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视频截取了如《血战台儿庄》《重庆谈判》等一些公认的比较经典的民国政治军事电影的片段。配乐用的是《开国大典》的主题曲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大决战》中的细节。
相较于古装历史剧和汉服,我对民国剧和近代服饰的了解并不深(呵呵,好久没去逛过汉服类网站了,对汉服也再难谈得上了解了),所以只好简单说说。
在我这个外行看来,《大决战》的服装还是基本符合史实的。
有位“牛戈”前辈的一篇《民国军事历史影视片中常出现的细节错误》各位可以看看(链接: http://pop.6park.com/chan1/gmessages/62756.html)。这篇文章对民国剧中特别是服饰错误说得很细,摘抄一段:“国军军官在解放战争时期,已经取消了武装带,军官常服采中西结合式,是在中山装的基础上,肩部加有肩袢,腰部加有一条类似风衣那样的布制束腰带,有点象猎装,但上衣领口系风纪扣封口而并不开领,领花在领口处,军衔标志在肩袢上。尽管加了西方风格的肩袢,更多的还是中式风格。这么说吧,解放战争时期国军的军官常服,一个最大的特点第一是取消了武装带,第二是军常服上衣并不开领,而且压根就没有过开领。”。从上可见,《大决战》的服饰还是比较到位的,除了偶尔出现的国军军官穿在军大衣里的那些美式军装。
我不明白,如今的剧组服饰设计人员是真的不知道这些资料呢,还是故意要按他们花里胡哨的审美来扭曲历史服饰,一个个开领西式军装,帽穗,帽檐的弄一大串,很美么?查查资料也不难啊,网上一搜就行,又没让他们去图书馆翻故纸堆。
《大决战》的细节功课做的很细,来看一下军官胸前的勋表。
杜聿明将军的略章,应该是比较严谨的,比较好认的是中间那枚“国光勋章”,左上角的“抗战纪念章”,陆海空军的“甲种一等”奖章,貌似还有黄浦军校的“一等绩学”章,其余的请方家辨认。
刘峙的略表,从我这个外行眼中,至少可以认出一枚青天白日,三枚二等宝鼎,一枚乙种一等光华章,其他的还得请教诸位方家。
这是小节,好像不难做。但是其他影视剧都做了吗?我们来看一下:电影《建国大业》直接用的我军07新军服的资历章。国产电视剧《解放》相比《建国大业》,在军服略章处理上不是那么偷工减料,至少不是直接照搬,但是这个略章仍旧找不到出处,不知是不是出于服装设计者的自创。就只有一部《东方红1949》,这好像还不是所谓的“历史大片”,这方面的严谨度倒比《解放》《建国大业》之流强多了,国军略章样式基本正确。
《大决战》中还有一些剧情方面的细节,小时候看的时候没什么感觉,我是后来看了一些老兵回忆录以及凤凰做的访谈才知道的。
比如,《辽沈战役》中塔山前线布防, 把嫁妆都捐献出来的大嫂,还送围巾。根据后来老兵的视频会议记录,塔山阻击战时,老乡捐出陪嫁箱子是真事。再比如,黄伯韬被围后,喜欢站在屋顶上等援兵,再比如,杜聿明集团被围后,包围圈中各级军官的所谓“临时太太”,等等等等,不一一举例了。
《大决战》中有一个我经常听到的的著名枪械错误。
关于经常在《淮海战役》这部中出现的共军使用的冲锋枪。有人说是STG43,突击步枪的祖宗,在德国纳粹末期投产时改名MP44,德制突击步枪,也可能是苏联仿制的。还有种离奇的说法是,《淮海战役》国共两军使用同样的武器,那是因为共军在解放战争中缴获国军部队的装备。这枪使用了PPSH的折叠托,山西造M1卡宾枪的弹夹,二战晋绥军的汤普森冲锋枪改进型的枪管和护木。
但最普遍的说法是那是国产的56式冲锋枪,也就是国产型AK47,不过加上了道具师的一些伪装。(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这种说法,确实是道具的不严谨,尤其是本来《淮海战役》就是个拍了两遍紧急赶工出来的东西。)毕竟史实是,苏联AK47直到50年代才向国外出口,而缴获了的MP44/STG44从未出口到中国,只有作为展览礼品在解放后来过中国。
对枪械方面,我可就更不懂了,这里倒是有一篇不知名的前辈写的关于民国枪械的文章(链接: http://club.6park.com/military/messages/44511.html)。其实此文和上一文的主体都是对当时出来的电影《集结号》挑刺的,顺带普及了一些军史常识。关于《集结号》的诸多硬伤,我就不多说了,诸位前辈珠玉在前,何须我再置喙。
