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评历史剧•第七集•上篇】中国战争片的巅峰之作《大决战》
上部链接:
下部链接:
在正题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在“上篇”中提到的经典旁白吧。
《东周列国•春秋篇》剧末旁白
春秋三百年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是华夏民族历史上痛苦的一页。而霸主迭起、百家争鸣的深刻变革,又使春秋成为无比灿烂的一页。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由此奠基;绵延两千多年的奴隶社会被它埋葬。一个新的时代,被它雄浑的双臂,托举出东方的地平线……”
太经典了!雄浑迭荡,烩炙人口,琅琅于唇,回味无穷!浑然大气、力透纸背!单单这一段就能直接妙杀两麻袋伪历史剧!
《东周列国•春秋篇》开场旁白
好了,让我们来回顾几部国产经典战争片吧。先来说说86年广西电影制片厂由杨光远和翟俊杰执导的《血战台儿庄 》。
这是迄今为止拍得最为自然流畅、最为贴近史实(包括服饰道具方面)的一部国产抗战片。“展抗日英魂,书豪情壮志”!这部片子也是我朝目前在国际上唯一一部拿得出台面的“抗战片”,影响力很大,知名度甚至要超过国内。票房收入2.7亿,这个记录直到张艺谋的《英雄》出现才被打破。正如我在“上篇”中所说,《血战台儿庄》这样一部投资甚少的80年代电影,其道具之真实、场面之宏烈、考据之严谨,足令今天许多作品汗颜!这也是为数不多的正面反应国民党抗日的片子。一个国家的历史是不能割裂的。无论成败荣辱,中国人始终应该承担,始终应该与共。
《血战台儿庄》既是一部“政策片”,但更是一部民间片,它的成功与老百姓及解放军战士们的努力是分不开。当年为了追求片子的写实感,剧组不但严谨地考证了史料,影片中的那些军服还是人工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尽管当时已经有了批量生产的技术);相比之下,经常看军事影片的朋友们也许会发现现在不少二流的片子中那些军服又新又粗糙了,而且还有折痕。《血战台儿庄》是我朝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以正面战场为主题的抗战片,同时也是第一部大片级的本土军事片,它给后来的《大决战》提供了富贵的经验借鉴。如今20年过去了,却还没有一部抗战片能够达到《血战台儿庄》的水平,原因当然各种各样,令人感叹不已……
此片中最经典的一幕莫过于片末台儿庄城墙化为“血肉长城”的镜头。
那么多的群众演员,实拍这种镜头时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在那城楼子下堆成。这个镜头既象征了一种不屈的民族精神,多少也是当时中日双方情况的暗示,中国军队的“人海战术”全是拿人命来填的。其实这也无可厚非,日本的优势资源是重装备和单兵素质,而中国的优势资源则是人力。
想起了电影中的那段旁白:“观支那军昨日以来之战斗精神,其决死勇战之精神令人震惊;守军奋起抵抗,直至全部阵亡,睹其壮烈就连敌人也为之感叹;我军曾劝其投降,应者绝无,看来尸山血河也绝非本军人所独有……”
相对于现在的“古惑级乱战式抗战片”,此片最好的一点就是忠实还原了当年中日两军战斗力和作战素质方面的巨大差异,而不是时下常见的那种一个中国战士一个手榴弹一挺机关枪灭掉十几个日本鬼子的意淫。
国共双方将领们的回忆录里面都提到,抗战打得相当艰苦,因为日军的单兵战斗力非常强,要拼掉一个日军难得很,甚至还会出现被人家包圆全灭的场面。
战争是残酷的,而不是时下流行的那种轻松+愉快就可以把敌人干掉的“娱乐”战争片。所以正规战争片应该是严肃的。这既是说影片应尽量忠实的还原史实,也是指影片该表现的是一种理性的反思和批判,而不是某种打了鸡血的胜利表功会,不管你是胜方还是败方。最恶劣的莫过于一些纯粹消费“抗战题材”的影视剧,如果你是如冯小宁的《举起手来》一般光明正大的将题材定位为娱乐剧也就罢了,但你要顶着“反映某某历史”的名头,却不切实际的将日本鬼子表现的其蠢如猪、无能之极就不负责任了。恐怕不少观众在“爽”过之后也会想,敌人如此没用,我们抗战却还抗得这么辛苦,老打败仗,这是否在暗示,我们比无能的鬼子还要无能呢?
虽然《血战台儿庄》是一部80年代老片,但在道具服饰方面怕是一个难逾越的高度了,要比现在国内许多“大片”强的多。除了道具逼真外,表演朴实也是一个亮点,而且细节情感渲染得自然,深见功力。
比如一个片断,一个年轻的士兵在战斗间隙玩蚂蚁,纯真的笑脸,被炮火熏黑的脸上露出雪白的牙齿,让人想起《西线无战事》最后一段。再比如池峰城会见百战余生的部下、一个瞎眼伤兵深情亲吻等多段,不仅表演出色,而且幕后配乐深情响起,让人心碎。片中还有一段配乐也令人印象深刻,战壕中疲惫的战士,看到地上生机盎然的小花,这和平宁静的生活真是得来不易。比起现在那些动不动就哈哈乱笑乱配乐的僵尸主旋律,这才是有水准的主旋律!
