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第十五章 郊区的胜利
送交者: 一。一[布衣] 于 2010-09-04 16:27 已读 60 次 5 赞  

一。一的个人频道

回答: 城史  由 一。一 于 2010-09-04 15:56


二战后,美国郊区化的速度又一次加快,20世纪50年代,郊区人口显著增长,占全国城市人口增长的84%。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通过了资助退伍军人的法律,拥有住房成为中产阶级、甚至工人阶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到80年代中期,美国所有家庭中的2/3拥有自己的住宅,家庭住房拥有率是经济繁荣的德国、瑞士、法国、英国和挪威的两倍。近3/4的美国劳工联合会和产业工会联合会的会员和绝大多数结构完整的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杰克逊:前引书,第7页;唐纳森:前引书,第4页。 www.6park.com

曾经以农场和城市为主的美国,正在向郊区为主的国家转变。人们不再被限定在老城区或离城市中心不远的“城市电车郊区”,越来越多的郊区居民住在更加分散的新开发的郊区,如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在长岛平原地带上兴起的莱维敦。弗雷德·西格尔(FredSiegel):《未来在这里发生:纽约、哥伦比亚特区、洛杉矶和美国大城市的命运》(TheFutureOnceHappenedHere:NewYork,DC,LA,andtheFateofAmericasBigCities),纽约,自由出版社,1997。为了让莱维敦之类的开发计划切实可行,纽约规划大家罗伯特·摩西曾帮助设计了道路系统,他了解这些新社区巨大的吸引力: www.6park.com

那些只有房屋颜色和所种植物略有区别的火柴盒式的普通郊区住宅,是成功的标志,在其他大陆上数以百万居民对此闻所未闻。狭小的住宅分块不仅反映了开发商的贪婪,也反映了房屋主人不愿修剪太多的草坪和清除太多的积雪的谨慎——这些细节历史学家很难知情。罗伯特·摩西(RobertMoses):《城市死亡了吗?》(AreCitiesDead?),选自《大都市的价值冲突》(Metroplis:ValuesinConflict),第53页。 www.6park.com

历史学家乔恩·蒂福德解释说,郊区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一排排没有尽头的草坪和车库,同时也反映了人们想“逃避现实又不得面对现实的复杂心理”。乔恩·C蒂福德(JonCTeaford):《后郊区时代:边缘城市的政府与政治》(PostSuburbia:GovernmentandPoliticsintheEdgeCities),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1997,第10页。郊区为从拥挤的城市归来和受原有的种族关系困扰的人们提供了临时休息的港湾。在那里,人们可以建立新的友谊和加入新的团体而不必顾及传统的社会习俗。小说家拉尔夫·马丁说,郊区宽敞的庭院、崭新的学校和公园仿佛是“孩子们的天堂”。拉尔夫·G马丁(RalphGMartin):《新的生活模式》(ANewLifeStyle),选自路易斯·H马苏迪(LouisHMasotti)与杰弗里·K哈登(JeffreyKHadden)主编《转变中的郊区》(SuburbiainTransition),纽约,新观点出版社,1974,第14~21页;威廉·H怀特(WilliamHWhyte):《组织人》(TheOrganizationMan),纽约加登城,双日出版社,1957,第331页。 www.6park.com

“死一般沉睡” www.6park.com

显而易见,郊区赢得了数百万普通居民的青睐,但在当时富有经验的社会批评家和城市学者们中却不受欢迎。他们把新的城市边缘社区贬得一无是处,说它们不但破坏了自然景观,还造成了文化的荒漠。整个20世纪后半期,郊区使美国变成了“一个没有固定位置的小块土地的集合体”,“分裂了”国家的认同感并导致民族间界限的扩大。安德列斯·杜安尼(AndresDuany)、伊丽莎白·普雷特-赞贝特(ElizabethPlaterZybeck)、杰夫·斯珀克(JeffSperk):《郊区国家:无序扩张的兴起和美国梦的衰落》(SuburbanNation:TheRiseofSprawlandtheDeclineoftheAmercianDream),纽约,北点出版社,2000,前言第7页,正文第59页。如20世纪50年代的诗人理查德·威尔伯的诗所写得那样: www.6park.com

