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阅微1 燕瘦-汉舞特点 翘袖折腰三道弯
送交者: 屠小七[布衣] 于 2010-12-26 10:45 已读 95 次 3 赞  

屠小七的个人频道

回答: 德音只应天上有  由 屠小七 于 2010-12-26 10:14



创建词条
中国古典舞 www.6park.com

开放分类:中国文化古典主义艺术 www.6park.com

编辑词条分享 www.6park.com

* 新知社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腾讯微博
* 移动说客
* 网易微博
* 开心001
* 天涯 www.6park.com

本词条由xf西风狼创建,已被浏览1442次,共有6位协作者编辑了8个版本。最新协作者:nuofei ,szrzi,幸福像花一样,shirley1985011,joanqy。 www.6park.com

中国古典舞从其源来说,是古代舞蹈的一次复苏,是戏曲舞蹈的复苏,是几千年中国舞蹈传统的复兴。十分明显,它的审美原则不是什么新发明,而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流传和延续,是用一根长线从古串到今的,这些原则非但在戏曲中可见,在唐宋乐舞中,在汉魏“舞戏” 中,甚至在商周礼乐中,都能见其蛛丝马迹它的文化特征;就其流来讲,它是在原生地上生成的一个崭新的艺术品类,这是一个可以和芭蕾舞、现代舞相媲美的新的舞蹈种类,这个衍舞种是地道的中国货。
纠错 编辑摘要
目录 www.6park.com

* 1 (Chinese classical dance)——概述
* 2 (Chinese classical dance)——历史
* 3 (Chinese classical dance)之灵魂——身韵
* 4 (Chinese classical dance)的技巧
* 5 (Chinese classical dance)的节奏特点
* www.6park.com

* 1 (Chinese classical dance)——概述
* 2 (Chinese classical dance)——历史
* 3 (Chinese classical dance)之灵魂——身韵
* 4 (Chinese classical dance)的技巧
o 4.1 (一)旋转的特点
o 4.2 (二)翻身的特点
o 4.3 (三)弹跳的特点
* 5 (Chinese classical dance)的节奏特点
* 6 (Chinese classical dance)需要表演者具有的特殊能力
* 7 (Chinese classical dance)现今的发展方向
* 8 中国古代七大古典舞
* 9 和芭蕾舞的不同
* 10 (Chinese classic dance)其它相关
* 11 结 语
* 12 参考资料
* www.6park.com

中国古典舞有着悠久的人体动态文化,是中国舞蹈中最传统、最具代表性、最精湛的一个组成部分。 www.6park.com

中国古典舞 - (Chinese classical dance)——概述 www.6park.com

中国古典舞中国古典舞 www.6park.com

中国古典舞(Chinese classical dance),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融合了许多武术、戏曲中的动作和造型,特别注重眼睛在表演中的作用,强调呼吸的配合,富有韵律感和造型感,独有的东方式的刚柔并济的美感,令人陶醉。中国古典舞主要包括身韵、身法和技巧。身韵是中国古典舞的内涵,每个舞蹈的韵味不同,两个人跳同样动作,韵味都不同。身法则是指舞姿还有动作。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的古典舞蹈非常强调 “形神兼备,身心互融,内外统一”的身韵。神韵是中国古典舞的灵魂。神在中而形于外,“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意念情感造化了身韵的真正内涵。
中国古典舞的音乐大多采用中国特有的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曲,如古筝、二胡、琵琶等。中国古典舞服装古色古香,根据舞蹈的具体要求也各有特色,汉唐舞大多采用传统的汉服。
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色的舞蹈。古典舞创立于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也就是说还未完全从戏曲中蜕变出来,称它为戏曲,它已去掉了戏曲中最重要的唱与念;说它是舞蹈,它还大量保持着戏曲的原态。戏曲中的歌也好,舞也好,是为了演故事服务。即便是不唱不白的武戏也还是戏,其舞对角色行当的从属性也是十分鲜明的。 www.6park.com


中国古典舞 - (Chinese classical dance)——历史 www.6park.com


中国古典舞中国古典舞 www.6park.com

中国有着悠久和灿烂的舞蹈历史和文化,对于中国舞蹈的历史而言,不论在历史文物,文字史料到戏曲的具体表演形式中,都有大量的记载和遗存,在中国舞蹈史书中就系统地论述了从原始舞蹈“舞”的起源,到历代舞蹈的表演形式、舞目、功能、思想内容等。
中国古典舞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宫廷舞蹈或更为遥远时代的民间舞蹈。至周代开始,到汉、两晋乃至唐代五代宫廷设立专门的乐舞机构,集中和培养专业乐舞人员,并对流行于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乃至外邦舞蹈进行了整理、研究、加工和发展,形成了宫廷舞蹈。其中如周代的《六代舞》(包括《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菠》、《大武》六个乐舞),唐代的《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乐部伎》、《大曲》等,异彩纷呈,各领风骚。中国宫廷舞蹈,是历代统治者愉悦享乐、歌功颂德的一种重要工具 www.6park.com

