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第十二章 盎格鲁——美利坚的城市革命
送交者: 一。一[布衣] 于 2010-09-04 16:20 已读 78 次 3 赞  

一。一的个人频道

回答: 城史  由 一。一 于 2010-09-04 15:56


 在城市的演变过程中,伦敦的商业和帝国优势为下一轮以制造业技术革命为驱动力的关键性转变坚定了基础。从美索不达米亚时代开始,虽然工业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到了18世纪后期,英国领先创立了一种新型的城市——主要依靠大规模生产产品的城市。许多自然因素都对英国早期工业的崛起十分有利,例如靠近大西洋,河流密布,可用于发电和交通运输,还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更为重要的是,英国具有发展制造业理想的社会和政治环境。英国长期以来统一稳定,既没有像意大利那样为支离破碎的政治权力所困扰,也没有经历法国动荡不安的社会骚乱。英国向新型的经济模式的转变得益于其清除了天主教等级制度及其广大地产,打破了中世纪的“分层的基督教合作”。黑尔:前引书,第355页;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548页。 www.6park.com

这就为出身于原有的工匠阶层的发明创造者营造了理想的环境,比如1768年发明了“珍妮纺纱机”的理查德·阿克莱特。贵族阶层的势力虽然也很强大,但是财产的拥有者,不论他们的祖先是谁,都能拥有比大多数欧洲国家更广泛的自由空间来建立他们的企业,而这一点在限制很多的东方国家则更严格。 www.6park.com

最后,作为主导世界的帝国,英国开启了广阔的原材料资源和欧洲以外的新的市场。用卡尔·马克思的话说,“资本主义生产纪元的黎明”与大英帝国的加强同时发生。帝国从冒险中获得的资本——棉花、烟草、奴隶——为岛国跳跃式地冲向工业发展的新边疆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575~581页;卡尔·马克思:《资本论》,前引书,第914~930页。 www.6park.com

兰开夏: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www.6park.com

伦敦的专业机构雇用了成千上万的职员,督管着世界贸易的公正并掌管煤炭和羊毛等商品。伦敦显然执英国经济之牛耳。琼斯:前引书,第94页。但是最剧烈的转型——以及英国财富最大的源泉——却发生在远离大都市的其他城市。 www.6park.com

新的城市革命的“震中”位于兰开夏郡。长期以来是英国最贫困地区的兰开夏,杜宝莱:前引书,第41页;德·福瑞斯:前引书,第101页。到19世纪早期一跃成为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其主要城市曼彻斯特的人口飞速增长,在19世纪的第一个30年,人口由原来的94万人上升到27万人。到19世纪末,曼彻斯特人口增长了两倍多。 www.6park.com

一些较小的城市经历了更加快速的发展。1810年,精纺加工业中心布莱德福是一个仅有16万人的无名小镇。19世纪前半期,该城市工厂的产量增长了600%,人口爆炸式增长,达到了103万人,这是同期欧洲城市中最快的增长速度。约翰L,巴巴拉·哈蒙德(JohnLandBarbaraHammond):《工业革命:统治者和雇主》(TheIndustrialRevolution:TheRulersandtheMasters),选自菲利普AM泰勒(PhilipAMTaylor)主编《英国工业革命:胜利还是灾难?》(TheIndustrialRevolutioninBritain:TriumphorDisaster?),波士顿,DC希思公司,1958,第40页;马克·吉鲁(MarkGiroud):《城市与人:社会与建筑史》(CitiesandPeople:ASocialandArchitecturalHistory),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1985,第265 页;西奥多·考迪舍克(TheodoreKoditschek):《阶级结构和城市工业社会:布拉德福,1750至1850 年》(ClassFormationandUrbanIndustrialSociey,Bradford,1750-1850),英国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90,第79页。 www.6park.com

与伦敦这个英国传统的商业中心和帝国首都不同的是,这些新型小城市代表了一种全新模式:城市中心的突出特征是主要依靠大规模的产品加工。这一演变标志着将转变全球所有城市的城市革命的开端。 www.6park.com

这些工业城市的飞速发展加速了英国史无前例的城市化进程。1750~1800年之间,英格兰仅为欧洲总人口的8%,其在欧洲城市发展比重却达到 70%左右。到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多数人口居住在大城市的第一个国家。到1881年,英国城市居民占总人口的1/3。阿诺德·J汤因比(ArnoldJToynbee):《工业革命》(TheIndustrialRevolution),波士顿,比科姆出版社,1956,第10~11 页。 www.6park.com

