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生活百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原创]为大秦效力的“外国人”(1)(插图版)
送交者: TANGLEE[★品衔R5★] 于 2016-08-30 15:40 已读 1858 次 1 赞  

TANGLEE的个人频道

对秦国霸业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文臣武将,有许多是外来人士。

秦国引进人才条件优厚,委官,授爵,授田,毫不吝啬。据清代著名学者洪亮吉统计秦国自孝公以来共引进了五十多名重要人才,据《秦集史》(中华书局1982)统计,从秦武王到秦始皇100多年间,共有右丞相十二人,其中外国人占68%以上,真正做到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东汉王充的《论衡.效力》篇曰:““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

秦国的君王知人善任,重臣级别的外来人才超过了其它各国任用的重臣级别的外来人士的总和。秦不排外,不把各国人当外人,还是秦统一六国最合适。

李斯在著名的《谏逐客书》中说: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枝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伯西戎。”



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前400多年的春秋时代,强秦的奠基之君秦穆公(缪公)(?-前621年)重视求取人才,从西戎得到由余,从宛地得到百里奚,从宋国迎来蹇叔,从晋国迎来丕豹和公孙枝。

穆公重用这5人,兼并大小国家20个,称霸西戎,使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为秦国最终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基础。












(1)由余
由余是春秋时期帮助秦穆公成为霸主的大臣之一,对秦称霸西戎有重大贡献。他的祖先是晋国人,避乱逃到西戎。后来由余当上西戎绵诸国的大臣。由余出使秦,发现秦穆公贤明便留在秦,被秦穆公任为上卿,他对于西戎地区的情形有较深入的认识,为秦穆公出谋划策,助秦攻伐西戎,穆公三十七年(前623年)攻伐绵诸戎、緄戎、翟戎、义渠等十二個戎国,开地千里,称霸西戎。

由余是由姓和余姓的祖先。

《史记·秦本纪》记载春秋时期由余就提出了“仁义”的治国理论,早于孔子、孟子。

《吕氏春秋·不苟》曰:“秦缪公见戎由余,说而欲留之,由余不肯。缪公以告蹇叔。蹇叔曰:“君以告内史廖。”内史廖对曰:“戎人不达于五音与五味,君不若遗之。”缪公以女乐二八人与良宰遗之。戎王喜,迷惑大乱,饮酒,昼夜不休。由余骤谏而不听,因怒而归缪公也。蹇叔非不能为内史廖之所为也,其义不行也。缪公能令人臣时立其正义,故雪淆之耻,而西至河雍也。”



戎王让由余出使秦国。由余的祖先是晋国人,后来逃亡到了西戎,他能说晋国方言。戎王听说秦穆公贤德,便让由余出使秦国去观察情况。

秦穆公向由余展示了秦国壮丽的宫殿和丰富的积聚。由余看后说:“这些如果让鬼神去做也会劳神。如果用人力去做,也太劳民伤财了吧。”秦穆公对他的说法感到十分奇怪,便问道:“中原各国用诗书、礼乐、法度作为治国的原则,即使这样有时还会出现变乱。如今戎夷之国没有这些治国之术,什么来治理国家呢?困难不是更大吗?”

由余笑着回答:“这些治国之术正是使中原国家发生变乱的原因。。上古的圣人黄帝采用这些礼法制度,以身作则,率先奉行,国家也仅达到小治。到后世的君王日甚一日地骄淫,靠着严刑酷法来监督、责求臣民。臣民忍耐达到极点后就会怨恨君王不仁义,因此臣民和君王肯定会上下相争,积怨加深,最终导致上下相残、互相屠杀灭亡的悲惨结局。戎狄则不会这样。君王对其臣民心怀恩德,臣民对统治者忠心。上下齐心治国就如同养护自己的身体一样。他们不知道治理国家还有什么其他方法。这才是真正的圣人治国之术。”。

穆公询问内史廖说:“我听说邻国有圣人,这是其对立国家的忧患。如今由余是一位贤才,是我的祸害,该怎么办呢?”内史廖说:“戎王居住在偏僻、闭塞的地方,还不曾享受过中原国家的优美声乐。您应该送给他美女、声乐,以此来改变他的心志,让他沉迷于声色;替由余向戎王请求延期返回,来疏远他们之间的关系,挽留由余而不让他回国,以此耽误他的归期。这样,戎王就会对由余产生怀疑。他们君臣之间有了裂痕,您就可以获得由余。而戎王沉溺于声色,必然会懈怠国政。”穆公说:“好”。