在精神萎靡与麻木的夏日,上中郊区死一般沉睡。刘易斯·芒福德(LewisMumford):《城市的前景》(TheUrbanProspect),纽约,哈考特·布瑞斯出版社,1968,第221页;唐纳森:前引书,第202页。当小块的郊区土地发展成为成熟的、有建制的社区,尤其在东北部和中西部,它们常常会破坏当地久已存在的经济和生活方式。一位观察家写道,康涅狄格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工厂曾经是当地的经济支柱,现已经倒闭,静静地荒废在那里。“山谷里,通勤者来回穿梭,从乏味的城市匆匆赶往郊区的家,他们的汽车前灯,让它感到了恐惧。”威廉·M多布里恩(WilliamMDobriner):《郊区的阶级》(ClassinSuburbia),新泽西恩格尔伍德克立夫,学府出版社,1963,第140 页。 www.6park.com

对郊区最尖刻的批评往往来自执著的城市规划家和情绪激昂的城市居民。刘易斯·芒福德认为,郊区是“城市对立面”,它抽取了老城区的精华。他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居民和企业迁移到城市郊区,郊区正在把城市由创造性的中心变成被令人唾弃的“杂乱无章而四分五裂的城市集合体”。 www.6park.com

对于向郊区迁移最多的指责集中在日益扩大的种族分裂局面,即大多数白人居住在郊区,而越来越多的黑人滞留在中心城市。很明显,一些新的郊区居民和迎合他们需要的开发商存在着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偏见:1970年,将近95%的郊区居民是白人。作家威廉·怀特抱怨说:“在一些郊区,(你)很难看到一个黑人、穷人或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杰克逊:前引书,第42页;威廉·H怀特(WilliamHWhyte):《反城市》(TheAntiCity),选自《大都市的价值冲突》,第69页;克拉克等:前引书,第469页;海斯:前引书,第7页。 www.6park.com

过去多年居住在南部农村的非洲裔美国人,现在成为很多大城市的主要居民,尤其是北部和中西部大城市。到20世纪60年代,超过51%的非洲裔美国人居住在内城,而内城的白人人口仅为30%。蒂福德:《心脏地带的城市》,第232~244页;克拉克等:前引书,第418页。这种人口分布模式在底特律、纽瓦克、圣路易斯、克利夫兰和加利福尼亚的奥克兰等工业城市最明显。约翰·J哈里根(JohnJHarrigan):《大都市中的政治变化》(PoliticalChangesintheMetropolis),波士顿,小布朗出版社,1976,第36~37页。 www.6park.com

郊区和城市之间隔阂的日益扩大所引起的社会危机,有分裂国家的危险,并且加剧了中心城市的恶化。1968年刘易斯·芒福德令人信服地写道,美国城市“正在解体”。芒福德:《城市的前景》,第207页。当时许多城市似乎被违法、犯罪、吸食毒品等社会病症所吞噬。希默尔法布:前引书,第225~233 页。《纽约时报》在1968年指责说:“社会混乱肆虐纽约。”路易斯·M哈克(LouisMHacker):《美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过程》(TheCourseofAmericanEconomicGrowthandDevelopment),纽约,约翰威利出版社,1970,第351 页。相比之下,郊区成为了白人躲避内城居高不下的犯罪率的避难所。 www.6park.com

“摩天大楼美如烈焰” www.6park.com

面对大量居民向郊区迁移和贫困居民积怨日益加深,中心城市竭尽全力以保全它们的历史优势。有人提出,新的技术造成了城市的蔓延,也能促成人口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向城市集中。他们坚持认为,如果能扫除阻碍城市发展的固有障碍,用更加现代的东西取而代之,古老的城市中心就会得救。 www.6park.com

