯人对这位女沙皇最认可的却是她打仗的本事。俄罗斯于1768,1787年两度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夺取了克里米亚和黑海延岸大片沃土,打通了黑海出海口。彼得大帝惦记了一辈子的东西,被他的孙媳妇拿到了。在北方女王联合普鲁士和奥匈帝国三次瓜分波兰,俄罗斯吞并了46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并大败在波罗的海挑衅的瑞典海军。女王威名远扬,土耳其战争后的很多年里,欧洲不经她同意没有任何一口大炮可以开火。俄罗斯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这位彪悍的女王私生活倒也异常精彩,一生风流,有过20余位男宠。废黜彼得后这个年轻女人的心就野了,原来的偷情变作公开选美,反正也没人敢管她。叶卡捷琳娜女王对体格健壮的小鲜肉情有独衷,每每从英俊的贵族子弟里选出文雅精壮的,由身边的女官试用,挑出最好的来伺候她。男宠们大多获得了女王的宠信和奖赏,有才的高官厚禄。大家缘分到头了也不恼,情夫们还帮着介绍新的来。想想当年中国的武则天纳了2个面首就被大臣群起攻之;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跟达得利伯爵偷偷来了一腿就被贵族们逼着分手;这俄罗斯女王的日子过得真是分外滋润。翻翻女王的清单找到了几个眼熟的名字:两次打赢了土耳其的波将金公爵;波兰国王波尼亚托夫斯基;还有出死力帮助叶卡捷琳娜政变取得王位的奥尔洛夫伯爵。汗啊,都是大名鼎鼎的重臣啊,怎么你们也...

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34年,她治下的俄罗斯版图扩张了三成,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沙俄帝国步入全盛时期,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霸主。她死后被人们尊称为大帝,把她的塑像立在涅瓦大街旁边。臣子们知道女王的癖好,在她的男宠里挑了一堆拔尖儿的,全都摆在了她的裙下,真是太贴心了:)

库图佐夫元帅像,涅瓦大街,圣彼得堡,2016年9月28日

除了沙皇像,涅瓦大街旁边最多的就是将军像了。最显眼的一个是喀山大教堂旁边的库图佐夫元帅像,他在1812年打败拿破仑赢得了著名的俄法战争。

叶卡捷琳娜大帝1796年去世后,俄罗斯继续作着欧洲的霸主;到1812年时法国来挑战了。彼时法王拿破仑几乎统一了大半个欧洲,为了霸主的位子率军61万找茬入侵俄罗斯。沙俄军队不多,一路后撤。库图佐夫元帅是个狠的,把法军入俄沿路统统烧成焦土,并纵火焚烧莫斯科;法军无法补给,一多半死于冻饿。冬天时节拿破仑军队无法适应俄罗斯酷寒,只得撤军。库图佐夫沿路追杀,法军大败,十损其九,只5万人逃得性命。拿破仑此次惨败后下台,被流放荒岛。俄罗斯的日子又安生了。

俄国人认为喀山圣母在俄法战争中显灵,降下严寒冻死法军,才有了库图佐夫元帅大胜;人们便把他的雕像放在喀山大教堂门外。元帅戎装提剑,面向涅瓦大街抬手致礼,好似眼前站着千军万马一般。

文艺咖啡馆(白柱子那里),圣彼得堡,俄罗斯,2016年9月28日

帝王,将相,还有个文人也来了。涅瓦大街与莫伊卡运河交界处的一家咖啡店外,高悬着普希金头像。那是文艺咖啡馆,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泰斗们碰面的地方。彼得堡盛产文豪,小店的常客们都是今天振聋发聩的名字: 莱蒙托夫、陀斯妥耶夫斯基、舍夫琴科... 最出名的就是普希金了。可惜不是因为他的诗比别人名气大,而是因为这里是他决斗前休息的地方。

文艺咖啡馆,圣彼得堡

普希金决斗是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公案。诗人的遭际几乎跟才华一样有名。普希金出身破落贵族家庭,少年成名,16岁时已经名动公卿。正是踌躇满志的年纪,诗人一面却给自己早早写了篇墓志铭:这儿埋葬着普希金;他和年轻的缪斯,和爱神结伴,慵懒地度过欢快的一生, 他没做过什么善事,然而凭良心起誓,谢天谢地,他却是一个好人。

