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张鹤慈 “胡适之的36个博士竟无一货真价实
送交者: abccbscnn[布衣] 于 2015-08-10 16:55 已读 1027 次  

abccbscnn的个人频道

张鹤慈 “胡适之的36个博士无一货真价实” 

奇匹白 转自中国民主社会主义

 2014-6-11

胡适提前消费了十年博士的问题,应该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胡适之的36个博士无一货真价实;包括1927年哥伦比亚大学给他的也是人情博士,不是学术博士。

胡适的弟子为博士的1917年的假博士,有形形色色的辩护,而指出胡适1917年的博士是欺骗的,也是给胡适树碑立传的胡适弟子。不同的是前者是讲究孔子的“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后者强调的是不能为尊者伪。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哥伦比亚大学,胡适之先生‘博士论文’原来存放在哥伦比亚大学手稿珍藏室。只要看看胡适当年的博士论文和主考的评语,就知道胡适当年的博士论文是否及格。

问题在于【现在这些档案非经家属同意,不再能够调阅】

胡适的家属非要隐瞒什么?

博士论文不可能有国家机密,更何况近90年就是国家机密也该解密了。博士论文不可能有嫖娼或男女私情等个人隐私。为什么胡适家属不允许调阅胡适的博士论文。

答案应该是两个:一。胡适的博士论文不及格;

二。胡适的博士论文拿不出手。如果说是当年考官是不识千里马的瞎伯乐,胡适的论文也不需要臧起来。

问题是胡适的家属的要求并不合情合理,家属无权要求学校为论文保密。为什么哥伦比亚大学会答应这个要求。

原因是哥伦比亚大学也同样有难言之隐。1927年给胡适的博士,同样是人情博士,不是学术博士。

哥伦比亚大学是否能够公布1927年决定授予胡适博士的决策的全过程?是谁有再一次翻阅了胡适1917年的论文?是谁认可了论文而推翻了1917年导师和主考的决定?

还是根本无人查阅胡适的1927年的博士论文,无人否定当年的结论也无人认可当年的论文。就是连最基本的程序都没有。连走过场装门面都没有做?

同一篇论文,1917年不及格,为什么1927年就及格了?答案是胡适利用假的洋博士和假祖宗在中国打出了一片天下,再利用杜威访华和杜威拉关系,最后是赢得了人情博士。

和胡适后来借助于驻美大使弄的几十个博士一样,都是人情博士,不是学术博士。

为胡适辩护的人中,名气最大的当属余英时先生,就他在学术界的地位和与哥伦比亚大学的关系,去查阅哥伦比亚大学手稿珍藏室的胡适的博士论文应该是轻而易举;都不要求他公布胡适论文的影印件,只需要他回答,他看过胡适的博士论文后,认为胡适的1917年的博士是货真价实还是欺世盗名。

下面的材料,不是我这样对胡适的人品和学问都不看好的人写的,都是胡适的弟子和崇拜胡适的人写的;

胡适提前消费了十年的博士问题

一,1952年,哥大东亚图书馆馆长林顿先生,为庆祝1954年哥大二百周年纪念,着手编一本《哥伦比亚大学有关亚洲研究的博士硕士论文目录》,1957年出版,却没有大名鼎鼎的胡适博士

林氏是根据校方正式纪录编纂的

二,袁同礼先生编《中国留美同学博士论文目录》,据哥大所提供的正式名单,胡适是1927年的博士,晚了10年,

三,当年在哥大留学的唐德刚先生复查。唐君为好奇心所驱使,乃去哥大校史图书馆及其他有关部门“彻底清查一遍”,查得胡适的“正式学位纪录确是1927而非1917”。

四,费正清的学生格雷德1970 年出版的一本重要著作《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1917—— 1937 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英文)一书中,明确提到胡适是1927 年才得到博士学位的

五,1919年9月7日,仍在美国留学的胡适的好友朱经农致信胡适说“老胡冒充博士”,说“老胡口试没有Pass”1920年8月9日,朱经农致胡适信中又提起这件事,说:“你的博士论文应当设法刊布,此间对于这件事,闹的谣言不少,我真听厌了,请你早早刊布罢。胡适没有回答【这不能算是肯定的证据,但可以参考】

六,汪荣祖【唐德刚曾告知笔者,胡适博士论文未于一九一七年通过的档案资料仍存哥伦比亚大学,他曾取阅过,也曾当面与胡适谈过;不过,现在这些档案非经家属同意,不再能够调阅---汪荣祖:胡适历程的曲直 】

七,唐德刚和哥大博土出身的李又宁教授

“我在哥伦比亚大学手稿珍藏室细玩该篇,审查一位主考用蓝色铅笔的潦草批画,真为考生胡适不平。

哥大博土出身的李又宁教授,对此比我更为气愤。她曾告我,她立志要开个国际会议,为胡适之先生‘博士论文’平反。”