后来,穆公与由余接席而坐,一同吃饭,向由余询问戎国的地形与兵力态势,了解了戎国的情况。随后穆公命令内史廖把由十六名美女组成的女子乐队赠送给戎王。戎王很高兴地接受了秦国的馈赠,从此以后沉浸在声色之中。以后秦国让由余回国。由余屡次进谏,戎王不听。同时秦穆公多次派人暗中约降由余。由余最终离开戎国而归降了秦国。穆公用隆重的礼节接待他,并咨询他攻伐戎国的最佳方式。

不久,秦国采纳了由余的计谋攻伐戎国,吞并了十二个戎国,拓疆千里最终在西戎地区称霸,周天子专门派遣大臣前往秦国向穆公祝贺,并赐金鼓(望擂鼓继续向戎人进攻)。【注1】

《韩非子·十过篇》曰:“由余遂去之秦。秦穆公迎而拜之上卿,问其兵势与其地形。既以得之,举兵而伐之,兼国十二,开地千里。”




  此时距离周平王东迁转进已经过了约150年,距孔子为人师表还需等待约100年,秦穆公为周王室及诸侯一雪百年之耻,为华夏文明的发展,百家争鸣开辟了相对良好的环境。

  唐灭高句丽,曾把包括高句丽王族在内的近一半的高句丽人迁至内地。秦国称霸西戎,将西戎中较强的陆浑戎强行迁往晋国,允姓戎迁于渭汭(今陕西泾水入渭一带),可见秦霸西戎并非浮夸,而是实实在在的。

  自陇以西则有绵诸、绲戎、翟之戎,岐、梁、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等许多戎国,都先后被秦所灭。而西周曾征伐条戎、奔戎、姜氏之戎、六济之戎等均遭败绩,周幽王被犬戎所杀,西周覆亡。可见戎人不是愚昧落后的土著,极难对付。

  秦国阻挡西戎近六百年,为华夏诸国戍边,劳苦功高,T以为意义重大!到秦昭王时期才最终灭了义渠,根除西戎大患,东方各国受益匪浅.如果不是秦在西戎各国还未强大时将其扫平,如果之后西戎各国统一成强大的一个国家,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历代儒生怨秦者居多,较少颂扬秦这一丰功伟绩。

  驯服匈奴突厥的帝王将相往往获得了很高的历史评价,而当时汉唐已是统一的大帝国。春秋时期大小国家数百,留下名字的近200。秦穆公以变法前(商鞅变法还需等待200多年)的秦国一国之力驯服诸戎,T认为可以与汉武唐宗比肩。






















(2)百里奚(约公元前700年~公元前621年)楚国宛邑(今河南南阳市)人(李斯《谏逐客书》:东得百里奚于宛)是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回的一代名臣,又称“五羖大夫”。

《史记·卷五·秦本纪》:固问,语三日,缪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羖”的意思是“黑色的公羊皮”。

百里奚早年贫困,在被晋国俘虏前,曾游历齐、周、虞、虢等国,这使得他对于各国情况非常了解,为他后来给秦穆公出谋划策准备了必要条件。 

他出任秦国大夫时,为官清正,本身的遭遇对树立以民为贵的思想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公元前655年,虞国被晋国所灭,百里奚当了晋国的俘虏成了奴隶。 晋献公把女儿嫁给秦穆公,同时把百里奚也作为陪嫁的奴仆送往秦国。 

百里奚在半路上逃亡了,倒霉又被楚人捉去,成了楚国的奴隶。 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是个有才能的人后,怕用重金去赎会惊动楚国,索性按当时奴隶的身价,用五张羊皮把他作为逃奴赎回来。



百里奚“谋无不当,举必有功”,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教化,实行“重施于民”的政策,让人民得到更多的好处,并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区,开始了秦国的崛起。

史载百里奚“三置晋国之君”,“救荆州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使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为秦国最终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基础。

李白《鞠歌行》诗中写道:

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

到宋代时候,黄庭坚路过百里奚冢,看到的是断垣和残碑,感慨系之,写下了《过百里奚大夫冢》,诗中写道:

客行感时节,况复思古人。

何年一丘土,不见石麒麟。

断碑略可读,大夫身霸秦。

虞侯纳垂棘,将军西问津。

安知五羊皮,自鬻千金身。

末世工媒孽,浮言垢道真。

孟轲赏,不愧微子魂。





















(3)蹇叔(约前690年-前610年),春秋时宋国铚邑(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人,曾任秦国右相。是先秦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由百里奚推荐,秦穆公任为上大夫。

秦穆公问立国之道,蹇叔说:“德义是根本,刑威只能补不足。国家有德无威,国势不张;有威无德,民心不服。必须德威互用,才是立国之道。”

“敢问称霸之道如何?”蹇叔说:“称霸诸侯,信义为先。必须力戒贪小、忿争、急躁之心。还得明辨形势,分别缓急。”

穆公又问:“秦国可以争霸中原吗?”蹇叔说:“齐桓公年将七十,霸业已衰。秦国地处西方,应先平定戎狄,解除后顾之忧,然后养兵蓄锐,等待中原变化,即不难代替齐国成为霸主。”

穆公对蹇叔的雄才大略称赞不已,遂拜蹇叔、百里奚左右相国,同掌朝政。 秦国渐渐强盛起来,击败戎狄,成为西方霸主。 

劝导穆公“三戒” 

秦穆公问大臣蹇叔,怎么样才能“霸天下”,蹇叔指出,要“霸天下”,就要做到“三戒”,是哪“三戒”呢? “毋贪,毋忿,毋急”。 

蹇叔说:“贪则多失,忿则多难,急则多蹶。夫审大小而图之,乌用贪?衡彼己而施之,乌用忿?酌缓急而布之,乌用急?君能戒此三者,于霸也近矣。” 

转换成白话文,意思就是说:贪婪就容易丧失更多,气忿就容易招致灾难,性急就容易遭受挫折。 如果能够做到根据目标的大小量力而行,怎么还要贪呢? 如果能够衡量敌我的实力来采取行动,气忿又能怎样呢?

如果能够根据情况的缓急来处理,又何必着急呢? 能够做到这“三戒”,离称霸天下就就近了。

公元前628年,秦穆公欲袭郑,他加以谏阻,认为长途偷袭,军易疲劳,郑亦会有备,穆公不听,仍派孟明视东征。时其子亦在军中,他泣送其子,断言秦军定在崤山为晋所败。结果,秦军至滑(今河南偃师东南),知郑已有防备,返途到崤山(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宋乡王岭村交战沟)被晋军所伏击,全军覆没,主帅孟明视等被俘,穆公深悔不听其言。

《吕氏春秋》中以“悔过”为篇名,记述了秦晋殽之战的经过。“悔过”篇着重论述“智亦有所不至”的危害。“说者虽辩,为道虽精,不能见矣”,则“不至之为害大矣”。以“悔过”为篇名,意在说明君主虽然“智不至”,只要能悔过更新,就能成就霸业。

董仲舒《春秋繁露》中评曰:“秦穆侮蹇叔而大败。”

蹇叔有较高审时度势的能力,也曾为百里奚提供了不少建议和忠告。





蹇叔墓在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墓碑上写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为蹇叔咏焉。”
根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述,蹇叔是蹇姓氏族的始祖,这也是有关蹇姓的单纯而又惟一的源流。蹇叔的蹇字本是它的名字。其后人也就以祖名蹇为姓,称为蹇氏,世代相传。






(4)丕豹,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丕郑的儿子。后来投奔秦国,成为秦穆公的臣下,曾率军伐晋,大败晋军。

晋惠公夷吾(晋文公重耳的弟弟)即位前请求秦国帮忙,许诺把晋国河西这块土地给奉献秦国。秦军护送夷吾回国即位。晋惠公即位后,没有实现他的诺言。

公元前650年,晋惠公派丕郑出使秦国。他对秦穆公表示,晋惠公在郤芮、吕省、郤称等人的劝说下,不同意按照约定给秦国土地,建议立重耳。事泄,晋惠公杀死丕郑,丕豹逃到秦国,

对秦穆公说:“晋侯背叛大主忌恨小怨,得不到百姓的拥护。如果我们进攻,百姓一定会把他赶走。”秦穆公说:“如若夷吾失去民众,哪还能杀死大臣?百姓都要逃难,谁能赶走国君?”