“齿轮暴虐” www.6park.com

工业革命深刻地改变了城市环境,这种转变常常是以令人憎恶的方式进行的。来访者对制革厂、酿酒厂、染料厂和煤气厂散发出来经久不散的刺鼻气味感到吃惊。居住条件,尤其是穷人的居住环境,往往极为糟糕。考迪舍克:前引书,第107页。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这样描述曼彻斯特工人阶级的居住区: www.6park.com

人们到处可以看到堆积成山的废弃物、垃圾和污物……河岸边简陋的小道,一边是挂满了衣服的晾衣杆,另一边是洗衣服的小河,穿过小道,就会到达一片杂乱无章的小屋区,小屋矮小,仅有一层高,每个小屋只有一个房间。大多数小屋是没有地板的土地面,工作、生活和睡觉都在这一个房间里进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Engels):《英国工人阶级状况》(TheConditionoftheWorkingClassinEnglish),WO亨德森、WH查洛纳译,斯坦福,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68,第57~61页。 www.6park.com

这种肮脏的环境导致了致命的健康问题。19世纪早期,曼彻斯特的死亡率是25∶1,是周围农村地区死亡率的三倍。因疾病、营养不良和工作过度而致死的现象是如此的普遍,以至于工厂为了保持正常运转,不得不从遥远的农村和贫困的爱尔兰地区不断补充工人。哈蒙德:前引书,第41页;考迪舍克:前引书,第100页;德·福瑞斯:前引书,第179页。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指出,在当时最大的经济强国英国,极度贫困现象要比西班牙或葡萄牙这样的落后国家更为普遍。亚历克西斯·德·托克维尔(AlexisdeTocqueville):《贫困论文集》(MemoironPauperism),载于西摩·德雷切(SeymourDrescher)主编《托克维尔和博蒙特关于社会改革》(TocquevilleandBwaumontonSocialReform),纽约,哈珀·火炬书籍,1968,第2、13页。 www.6park.com

青少年的境遇尤其让人触目惊心。儿童在过去只是在家里、小作坊或田地里帮助父母干活,现在他们却要经常单独工作,在偌大的豪无人情味的工业工厂里操作机器。一位西印度群岛的奴隶主在参观布雷德福时认为,让“任何人如此残酷地要求一个9岁的儿童每天工作12个半小时”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www.6park.com

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残酷的”待遇可能是因为雇主和工人之间缺乏密切的沟通而造成的。小工厂的资本家可能偶尔与他雇用的工人和他们的孩子有一些不经意的接触,而拥有大工厂的大资本家常常住在很远的伦敦或者乡下的庄园里。哈蒙德:前引书,第36页。 www.6park.com

相对于古典或文艺复兴城市的缔造者而言,这些新秩序的受益者起初对于这类城市的创建嗤之以鼻。这些城市是赚钱的地方,而非消遣休闲之所。一位在布雷德福社会知名度很高的医生抱怨说:“这里没有惬意的骑马兜风,没有闲暇的漫步,唯有嘈杂、匆忙和杂乱。”考迪舍克:前引书,第133~137、144 页。 www.6park.com

新型的工业社会可能创造史无前例的财富,但是,这是以牺牲基本的人类价值为代价的。工厂里看不到同情,看不到上帝,工业城市缺乏宗教空间或者强大的社会道德约束,只有马克思所说的“金钱关系”。到19世纪50年代,去教堂人数降到了不足50%,像曼彻斯特这样的城市,还不到1/3,安德鲁·利斯(AndrewLees):《城市观察:1820至1940年欧洲和美国的城市社会》(CitiesPercived:UrbanSocietyinEuropeanandAmericanThought:1820-1940),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85,第29页。而此前去教堂曾经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威廉·布莱克这样表达他对于机械年代带来的影响的恐慌: www.6park.com

经牛顿水车的冲染,黑色的布料, www.6park.com

如黑色的花冠笼罩在各国之顶, www.6park.com

满目皆是无情工作的机器, www.6park.com

车轮不转,齿轮暴虐相迫,此非伊甸美景。戴维·V厄尔德曼(DavidVErdman)《威廉·布莱克的散文和诗全集》(TheCompletePoetryandProseofWilliamBlake),纽约,安克出版社,1988,第329页。 www.6park.com

