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电脑前线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2024年最惨游戏犯了什么错?3亿美元8年研发,发布后在线仅数百人
送交者: gonewithsmoke[☆★★★声望勋衔15★★★☆] 于 2024-08-28 9:28 已读 8390 次  

gonewithsmoke的个人频道

由曾拿下TGA年度最佳游戏的《守望先锋》打头,FPS游戏掀起了一阵英雄射击热,在《守望先锋》之后,《Apex》凭借英雄射击+大逃杀的模式脱颖而出,大获成功。拳头公司则结合了英雄射击和CS的传统团竞,做出了《无畏契约》这款红遍全球的竞技游戏,前不久游戏国服更是官宣在线人数破百万。

PC端的英雄射击游戏如此火热,作为主机端三大巨头之一的索尼也看上了这个领域,在2023年索尼收购了Firewalk工作室,并称这家工作室将为PS平台开发他们的第一款3A多人游戏新作,而这一新作指的就是本月发布的《星鸣特工》(Concord)。


《星鸣特工》于8月24日正式在PS5和PC同步发售,但令人遗憾的是,发售日Steam的最高在线人数仅为697人,而这一数字在随后几天进一步下降。据称这款游戏耗费了八年时间开发,开发成本高达3亿美元,怎么会迎来如此惨败?


游戏质量不错,但缺乏IP支撑

《星鸣特工》作为一款全新的英雄射击游戏,其玩法内核更偏向于祖师爷《守望先锋》,而不是像《Apex》和《无畏契约》那样融合了大逃杀和传统团竞的玩法。《星鸣特工》TTK设计也更近似于《守望先锋》,甚至要比《守望先锋》有着更长的TTK,整体上几乎不存在即死伤害,甚至于一梭子打不死一个人。

从《星鸣特工》的英雄简介界面来看,也是和《守望先锋》更接近,武器和英雄绑定,而不是像《Apex》和《无畏契约》可以自选武器使用。技能系统的占比也更重,《Apex》和《无畏契约》的英雄技能也很重要,但是枪法仍是核心,《星鸣特工》的部分英雄则是完全依托于技能组进行作战,枪反而成为了辅助性道具。


从以上对于游戏玩法的简单剖析可以看出,《星鸣特工》是一款更为原汁原味的以《守望先锋》为代表的英雄射击游戏,不过《星鸣特工》把较为常见的大招给去掉了,游戏目前只有基础技能组,这也算是《星鸣特工》在OW模式上的一些创新吧。

毕竟是投入了八年时间、3亿美元成本的游戏,《星鸣特工》在美术质量上还是称得上十分优异的。人物角色建模精致,整体画面观感不错,之前工作室说3A游戏看来也不是吹牛,看得到的地方游戏确实很有质感。


从游戏的PV中,也可以窥见游戏地图场景的精致,相较于其他竞技游戏为了低配设备优化做出的画面妥协,《星鸣特工》在画质这个赛道上还是有很大的领先。

不过《星鸣特工》还是存在问题的,作为后来者,《星鸣特工》缺少IP支撑就很影响游戏的推广。早期开荒阶段,《守望先锋》背靠暴雪(当时暴雪口碑还很好),尚且需要和其他大作如《魔兽世界》《暗黑破坏神》联动拉人气,《无畏契约》如果不是拳头出品也很难达到今天的高度。

目前英雄射击的市场已经饱和的情况下,《星鸣特工》这种缺少IP的新作自然是举步维艰,其开发商Firewalk虽然被索尼并购但并没有什么名气,算不上顶级工作室。那玩家为什么不选择拳头暴雪这样的大厂,而选择名不见经传的Firewalk呢?这可能也是影响到游戏上线初期热度的原因之一。

索尼旗下其实也有不少知名IP的存在,其影视部门不就有“蜘蛛侠”的版权吗?不过可能是考虑到游戏已达3亿美元的开发成本,加入IP所需的授权费实在难以接受。就算索尼影视部门有不少IP,但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该给的授权费也不会因为在同一家公司旗下就减免掉。

索尼强推,LGBTQ+加持下却口碑不佳

虽然Firewalk并不出名,但这次的发行方毕竟是索尼,游戏界的巨无霸公司,就算不砸钱在外部平台宣发,光是PS平台的流量索尼就能喂个够。《星鸣特工》上线后,索尼直接把游戏焊死在了PSN商店推荐页面。


如此力推也能看出索尼的决心,或许是因为主机竞争的原因,任天堂的底色是全年龄并且NS机能受限也不在同赛道,索尼PS平台本世代真正的竞争对手Xbox的优势就是在“车枪球”,尤其是“枪”上。

微软近期还收购了动视暴雪,《使命召唤》这一FPS重量级IP以及英雄射击鼻祖《守望先锋》都归于微软旗下,再加上微软第一方大作《光环》系列和《战争机器》系列,微软可以说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射击游戏矩阵。


