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esthj
回答: 〓〓‖(二)该不该拍?拍得如何?“细审”《大决战》‖〓〓 由 夜鹰 于 2011-04-20 23:42
来说说主旋律的编剧们吧。 如今的历史剧编剧界可谓“遍地是贼”。如果说古装历史剧的“匪首”是朱苏进(代表作:《康熙帝国》、《江山风雨情》、《郑和下西洋》、《朱元璋》、《我的兄弟叫顺溜》、《三国》),那么在近代历史剧或者说是主旋律历史剧界,谁又能比得上王朝柱呢?此人的代表作计有: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开国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在上海》、《长征》、《延安颂》、《八路军》、《周恩来在重庆》、《解放》、《解放大西南》;电影《龙云与蒋介石》、《长征》等。哦,当然,还有一位横跨两界,似贼非贼的人物,张笑天。此人经手编剧的影视剧可谓两极,有极好的,如电影《开国大典》、《重庆谈判》,也有极烂的,如电视剧《太平天国》、《传奇皇帝朱元璋》,还有些温吞开水,如电视剧《施琅大将军》、《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孙中山》、《叶挺将军》、《大格局》等。但唯一不变的是他对在正史掺入爱情戏码的热爱。当年的《重庆谈判》中,他不也为毛泽东加了一位红颜知己,国方中央社女记者么?如果说当年的他加的那些暧昧成分是好吃的佐料的话,那么现在的那些“佐料”则多的超过主食了。试看《太平天国》中的比例,这到底该算是历史剧呢,还是情史剧? 回过头来说说王朝柱。 据说这位“王眼镜”的水准,在如今的主旋律编剧界算是高的了。似乎也确实如此,看他早年的一些作品还是不错的,比如98年的《周恩来在上海》。可惜现在的王式剧本是越写越烂。观此人之“主旋律历史剧创作”,有两大特色。 一是贪多求大。动辄冠以“史诗巨作”的帽子,喜欢“全景式反映”,一不小心就跨越几个历史阶段、搞大会战:如《长征》、《日出东方》、《延安颂》、《八路军》。却实际上没有这个功力,于是只好偷工减料,看电视剧《解放》,是在一大串流水式的高调台词和盗切中完成了“解放”;最后一集尤厉害,和字幕纪录片差不多。 二是时刻不忘“高举”。剧本中总爱不分时段、不分场合的套N多文件中才能出现的“革命语句”,高调频生。他笔下的人物也很少有言行、情感的真实流露,让本来就乏人问津的主旋律片倒尽人胃口。即使偶尔松了下绑(例如让毛泽东大胜后与部下狂饮),也太过突兀,做作之感毕现。建议他重温下以前的《彭大将军》、《大决战》、《百团大战》等等,看看别人是怎么生动平实的写主旋律片的。 此人的台词,刻意的政治煽情过多或说过俗,语言处理也过于书面化。这样,就算他努力地在创作中加入不少鲜动的史料和艺术虚构,也难免给人一种他笔下的正面人物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伪圣型形象,使得情节也离观众愈远,可视性由此大打折扣。 什么时候老王也能写出像下面这样直白淳朴的台词,就说明他真的已进步了。 毛泽东:“子珍,你晓得,在遵义会议以后,我是有了点发言权。可我要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坚决甩掉八抬大轿,夺回战争的主动权。红军就是要机动灵活,快速勇猛,要打就打,说走就走才行啊!我毛泽东怎么能够第一个违反自己下的命令啊!” 贺子珍:“你不是说过了长江,就可以和四方面军会师,建立根据地了吗?有了根据地,什么不好办哟?啊?” 毛泽东:“可人家摆了几十万人马在那里,不让我们过嘛!硬是要过只能象过湘江。那样死拼,损失好惨重啊!你说我能那样干吗?子珍,红军只剩下这点血本喽!我拼不起哟。” 猜猜这段台词出自哪里?不错,正是94年的老片《金沙水拍》。 还有一点让我很意外,现在所谓“郎酒”的能量怎么这么大? 出现在春晚或是别的什么里面也就罢了,主旋律剧片尾赫然注明的“郎酒集团是本剧一大赞助商”,我也能忍受。但总不能无耻的通过改史实的方式来在剧中打植入式广告吧。我已经不只一次的在许多主旋律里,请这些“领袖人物们”亲口吹捧“郎酒”了。而且出现频率高的让人乍舌,一瓶郎酒,从大捷后庆功喝,到老爷爷小孙子就义也喝,反反复复提到这个名字,郎酒无处不在啊!谁能想到,无产阶级的主旋律片竟是被商业污染的最为严重的东西。不错,郎酒和茅台渊源颇深,但这不能改变一个史实,那就是,历史上中共和共军用的、提的、赞的、爱的是茅台,而不是郎酒。 