“时代的英雄” www.6park.com

到19世纪50年代,随处可以见到英国城市新秩序的表征:纵横的铁路大桥、交错的隧道、蔓延的工厂。渐渐地,有些人意识到了非同寻常的东西正在酝酿当中。一贯性情平和的托克维尔也指出,“在英国的每一步发展都会有些东西令造访者怦然心动”。托克维尔:前引书,第2页。 www.6park.com

布莱克所看到的只是“轮齿专制”的冷酷无情一面,有的人则把工厂看作是辉煌与繁荣未来的先驱。约翰·海德爵士1835年在利兹旅行时,把一家机械化服装厂描写成“人们敬仰的神庙,人们感激驱动工厂运转的内部伟大力量,就是这股神力建造了宇宙。”他指出,“时代的英雄”不是骑士和贵族,而是“勤勤恳恳的技工,他们虽然全身被浓烟熏黑,却依然发出智慧的光芒”。利斯:前引书,第40~41页。 www.6park.com

到19世纪中叶,当普通的英国人也能享受到机械化带来的好处时,这种乐观的情绪随即传播开来。工会的壮大使工人工资有所增长。工人阶级消费者现在能够买得起长筒袜或餐具之类的物件,而在此之前,他们不可能有任何的奢望去购买。一些工人,尤其是那些熟练行业的工人步入了中产阶级行列。工业家阶层的子女进入了名牌大学学习。一些成为工业巨头而没有自己头衔的人,通过联姻或影响力获得了贵族身份。哈特姆特·凯伯乐(HartmutKaeble):《关于社会流动的历史研究:19、20世纪的西欧与美国》(HistoricalResearchonSocialMobility:WesternEuropeandtheUSAintheNineteenthandTwentiethCenturies),英格里德·奥克斯译,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81,第42~43、62~65、96~97页;鲁文·布伦纳(ReuvenBrenner):《商业、科技和国家之间的竞争》(Rivalry:InBusiness,Science,AmonyNations),英国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87,第43页。 www.6park.com

社会改革运动——通常由牧师和崛起的专业人士阶层领导——现在组织起来,以解决工业体系中明显的缺陷。1835年的《市政公司法》和1848年由议会制定的第一个《公共健康法》等改革立法,有效地加强了对城市无序蔓延和混乱状态的管理。改革者为贫困居民修建了公园、浴池和洗衣房。新的卫生措施和医疗条件的改进极大地降低了城市婴儿的死亡率。曾经一度猖獗的城市犯罪骤然下降。格特鲁德·希默尔法布(GertrudeHimmelfarb):《社会的非道德化: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美德到现代价值》(TheDemoralizationofSociety:FormVictorianVirtuestoModernValues),纽约,诺普夫公司,1995,第39页;麦克尼尔:《瘟疫与人》,第275页;托马斯·S艾什顿(ThomasSAshton):《工人生活标准的重新审视》(WorkersLivingStandards:AModernRevision),选自《英国工业革命》,第481页;利斯:前引书,第 40~41页。 www.6park.com

利物浦的托马斯·贝恩斯这样写道,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利物浦、曼彻斯特、利兹和布莱德福等城市——尽管存在无可争议的丑恶、污染的天空和骇人听闻的贫民窟——不会因为仅仅是大量输出商品的简陋之地而消亡。它们更像过去的推罗和佛罗伦萨一样,是“智慧摇篮”的组成部分,这些智慧的发明正极大地改善着人类的生活。利斯:前引书,第53~54页。财富使得那些曾经单调乏味的城市竖起的崭新而宏伟的公共建筑——市镇厅、图书馆和医院——用一位布莱德福作家的话说,“可以与声名远扬的威尼斯的宫殿相媲美……”利斯:前引书,第44~55页。 www.6park.com

“世界花园”的城市化 www.6park.com

19世纪上半叶,欧洲没有国家可以和英国强大的工业相抗衡。欧洲大陆最大的城市巴黎的企业规模大都较小。1850年以后,由于拿破仑三世和乔治·尤金·奥斯曼男爵害怕无产阶级的暴动,他们事实上不鼓励在首都发展大规模工业。菲耶罗:前引书,第18页。 www.6park.com

