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评历史剧•第七集•上篇】中国战争片的巅峰之作《大决战》
上部链接: http://pop.6park.com/life2/messages/41337.html
下部链接: http://pop.6park.com/life2/messages/41339.html
在正题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在“上篇”中提到的经典旁白吧。
《东周列国•春秋篇》剧末旁白
春秋三百年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是华夏民族历史上痛苦的一页。而霸主迭起、百家争鸣的深刻变革,又使春秋成为无比灿烂的一页。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由此奠基;绵延两千多年的奴隶社会被它埋葬。一个新的时代,被它雄浑的双臂,托举出东方的地平线……”
太经典了!雄浑迭荡,烩炙人口,琅琅于唇,回味无穷!浑然大气、力透纸背!单单这一段就能直接妙杀两麻袋伪历史剧!
《东周列国•春秋篇》开场旁白
好了,让我们来回顾几部国产经典战争片吧。先来说说86年广西电影制片厂由杨光远和翟俊杰执导的《血战台儿庄 》。
这是迄今为止拍得最为自然流畅、最为贴近史实(包括服饰道具方面)的一部国产抗战片。“展抗日英魂,书豪情壮志”!这部片子也是我朝目前在国际上唯一一部拿得出台面的“抗战片”,影响力很大,知名度甚至要超过国内。票房收入2.7亿,这个记录直到张艺谋的《英雄》出现才被打破。正如我在“上篇”中所说,《血战台儿庄》这样一部投资甚少的80年代电影,其道具之真实、场面之宏烈、考据之严谨,足令今天许多作品汗颜!这也是为数不多的正面反应国民党抗日的片子。一个国家的历史是不能割裂的。无论成败荣辱,中国人始终应该承担,始终应该与共。
《血战台儿庄》既是一部“政策片”,但更是一部民间片,它的成功与老百姓及解放军战士们的努力是分不开。当年为了追求片子的写实感,剧组不但严谨地考证了史料,影片中的那些军服还是人工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尽管当时已经有了批量生产的技术);相比之下,经常看军事影片的朋友们也许会发现现在不少二流的片子中那些军服又新又粗糙了,而且还有折痕。《血战台儿庄》是我朝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以正面战场为主题的抗战片,同时也是第一部大片级的本土军事片,它给后来的《大决战》提供了富贵的经验借鉴。如今20年过去了,却还没有一部抗战片能够达到《血战台儿庄》的水平,原因当然各种各样,令人感叹不已……
此片中最经典的一幕莫过于片末台儿庄城墙化为“血肉长城”的镜头。
那么多的群众演员,实拍这种镜头时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在那城楼子下堆成。这个镜头既象征了一种不屈的民族精神,多少也是当时中日双方情况的暗示,中国军队的“人海战术”全是拿人命来填的。其实这也无可厚非,日本的优势资源是重装备和单兵素质,而中国的优势资源则是人力。
想起了电影中的那段旁白:“观支那军昨日以来之战斗精神,其决死勇战之精神令人震惊;守军奋起抵抗,直至全部阵亡,睹其壮烈就连敌人也为之感叹;我军曾劝其投降,应者绝无,看来尸山血河也绝非本军人所独有……”
相对于现在的“古惑级乱战式抗战片”,此片最好的一点就是忠实还原了当年中日两军战斗力和作战素质方面的巨大差异,而不是时下常见的那种一个中国战士一个手榴弹一挺机关枪灭掉十几个日本鬼子的意淫。
国共双方将领们的回忆录里面都提到,抗战打得相当艰苦,因为日军的单兵战斗力非常强,要拼掉一个日军难得很,甚至还会出现被人家包圆全灭的场面。
战争是残酷的,而不是时下流行的那种轻松+愉快就可以把敌人干掉的“娱乐”战争片。所以正规战争片应该是严肃的。这既是说影片应尽量忠实的还原史实,也是指影片该表现的是一种理性的反思和批判,而不是某种打了鸡血的胜利表功会,不管你是胜方还是败方。最恶劣的莫过于一些纯粹消费“抗战题材”的影视剧,如果你是如冯小宁的《举起手来》一般光明正大的将题材定位为娱乐剧也就罢了,但你要顶着“反映某某历史”的名头,却不切实际的将日本鬼子表现的其蠢如猪、无能之极就不负责任了。恐怕不少观众在“爽”过之后也会想,敌人如此没用,我们抗战却还抗得这么辛苦,老打败仗,这是否在暗示,我们比无能的鬼子还要无能呢?