在瑞士出生的建筑设计师查尔斯·埃德亚·基纳瑞特是这一观点最明确的推崇者,该设计师以柯勃彦这个名字广为人知。他对当时城市小别墅、小公寓和多户分租住房这种大杂烩居住模式不屑一顾。相反,他试图在商用大楼林立的旁边,竖起16层高的公寓大楼。他发表在《郊区居民》杂志上的理想是将居住、商业、娱乐和交通的功能分开,让城市居民享受到足够的绿地空间。 www.6park.com

柯勃彦非常讨厌以前城市那种浪费空间和反现代的装饰风格。为确保城市的将来,他力劝城市要摧毁过时的一切。他甚至赞同苏联城市规划家拆除莫斯科多数历史建筑的举措,苏联在二战后建造的那些超大建筑群反映了他的观点。 www.6park.com

他对纽约古老的棕色石头、市中心狭窄的街道和混合的建筑风格没有任何兴趣,就如同对克里姆林宫尖顶蒜头建筑不感兴趣的一样。对城市中大片租借公寓的肮脏、地铁里人流拥挤而造成的混乱,他感到惊骇。而曼哈顿大跨度的桥梁、高耸建筑的磅礴气势令他兴奋不已,他曾写道:“当黎明的曙光照在玻璃上时,摩天大楼如同美丽的烈焰。” www.6park.com

在他看来,纽约应该向更高的空中发展。柯勃彦想看到这样的城市:“玻璃幕墙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高耸入云,晶莹剔透,在繁茂的树木映衬下,显得更加清澈透亮。”柯勃彦理想当中的纽约,应当是一座“梦幻般的、几乎是神秘的城市……一座挺拔高耸的城市,一个新时代的标志”。 www.6park.com

虽然他希望欧洲重新在城市设计方面引领时代潮流,并将它们的文明建立的“宏伟庄严的成熟之上”,梅勒:前引书,第16、51页;李·科巴斯尔(LeCorbusier):《明天的城市及其规划》(TheCityofTomorrowandItsPlanning),弗雷德里克·埃切尔斯(FrederickEtchells)译,马萨诸塞坎布里奇,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71,第1~7页;雷布琴斯基:前引书,第158~159页;李·科巴斯尔(LeCorbusier):《幻想中的灾难》(TheFairyCatastrophe),选自《帝国城市:穿越世纪的纽约》,第 611~613页。但对那些钟情于欧洲大陆19世纪的建筑风格的欧洲人而言,柯勃彦的城市理念没有多大的吸引力。斗转星移,他的部分想法不仅在美国,还在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发展的城市找到了知音,如在巴西、韩国、日本、中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家的城市。 www.6park.com

“伟大的成就”及其局限性 www.6park.com

柯勃彦雄心勃勃的现代主义观点给美国的城市留下了深深的印记。1960~1972年,芝加哥中心的办公空间扩大了50%,而纽约的办公空间剧增 74%,对城市高耸的建筑与天际背景勾勒出的轮廓,英国作家安姆瑞斯·琼斯曾这样描写:“其对比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有时候令人感到畏惧。”巍峨的塔楼也在其他城市,如波士顿、旧金山、休斯敦,甚至在洛杉矶耸立起来。琼斯:前引书,第99页。 www.6park.com

世界首席现代建筑师之一的山崎建议说,恢弘的城市建筑折射了“我们这样一个规模巨大、成就超然的社会”。马里安纳·莫吉列维奇(MarianaMogilevich):《大而差的建筑》(BigBadBuilding),选自《美国城市的未来》(TheNextAmericanCity);罗伯特·W·吉尔默(RobertWGilmer):《美国石油在城市的巩固:以休斯敦为例》(TheUrbanConsolidationofAmericanOil:TheCaseofHouston),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达拉斯、休斯敦分行,1998年6月6日。然而,这些混凝土与玻璃复合结构的“辉煌成就”要求现已存在的城市街区为此付出沉重大代价。由山崎设计并于1966~1977年兴建的命运多舛的世贸中心,不仅迫使周围原有的供电区里数千个小企业迁出,而且基本上把整个纽约西城与其他城区切割开来。罗伯特·费奇(RobertFitch):《纽约的暗杀》(TheAssassinationofNewYork),伦敦,沃休出版社,1993,前言第6~9页。 www.6park.com