新的工业发展热点却发生在落后的北美辽阔土地,一些欧洲人把这个地方浪漫地称之为“世界花园”。工厂城镇在这里不仅生根发芽,而且以超过英国本土工厂的规模蓬勃发展。亨利·纳什·史密斯(HenryNashSmith):《处女地:美国西部的象征与神秘》(VirginLand:TheAmericanWestasSymbolandMyth),马萨诸塞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50,第32、 127~178页。 www.6park.com

工业主义给美国带来了许多变化,最终把以这个乡村为主的土地转变成了大城市云集的地方。1850年,美国仅有6座人口超过1万人的“大”城市,不到总人口的5%。这一现实在以后的50年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到1900年,人口过1万人的城市达38个,大约5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生活在城市。乔纳森·休斯(JonathanHughes):《美国经济史》(AmericanEconomicHistory),纽约,哈珀柯林斯出版社,1990,第 334页。 www.6park.com

美国城市引人注目的发展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驱动——移民,欧洲的投资,北美消费基础的全面增长,最重要的是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大规模生产的发展。事实证明,没有任何国家能像美国一样更适合资本主义企业的快速发展。一位观察家在1838年写道,亚当·斯密的“声音在世界的耳朵里响彻了60年,但只有美国听从了这个声音,并推崇和遵循它”。阿瑟·M小施莱辛格(ArthurMSchlesinger,Jr):《杰克逊时代》(TheAgeofJackson),纽约,寻书俱乐部,1945,第315页。 www.6park.com

19世纪工业化时代纽约的崛起 www.6park.com

*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大量移民来到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寻求新的生活,特别是巨大的港口城市纽约。伯纳德·贝林(BernardBailyn):《到西方的航海者:革命前夕人员发动的经过》(VoyagerstotheWest:APassageinthePeoplingofAmeicaontheEveoftheRevolution),纽约,诺普夫公司,1986,第152~154页;布林斯利·托马斯(BrinleyThomas):《国际移民的经济》(EconomicsofInternationalMigration),纽约,麦克米兰,1958,第65~66、575页。到1860年,沟泽姆斯宾诺莎人的祖先原居住于西班牙的埃斯皮诺萨地区,因其犹太种族出身,受到西班牙的伊斯兰与天主教以及封建专制的迫害。译者注。的人口达到100万人,其中42%的人口出生在外国。约瑟夫·萨佛、阿伦·彼得·路宝(JosephSalvoandArunPeterLobo):《移民与纽约人口变化》(ImmigrationandtheChangingDemographicProfileofNewYork),选自玛格丽特·克里汗、阿尔贝托·沃尔沃利阿斯-布什(MargaretCrahanandAlbertoVourvouliasBush)主编《城市与世界:纽约的全球化未来》(TheCityandtheWorld:NewYorksGlobalFuture),纽约,外交关系委员会,1997,第88~89页。 www.6park.com

这些移民当中,一些人的居住环境与英国所看到的肮脏不堪的贫民窟不相上下。曼哈顿工人阶级的居住区拥挤不堪,疾病到处肆虐:1810~1870 年,婴儿死亡率翻了两倍。芒福德:前引书,第467~468页。以财富多少而非家庭出身来确定的阶级差距在这片新的土地上依然存在。作家莉迪亚·柴尔德注意到,“在距离路易十四风格装饰豪华的美术展览馆不远处的地方”,是用土坯做成的“凄惨而荒凉的公寓”,里面住着“冻得发抖的小孩”。斯文·贝克特(SvenBeckert):《富裕的都市:1850至1896年纽约市和美国中产阶级的巩固》(TheMoniedMetropolis:NewYorkCityandtheConsolidationoftheAmericanBourgeoisie,1850-1896),英国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2001,第47页。 www.6park.com

然而,纽约给很多观察家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巨大的社会流动性。美国工厂里的体力劳动者,要比欧洲同行们享有更大的机会跻身于中产阶级,乃至上层阶级的行列,而他们的后代享有的社会升迁的机会比他们更大。凯伯乐:前引书,第36~37页;保罗·H威尔肯(PaulHWilken):《创业精神:全方位历史的研究》(Entrepreneurship:ACompleteandHistoricalStudy),新泽西诺伍德,艾伯勒克斯出版社,1979,第207页。拥有4000多个制造业工厂的曼哈顿岛可能是当时世界上工业化发展最快的地区,这些工厂的所有者,大部分曾经是地位低下的工匠和技师,他们很多人都是来自外国的移民。贝克特:前引书,第51页。 www.6park.com