中国舞在人体形态上强调“拧、倾、圆、曲,仰、俯、翻、卷”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气质美。从出土的墓俑和敦煌壁画中不难看出这一点是由古至今一脉相承而不断发展演变的。如秦汉舞俑的“塌腰蹶臀”、“翘袖折腰”、唐代的“三道弯”、戏曲舞蹈中的 “子午相” “阴阳面” “拧麻花”,中国民间舞的“辗、拧、转、韧”等无一不贯穿着人体的“拧、倾、圆、曲”之美。 www.6park.com

“律”这个字它包涵动作中自身的律动性和运动中依循的规律这两层含义。一般说动作接动作必须要“顺”,这“顺”是律中之“正律”,动作通过“顺”似乎有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之感。“不顺则顺”的“反律”也是古典舞特有的,可以产生人体动作千变万化、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动感。“逢冲必靠、欲左先后、逢开必合、欲前先后”的运动规律,正是这些特殊的规律产生了古典舞的特殊审美性。无论是一气呵成、顺水推舟的顺势,还是相反相成的逆向运势,或是“从反面做起”,都是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圆、游、变、幻之美,这正是中国“舞律”的精奥之处。 www.6park.com

《楚腰》是由北京舞蹈学院资深舞蹈家孙颖教授创作的,是一个典型意义上的中国古代巫舞的现代诠释,重现了中国古代楚地特有的巫舞事神、娱神特点。仿古,却不泥古;创新,却不媚俗;在浓厚的巫文化背景的支撑下,从现代人对历史思考、追寻的视角,审视传统的巫文化精神。《淮南子、修务训》描述:“今鼓舞者绕身若环,曾绕摩地,扶于婀娜,动容转曲,便娟拟神,神若秋风被药,发若结旌,驰骋若惊。”这里说的“绕身若环”当是向后下腰,手摩于地,其娟秀婀娜之神韵,如神女;纤弱之态,如香草偃于秋风。这些动作都非常难于表演,在舞蹈《楚腰》中,以上特色都具有显著的再现和发展。 www.6park.com

舞蹈“楚腰”出自《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唐朝杜牧的诗中也有:“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的赞叹。在我国汉画像石、壁画及古代造型艺术中存在着许多“翘袖折腰”的舞姿形象,在汉乐府中记载着“亢袖起舞,奋袖低昂,顿足起舞,连臂踏地”的形象描述,不禁让人浮想翩翩。 www.6park.com

就巫术内涵在舞蹈中的表现来看,在仿古或创新的中国古典舞如《霓裳》、《飞天》、《踏歌》等作品中,总有些完全相同或相似的东西贯穿于创作活动中,即以一种实现虚与实相统一的手段,追求完满的舞蹈境界,《楚腰》亦如此。创作者紧紧抓住楚舞翘袖折腰的形态特点,突出女子舞蹈腰部的动态、美感,将巫文化中的 “羽人崇拜”表现得淋漓尽致。将历史与现实、形态与意境这两对相生相对的虚实关系渗透到舞蹈作品中,舞台上栩栩如生的楚舞,让人不知到底身在何处,仿佛漫长的历史的文化之旅,在这一刻已是苦尽甘来,那不是文明的浮华,而是升华。 www.6park.com

 汉高祖刘邦的宠姬戚夫人,本山东定陶人,是西汉初年擅长歌舞的名姬。
  戚夫人多才多艺,会鼓琴、歌唱,精于舞蹈。既会跳当时流行、刘邦又极喜爱的「楚舞」,又擅长「翘袖折腰之舞」。所谓「翘袖折腰之舞」,看来不是某个舞蹈的专名,而是一种以舞袖、折腰为主要动作的舞蹈,是注重腰功与袖式变化的舞蹈形式。从汉画像砖石所见,多为舞袖、折腰,这是当时常用的舞蹈动作。
  刘邦常与戚夫人在宫中歌舞作乐。相传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出宫后曾讲,每年正月十日,戚夫人等共入灵女庙,祭神歌舞,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接着「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到了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之相连爱。」这很像民间迎神赛会时群众性的娱乐歌舞活动,「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是人们手臂相连,一面唱歌,一面脚踏着拍子舞蹈,有如唐代的「踏歌」。 www.6park.com