前647年,晋国发生大旱饥荒,向秦求救。丕豹请求秦穆公拒绝晋国并且进攻晋国。秦穆公采纳了公百里傒、公孙枝的建议,用船从雍城把粟米运送到晋国绛城。

后来秦国发生了饥荒,穆公派人向晋国借粮,晋惠公不但拒绝借粮,第二年还派兵攻秦。秦穆公派丕豹为主将率军迎战晋军。两国军队在韩原交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韩原之战”,晋军被秦军打得大败,晋惠公当了俘虏。春秋战国时代大小战难以计数,大国的国君在战场上被生擒还是少见的。秦穆公宽厚,释放了晋惠公,惠公夷吾后割让其河西地区给秦国,前643年,让太子圉(后来的晋怀公)到秦作人质,秦晋讲和。



秦国击败强大的晋国,占领河西地区,为东进建立强有力的前进基地,丕豹功不可没。【注2】












(5)公孙枝,字子桑,岐人。公孙枝原本是秦国人。后来居住在晋国,又由晋国返回秦国,为秦穆公出谋划策。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表明秦国不但能吸收他国人才,连离开秦国的人才也能请回来。

《国语》韦昭注:“公孙枝,秦公孙子桑也。”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岐州人,初游晋,后归秦。”

公孙枝开始游历晋国,后来被秦穆公尊为师。前651年,秦穆公想支持晋国公子夷吾为晋侯,公孙枝提醒秦穆公注意夷吾猜忌、好胜,不好对付,秦穆公不听,立夷吾为晋惠公。前647年,晋国有灾向秦国借粮,秦穆公问公孙枝,公孙枝支持。前645年,韩原之战后,秦国俘获晋惠公,公孙枝主张放回晋惠公。百里奚到秦国为相,公孙枝极力推荐。秦穆公以他为上卿,公孙枝让百里奚,秦穆公以百里奚为上卿,公孙枝为次卿。

公孙枝还以知人善任著称,《左传》评价其道:“子桑之忠也,其知人也,能举善也。”《吕氏春秋》记载公孙枝举荐百里奚,《韩非子》甚至有“公孙枝自刖而尊百里”之说、近代学者马非百先生也认为公孙枝是“尚贤典范”,称赞其为“盖百里奚之有鲍叔牙、子产之有子皮也。……然则公孙枝之贤,又远在鲍叔牙、子皮之上矣”。 









(6)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字子良,是古代春秋时期郜国(今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人。善于相马,在秦国当“弼马温”
《庄子·马蹄》:“及至伯乐 ”陆德明释文引《石氏星经》:“伯乐,天星名,主典天马。 孙阳善驭,故以为名。”

《吕氏春秋·精通》:“孙阳学相马,所见无非马者,诚乎马也。”

《吕氏春秋·观表》:“古之善相马者……,秦之伯乐九方堙,尤尽其妙矣。”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之一:“臣闻骐骥长鸣, 伯乐昭其能。”

春秋时期人们将马分为六类,即种马(繁殖用)、戎马(军用)、齐马(仪仗用)、道马(驿用)、田马(狩猎用)、驽马(杂役用),养马、相马成为了一门重要学问。

伯乐写的《伯乐相马经》长期被奉为经典,在隋唐时代影响较大。后失传。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相马经》帛书,其第一篇就写到“伯乐所相,君子之马”,并且多次延用相马“法曰”和“吾请言其解”的措辞,

表明此部《相马经》即使不是《伯乐相马经》,也是参考《伯乐相马经》写成的。

《列子.说符》记载了伯乐因年老推荐新人九方堙,九方堙辩马不分雌雄颜色,穆公不悦,伯乐指出辩马要辨别内在精神,不是外表的故事。


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纪老啦,您的子孙中有没有可以派去访求良马的人呢?”

伯乐回答:“良马可以凭形体外貌和筋骨来鉴别,但天下稀有的骏马,其神气却在若有若无、似明似灭之间。像这样的马,奔驰起来足不沾尘土,车不留轮迹,极为迅速。我的子孙都是下等人才,可以教他们识别良马。但无法教他们识别天下稀有的骏马。有一个同我一起挑担子拾柴草的朋友,名叫九方皋(gao),他相马的本领不在我之下。请让我引他来见您。”

穆公召见了九方皋,派他外出找马。过了三个月他回来报告说:“已经得到一匹好马啦,在沙丘那边。”

穆公问:“是什么样的马?”