心脏地带的城市 www.6park.com

同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发生在西部边疆,美国人大规模地移民到这里。在只有土著人零散居住的地方,新的城市似乎在一夜之间冒了出来。在这些城市当中,第一个要数辛辛那提。它坐落于俄亥俄河的拐弯处,1800年居民还不到750人,是一个少得可怜的边疆定居点。40年之后,它变成了一个兴盛发达的城市,人口超过10万人。 www.6park.com

辛辛那提和其他中西部城市被证明是制造业发展的理想之所。该地区数量可观的剩余农产品为畜产品的大批量生产创造了机会,其规模之大难以想象。很快被人们誉为“猪肉之都”的辛辛那提自诩拥有数不尽的屠宰场,从那里流淌出来的“血之河”流入了鹿溪,然后汇入俄亥俄河。 www.6park.com

其他城市也经历了同样快速的发展。乔恩·C蒂福德(JonCTeaford):《心脏地带的城市:美国中西部工业的兴起和衰落》(CitiesoftheHeartland:TheRiseandFalloftheIndustrialMidwest),布卢明顿,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1994,第1~4页;劳伦斯·R拉森(LawrenceRLarsen):《芝加哥中西部的竞争对手:辛辛那提,圣路易斯和密尔沃基》(ChicagosMidwestRivals:Cincinnati,StLouisandMilwaukee),载于《芝加哥历史》1976年秋季号,第144页。19世纪初,圣路易斯是一个只有几百个居民的定居点,而到19世纪末已经发展成为约有50万人的成熟大都市。1850年,底特律还是一个人口仅2万人的荒凉前哨村落,50年以后,人口飞速增长,超过20万人。芝加哥人口呈现爆炸性增长,速度超过其他所有城市。1835年,这里是一个居民不到350人的定居点,到1860年亚伯拉罕·林肯竞选之时,人口增长到10万人,40年之后超过100万人。 www.6park.com

这些中西部城市与较老的沿海中心城市在很多方面有所不同。与拥有数以千计的小工业车间和繁华的商业区的纽约或波士顿不同的是,在大陆腹地的大都市中,大型工厂居主导地位,有时候工厂人数达数千人,生产钢、农用工具和汽车之类的重工业产品。蒂福德:前引书,第66页。美国正在成为世界重工业的领导者 ——它的心脏就是中西部的城市。查尔斯、玛丽·比尔德(CharlesandMaryBeard):《美国文明的崛起》第二卷(TheRiseofAmericanCivilization,vol2),纽约,麦克米兰,1950,第176~206页;蒂福德:前引书,第4、 49、52~54页;休斯:前引书,第268~269页。 www.6park.com

为了成为地区的中心,这些城市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而且常常是不择手段的。一位投机者写道,1837年的恐慌之后,芝加哥“到处是落魄的男人的叹息之声,到处是将一切委托给了贪婪的投机者而上当受骗的妇女的哭泣之声”。当然,城市精英们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为实现远大抱负,他们依然毫不气馁。他们经常在华盛顿和华尔街进行游说,以获得在蓬勃发展的东西部贸易中的主导地位。1868年《芝加哥论坛报》报道说,圣路易斯的生意人“穿着马裤坐在门口,等着生意上门找他们”,而芝加哥的生意人则“穿着鞋子在外面东奔西跑,寻找生财之道”。拉森:前引书,第141~147页;贝西·路易丝·皮尔斯(BessieLouisePierce):《1848~1871年芝加哥史》(AHistoryofChicago:1848-1871),纽约,诺普夫公司,1940,第117页。 www.6park.com

“进步”的挑战 www.6park.com

和英国一样,美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早期留下的痕迹是贫乏单调的城市景观。在辛辛那提呆过两年之后,英国作家弗朗斯·特罗洛普写道:“蜂房里每一只被雇佣的蜜蜂都在为了寻找蜂蜜而奔波忙碌……不论是艺术、科学、知识,还是生活情趣都不能诱惑其停止对它们的追求。”1850年一位瑞典游人这样评价芝加哥说,它是美国“最肮脏、最悲惨的城市之一”。蒂福德:前引书,第11、19页。 www.6park.com

痛苦不堪的贫困的存在比日趋恶化的环境更加让人揪心。19世纪70年代末,两位记者记述了圣路易斯的一个贫民窟,其情景使人想起了二三十年之前恩格斯关于曼彻斯特的描述: www.6park.com