索尼面对竞争,加上想在英雄射击这一热点领域分一杯羹的想法,力推《星鸣特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只可惜如此力度下《星鸣特工》成绩实在拿不出手,游戏口碑也算不上好,PSN商店暂只有2.88分。从玩家评论来看,这一切的原因,恐怕还是要归咎于游戏的LGBTQ元素。


《星鸣特工》的角色设计充斥着LGBTQ元素,或者说完全依照了政治正确下的多元化需求,原先的Steam商店页面游戏标签上就挂着“LGBTQ+”(现已撤下),目前看仍有“彩色”这一政治正确元素的标签。


为什么要加入LGBTQ+这样的小众元素呢?作为一家国际化公司,通过加入LGBTQ+元素或许能够展现索尼的社会责任,《星鸣特工》的美术风格也像是面对欧美市场而非亚洲市场。

而欧美地区的LGBTQ+氛围本就浓厚,根据芬兰游戏业非盈利组织We in Games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38%的芬兰受访者自我认知为LGBTQ+群体。既然索尼有这个意向,那位于美国华盛顿的Firewalk工作室自然也就会为游戏增加大量相关元素了。

问题就出在这,《星鸣特工》是一款面向大DAU设计的在线多人竞技游戏,加入过多的LGBTQ+元素,本质上就是在靠向小众群体。《星鸣特工》作为FPS游戏男性用户更多,根据第三方数据统计,男性的LGBTQ+人群比例要比女性低不少,接受度上存在落差。

也就是说游戏的大DAU需求和偏向小众群体的LGBTQ+元素是冲突的,拥抱LGBTQ+群体自然让一些对此不感冒的人不会对游戏产生购买意愿,而LGBTQ+群体和射击游戏受众群体的重合程度可能也不高,难以对游戏形成足够的支持。

免费游戏当道时代,索尼为何选择本体付费?

导致《星鸣特工》热度不高的另一原因,可能是游戏本体的买断制了。目前较为火热的几款英雄射击游戏,《守望先锋2》《Apex》《无畏契约》都是本体免费,测试阶段热度不错的《漫威:争锋》目前宣传也是本体免费制。

《星鸣特工》却在免费浪潮下,颇为“叛逆”地选择了本体买断制,成为了英雄射击游戏中的“小众群体”。而且游戏的定价还不低,Steam国区目前暂售276元,这价格确实是对标3A大作了。


可能是游戏消耗了太多的开发成本,为了早日收回这3亿美元,索尼选择了本体买断制,就算PC玩家不接受,至少主机玩家还是适应了买断制收费的吧?不过这定价GameLook还是觉得高了,《黑神话:悟空》也才268元,主机玩家愿意付费并不意味着什么价格都要接受。


而且PS平台又不是没有别的英雄射击游戏,《守望先锋2》《无畏契约》都已经上线PS5,目前也都是本体免费制。本来《守望先锋2》《无畏契约》的名头就比《星鸣特工》要响亮,你一个后来的挑战者上来就要付费276元才能游玩,那玩家肯定不愿意掏钱啊,《守望先锋2》和《无畏契约》早都养成这类玩家本体不付费的消费习惯了。





《守望先锋2》和《无畏契约》的部分皮肤是需要付费获取,但毕竟不是必需品,没皮肤照样玩,更别说276元都够买好几套皮肤了。再说了,皮肤这事《星鸣特工》也干了,本体买断制的基础上,《星鸣特工》并没有进游戏就送全皮肤,想要皮肤除了肝以外,也得再花钱买,这不成了二次付费吗?

本来买断制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这还来了个二次付费。如果买断一次就可以全皮肤的话,那确实可能有财大气粗的玩家愿意消费,结果皮肤还要花钱买,割韭菜也不是这个割法。

上线后热度低成这样,索尼也该反思下自己的发行策略了。要么给本体降价,要么直接本体免费,依靠赛季通行证和皮肤盈利,索尼大概也就这两个选择,维持定价的情况下很难想到《星鸣特工》还能靠什么来翻身。

游戏质量并不差,LGBTQ+元素虽然会劝退一部分玩家,但也有很多玩家至少是不排斥这些内容的,只是不感兴趣。如果《星鸣特工》本体免费的话,依靠索尼在PSN商店上焊死的推荐位,肯定能在PS平台上吸引到不少玩家体验,再怎么说也是索尼第一方大作,PS用户试一试的意愿还是很充分的。

结语

开发阶段将目标定为3A多人游戏大作的《星鸣特工》,却在首发日就遭遇了滑铁卢,Steam上最高697人的在线人数和“多人游戏”的标签放在一起看多少有些惨淡了,即使索尼将《星鸣特工》焊死在PSN商店的推荐位上也难挽颓势。或许在这样的惨败下,索尼会痛定思痛,通过降价或者本体免费的手段,来为《星鸣特工》的后续发展争取一线生机。


喜欢gonewithsmoke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gonewithsmoke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电脑前线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