可以说凡是黑白片,如《南征北战》、《红日》、《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等等,在道具的使用上基本都非常的真实,至少比后来的电影严谨的多,大到M3A3坦克、105榴弹炮,小到M3、司登冲锋枪、九二重机枪、89掷弹筒等等。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美制M5斯图亚特轻型坦克是国军的主力装备。《南征北战》中的是货真价实的M5,后来的《巍巍昆仑》中的M5就变成SU-76底盘改装的了,而到《大决战》干脆用59改M4来代替了。或许可以说在这些黑白片拍摄的年代这些道具还比较容易找,也可以说那个时候有军方支持,一些缴获装备可能还在现役,拍起来道具好解决。不错,当时的条件相对得天独厚,许多的闲置和现役装备可以利用,计划经济,国家支持,但我们不能否认当时那些艺术家一丝不苟的精神。
《大决战》中的细节方面有一些错误,还有特技和视觉效果也不是太好,这些缺点必须承认。
比如影片中什么枪打出去都和打火枪没多大区别,什么炸弹都象烧一堆火药、冒着一大堆烟子,看上去显得假。但是有一点我们不要忘记,那个时代没有什么特效,所有的大场面只有靠人去演,靠真实的炸药去炸真实的房子。至于道具,因为场面实在太大,人太多,不可能搞到所有的适合道具,也不可能搞到“足够的”适合道具,不论有意无意肯定会有穿帮的,比如用T55装扮的IV号坦克,还有前面提到的56冲等等,但这并不就否定那时的制作人客观、严谨的工作作风。客观的说,相较于所有时期(包括现在)的同类电影(包括欧美日俄)中,《大决战》的道具总体是属于比较严谨的,整个特技效果看着也很令人震撼。这个剧组的工作态度要远比现在的这些所谓主旋律“大片”、“史诗电视剧”剧组高得多。
我在收集资料的时候,发现各个论坛上有不少人对拍摄《大决战》颇有微词,甚至认为此片不该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是觉得拍这样的“全景式大片”,耗资金耗资源,是劳民伤财。中国拍战争片应该学习欧美,不要学苏联,搞些类似《集结号》这样的,以个人视角或者小人物视角为主的“大片”,用以反思战争。
这个说法不值一驳。这种“全景式大片”几乎所有强国都拍过,正如我在开头所说,这反映的是一种国家软实力,有时更是一种宣传工具。美国大片可不是总像现在的《珍珠港》那样,老是某个虚构人物在大事件中情情爱爱的模式,早年的美国经典战争大片有许多都就是全景式风格。从世界范围来看,《最长的一天》、《遥远的桥》、《虎虎虎》等片(要细说的话,这三部片子没有一个是一个国家拍的:美英德法、美英德、美日,别忘了深作欣二、舛田利雄和辞职的黑泽明)、《解放》和《大决战》的风格是非常一致的,就是采用全景角度描述一场或几场具有战略意义的战役,很可惜,这种风格的片子现在很少见甚至绝迹了。
二是说《大决战》没什么特别的,不过是翻版了苏联电影《解放》。
这话真让人无语,或许大决战的灵感确实来源于此,但那又如何。他们有他们的历史,我们有我们的,两者完全不同。难道别人拍了他们的战争,我们就不能拍我们的了?我们拍了就是翻版?那么我们拍《血战台儿庄》是否要说这是翻版美国人的《最长的一天》呢?这种逻辑十分奇怪,好像我们盗用了别人的镜头画面一样。而且说这话的人恐怕连《解放》都没好好看过。
《解放》拍摄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全片五部共七个半小时。讲述内容以东线战场的库尔斯克会战为起点,至攻克柏林结束。实事求是的说,《大决战》系列,是模仿了苏联卫国战争“大制作的模式”,但是《大决战》在还原中国历史、当事人决策上,在场面之宏大、气势之雄伟上,是世界反映战争历史影片的中所少有的,也是非常独特的。我们来对比一下苏联的《解放》和中国的《大决战》。