一些最大而最破的廉价公寓楼……建在后边非临街的地块上,它们面对经常散发着恶臭气味的小巷。这些公寓楼破败难当,污秽不堪,其肮脏的程度很难用语言表达。JA戴克斯、詹姆斯·M比尔(JADacusandJamesMBuel):《圣路易斯之旅:一个伟大城市的生活》(ATourofStLouis,ortheInsideLifeofaGreatCity),圣路易斯,西方出版公司,1878,第406~413 页。 www.6park.com

如此严重的不平等现象,尤其在这个公然宣称是人人平等的国度,激起了阶级矛盾尖锐的火花。在19世纪70年代,圣路易斯工人高唱法国国歌《马赛曲》,到大街上示威游行,叫嚷着要进行革命。英国领事警告说,这座城市“实质上已经掌握在暴民的手里”。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和其他较小的中西部城市经历了同样的骚乱,且常常带有暴力色彩。蒂福德:前引书,第68页。 www.6park.com

同英国一样,一些有责任感的城市居民对与工业化年代相联系的实利主义价值观的本质提出了质疑。一些像俄亥俄新教牧师乔塞亚·斯特朗这样的人,甚至向美国的“进步”信念发起挑战。斯特朗对经济变化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工业的扩张将不可避免地把这个国家最后推向唯利是图的“实利主义的深渊”。 www.6park.com

芝加哥的简·亚当斯等人认为,只有大规模的干预才能解决猖獗的犯罪、日益加深的阶级冲突,以及越来越多的酗酒、卖淫和工人阶层存在的普遍贫困等问题。美国的许多城市听取了她的建议,向贫民窟地区的居民提供娱乐和受教育机会。 www.6park.com

改革者的迫切要求也渗透到了政治领域,改变了密尔沃基、克利夫兰、托利多和底特律等城市政府中长期以来存在的腐败现象。利斯:前引书,第 166~169页;蒂福德:前引书,第113~117页;塞缪尔·海斯(SamuelHays):《工业主义的反应》(TheResponsetoIndustrialism),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57,第22~24、71~72页。美国各地的城市开始努力实现管理现代化。比如在1853年,纽约仿照二三十年前的伦敦,警察穿制服上岗。许多城市的服务,如防火和交通等,第一次有计划地组织起来。比尔德:前引书,第748页;贝克特:前引书,第297页。 www.6park.com

这时人们把注意力转到了改善城市环境方面,没有其他地方比中西部的大都市芝加哥做得更好。1871年毁灭性的大火之后,芝加哥进行了重建,开始了野心勃勃的城市改良工程。在以后的30年间,芝加哥修建了主要图书馆系统、新的艺术学院、菲尔德哥伦比亚博物馆,并扩建了芝加哥大学。简·艾伦·悉乔(JaneAllenShikoh):《1900年代美国城市的高层生活:关于纽约、芝加哥、费城、圣路易斯、波士顿和布法罗的领导人及他们活动的研究》(TheHigherLifeintheAmericanCityofthe1900s:AStudyofLeadersandTheirActivitiesinNewYork,Chicago,PhiladelPhia,StLouis,BostonandBuffalo),纽约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文理研究生院,1972年10月,第5~8、81~85页。 www.6park.com

改革者也开始采取统一行动,为日益匆忙、束缚在城市里的城市居民保留出一些自然环境。19世纪70年代,圣路易斯获得了日后成为福莱斯特园林和森林公园的地皮。芝加哥、费城、波士顿和纽约也采取了类似的雄心勃勃的行动。利斯:前引书,第1页。这次运动的领导人弗雷德里克·L奥姆斯特德指出,纽约中央公园的“一个宏伟目标,就是向成千上万的退休工人提供一个上帝的杰作,以示效尤”。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LawOlmsted):《中央公园文选》(SelectedWritingsonCentralPark),选自《帝国城市:穿越世纪的纽约》,第278~279页。 www.6park.com

纽约:终极的垂直城市 www.6park.com

由于美国的令人敬畏的工业力量,其城市此时异军突起,成为世界城市文明的先锋。在这一点上,纽约的表现尤为明显,它到1900年已经享有美国有史以来,史无前例的经济和文化优势。纽约的人口是其竞争对手芝加哥的两倍,它控制着全国所有银行超60%的结算额。纽约港的进出口贸易占美国进出口贸易的 40%以上。CAE古德哈特(CAEGoodhart):《1900~1913年纽约的货币市场和贸易经济》(TheNewYorkMoneyMarketandtheFinanceofTrade:1900-1913),英国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1969,第9~10页。 www.6park.com

