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美国文学汉译史·商业化的苦果:莠草压倒嘉禾
送交者: 楚夫子[★★声望品衔10★★] 于 2024-02-02 16:21 已读 3447 次 4 赞  

楚夫子的个人频道

美国文学汉译史·商业化的苦果:莠草压倒嘉禾 楚夫子

  1987年,中国大陆出版汉译美国文学作品163部。翻译出版的经济动机极其明显:上市的130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之中,只有可怜区区的28部可以称得上是严肃文学作品。换言之,几乎百分之八十的译品,是源自文学价值甚低的流行文学。其后很多年,仍然是有百分之八十左右的译品源自流行文学。可以看出,从1980年中国的美国文学汉译经济时期开始以来,翻译和出版业的商业化是何等之迅疾!

相对而言,从1980年以降,特别是1997年之后,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被翻译出版得越来越少。在翻译和出版领域,对利润的追求,已然取代了政治和道德的标准,成为最重要的业务考虑。而随着读者群逐渐熟悉经济支配律,加上日常生活中美国价值观的侵蚀,在中国的所有外国文学翻译出版书籍中,美国文学类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1917年以前,中国翻译得最多的,是英国和法国的文学作品。在推翻清王朝的所谓辛亥革命中,这些作品对中国民众革命思想的启蒙,起过重要的作用。从1917年到1980年,中国翻译出版的外国文学的最大头,是俄国和苏联文学。它们给苦难的中国人民提供了活生生的奋斗榜样,并长年累月一点一滴地在民众中培植出对俄国和苏联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对中国现代左翼作家的形成和上升为主流,也功不可没。

1980年以后,美国文学作品的译介,在中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出版的整体中,占了压倒性的优势。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年青一代的思想方式,也与1987年的社会动荡的形成不无关系。动荡之后,美国被中国领导人看成是制造动乱的后台老板。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美国文学的汉译出版工作显得滞缓。

但是,一当中国政府认为大局已经得到完全而有效的控制,它就放宽了绷得紧紧的文艺政策。另一波美国文学翻译出版的荣景也因之出现。譬如,如前所述,仅仅1992年的头五个月,中国就翻译出版了61部美国文学作品,38部俄国文学作品,36部法国文学作品,30部英国文学作品,还有14部日本文学作品。而且,有史以来第一次,美国文学汉译译品出版的种数和印刷的册数双双超过了俄国文学,独占鳌头。

然而,不幸的是,那时中国的书市,不是由最杰出的美国文学作品所占据,而是由美国下三滥的畅销小说所盘踞。此后多年,中国读者食用的,都是那些为利所惑而失却了专业道德方向的某些译者和编辑源源供应給他们的劣次品。

在美国文学汉译的经济时期,另一个影响翻译出版的因素自己冒出头来——那就是版权问题。1979年五月十四日,中国和美国签订了《中美贸易关系协定》,其中规定双方根据各自的法律和规定,并适当考虑国际做法,给予对方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1992年十月十五日和十月三十日,保护文艺作品版权的《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在中国分别生效。这是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加入这类世界公约。

其实早在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中美续议通商行船条约第十一款就曾规定:“中国政府今欲中国人民在美国境内得获版权之利益,是以允许凡专备为中国人民所用之书籍地图印件镌件者、或译成华文之书籍,系经美国人民所著作,或为美国人民之物业者,由中国政府援照所允保护商标之办法及章程,极力保护十年;以注册之日为始,俾其在中国境内有印售此等书籍地图镌件或译本之专利。”159但,此约仅是一纸文书,两国政府从来就没有认真执行。其它外国,情况类似。中国商人从来就不愿意加入有关版权的国际条约,政府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乐得清闲。1908年,日本人斋藤秀三郎控告上海至诚书局翻印他的著作,结果案子不了了之。1911年,美国琴恩公司控告商务印书馆翻印该公司的书,没有结果,铩羽而归。1923年,美国米林公司控告商务印书馆非法译印《汉英双解韦氏大学字典》,闹得相当厉害,但也只是赔银一千五百两,虎头蛇尾告结。在那之后,中外商人不再有国际版权诉讼情事,政府也不再严格受理此类烂案件。

如今,中国加入这两个国际版权条约之后,出版社要出版美国文学译著,就得考虑付版权所有人版税。这么以来,利润就会降低。在美国文学翻译的经济时期,如果他们要严格执行规定,绝对会影响美国文学翻译出版业务。这一影响的程度,马上就会在不久的将来显现出来。160而台湾的翻译出版界,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深切感受到了这个影响。台湾的出版界,二十多年前就在大叹苦经:“多年来,我们的出版界,几乎是靠翻版权书维持生存,我们的文化界,几乎是靠翻译作品来撑门面。一旦不能翻印、翻译。我们的文化、出版界要冷落到什么情形,真不敢想象。”161

在美国文学汉译的经济时期,下列特征是明显的:

虽然起初政府官员和知识分子为了政治的、道德的、学术的和文化的原因企图将美国文学的汉译纳入一定的轨道,但是最终却遗憾万分地发觉,市场规律比任何行政指令和学术引导都更为有力。译者和出版社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和赚取更多的利润,不得不迁就读者的口味,经常是恶劣的口味。

比较前此的政治时期、文化时期和军事时期,美国文学译品在经济时期较少被用于意识形态的目的和军事目的,而更多地被当成消遣和娱乐的工具。由于此时期官员控制的减弱和学者批评的无力,畅销小说被大量译介出版。大部分美国畅销书的汉译本,是在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的省份,如广东和东南数省的出版社发行的。这导致了两个结果:数量巨大的供普通群众消费的较无文学价值的美国作品纷纷被翻译出版,而很多伟大的真正体现了美国文学精华的作品反而无人问津,甚至遭到读者排斥。

这就无可避免地造成了一场危机:美国文学汉译作品的消费者,一般而言,对美国文学史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会把那些只配当废纸回收的东西当成正宗的美国文学来接受,而对真正的美国文学主流视若陌路。那些中国读者群熟悉的美国作家和作品,可能永远也不会在美国人编写的美国文学史书上留下一鳞半爪痕迹!在通俗的《牛津美国文学之友》等文学参考书上也不会被提及一字。因为,这些作家和作品,甚至连美国人自己都不知道!

美国文学汉译的前景因此令人忧虑:因为,还没有等真正的美国文学佳作探出头来,排山倒海的美国流行文学就在中国把它压倒下去了。数量战胜质量。莠草打败嘉禾。严肃的美国文学与流行的美国文学会在神州大地上捉对儿厮杀。如果没有行政力量的某种干预,或学者的适当引导和批评,严肃的美国文学最终总会败于流行的美国文学之手。如同美国文学在很多其它金钱至上的国家的命运一样,也如同美国严肃文学在它的产地美国的命运一样。

6park.com

贴主:楚夫子于2024_02_02 16:23:39编辑 6park.com

贴主:楚夫子于2024_02_02 16:25:14编辑

评分完成:已经给 楚夫子 加上 50 银元!


贴主:楚夫子于2024_02_02 21:30:10编辑
喜欢楚夫子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楚夫子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楚夫子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