首先是从人物的涵盖面上。战争的胜利,高层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固然重要,但是千百万兵民的参与、牺牲更重要,历史一定不能忽略了他们。《大决战》的创作者虽着重于双方统帅部门的战略方针、作战计划、战役指挥上,但是影片既描述了双方统帅及高级将领的思想、感情、性格,也注意表现了下级军官、士兵和群众的思想、感情、性格,而且在描述中避免了脸谱化、模式化的倾向。 在此基础上,《大决战》表明了它的一大主核思想:决战的胜负并非单纯由军事指挥决定,而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苏联的《解放》中描写底层情况的镜头倒不是没有。只是总给人一种叙事时表现高层的内容太多的感觉,相比之下,表现中下层的内容,就显得有些单薄。而且比起《大决战》编导看似不经意间的画龙点睛,要逊色不少。苏联《解放》这个情况和前两年国内电视剧《解放》差不多。
二是影片的相对客观性。和苏联如《解放》之类的同类系列战争电影相比,《大决战》系列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尽量做到了客观,作为历史剧而不是一般的故事片来定位。《大决战》系列只反映历史事件而不做正派反派区分,虽然在旁白中也有意识形态的偏向,但在大的历史事件的取舍上是客观的,而不是像苏联那些电影一样小方面极力夸大红军的英勇,大方面捏造历史事实,有些还把争议人物抹去。相比之下看《大决战》就明朗得多,该出现的人物一个都不少,就事论事,没有因为某人的历史定位或后来出现的错误问题就否认和歪曲他在这段历史中的作用。
更透彻地说,《大决战》做的最高超的就是,用人物的性格刻画来表现编导的政治立场,而不是采用抬高一方贬低另一方的方法。整个影片从头到尾 都是在一个对立而又均衡的气氛下进行的,并没有讨论战争的起因,没有出现国民政府的残暴不仁治下民不聊生,也没有以成败论英雄,但是立场却很鲜明————这就是人物的性格刻画起了作用。影片善于抓住人物的某种情绪来含蓄的揭示持某种政治立场的人成功或失败的主观原因,既做到了形式上的客观而又立场分明。
和苏联表现卫国战争的影片相比,《大决战》的大场面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苏联影片里战场上满银幕都是坦克,无论在俄罗斯乌克兰还是捷克南斯拉夫无不是在褐色的大地上钢铁洪流红旗飘扬,多是采用低角度侧面俯视的镜头使得并不紧密的战场,出现了坦克相互揿压的感觉,前进中吞噬一切,让人窒息,气势相当可观。《大决战》里则满银幕都是人,偶尔出现一两辆军车坦克什么的,像在黄土地上成群结队的黄蚂蚁;角度则为近乎直角的斜背面俯视,人群错落有致,疏密得当,这样表现冲锋的镜头在视觉上有上升感,同样不乏气势。这就不难看出两个时期不同国家相同类型的影片导演的各自心态。
那个时代的战争片,没有电脑特技,都是用人堆出来。《解放》这片子拍得相当有气势,但套路化严重。现在想起来,就记得每部片子一开头都是德国兵狂打,苏联这边输得惨兮兮,然后不知道怎么地,忽然大反攻,颇有点小时候奥特曼打怪兽的感觉。是我们看不懂大兵团作战呢?还是电影压根就没交代?总之到了片尾,多半都是宏伟的城市景象,然后是壮丽的交响乐,这一切成了当时前苏联战争片的一个模式化的套路。
另外,苏联卫国战争影片在刻画高层人物时,很少表现他们的生活场景,不是指挥所就是会议室要么就是在层层保镖簇拥下接近一下群众,显得很酷,但缺少亲近感。而《大决战》中对各方高层的刻画就很随和,中共干部干农活,打篮球与群众一起看演出的桥段比比皆是;国党高层吃西餐,开派对,祭祖拜佛也不亦乐乎。这方面90年代的中国电影和70年代的苏联同类电影相比,着实技高了一筹,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相对于同类的西方战争片,《解放》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史诗影片。拍摄完成后,曾在全球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部影片能够打破这个记录。但是从一个中国观众的角度,《大决战》要比《解放》精彩的多,在许多细节的处理方面也高明的多。
第三种说法最常见:《大决战》表现内战,不值得拍,不值得提倡,不该放。
这种说法我最早是在“铁血论坛”看到的。从此我对中国军迷大失所望。真正的军迷是不关心政治的,他们感兴趣的只是战争本身,而不在于它的性质。连看一部电影,都如此追求“政治正确”,广电局真该授予这些高觉悟者“进步青年”的称号。很多人常爱用这句“打来打去都是自己人,没有什么意思”的话来表现自己的悲天悯人和民族觉悟高。其实狗屁不通!