曼哈顿坐落于巨大的花岗岩岛屿中间,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港口,非常适合于建造“垂直城市”。有限的岛屿面积使其不得不利用空间。罗伯特·布吕格曼(RobertBruegmann):《防止蔓延改革的悖论》(TheParadoxesofAntiSprawlReform),草稿,选自罗伯特·弗里斯顿(RobertFreestone)主编《20世纪规划经历》(TheTwentiethCenturyPlanningExperience),伦敦,鲁利格出版社,1999。城市各个不同的经济部门对空间的需求日益增加——轻工业、贸易、金融和其他服务业部门向城市集中——给城市施加了无法抵御的压力。 www.6park.com

制造业依然雇用很多纽约人,但是劳动力人数增长最快的是白领就业以及“粉领”女性文秘就业大军队伍的膨胀。1904年地铁系统的开通使得从曼哈顿岛其他居住区到曼哈顿岛下城和中城办公区短程通勤的人数不断增长。 www.6park.com

1898年纽约对布鲁克林和其他区的兼并为曼哈顿提供了宽阔的内陆腹地,把那里更多的工人吸引到纽约拥挤的街道。纽约地铁穿过东河,带来更多的工人,促成更多的办公楼建设。作家欧·亨利曾有句调侃的名言:“如果能够完成的话,纽约将宏大无比。”马克斯·佩奇(MaxPage):《1900~1940年曼哈顿的创造性毁灭》(TheCreativeDestructionofManhattan:1900-1940),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99,第5页;《帝国城市:穿越世纪的纽约》,第404页。 www.6park.com

*经济和就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建造大量建筑已满足数以百计甚至数以千计的办公人员的需求。第一个摩天大楼于1895年拔地而起,很快摩天大楼的建造就蔚然成风。伊曼纽尔·托布勒(EmanuelTobier):《工业时代的曼哈顿商业区》(ManhattansBusinessDistrictintheIndustrialAge),选自约翰·莫勒科普(JohnMollenkopf)主编《权力、文化和场所:纽约随笔》(Power,Culture,andPlace:EssaysonNewYork),纽约,拉塞尔·塞奇基金会,1988,第85~87页。最关键的突破是1902年落成的熨斗楼,该楼被人们用其建筑师丹尼尔·伯纳姆的名字戏称为“伯纳姆蠢楼”,因为有些人认为这座楼将不堪承受自重而倒塌。该楼巧妙地利用了宽街和第五大道相交的一块三角形地块,是建筑史上一个杰作。译者注。但是不到10年时间,就在其旁边又建成了更高大的60层的伍尔沃思大楼。比尔德:前引书,第787页。 www.6park.com

“如同国家大门口的女巫” www.6park.com

如同以往的商都大邑雅典、亚利山大里亚、开罗和伦敦一样,纽约的商业增长也促成文化生活的全盛。泰勒·考恩(TylerCowen):《商业文化的赞誉》(InPraiseofCommercialCulture),马萨诸塞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88,第85~87页。纽约日见成为全球的市场、广告、通俗娱乐中心,向世界输出其适合各种层次文化品味的歌曲、图像和理念。一位世纪之交的英国作家对此颇不以为然,他说,“我们英国人的幽默笑料正在被纽约的出版商们用机器实行机械化加工,甚至英国的婴儿也在吃美国食品,死的时候装在美国造的棺材里下葬”。黑尔:前引书,第522页;弗雷德·A 麦肯基(FredAMcKenzie):《美国入侵者》(TheAmericanInvaders),纽约,阿诺出版社再版,1976,第9页;威廉·R 泰勒(WilliamRTaylor):《追寻愚人村:纽约的文化与商业》(InPursuitofGotham:CultureandCommerceinNewYork),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2,第74~76 页。 www.6park.com

纽约文化也超过了欧洲的标准。纽约佬成了形形色色族裔幽默、调侃和所有现代艺术的保育员,形成一个五方杂处风味日浓的多样化社会。哈莱姆复兴派诗人詹姆斯·韦尔登·约翰逊注意到:“纽约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魔物,像一个女巫,蹲在我国大门口。”安东·C齐德威尔德(AntonCZijderveld):《城市化理论:城市的经济与城市文化》(ATheoryofUrbanity:TheEconomicandCivicCultureofCities),新泽西新不伦瑞克,事务出版社,1998,第2页。 www.6park.com