他回答:“是一匹黄色的母马。”

穆公派人去沙丘取马,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穆公很不高兴,把伯乐召来,对他说:“坏事啦!你介绍的那位找马人,连马的黄黑、雌雄都分辨不清,又怎能鉴别马的好坏呢?”

伯乐大声叹了一口气,说:“竟到了这种地步了啊!这正是他比我高明不止千万倍的地方呵!像九方皋所看到的是马的内在神机,观察到它内在的精粹而忽略它的表面现象,洞察它的实质而忘记它的外表;只看他所应看的东西,不看他所不必看的东西;只注意他所应注意的内容,而忽略他所不必注意的形式。像九方皋这样的相马,有比鉴别马还要宝贵得多的意义。”

后来马送到了,果然是一匹天下少有的骏马。【注3】







【注1】《史记·秦本纪》记载:




“戎王使由余於秦。由余,其先晋人也,亡入戎,能晋言。闻缪公贤,故使由余观秦。秦缪公示以宫室、积聚。由余曰:“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缪公怪之,问曰:“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然尚时乱,今戎夷无此,何以为治,不亦难乎?”由余笑曰:“此乃中国所以乱也。夫自上圣黄帝作为礼乐法度,身以先之,仅以小治。及其後世,日以骄淫。阻法度之威,以责督於下,下罢极则以仁义怨望於上,上下交争怨而相篡弑,至於灭宗,皆以此类也。夫戎夷不然。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也。”於是缪公退而问内史廖曰:“孤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

今由余贤,寡人之害,将奈之何?”内史廖曰:“戎王处辟匿,未闻中国之声。君试遗其女乐,以夺其志;为由余请,以疏其间;留而莫遣,以失其期。戎王怪之,必疑由余。君臣有间,乃可虏也。且戎王好乐,必怠於政。”

缪公曰:“善。”因与由余曲席而坐,传器而食,问其地形与其兵势尽虓,而後令内史廖以女乐二八遗戎王。戎王受而说之,终年不还。於是秦乃归由余。由余数谏不听,缪公又数使人间要由余,由余遂去降秦。

缪公以客礼礼之,问伐戎之形。”

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天子使召公过贺缪公以金鼓。







【注2】《史记·秦本纪》:

晋旱,来请粟。丕豹说缪公勿与,因其饥而伐之。缪公问公孙支,支曰:“饥穰更事耳,不可不与。”问百里傒,傒曰:“夷吾得罪于君,其百姓何罪?”于是用百里傒、公孙支言,卒与之粟。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

十四年,秦饥,请粟于晋。晋君谋之群臣。虢射曰:“因其饥伐之,可有大功。”晋君从之。十五年,兴兵将攻秦。缪公发兵,使丕豹将,自往击之。九月壬戌,与晋惠公夷吾合战于韩地。晋君弃其军,与秦争利,还而马驇。

缪公与麾下驰追之,不能得晋君,反为晋军所围。晋击缪公,缪公伤。于是岐下食善马者三百人驰冒晋军,晋军解围,遂脱缪公而反生得晋君。初,缪公亡善马,岐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余人,吏逐得,欲法之。

缪公曰:“君子不以畜产害人。吾闻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乃皆赐酒而赦之。三百人者闻秦击晋,皆求从,从而见缪公窘,亦皆推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于是缪公虏晋君以归,令于国,‘齐宿,吾将以晋君祠上帝’。

周天子闻之,曰‘晋我同姓’,为请晋君。夷吾姊亦为缪公夫人,夫人闻之,乃衰绖跣,曰:“妾兄弟不能相救,以辱君命。”缪公曰:“我得晋君以为功,今天子为请,夫人是忧。”

乃与晋君盟,许归之,更舍上舍,而馈之七牢。十一月,归晋君夷吾,夷吾献其河西地,使太子圉为质于秦。秦妻子圉以宗女。是时秦地东至河。




【注3】《列子.说符》: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辙。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

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

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下集看点:

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时期

商鞅(卫国人)

张仪(魏国人)

公孙衍(魏国人)      

魏章(魏国人)

乐池(中山国人)

甘茂 (楚国人)

孟賁(卫国人)

评分完成:已经给 TANGLEE 加上 200 银元!

喜欢TANGLEE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TANGLEE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生活百态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