“高明”啊,依此思路下判,原来《东周列国》、《淮阴侯韩信》、《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等一大堆统统都是“没有什么意思”的货色。嘿嘿,中国人何必矫情?一部二十四史,就是内战史。要论内战之多、之广、之长,我们中国称第二,还没人敢称第一。我们的《孙子兵法》《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不是在教人如何打内战,就是在宣传内战。我们是否该将这些“落后”的东西一并禁止呢?
醒醒吧!历史上有没发生过这样一场国人干国人的战争?既然历史上发生过这样一场国人干国人的战争,其中的某些东西更值得我们后世每个炎黄子孙所鉴取。历史毕竟不能假设,更不能回避!历史既已在事实上发生过,广大历史剧影视人反映一下,又有什么要紧?再说,有意思没意思什么的,本就不是影视人的责任。我们对他们的要求,仅止于尽量客观全面的反映某段历史。至于上升到有意思的东西,那是思想家和政论家们思辨的深刻命题。
更何况,现在表现这段国共内战历史的电影电视剧,难道又少了?不错,当年八一厂是奉了上面的命令弄出的《大决战》,但其中对历史的还原、战场的表现又岂是今天如《解放海南岛》之流的“主旋律”所能媲美的?我要说,《大决战》在那时候拍才是真正的大幸!要是拖到现在才拍,难以想象这段历史会被胡乱抹成什么样子。其实《大决战》和《三国演义》有些类似。这部片子着重展现的本来就不是意识形态,而是战场艺术。如果这么简单的否定《大决战》,那么《三国》也没什么可研究可玩味的了,因为都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国人拘泥于此,看似豁达,实际反倒显得狭隘了。
说到“自己人打自己人”,倒使我想起了目前的影视界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反应我们中国“从古到今的内战“的影视剧这么多,反映“从古到今的外战”的作品那么罕见呢?
难道是我们中国真的只打过内战,没打过外战?显然不是的,让我们来粗略回顾一下中国古代的外战:汉武帝灭朝鲜、李广利将军讨伐大宛、霍去病将军扫荡瀚海、卫青将军与匈奴漠北决战、班超经略西域、冉闵屠胡、隋炀帝三征高丽、太高宗灭绝高丽、唐太宗灭东突厥、唐蕃决战、唐军和阿拉伯帝国中亚决战、蒙古与南宋崖山战役、元军讨伐日本战役、明朝北征蒙元战争、明朝抗倭援朝战争,等等。
影视剧似乎有一个规律,凡是汉族的民族英雄,凡是汉族古代对外战争在现在中国的影视剧里面均不出现,或少出现,甚至歪曲出现,(倒是满清酋长的文治武功还出现过几回,搞的很是红火,似乎中国人只有在蛮族领导下才有辉煌)。这些对于中国历史有着重大贡献的历史片段,几乎都不表现出来给国人看。
好不容易有了部《贞观之治》,却把其中讨伐高句丽,灭突厥给删掉,中国人可真是个礼仪之邦啊。记得张建亚谈《贞观之治》时颇为隐晦的说过:“……确有许多大事没有办法在视觉上表现,因为真实地情况就是皇帝臣子坐而论道,探讨治国谋略。……另外,这部剧也‘按要求删减’了一些‘血腥暴力镜头’,例如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亲手杀死兄弟提着他们头颅地一幕,现在只用李世民射箭地镜头一代而过。另外,我们只能着重去表现李世民打仗时英勇地一面,有‘许多东西我们必须做出割舍’。但因为拍摄了‘80集’的素材】,所以我们保证了‘最终50集’的播出内容。”
呵呵,是啊,今天这段你不“一笔带过”,明天广电老爷就让你全剧一笔带过。连反映明朝万历援朝战争的影视剧都没勇气拍,就更别提汉隋唐征高句丽的“争议历史”了。君等知否,当年的参战两方,高丽和日本,都从自己角度拍了电视剧或电影,就中国没拍。不知是担心“脱离市场”呢,或者根本就是没想到,还是怕“友邦惊诧”?哦,对对对,国家大事怎容得我等草民置喙呢,要“想友邦之未想,急友邦之未急,这样才会避免‘友邦惊诧’,做到睦邻河蟹”嘛。
古代史我们不敢拍,那么近代现代史呢?看了《陈赓大将》的缺失断层才知道,原来抗法援越、抗美援朝现在也是重点历史剧禁区。关于抗美援朝,不知各位是否知道(我也是查过百度才晓得),2002年时就拍过的一部30集的电视剧《抗美援朝》,李前宽、肖桂云导演,古月、孔祥玉、丁笑宜等主演。不过又被“砍杀”了。