如果不是用十分挑剔的眼光来看的话,影片给人感觉很不错,但硬要说缺点,其实也有一些。
最显著的毛病就是背景知识介绍过多,导致了人物和主题的双重紊乱,情节涣散,主线不甚突出,剧情设置也没有十分出彩的地方。有点头重脚轻的感觉,前半段的铺垫太多,象杀个韩复榘,完全没必要做那么多着墨;后半段的残酷血战倒应该更强化、细致。其次是技术层面的,个别镜头的结构和取景角度不甚理想,影响了片子的观赏效果。还有电影对王铭章的描写有误。王铭章是在电灯厂附近遭敌密集火力射击后中弹身亡的,不是被围后自杀。当然了,这是电影,不是纪录片,允许艺术创作,总之是为国捐躯了嘛。
还有一点,不知算不算缺点,就是片中李宗仁的形象比较“光辉”。
他的一些台词,如“提起民国19年中原大战,那实在荒唐!荩忱老弟,你我这辈军人,在内战的漩涡里搅了20多年:败虽不足耻,就是那些依仗权势、欺诈,靠吞并别人发了横财的,又算得上什么英雄好汉”,“思乡之情,人皆有之嘛。我想夫人千里迢迢送来家乡茶叶,无非是在激励宗仁:要象保卫家乡那样,保卫徐州”,是很为他加码的。当然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此片追根溯源,是65年李宗仁从海外归来时,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的欢迎宴会时给新中国电影界人士出的一个题目。周恩来总理给电影界同志们敬酒时,对著名导演、时任北京电影学院院长的成荫说:“你拍过《西安事变》,今天李先生从海外回来,我看他有两件事今后可以拍电影。一是1938年李先生指挥国民党杂牌军在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大捷,一个就是今天李先生归根。”后来因为“文化大革命”爆发,拍摄“台儿庄大捷”的事情不得不束之高阁,直到86年才成片。
不知是不是沾了李宗仁的光,蒋介石第一次在大陆主旋律中成了正面角色,而赵恒多也成了唯一一个“小蒋认可版”的老蒋。
在电影中,蒋介石的这个正面形象最主要的就是这样一个情节:国民党师长王铭章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后,蒋介石亲自主持了追悼会,这时候天空上有日本侵略者的战机飞来扫射轰炸,面对危险,蒋介石临危不乱,发表讲话,镇定自若。陈敦德介绍,这场戏是根据历史档案拍摄的。而这个经典的镜头画面,与大陆此前反映国民党、蒋介石的影片确实有着显著的不同。
这也有一段趣事。86年4月,《血战台儿庄》在香港举行首映式。万民争看,轰动香港。台湾中央社在香港的负责人谢忠侯先生在看完影片后,当晚就给蒋经国打电话说:“我刚才看了中共在香港上映的一个抗战影片,讲的是国军抗战打胜仗的,名叫《血战台儿庄》,里面出现了先总统(指蒋介石)的形象,跟他们以前的影片形象不同,这次形象是正面的。”宋美龄和蒋经国很快观看了影片,并请国民党中常委的全体人员观看。看完后,蒋经国说:“从这个影片看来,大陆已经承认我们抗战了。这个影片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看来,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所调整,我们相应也要作些调整。”不久后,蒋经国终于决定同意开放国民党部队老兵回大陆探亲。
此片中出现的中国人难得的基本都是正面形象,各路军阀由此翻身。如果要说谁做了反面人物,那只有汤恩伯了。
具体做了正面宣传的,除了西北军,还有川军122D的王铭章。对汤恩伯则还是负面描写的,到最后是被李宗仁和老蒋逼着出的兵。可叹啊,西北军主力,基本打光。
我们来看一些台词。张自忠:“徐参座,我军伤亡是大,可日军的伤亡更为惨重嘛!我59军在苦撑,坂垣师团不也在苦撑嘛!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双方最后时刻的较量嘛!燕谋兄,请你无论如何代我禀报李长官,批准我再打一天一夜,就是苦撑最后5分钟,我也誓将坂垣击溃!”……池峰城:“你们听着,外边正在打仗。你们过去的那些事儿,打现在起一笔勾销了!谁愿意跟我池峰城打鬼子的,给我站出来!”