八,唐德刚“胡适的历史地位与历史作用 --纪念胡适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作为‘博士论文’投入哥大这个汉学沟渠。不幸五大主考都不通汉学(夏德略识汉文)、不谙精义,看不懂

这篇论文,所以博士生胡适就吃瘪了。

九,胡先生在哥大当学生时就犯了这个大毛病。按理他那时应该规规矩矩搞“哲学”,把个“哲学博士”读完再说。他不此之图却丢下正当“庄稼”不搞,而去和陈独秀、蔡元培“捞鱼摸虾”。捞得热闹了,他就甩下哥大这个烂摊子不要,跑回北大做教授去了。一时声名赫赫,《中国哲学史大纲》第一版的封面上也印出了“胡适博士著”的头衔②。其实那时他在哥大的注册记录上仍然只是个“博士候选人”或如今日很多人的名片上用的“待赠博士”(Ph.D.Candidate),离正式学位尚差一大截。胡先生这个“待赠”阶段一直维持了十年。到1927年他再到纽约时才携来一百本1922年在上海印刷出版的博士论文③,由杜威玉成,经过补交手续,始由校方正式颁予“哲学博士”学位的。胡氏原先在哥大注册时的英文名字是Suh Hu,拿学位的名字则是Hu Shih,二名分用,在哥大校史上可能也是没有前例的。

十,袁先生分明知道胡先生是哥大1917年的博士,为什么哥大提供的正式记录上却晚了十年呢?

笔者为替袁公帮忙,并为好奇心所驱使,乃自哥大“校史图书馆”(Columbiana Library)和其他有关部门,以胡适清查虚云老和尚的家世和年龄的办法,把胡适“老和尚”和其他十来位小和尚的度牒案底也彻底清查一遍。结果我替虚云老和尚报了个小仇。我告诉袁先生说胡先生的正式学位记录确是1927而非1917。其他有关文件我就未向袁氏作不必要的透露了。

十一,大凡一个人的一生总归会有几件“平生憾事”的。如果胡适之先生也有的话,上述小事可能也就是胡先生自认的“平生憾事”之一。当我在替袁先生“复查”之时,礼貌上我是不能向胡先生这位长辈直说的,但是道义上我又非向他报告不可。所以我只有在适当的场合和气氛里,慢慢委婉地向胡先生透露;胡先生也就逐渐地向我说明其中原委。每次向我解释时,他老人家都有点苦笑的表情。他的尴尬的情况,反而使我对他益发尊敬其为人。

其实“胡适学”里的这个小小学位问题是不难理解的。胡氏在哥大研究院一共只读了两年(1915-1917)。两年时间连博士学位研读过程中的“规定住校年限”(required residence)都嫌不足,更谈不到通过一层层的考试了。

十二,当年的北京大学--这个挤满了全国鸿儒硕彦的太学,岂可随便插足?以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伙子,标新立异,傲视士林,胡适之多少有点胆怯。“夜行吹口哨”,壮胆吓鬼,所以在《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封面上,也印上个“博士著”字样。在博士多如狗的今日,谁要来这么一下,别人会嗤之以鼻的,但是六十年前却是另外一个时代啊!胡博士的新娘花轿太大,迎亲之夕,要拆门而入,在那时是顺理成章的。中国土举人,祠堂门前尚且要加一对旗杆,况高中洋进士乎?

借用诗人周弃子的《忆雷儆寰》和汪荣祖评论作为文章结尾 

  无凭北海知刘备,不死书生惜褚渊; 

  铜像当年姑漫语,铁窗今日是凋年; 

  途穷未必官能弃,棋败何曾卒向前? 

  我论时贤忘美刺,直将本事入诗篇。 

   胡适曾于一九五一年因《自由中国》的一篇社论闯了祸,遭遇到国民党政府的干扰与监视,坚决辞去《自由中国》半月刊的名义发行人,以示抗议;然而雷震冤案发生了,比“干扰”与“监控”更严重的军法审判开审了,十年重刑判决了,却未见胡适以辞去中央研究院院长一职,表示抗议;亦使前次之抗议有为了避祸而脱身“闲差”之嫌。能辞“闲差”而不能辞尊荣的院长“高位”,诗人说“途穷未必官能弃”言之固重,却令人感慨无限。胡适尝言,犹如过河卒子,惟有拼命向前;然而,他虽鼓励别人拼命向前组党,而自己绝不做党魁,事到临头,亦未拼命向前,连探监的一步,都跨不出去。诗人评述本事的秉笔直书,史家应于心有愧啊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10 银元!

喜欢abccbscnn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abccbscnn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