据导演李前宽所说,“此片中央电视台全额投资3300万元。拍摄《抗美援朝》动用了美国、俄罗斯等17个国家的演员和部队10多万人次,采取大规模、大制作、集团化作战方式,历时一年多才完成。30集的电视剧中,有许多是首次披露的历史真相,有许多是过去从来没有披露过的历史事实,而且,全剧在高度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全面再现了当年风云国际政治军事界的风云人物,比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斯大林、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等等,是一部全方位展现历史的可看性强的战争题材大戏。参加该片演出的国内著名演员有古月(饰毛泽东)、丁笑宜(饰彭德怀)、孔祥玉(饰周恩来)等,而在广大观众熟悉的美国大片《拯救大兵瑞恩》开篇中扮演老瑞恩的美国演员也出演了艾森豪威尔一角。此外,俄罗斯演员、非洲演员等多人都联合在李前宽旗下,对该片的成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然而这部电视剧至今也没有在任何一个电视台播出过。关于电视剧《抗美援朝》被做掉的问题,央视台长杨伟光给出了答案:“我出过一个题目——《抗美援朝》,外交部开始觉得要慎重。后来,美国人要纪念朝鲜战争,主题是朝鲜战争遏制了共产主义的扩张。我们又找外交部,说美国人敢纪念朝鲜战争,我们为什么不做 ?最后同意做。但是非常遗憾,当时搞慢了,片子拍了一年多,大家审看了都认为可以播,结果来了个“9•11”。世贸大楼刚被炸,你来个抗美援朝不太好,考虑到当时的一些情况,就没有播。”可是老杨,911都过去10年了怎么还不给播?塔利班,萨达姆都倒台了怎么还不让播?可见不过是胆怯懦弱的托词,哦,用民国政府的话说是担心“友邦人士,莫名惊诧”。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些,恐怕愿意忍受着读下去的人不多。甚至看到《大决战》话题就点走的人也不少,这我能理解。凡是看军事历史题材的影片,必须对相关军史要有一定的了解和知识储备,这样才能更好的观赏,品出味道,否则就味同嚼蜡。
这我可是深有体会的。不同的年岁,再次看《大决战》时,细品出来的味道是不同的。这也是那个时候的影视剧和现代影视剧的最大不同。那时的片子余音缭绕,留有余地,就像87版《红楼梦》一样,经得起一遍又一遍的看,现在的影视剧就做不到这点,关键原因是现在的编剧台词和镜头语言都直白粗糙的可怕。
《大决战》堪称是中国战争片中的顶峰,其对国共将领的素质,对历史大背景的掌握都可圈可点。小时候还太小不懂,认知有限,感触不多,只知道这是主旋律,政府放出来让大家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直到大了以后,读过很多关于那个时期的资料,从各处加深了解了中国的近代史以后,再回头看这部电影,才能发现里面有很多可咀嚼的地方,就感受到里面的隐藏的意境了。再看了国外如美苏等国的战争片,更益发觉得《大决战》的经典,最难得此片大中有小,人物刻画很细腻,远比苏联的《解放》系列要拍得动人。影片的战斗场面也是相对比较真实的,看惯了现在美国大片写实手法的我不得不还是为这部影片的场面所震动。画面有航拍的大场面,也有局部描写的小场面,都很真实生动。
听人说过,当年有些大学和机关组织“先进青年”们看《大决战》,可还没一半,“先进青年”们就已经呼啦拉睡着一大半,真让人感叹。也许这样一部凝重厚实的正史电影、“史诗级巨作”,现在也只有懂得一定历史知识和基本战区地理知识的历史迷和军迷才能欣赏了吧,“时尚者”们怕是不屑于看的。那么就让我继续老土下去好了。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大决战》:刀削斧砍不失其细,精雕细刻不失其雄;罕见的老共主旋律精品!
下次让我们来谈谈一些中国其他的战争片和这些“国共领袖人物”的演员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