歌词: www.6park.com

君若天上云
侬似云中鸟
相随相依
浴日浴风

君若湖中水
侬似水心花
相亲相恋
浴月弄影

人间缘何聚散
人间何有悲欢
但愿与君长相守
莫作昙花一现 www.6park.com

这支《踏歌》,堪称中国舞蹈史的里程碑 www.6park.com

《踏歌》的编导孙颖积几十年潜心钻研,在中国舞蹈历史文化中挖掘和创作了这部作品 www.6park.com


其舞蹈具有中国汉代女乐舞蹈的形态特征: www.6park.com

一是"怀悫素驰杳冥的高蹈周游",以端诚的神态追寻旷远的境界促成了女乐舞蹈"高蹈周游"的形态特征; www.6park.com

二是"动赴度顾应声机讯体轻",汉代女乐舞者以"纤腰","轻身"为美,舞蹈"机迅体轻"却又节奏感极强,
如赋中所说"兀动赴度,指顾应声",舞者时而"绰约闲摩",时而"纷飙若绝",时而"翼尔悠往",时而"回翔竦峙"; www.6park.com

其三,是"轶态横出,瑰姿谲起",交长袖,手足并重,"委蛇姌袅,云转飘忽". www.6park.com

《踏歌》在 静态舞姿 上大量借鉴了古代遗存汉画砖的造型,展示了汉魏舞风的奇妙瑰丽,再现了民间古补的踏歌风格. www.6park.com

舞蹈动作运用了"一边动"的独特舞姿,180度运动弥补了动作的协调对称,基本是"一顺边"运动.如:
顿步向后甩右手,再用肩带右臂向左前方扣盖,顿步;然后,向前行进,右手曲小臂向后,向前,由低到高前后收送,第八拍,斜前举臂的动作.
这样典型的"一顺边"动作使舞蹈更显得新颖别致,别有一番韵味.舞蹈始终在运动,如行云流水; www.6park.com

旁侧三道弯体态打破了以前一提汉风三道弯就塌腰撅臀的做作之态,静态中含着一种自然的动感,同时也颇居妖媚之美. www.6park.com


《踏歌》在传统调度上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强弱结合,对比恰到好处,一顿,一流动更为中国古典舞的神韵,展现中国古典文化的风姿. www.6park.com


孙颖孙颖,男,(艺术家)、教授、唐古典舞教研室、研究生导师。 www.6park.com

1929年出生于黑龙江讷河,祖籍河北。 www.6park.com

早在1950年就在中央戏剧学院舞蹈系从师于吴晓邦先生;毕业后留校组建的古典舞教研组研究戏曲舞蹈;1954年任北京舞蹈学校古典舞教研组副组长;1957年划为右派。 www.6park.com

1979年,回到北京。任《舞蹈》杂志及《舞蹈论丛》古代史专栏编辑,期间曾发表《试论中国古典舞》、《再论中国古典舞》、《三论中国古典舞》、《天足于小脚时代的分歧》、《驳传统舞蹈还需要“舞蹈化”的奇谈》、《争论的是什么?分歧在那里?》等多篇文章。 www.6park.com

自 1981年,先后在北京舞蹈学院任图书馆馆长、史论系系主任等职。在此期间,创编了以建安时期为历史题材的古典舞剧《铜雀伎》,于1985年由中国歌剧舞剧院首演并成为首届中国艺术节唯一入选舞剧剧目。之后,曾为电视剧《唐明皇》、《三国演义》、《司马迁》、《炎黄始祖》等剧编舞。 www.6park.com

1994年移民美国,在美国完成了研究生课题:《中国古代舞蹈教程》教学提纲及教材。 www.6park.com

1997年,创作“寻根述祖谱华风”之一:《炎黄祭》由北京舞蹈学院96级毕业生公演(其中《踏歌》获中国舞首届“荷花杯”大赛金奖); www.6park.com

1999年创作寻根述祖谱华风之二:《龙族风韵》由重庆市歌舞团首演; www.6park.com

2000年,受重庆大学之聘,任舞蹈系系主任。 www.6park.com

2001年,北京舞蹈学院为孙颖教授设立“汉、唐古典舞教研室”,开始招收本科生并担任研究生导师。 www.6park.com

代表作有:踏歌、楚腰、谢公屐等。

喜欢屠小七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屠小七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