显而易见,这种大规模的城区重建没能阻止人口与企业向郊区迁移。事实上,正如城市规划师简·雅各布指出的那样,它反而加速了向郊区的分散。在20 世纪最后的几十年中,全国人口增长超过6000万人,而中心城市的人口停滞不前,有些甚至出现负增长。到1990年,甚至连纽约人似乎对其万人仰慕的地位也丧失了信心。大约10个人当中有6个向民意测验调查员反映,如果可能,他们将选择其他地方居住。威托尔德·雷布金斯基(WitoldRybczynski)、彼得·利纳曼(PeterLinneman):《收缩中的城市》(ShrinkingCities),摘自《沃顿房地产评论》(WhartonRealEstateReview),1997年秋季号;威廉·科恩布拉姆(WilliamKornblum):《包围中的纽约》(NewYorkUnderSiege),选自苏姗娜·麦格雷格(SusanneMacgregor)、阿瑟·利波(ArthurLipow)主编《另一个城市:纽约及伦敦的人们与政治》(TheOtherCity:PeopleandPoliticsinNewYorkandLondon),新泽西阿特兰蒂克海茨,休曼尼提斯出版社,1995,第37页;杰克·纽菲尔德(JackNewfield),保罗·杜·布鲁(PaulDuBrul):《权力的滥用:永久的政府和纽约的衰落》(TheAbuseofPower:ThePermanentGovernmentandtheFallofNewYork),纽约,维京出版社,1977,第18~24页。 www.6park.com

工业城市最后的烦恼 www.6park.com

20世纪行将结束之际,在世界主要城市中,每两个城市出现人口增长,就会有三个城市出现人口流失。人口下降最严重的是历史悠久的工业城市,如圣路易斯、曼彻斯特、莱比锡等。一个世纪以前,它们引领着世界城市发展的新潮流。在有些城市中,不仅中心城市出现空心化,其周围区域随之衰落,而且城市原有的高度认同意识已消退到令人难以辨识的地步。凯特·斯托尔(KateStohr):《收缩中的城市综合症》(ShrinkingCitiesSyndrome),摘自《纽约时报》(TheNewYorkTimes),2004年2月5日出版;《伦敦恢复生机》(LondonComesBacktoLife),选自《经济学家》(TheEconomist),1996年11月9日出版。小说家乔纳森·弗莱泽写到他的家乡时问道:是什么让城市中活着的人记不起逝者的年龄,并对他的去世没有遗憾?答案只有圣路易斯知晓。埃里克·桑德威斯(EricSandweiss):《介绍》(Introduction),选自提姆·福克斯(TimFox)主编《我们住在哪里:圣路易斯社区指南》(WhereWeLive:AGuidetoStLouisCommunities),圣路易斯,密苏里历史协会出版社,1995,第2页。 www.6park.com

美国其他强大的世界级制造业中心——纽瓦克、克利夫兰、圣路易和底特律——的个性,如果不是被来自纽约的城市形象与理念超过,就是被洛杉矶或硅谷这样的城市新贵所超越。虽然这些城市的郊区相对健康发展,但它们不能构成主要的城市中心。历史学家乔恩·蒂福德指出,中西部城市已被转变成了一个“文化的殖民地……如同不受人注意的衣衫褴褛的妇人,炫耀着她昨日拥有过的文化时装”。这些昔日引以为荣的、独树一帜的城市灯塔,随着斗转星移,“受到了来自有卫星城的大都市发出的强有力的挑战”。蒂福德:《心脏地带的城市》,第244、255页。 www.6park.com