真是个妙人呢。想着找个女神牵手,远离世事纷争,作个快乐的好人。只是人世的起伏,哪里会像追梦的年纪臆想的那么美好!要知道普希金并非生活在盛世,当时的俄罗斯面子上虽还强大,里子却已朽了;西欧列强凭借工业革命再次崛起,沙皇却还是享受着四平八稳,无所事事的富贵日子,国事上始终没什么动静;于是俄罗斯与富强渐行渐远。诗人看不过眼,笔锋渐渐犀利。普希金的作品终于给他带来麻烦了。

到二十来岁时普希金已经是圣彼得堡权贵眼中著名的刺头。沙皇很不喜欢他笔下的俄罗斯,就变着法儿折腾这个著名的才子。每一篇作品都被审查,生活被监视,两次被流放。历经人生起落的诗人渐渐愤懑,文风愈发悲凉。佳作依然接连问世,可少时梦想的逍遥快乐却越发遥不可及。

三十出头时普希金似乎又走运了,他找到了自己的女神。这是个美丽的姑娘,希慕普希金的才华,嫁给了他。本该是桩美事,可这个诗人眼里称心如意的婚姻最终却给他带来了灭顶之灾。

娜塔丽娅·冈察洛娃

要说普希金这婚结得多少贪心了点儿。才子佳人本是良配,但若是娶个寻常美女也罢了;可诗人费尽心机娶到了当时的俄罗斯第一美人,有圣彼得堡天鹅之称的娜塔丽娅·冈察洛娃。

那是让多少公卿子弟眼热的肥肉!居然让沙皇最讨厌的文人娶走了!郎才女貌在俄罗斯也算般配,可若是男只有才,女只有貌,这婚事也不一定那么牢靠。要知道普希金虽有贵族出身,可是无钱无势,其貌不扬,还得罪了不少高官;在权贵眼里显然是容易欺负的货色。穷小子娶绝色美人更遭来不少嫉妒。娜塔丽娅太耀眼了,登徒子们开始公开追求她,甚至沙皇都来插脚了。风言风语渐渐传到诗人耳朵里,不免怒火攻心。更有人公然讥讽他是乌龟。

普希金家里的日子也过得不安生。娜塔丽娅出身富贵,早已习惯了挥金如土的奢侈生活;显然超出了一个穷文人的承受力。这对夫妇又接连添了4个孩子,吃穿用度更加捉襟见肘。诗人渐渐债台高筑。只几年的功夫,内忧外患煎熬中的才子已经山穷水尽。绝望之下他要求与追求他老婆最起劲的法国军官丹特士决斗,结果重伤不治。诗人去世时38岁,正是英年。

普希金死后娜塔丽娅悲痛万分,隐居乡下,独自拉扯几个孩子长大,多年后才改嫁。虽说再嫁的也是良人,可还是郁郁终生,51岁便去世了。一对真心相爱的夫妇居然结局如此,不免让人唏嘘。看来美色这东西还是与权势搭配更登对些;这位运蹇的美人选了嫁给爱情,结果分外出众的美貌招来太多觊觎,老公掸压不住,枉自搭上了性命。我有时也会八卦的想想,若是当初娜塔丽娅没有答应普希金,而是捡个有钱有势的大贵族嫁了,或干脆跟了沙皇,那会怎样?可能也就白头到老了吧。

文艺咖啡馆至今保持着普希金离去时的原貌,红墙蓝桌,进门就是他的塑像。1837年1月27日,诗人就是在这里喝了一杯咖啡,然后戴上帽子,与证人推门而去,头也不回的走进风雪,跨上雪橇,驶向死亡。

彼得大帝像,圣彼得堡,2016年9月28日

彼得大帝倒是没来凑热闹,他的像在涅瓦河边,跟大街作了邻居。雕像是名家杰作,彼得迎风纵马,踩着一条象征旧势力的巨蛇。身后就是他亲手建造的圣彼得堡,是灯红酒绿的涅瓦大街;彼得看都没看,背转身去,挥手向前,留给大街一个刚劲的背影。但凡雄才伟略的君王,多半不大贪恋世间的浮华;彼得也不例外。他的目光紧盯的是平阔的涅瓦河,是那承载着他的野心和梦想,历尽千辛万苦,用战争从瑞典人手里抢来的波罗的海入海口。

