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生活百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碧云天,秋风尽,遍地橙红金黄
送交者: 醉里挑灯抚剑[布政使★★☆] 于 2017-11-13 16:08 已读 639 次  

醉里挑灯抚剑的个人频道

碧云天,秋风尽,遍地橙红金黄

深秋初冬,碧云天,清风起,片片银杏叶被微微寒意染成金黄,纷纷扬扬飘落而下,为大地铺成一片“银杏黄”。此时此刻,正是赏银杏的好时节,趁着冬雪未至,将今秋最后的美好,打包,封藏。

又到银杏叶黄时

文/春笙

银杏黄时大雁归,这几天夜晚总听见雁叫,一群群从萧瑟的天空飞过,也许是大雁的翅膀带来了浓浓的寒意,天气越来越冷,感觉严冬就要来了。

这几天,从秋浦长街,一直延伸到平天湖畔,道路两旁的银杏树被浓浓寒意染成金黄。冷风轻轻掠过,黄叶纷纷扬扬飘撒而下,阳光把每棵银杏都装点成金光灿烂,美不胜收。

这不正是银杏树最诗情画意的炫彩时刻,虽然褪下青翠,着一袭黄裳,仍是这个季节曼妙的风景,装点着喧闹的小城和熙来攘往的街道,一幅“满城尽带黄金甲” 的美图已然悬挂在眼前。

上千韧,达连抱,夸条直畅,实叶峻茂

银杏,生长十分缓慢,祖父年轻时种下的树苗,要等孙子长大之后才能开花结果,因此又被称为“公孙树” 。曾记得书中这样描述银杏,二亿五千多年前,当恐龙掌控地球的时候,银杏已是最繁盛的植物之一,被人们称之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

银杏为高大落叶乔木,树姿雄伟壮丽,春夏翠绿,秋冬金黄。西汉《上林赋》里有:“上千韧,达连抱,夸条直畅,实叶峻茂”的记载。它风姿卓约,无论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铺地为卷,且看你执笔作画

初春,走过满街银杏树的小城,潇潇春雨里萌发新叶的银杏树,翠绿欲滴,绿的那么可爱,如丝的春雨落在叶片上,“沙沙” 作响。伫立在烟雨中的银杏树,一株株连成一条绿色长廊,从秋浦路绵延到平天湖,空气里盈满青涩的香味,城市变得格外清丽秀美。

夏天的傍晚,银杏树已长得枝繁叶茂,像一把把撑开的绿绒大伞,树下有着在盛夏里少见的阴凉。当夜幕低垂,秋浦东路两旁的莲花路灯华灯齐放,在夜色里耀眼夺目,映衬着路边的银杏树绿得那么鲜亮。

秋风吹过原野,成熟的银杏果挂满枝头,银杏果俗称白果,除了用作医药,还能烹饪美味佳肴。每次清晨去平天湖的路上,准能看见银杏树下有许多人,提着塑料袋在捡拾掉到地上的银杏果,神情专注,如获珍宝。

银杏果的确珍贵,北宋张无尽的《咏银杏》这样写道,“城中朱门翰林宅,清风明月吹帘笙。 玉纤雪腕白相照,烂银壳破玻璃明”,生动地描写了银杏熟时,被送往城内权贵家中享用的情景。

满目萧瑟天渐冷,片片叶子被微微寒意染成金黄,纷纷扬扬飘落而下,为大地铺上一片“银杏黄”。也许你匆匆而过,忘记静下心来观赏,其实这时正是银杏最美的容颜!

古诗词里的“遍地金黄”

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借物抒情,留下许多与银杏有关的诗词。银杏也作文杏、平仲,在宋代,因其形似鸭子的脚,又名“鸭脚”。

《辋川二十咏·文杏馆》

唐·王维

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
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

《梅圣俞寄银杏》

宋·欧阳修

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
问予得之谁,诗老远且贫。
霜野摘林实,京师寄时新。
封包虽甚微,采掇皆躬亲。
物贱以人贵,人贤弃而沦。
开缄重嗟惜,诗以报殷勤。

咏银杏

·张无尽

鸭脚半熟色犹青,纱囊驰寄江陵城。
城中朱门韩林宅,清风明月吹帘笙。
玉纤雪腕白相照,烂银壳破玻璃明。

《夜宿七盘岭》

唐·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瑞鹧鸪·双银杏》

宋·李清照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赏银杏,邂逅别样秋色

四壁峰山,满目清秀如画;一树擎天,圈圈点点文章。——苏轼

北京地坛公园北区的银杏大道,是北京最古老的银杏大道。园内景色优美,徒步其中更显安静从容。

湖北洛阳镇千年银杏谷,是全国乃至世界分布最密集、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古银杏树群落。古银杏群与周围湖泊河道、乡村农舍互相映衬,景色宜人。

云南腾冲银杏村分布着3000余株古银杏树,其中树龄500年以上的50余株,拥有“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独特景致。

广东南雄素有“银杏之乡”的美誉,是国内纬度最低的天然银杏生长区,也是摄影爱好者的好去处。

广西桂林海洋乡共有近百万株银杏,被誉为“中国银杏第一乡”。大桐木湾村的“白果王”直径1.6米,高约50米,树龄距今已有千年。

浙江长兴十里古银杏长廊位于小浦镇,12.5公里长的银杏林是一道以“原、野、奇”为特色的风景线,被誉为“走遍天下景,难见银杏古树群。”

浙江临安天目山保存有中生代孑遗植物野生银杏,被誉为“活化石”。该物种全球仅在天目山有天然的野生状态林。

文/央视新闻综合、人民网等

图/视觉中国、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喜欢醉里挑灯抚剑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醉里挑灯抚剑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生活百态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