工业城市走向没落反映了一个世界范围的普遍现象。在日本,大阪、名古屋和其他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流失了最有天分的都市居民,丧失了许多有别于东京的城市特征。与其相似,曼彻斯特这样曾经的世界制造业巨擘,与拥有世界级的文化机构、全球广泛联系、商业广告代理云集的伦敦相比,逊色了许多。欧洲其他老工业中心,如都灵和杜塞尔多夫,也陷入停滞状态并走向衰落。安娜·塞格雷(AnnaSegre):《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都灵》(Turininthe1980s),选自休·克劳特(HughClout)主编《二十世纪晚期的欧洲城市》(EuropesCitiesinEuropesCitiesintheLate20thCentury),乌得勒支,荷兰皇家地理学会,1994,第106页;冈特·格莱伯(GunterGlebe),《杜塞尔多夫:经济的重新构建与人口变化》(Dusseldorf:EconomicRestructuringandDemographicTransformation),选自《二十世纪晚期的欧洲城市》,第127页。 www.6park.com

“普遍的渴望” www.6park.com

郊区在世界主要经济大国取得了胜利,也横扫了所有工业发达国家的每一个角落。与选择居住在拥挤的公寓大楼相比,更多的人似乎把他们心中“更好的城市”定义为有更多的个人空间和隐私,甚至还要有一块私家草坪。著名的洛杉矶城市规划家意大利移民埃德加多·孔蒂尼解释说: www.6park.com

郊区住宅是每个移民的梦想,如同仆人想拥有自己的城堡一样的梦想。到这里来的欧洲人对郊区感到非常的兴奋。他们再也不要住在公寓里!拥有自己的住宅是所有人普遍的渴望。杰克·罗森塔尔(JackRosenthal):《外部城市:美国郊区骚动概览》(TheOuterCity:AnOverviewofSuburbanTurmoilintheUnitedStates),选自马苏迪与哈登,前引书,第269页。 www.6park.com

阿根廷和澳大利亚 www.6park.com

拥有私人住宅的“普遍的渴望”早期出现在阿根廷和澳大利亚的前殖民城市。这些国家土地资源富足,城市居民利用土地优势很快地迁居城市边缘。到 1904年,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市规模扩展的如此之大,以至于一位西班牙观察家评价说:“它简直不是一座城市,而是许多城市的连接组合。”在随后的整个20 世纪,这种趋势没有减退。詹姆斯·R斯科比(JamesRScobie):《1870~1910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从广场到郊区》(BuenosAires:PlazatoSuburb,1870-1910),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74,第191页;查尔斯·S萨金特(CharlesSSargent):《1870~1930年阿根廷大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空间演进》(TheSpatialEvolutionofGreaterBuenosAires,Argentina,1870-1930),坦佩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亚利桑那州立大学,1974,第123~125页。 www.6park.com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澳大利亚。1930年以后,随着农村人口的骤然下降,澳大利亚大城市周围郊区的发展和美国郊区一样迅速,在墨尔本和悉尼,这种情况尤为明显。和美国一样,澳大利亚的知识分子总体上反对郊区化趋势,但人口照样被吸引到了文化相对滞后的地区。一位作家善意地写道,请“澳大利亚人呆在家里,和家人在一起”。杰弗里·博尔顿(GeoffreyBolton):《牛津澳大利亚史:中间路线(1842~1968 年)》(TheOxfordHistoryofAustralia:TheMiddleWay),墨尔本,牛津大学出版社,1990,第121~124 页。 www.6park.com

英国和现代“花园城市” www.6park.com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摧毁之后,英国的城市规划人员有意识地寻求将伦敦市中心拥挤的工业及人口向郊区转移。1943年首次启动的阿伯克龙比计划,重点强调发展“新城”,城外绿地环绕,旨在扩展首都的周边面积。芒福德:《城市的前景》,第236页;哈透格:前引书,第103页。 www.6park.com