现在看来,编剧笔下的台词过于书面化,不符合人物的历史身份特征,是现在许多主旋律历史剧的通病,并不局限于王朝柱。 以前的一些老片里也有,但不严重。比如93年的电影《秋收起义》,里面一个没受过多少文化教育的乡下农会主任脱口而出:“我们也会上山下湖打游击,‘武装保卫自己’。”。这样的语言书面化过重,不真实。再比如前几年的电视剧《陈赓大将》里有段让人哭笑不得,周恩来上阵,劈头就是一句:“同志们,历史已经把国共两党推到了交锋决战的时刻了……”在“四一二”、“七一五”那样紧急要命的血腥关头还能抡如此优雅抒情的修辞?实在匪夷所思。哦,顺便说一句,《陈赓大将》的片尾曲倒是蛮好听的。烂剧《新四军》的片头片尾曲也都不错。 如果说以上问题还能够忍受的话,那么下面的这个“领袖开会说话”问题就恶心做作得有碍正常观瞻了。 偏偏这种一看就是假的开会方式已经流遍各大主旋律影视剧,能够让人产生条件反射了。但凡毛、周、刘、朱聚在一起就“是啊”、“是啊”,一人一句的完成了重大政策制定,根本就没有个讨论的架式。看了最近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依然是这个套路,毛在那儿大段大段讲套话,刘和朱在一边附和,周就成天念电报,完全糟蹋了这个素材。而同样是高层内议,以前80年代、90年代初的一些经典主旋律,例如《巍巍昆仑》、《大决战》,倒还有个争论甚至争吵的过程。对比下历史记载,谁更真实? 只能说现在的主旋律编剧实在太不敬业,连起码的流程真实性都不管了,不是把一段完整的台词强行切成几段塞给毛、周、刘、朱四张嘴,再用“是啊”“是啊”串起来,最后一起“哈哈哈”,就是大段大段的高调门,动不动就乱笑来突出团结和乐观。真讨厌此类假笑,其实说白了连个冷笑话都算不上的“笑话”,下面人就哈哈大笑,让人倍感恶心。回头看看主贴中《四渡赤水》的那段毛泽东和朱德之间的谈话,是不是可以说80年代、90年代初的那几部主旋律把观众的智力想得太高了? 剧本写作直接关系到影片质量。当年八一厂拍《大决战》,为此立下了“剧本不好不拍”的原则。 八一厂早在86年2月就成立了三大战役剧本创作组,由王军、史超、李平分负责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三部分影片剧本的创作。为了写好剧本,创作组查阅了包括当事人回忆录在内的大量资料,采访了战役参加者和有关人士300余人,还实地考察了三大战役旧战场。 瞧瞧,这是多么敬业的精神。 其实编剧工作不是纯案头工作。编剧是需要自己去挖掘历史的。因为挖历史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大决战》,平津战役,攻打天津的战斗东野打得很漂亮,用了29个小时就攻下来了,于是创作者就用时间做文章,在银幕上用字幕精确地显示战斗时间表,开始是几小时,后来是一小时,最后精确到分钟。 好的剧本不光亮在“大”上,在细节描写上、战争场面上以及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要进行适度的艺术渲染、铺衬,使得全作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上显得更加丰满、生动。 比如《淮海战役》中,一个叫“丁小二”的小兵给人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丁小二”原来是邱清泉兵团中的一个荣誉兵,后来拖枪倒戈。虽然关于他的片段散见于战役的各个进程中,但连贯起来,便表现出一个被俘兵思想变化过程,从一个侧面形象地反映了共方胜利的必然性,同时也从最基本的角度加强了人们对那场战争实质的认识。看看,这才是“主旋律”所该带来的效果,潜移默化的宣传,而不是流于表面、让人厌恶的硬灌。 现在的编剧恐怕已经不可能被要求去图书馆、博物馆翻阅故纸堆里的资料了,更别说去实地采风了。可即使如此,只是让他们呆在书房里拍拍脑子,写出来的却还是这样的货色,岂不让人无语。 可以说,这类重磅推介的主旋律影视片大部分已成了强弩之末。 首先剧本就显得比较马虎,历史跨度过大,没有多少人物的个性刻划和生动的叙史表达,尤其是镜头上面明显狭小了许多,节奏缓慢,不是打诨一番后分析情况,就是部队行军(许多还是从《大决战》里切过来的),背后还经常回莫名其妙地响起些听过就忘的背景音乐,成为一种平庸化复制的俗套。不懂得点面结合,提高可视性。而最关键的是,如今的主旋律编剧失去了当年那批历史剧编剧恪守的创作准绳,那就是,历史剧,无论古代、近代,不是用来歌功颂德,而是用来从中反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