西北军传令兵:“报告:总司令,官兵们说伤亡太大,闹着要把部队撤下来。” 孙连仲:“敢?谁敢?混帐!传我的命令:当兵的打光了,军官们填进去!大家都填光了,老子就来填!” ……西北军士兵:“长官,眼下,咱命都不要了,还要大洋干什么?留着这点钱,等抗战胜利了,别忘了:给咱们立块碑就行了。”……“你们营还剩多少人?” “全营,都在这了。”…… 川军士兵:“师长,我不能作日本人的俘虏。你帮帮我的忙吧。”
关于《血战台儿庄》在世界军事电影中的地位,我们可以拿它和外国二战影片作了一下比较。
或许比起《世纪悲剧》、《兄弟连》、《拯救大兵瑞恩》来说,此片还有所欠缺,但要比《兵临城下》、《风语者》、《U-571》来得出色,大概和《中途岛》、《虎!虎!虎!》、《坦克大决战》是同一个档次。若要把2005年二战结束60周年前的所有二战影片拿出来作一个排行榜,《血战台儿庄》属于排入前十有难度,但排入前二十则有一定有实力。曾见过有位看过数十部二战影片的前辈把《血战台儿庄》排在第12位,我认为这个排名比较合理。
《血战台儿庄》是我国军事影片的一个骄傲,它是目前真正的抗战大片,无论中国未来的军事影片会朝哪个方向发展,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这部影片的投资其实只有200多万,主要由民间出资,参与演出的解放军战士们不得不睡在很破旧的地方,但他们的认真、执著,使影片最后获得了成功,赢得了国际影界的称道,这股坚韧的精神今天又有多少剧组能够拥有呢?现在拍抗战片的可以说每隔一段时间偶有一部,然而真正有诚意认真地去拍摄的,几乎没有……
我们来看看94年这部同为广西电影制片厂杨光远导演的,同为反映国军抗战事迹的,号称《血战台儿庄》姊妹篇的《铁血昆仑关》。
烂倒也说不上了,但和《血战台儿庄》确实不是一个档次。发行方拿《血战台儿庄》来打广告,有些无耻了。此剧问题甚多,从剧情,将领形象塑造,到化妆,道具等,没《血战台儿庄》那种沉重的历史感也就罢了,大处和细节都败笔累累。
比如剧情上,两军在去昆仑关的路上,拉拉扯扯的占了一大半,真正在昆仑关爆响的却没几分钟。而且拉拉扯扯的还不是在开军事会议,而是排长和妓女谈恋爱,军中赌钱,连长和驻地民女搞三拈四,等等。搞恋爱戏,这倒符合近年来历史题材影片的特点,高举人性化的大旗,戏不够情来凑,也算是开创潮流了,当然也有观众觉得非常好的。
从国军将领形象上说,对这些爱国将领的塑造很呆板生硬,表演僵化,几位象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远没有《血战台儿庄》生动感人。 杜聿明的形象还算说得过去,郑洞国的形象就差远了,片子里的他活像是一个戴青天白日徽的政委。有明显扬杜聿明、郑洞国而贬邱清泉的痕迹。片中邱疯子很糟糕,也许是因为后来的三年内战的缘故,形象被塑造得十分猥琐,缺乏高级将官的尊严。从底层形象上看,满嘴党八股的诉苦会,牺牲的国军烈士就差交党费了。
从道具方面说,坦克用的是59式;日军的装甲车不像,像是用北京吉普改成的,但外形改的不是很成功。最大的失误,参战的国军主力是机械化部队呀,片中居然全是“大刀队”在冲锋(也中了29军之毒?)。最搞笑的是演员的化妆,不管是哪一军,只要上战场,受伤没受伤,都毫无例外地要在脸左侧挤上几行血迹,如同克隆出来的一样。
大陆最近的一部表现国军抗战的电影应该是2010年8月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喋血孤城》。
此片以1943年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驻守湖南常德的国军第74军57师八千余名号为“虎贲”的将士,与三万日军展开生死对决,保卫孤城常德的血泪故事。很好的题材,可惜无论其战争场面,人物刻画,以及对整个战役的描述,都不如《血战台儿庄》来的真实、震撼。这种结果令人失望,却毫不意外,国产战争片从80年代走到今天,一步一步的退步有迹可循,真是“一蟹不如一蟹”。
常德会战,出动的是最精锐的十四个军六十多个师,其中包括“御林军”第74军(张灵甫当时还只是74军58师师长)。守卫常德的74军57师号称“虎贲师”,师长余程万是黄埔一期学生,全师8700余人面对日军30000余人,战至最后只有300多人活下来。由此可见战斗之激烈,可以说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可《喋血孤城》让我感觉“虎贲之师”好象没怎么血战日军,就拼得差不多了。远不如《血战台儿庄》对战斗描述的惨烈和悲壮!事实上,常德之战远远比台儿庄一战激烈的多(那时老蒋正在开罗开会,为了在各盟国面前争点面子,明令余程万死守常德,与城共存亡)。
日本出动的也是精锐部队第11军,军长横山勇。此战日军虽暂时占了常德,但也只算惨胜,常德城下丢了上万具尸体。而本片对此也描述不够,好象放放毒气,就攻进城了?常德失守后,被继任的57师师长王耀武会同友军又给夺了回来,不可不谓“壮举”(虽然最后还是丢了)。可影片只是在最后用字幕的形式描述了一下,让人觉得虎头蛇尾。更要命的是,余程万突围后,点名留守牵制日寇的柴意新团长扼守最后一个据点、与日寇死拼的壮举,居然只字不提,实在不可思议。
另外是演员问题。吕良伟演的余程万,帅气有余,杀气不足。他演特务片中的地下党也许还可以,可演虎贲师的师长,好象少了那种将军的霸气。顺便提一句,余程万虽是师长,可战时军衔已是中将(74军很牛,军官军衔都比其它国军高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