这个计划只是部分地得到了执行,但随后的数十年里,随着汽车使用量的增长,伦敦向郊区迁移的速度和其他地方一样迅速加快。1980~2000年,英国人口增长虽不明显,但建设面积却增加了两倍以上。理查德·罗杰斯、理查德·伯德特(RichardRogersandRichardBurdett):《让我们把更多的东西添进城市》(LetsCramMoreintotheCity),摘自《新政治家》(NewStatesman),2000年5月22日出版。可能最为明显的是,在2000年大约有70%仍然居住在城市中心的居民向调查者反映,他们更喜欢住在其他地方。帕特里克·科林森(PatrickCollinson):《财产:减速意味着更稳定的市场》(Property:ASlowdownWillMeanaSteadierMarket),摘自《卫报》(TheGuardian),2000年10月28日出版;《大都市的音乐》(TheMusicoftheMetroplis),摘自《经济学家》(TheEconomist),1997年8月2日出版。 www.6park.com

伦敦这个头号国际化都市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郊区化趋势最为突出。二战后,伦敦周围向不可能在城市中心拥有自己住宅的城市中产阶级,甚至工人阶级提供了住所。伦敦外城60%以上的居民拥有住房,是靠近城市中心人们拥有住房比例的两倍。埃姆里斯·琼斯(EmrysJones):《伦敦》(London),选自马太·多甘与约翰·D卡萨达(MatteiDoganandJohnDKasarda)主编《大都市时代》第二卷《大型城市》(TheMetropolisEras,vol2,TheMegacities),加利福尼亚纽伯里公园,传奇出版社,1988,第105页。 www.6park.com

寻找实现“普遍的渴望”改变了区域的基本地理状况。1960年以后,伦敦市中心人口开始流失,而整个地区,尤其城市周边人口增长十分明显。哈透格:前引书,第121页。就像HG威尔斯一个世纪以前预言的那样,英格兰南部的大部分,甚至是中部正在迅速地变成伦敦广阔而分散的郊区。以致像肯特郡和康沃尔郡这样的曾经距离遥远的农村地区,也异想天开地想成为伦敦的住房供应市场。并非所有到乡下的人都要每天通勤,有些人一周内通勤两到三次,而平时在家里或卫星城的办公室里工作。亨利·特里克斯(HenryTricks):《逃离城市》(EscapefromtheCity),摘自《金融时报》(TheFinancialTimes),2003年10月12日出版。 www.6park.com

西欧的郊区化 www.6park.com

尽管西欧的其他城市管理部门存在着强大的偏见,反对郊区发展和人口的低增长,但从这些城市也可以看出相似的城市人口分布模式。皮艾特罗·S尼沃拉(PietroSNivola):《风景的规则:政治如何塑造欧洲和美国的城市》(LawsoftheLandscape:HowPoliticsShapeCitiesinEuropeandAmerica),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布鲁金斯出版社,1999,第27~28页;彼得·马库塞与罗纳德·范·肯彭(PeterMarcuseandRonaldvanKempen):《结论:已改变的空间秩序》(Conclusion:AChangedSpatialOrder),选自彼得·马库塞与罗纳德·范·肯彭主编《全球化中的城市:新的空间秩序?》(GlobalizingCities:ANewSpatialOrder?),伦敦,布莱克威尔出版社,2000,第260页。 20世纪80年代,马德里和杜塞尔多夫等城市人口下降,而这些城市的周边地区人口急剧膨胀。曼维尔·巴伦苏埃拉与阿纳·奥利维(ManuelValenzuelaandAnaOlivera):《马德里首都城市与大都市区》(MadridCapitalCityandMetropolitanRegion),选自《二十世纪晚期的欧洲城市》,第57~59页;格莱伯:前引书,第126~132页。这种趋势在欧洲最大的经济强国德国非常流行。尽管德国的城市规划者对中心城市社区比较偏爱,但也无法阻挡郊区化势头。杰弗里·M迪芬多夫(JeffryMDiefendorf):《美国对西欧的影响:跨大西洋视角中的美国化与西方化》(TheAmericanImpactonWesternEurope:AmericanizationandWesternizationinTransatlanticPerspective),德国历史学会会议,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1999年3月25日至27日。 www.6park.com