涅瓦河鸟瞰,圣彼得堡,俄罗斯,2016年9月28日

涅瓦大街喀山大教堂的旁边有一条运河,顺着河岸离开大街往东走,没多远就看见一座赭红墙,洋葱顶,雕饰繁复,漂亮的如同童话一般的大教堂。在圣彼得堡清一色的巴洛克宫殿包围之中,这座典型的俄罗斯传统风格大教堂特别引人注目。

滴血救世主大教堂,圣彼得堡,2016年9月28日

可这么一座人见人爱的教堂倒有个忧郁的名字:滴血救世主大教堂。这是为了纪念1881年遇刺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修建的;起因是这位沙皇终结了沙俄农奴制。变法的君王多半不得善终,因为触动既得利益集团会遭激烈抵抗;变法初期也会不可避免的带来社会震荡。推行变法虽是利国利民,惠及后世;改革者自己却往往遭殃,古今中外都差不多。

事情要从俄罗斯的农奴制说起。这是一种起源于中世纪的半奴隶制度,十分类似于美国黑奴制。农奴非常贫穷,不得迁徙,没有财产;地主对农奴有生杀予夺的权利。彼时俄罗斯佃农很少,绝大部分农民都是穷困的农奴。可以想见这么个野蛮的制度用到近代变成了多大的累赘,可贵族们却对农奴制十分受用。历代沙皇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平衡农奴与贵族的权利分配,让他们彼此制衡,自己的统治才安稳。

彼得一世改革是为了筹措军费,压根就没想着触动农奴制本身。到了叶卡捷琳娜二世当政时,见多识广的女王已经意识到农奴制越来越拖累国家发展,试图废奴,但由于贵族们的激烈反对只得作罢。女皇为了推动国家发展甚至给了贵族更多的权力,使得农奴阶层更加穷困。农奴起义此起彼伏,但都被镇压;女王给封建沙俄带来了回光返照式的繁荣,而把农奴制这个大麻烦击鼓传花留给了子孙后代去解决。

到19世纪中叶农奴制终于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沙俄逐渐被经历过资本主义革命的英法超越,在1853年开始的克里木战争中更被两国合力打败,从此失去号令欧洲的地位。沙皇尼古拉斯一世战败后自杀;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二世是个醒事的,一继位就着手废奴。激烈的政治斗争后皇帝于1861年诏令废止农奴制,给了贵族许多一次性甜头之后终于换来了法律上的农奴自由。俄罗斯突破了发展中最大的瓶颈。可此后的数十年都成了改革的阵痛期,农奴嫌税赋太高,纷纷起义;贵族痛恨既得利益被触动,不断雇人刺杀皇帝;打开潘朵拉盒子的亚历山大二世两头不讨好,成为众矢之的。这位硬气的皇帝没有让步,接连躲过5次精心策划的暗杀;废除农奴制二十年后他开始着手更大的改革:君主立宪。

1881年3月13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坐马车回冬宫召开会议讨论签署宪政法令,路过格里博耶多夫运河时马车被炸。毫发无损的沙皇以为他像以前一样幸运的躲过了又一次刺杀,就不顾侍卫的阻止下车来安抚受伤的人们。第二枚炸弹飞来,沙皇重伤。几小时后,跪在冬宫外为沙皇祈祷的几千民众得知皇帝去世。2年后,新君下令在亚历山大二世遇刺的地方修建大教堂纪念亡父,22年后才峻工。

滴血救世主大教堂是沙皇亲自选定的设计,参考了莫斯科红场瓦希里升天大教堂的造型。整个建筑精美优雅,是俄罗斯最好的传统风格教堂之一。教堂内部完全用马赛克装饰,穹顶镶嵌着传世名作:赞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遇刺的地方用神龛标出,异常醒目。

传世名作:赞美,滴血救世主大教堂,圣彼得堡,2016年9月26日

在滴血大教堂里我看着艳丽的壁画长长叹息。许多中国人或许不知道亚历山大二世是何许人也,但每个学过初中历史的国人应该都背过这位沙皇与中国签订的合约:1858年清政府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割地60万平方公里;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地40万平方公里...想起来了吗?还有这个: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地44万平方公里...身为东北人我无法祝福这位把海参崴变成了伏拉迪沃斯托克的沙皇,但我真的盼望他当时能多活几年,坐实君主立宪,那么整个俄罗斯,东欧,乃至中国的近代史,说不定就此不同!

喜欢Eva_CA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