纽约人自己经常把他们的这座城市看成是一种新型城市的先驱。比尔德:前引书,第780~782页。纽约熠熠闪光的玻璃幕墙高楼和灰暗的街道景色是现代大都市一种新的勇敢的表达方式。小说家约翰·道·帕索斯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纽约的这种景致: www.6park.com

雾霭之中,萤火虫一样的通勤火车穿越朦胧可见、纵横交错的桥梁,升降机在不停地爬升和下降,港口的灯光若明若暗。约翰·多斯·帕索斯(JohnDosPassos):《曼哈顿变迁》(ManhattanTransfer),波士顿,霍顿·米夫林出版社,1925,第305页。 www.6park.com

美国拔地而起 www.6park.com

在当时世界的很多地方,这些景象与城市化本身相生相伴,成为其同义语。乔治·科汉评论说,“若离开纽约,每一个城市都是布里奇波特”,这当然不无道理。但是,其他美国城市——不仅是芝加哥——都试图效仿纽约老大哥的城市景观。保罗·克罗韦尔、AH拉斯金(PaulCrowellandAHRaskin):《纽约:世界上最大的城市》(NewYork:TheGreatestCityintheWorld),选自罗伯特S艾伦(RobertSAllen)主编《我们美丽的城市》(OurFairCity),纽约,前锋出版社,1947,第58页。伍尔沃思大楼建成不到一年,西雅图就建造了42层高的史密斯塔楼,把建造巨型建筑物的风气带到太平洋沿岸城市。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圣路易斯不甘落后,都急不可待地竖起显示其商业中心地位的新界标。蒂福德:前引书,第76页;约翰·G克拉克(JohnGClark)、戴维·M凯兹曼(DavidMKatzman)、理查德·D麦金泽(RichardDMcKinzie)、西奥多·沃森(TheodoreWatson):《20世纪美国的三代人:家庭、社区和国家》(ThreeGenerationsinTwentiethCenturyAmerica:Family,Community,andNation),伊利诺伊霍姆伍德,多尔西出版社,1977,第403页。 www.6park.com

略小的城市也不甘示弱,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在伦敦这个世界最大的城市以及柏林、巴黎都没有一个高层建筑之时,钢梁框架结构的高楼就已出现在名不见经传的缅因州的班戈、俄克拉何马州的图尔萨、得克萨斯州的加尔维斯顿等小城市。费城、波士顿和华盛顿特区等传统约束力较强的城市对建筑物高度做了限定,但在大多数地方,仅有的约束力是那里市中心区生机勃勃的不动产市场。《丹佛邮报》论证说,一个真正的大都市需要这种建筑来彰显其地位。罗伯特·M弗格森(RobertMFogelson):《1880~1950年闹市区的兴衰》(Downtown:ItsRiseandFall,1880-1950),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2001,第112~166页。 www.6park.com

新的城市世界的中心依然在纽约。她在国际贸易、金融、传媒方面的主导地位的日益增长使她成为美国、进而成为世界不可逾越的商业巨擘。记者AH拉斯金评论说,仅仅是一个下午时间,在曼哈顿一个摩天大楼里所做出的决议,就将会决定在南非上演什么电影,新墨西哥矿区里的儿童是否应该上学,巴西咖啡种植者的收成应该获取多大回报。克罗韦尔、拉斯金:前引书,第37页。 www.6park.com

美国大城市里不断攀升的高层建筑把工业城市建筑的钢铁水泥立面推向高空。从实体角度看,它们令人敬畏,商业城市以此与欧洲巨大的显示精神权威的教堂、伊斯兰世界高傲的清真寺、东亚大帝国的高殿深宇比肩并存。弗格森:前引书,第2页。 www.6park.com

尽管如此,这些钢筋水泥的高塔式建筑尚不具备那种曾塑造城市历史的神圣地点的意义。这些建筑基本上都是商业性质,并不要求它们能够维系道德秩序或社会正义。它们很大程度上是私人利益集团为盈利而建造,不能护卫城市免于激进的改变城市未来观念的人的攻击。

喜欢一。一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一。一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