在1970至1997年之间,德国的金融中心法兰克福中心城市人口下降,而人口密度较低的城市郊区人口急剧膨胀,向外延伸了30到50英里。就业随之向郊区迁移,导致中心城市就业机会减少,郊区地区就业人数增加。汉堡的发展模式与此类似。哈透格:前引书,第110~116页。 www.6park.com

英国和美国一样,人口外迁反映了拥有住房是“普遍的渴望”,这一梦想只有在城市周边新开发的住宅区得以实现。正如一位德国学者指出的那样,在郊区拥有住房并不是抛弃大都市,只是人们“向幸福生活”迈出了一步。《讨论》(Discussion),选自《城市史研究》(TheStudyofUrbanHistory),前引书,第278页。 www.6park.com

欧洲城市的隔都现象 www.6park.com

对城市犯罪的恐惧等诸多负面因素,也开始加速了欧洲主要城市人口的分散。埃里·利尔(EliLehrer):《逍遥法外》(CrimeWithoutPunishment),摘自《标准周刊》(WeeklyStandard),2002年5月27日出版。在一些城市,这种不安全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移民涌入城市造成的,他们多数来自非洲和中东国家。这些新来者是20世纪50、60年代由于劳动力缺乏而招募来的劳工,其中大多数人留了下来,随着欧洲大陆经济的衰退,越来越多的人处于半失业或者失业状态。简·拉思(JanRath):《族裔音乐主持人的游戏?阿姆斯特丹移民企业和小环境的延续》(AGameofEthnicMusicalChairs?ImmigrantBusinessesandtheAllegedFormationandSuccessionofNichesintheAmsterdamEconomy),选自索菲·鲍狄-杰德特与马科·马蒂内欧(SophieBodyGendrotandMarcoMartiniello)主编《欧洲城市中的少数民族:社会融合与社会排斥的动力》(MinoritiesinEuropeanCities:TheDynamicsofSocialintegrationandSocialExclusiveattheNeighborhoodLevel),洪德密尔贝辛斯托克汉普郡,麦克米兰出版社,2000;《欧盟需要外国劳工但憎恨他们的成功》(EUNeedsForeignWorkersbutResentsTheirSuccess),摘《印度人》(TheHindu),2001年8月 3日出版;《犯罪与政治》(CrimeandPolitics),摘自《商业周刊》(BusinessWeek),2002年3月18日出版。 www.6park.com

在许多地方,移民人口占当地人口的30%到40%,如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长期以来,这些城市地区非常平静,而现在这些移民的怨恨与日俱增,有时带有暴力成分。荷兰的埃德伍德·博默夫(EduourdBomhoff)和奈伯(Nyber)提供的一份研究报告;詹尼弗·埃里克(JenniferEhrlich):《慷慨的荷兰对移民似乎不那么慷慨》(LiberalNetherlandsBecomesLessSoonImmigration),摘自《基督教科学箴言报》(ChristianScienceMonitor),2003年12月19日出版;菲利普·里斯(PhillipRees)、埃弗特·范·英霍夫(EvertvanImhoff)、海伦·德拉姆(HelenDurham)、马奇·库匹泽斯基(MarekKupiszewski)、戴伦·史密斯(DarrenSmith):《欧洲国内移民与地区性的人口动力学:对荷兰的个案研究》(InternalMigrationandRegionalPopulationDynamicsinEurope:NetherlandsCaseStudy),欧洲议会,1998年8月出版。越来越多的外来移民聚集中心城市,他们成为城市中心的主要居民,而许多土生土长的荷兰人开始向城市周边开发的富裕郊区迁移。简·霍尔茨·凯(JaneHoltzKay):《在荷兰美国式城市扩张的压力》(InHolland,thePressuresofAmericanStyleUrbanSprawl),摘自《基督教科学箴言报》(ChristianScienceMonitor),2002年10月3日出版。类似人口分布模式同样发生在邻近的城市布鲁塞尔。克里斯琴·凯斯里特(ChristianKestletoot):《布鲁塞尔:后福特时代中福特空间背景中的两极分化》(Brussels:PostFordistPolarizationinaFordistSpatialCanvas),选自《全球化城市》,前引书,第186~210页。 www.6park.com

甚至在巴黎 www.6park.com

甚至在巴黎这个长期以来的城市集中化的堡垒,也开始出现了人口向外迁移的现象。尽管人们认为巴黎人“偏好”居住在人口稠密的地方,但许多巴黎居民也似乎像美国人一样,渴望郊区的生活方式。整个20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中产阶级家庭和就业岗位一道迁离城市中心,跨过更为贫困的靠近城市中心的移民聚集的郊区,迁到首都最边缘的“大花园地带”。马蒂内·伯杰(MartineBerger):《生活空间的道路,就业与住房设备: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巴黎的大都市为例》(TrajectoriesinLivingSpace,EmploymentandHousingStock:TheExampleoftheParisianMetropolisinthe1980sand1990s),摘自《国际城市与地区研究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forUrbanandRegionalResearch),1996年,第 240~254页;菲埃罗:前引书,第19页;琼·罗伯特(JeanRobert):《巴黎和拉得方斯新区:国家的首都,世界的城市》(ParisandtheIledeFrance:NationalCapital,WorldCity),选自《二十世纪晚期的欧洲城市》,第 17~22页。 www.6park.com

日本的“花园城市” www.6park.com

二战之前,日本的城市规划人员被英国“花园城市”理念所吸引,虽然他们开发“花园城市”的努力由于二战时经济的需求半途而废。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城市郊区地价便宜,可供开发的空间易于得到,城市居民、部分企业向城市周边地区迁移的趋势凸显。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的人口开始流失,周边社区的人口迅速增长。小型重工业城市人口外流现象非常严重,这些城市的经历同欧洲和北美的同类城市如出一辙。安德烈·索伦森(AndreSorensen):《次中心区和卫星城市:东京二十世纪规划多中心主义的经历》(SubcentresandSatelliteCities:Tokyos20thCenturyExperienceofPlannedPolycentrism),选自《国际规划研究》(InternationalPlanningStudy)第1期,第6页(2001年9月);莫里斯:前引书,第263~264 页。 www.6park.com

20世纪70年代,东京这个发达国家中最大都市向外扩展的势头强劲。第一步是修建新宿、涩谷和池袋等新的城市次中心,以缓解原有核心区的压力。起初这些大规模开发是依照石川秀明的基本规划进行的,其城市分散理念也是在首都周围创建绿色环绕带。 www.6park.com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次中心发展成为繁华都市的一部分,这里有许多日本最高的建筑,像阳光塔、东京都厅等。爱德华·塞登斯蒂克(EdwardSeidensticker):《上升中的东京:大地震以来的城市》(TokyoRising:TheCitySincetheGreatEarthquake),纽约,诺普夫出版社,1990,第290~303页。在远离城市中心的边缘地带开发更多的绿色环绕带的计划没能成功。如同洛杉矶的奥姆斯特德规划一样,石川秀明的“花园城市”宏伟计划成为了经济私利和土地拥有者的政治权利的牺牲品。卡罗拉·海因:前引书,第309~342页。 www.6park.com

东京城市中心地价日益飞涨,促使城市大规模向外扩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产阶级梦想拥有自己的住房,甚至是拥有只能放一张床位的公寓的想法也难以实现。为了能买得起住房,1970~1995年,有将近1000万人不得不居住在环绕中心城市的关东平原的郊区。索伦森:前引书;希尔与藤田:前引书,第11页;塞登斯蒂克:前引书,第336~337页。 www.6park.com

喜欢一。一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一。一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