虽然《血战台儿庄》是一部80年代老片,但在道具服饰方面怕是一个难逾越的高度了,要比现在国内许多“大片”强的多。除了道具逼真外,表演朴实也是一个亮点,而且细节情感渲染得自然,深见功力。
比如一个片断,一个年轻的士兵在战斗间隙玩蚂蚁,纯真的笑脸,被炮火熏黑的脸上露出雪白的牙齿,让人想起《西线无战事》最后一段。再比如池峰城会见百战余生的部下、一个瞎眼伤兵深情亲吻等多段,不仅表演出色,而且幕后配乐深情响起,让人心碎。片中还有一段配乐也令人印象深刻,战壕中疲惫的战士,看到地上生机盎然的小花,这和平宁静的生活真是得来不易。比起现在那些动不动就哈哈乱笑乱配乐的僵尸主旋律,这才是有水准的主旋律!
如果不是用十分挑剔的眼光来看的话,影片给人感觉很不错,但硬要说缺点,其实也有一些。
最显著的毛病就是背景知识介绍过多,导致了人物和主题的双重紊乱,情节涣散,主线不甚突出,剧情设置也没有十分出彩的地方。有点头重脚轻的感觉,前半段的铺垫太多,象杀个韩复榘,完全没必要做那么多着墨;后半段的残酷血战倒应该更强化、细致。其次是技术层面的,个别镜头的结构和取景角度不甚理想,影响了片子的观赏效果。还有电影对王铭章的描写有误。王铭章是在电灯厂附近遭敌密集火力射击后中弹身亡的,不是被围后自杀。当然了,这是电影,不是纪录片,允许艺术创作,总之是为国捐躯了嘛。
还有一点,不知算不算缺点,就是片中李宗仁的形象比较“光辉”。
他的一些台词,如“提起民国19年中原大战,那实在荒唐!荩忱老弟,你我这辈军人,在内战的漩涡里搅了20多年:败虽不足耻,就是那些依仗权势、欺诈,靠吞并别人发了横财的,又算得上什么英雄好汉”,“思乡之情,人皆有之嘛。我想夫人千里迢迢送来家乡茶叶,无非是在激励宗仁:要象保卫家乡那样,保卫徐州”,是很为他加码的。当然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此片追根溯源,是65年李宗仁从海外归来时,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的欢迎宴会时给新中国电影界人士出的一个题目。周恩来总理给电影界同志们敬酒时,对著名导演、时任北京电影学院院长的成荫说:“你拍过《西安事变》,今天李先生从海外回来,我看他有两件事今后可以拍电影。一是1938年李先生指挥国民党杂牌军在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大捷,一个就是今天李先生归根。”后来因为“文化大革命”爆发,拍摄“台儿庄大捷”的事情不得不束之高阁,直到86年才成片。
不知是不是沾了李宗仁的光,蒋介石第一次在大陆主旋律中成了正面角色,而赵恒多也成了唯一一个“小蒋认可版”的老蒋。
在电影中,蒋介石的这个正面形象最主要的就是这样一个情节:国民党师长王铭章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后,蒋介石亲自主持了追悼会,这时候天空上有日本侵略者的战机飞来扫射轰炸,面对危险,蒋介石临危不乱,发表讲话,镇定自若。陈敦德介绍,这场戏是根据历史档案拍摄的。而这个经典的镜头画面,与大陆此前反映国民党、蒋介石的影片确实有着显著的不同。
这也有一段趣事。86年4月,《血战台儿庄》在香港举行首映式。万民争看,轰动香港。台湾中央社在香港的负责人谢忠侯先生在看完影片后,当晚就给蒋经国打电话说:“我刚才看了中共在香港上映的一个抗战影片,讲的是国军抗战打胜仗的,名叫《血战台儿庄》,里面出现了先总统(指蒋介石)的形象,跟他们以前的影片形象不同,这次形象是正面的。”宋美龄和蒋经国很快观看了影片,并请国民党中常委的全体人员观看。看完后,蒋经国说:“从这个影片看来,大陆已经承认我们抗战了。这个影片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看来,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所调整,我们相应也要作些调整。”不久后,蒋经国终于决定同意开放国民党部队老兵回大陆探亲。
此片中出现的中国人难得的基本都是正面形象,各路军阀由此翻身。如果要说谁做了反面人物,那只有汤恩伯了。
具体做了正面宣传的,除了西北军,还有川军122D的王铭章。对汤恩伯则还是负面描写的,到最后是被李宗仁和老蒋逼着出的兵。可叹啊,西北军主力,基本打光。
我们来看一些台词。张自忠:“徐参座,我军伤亡是大,可日军的伤亡更为惨重嘛!我59军在苦撑,坂垣师团不也在苦撑嘛!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双方最后时刻的较量嘛!燕谋兄,请你无论如何代我禀报李长官,批准我再打一天一夜,就是苦撑最后5分钟,我也誓将坂垣击溃!”……池峰城:“你们听着,外边正在打仗。你们过去的那些事儿,打现在起一笔勾销了!谁愿意跟我池峰城打鬼子的,给我站出来!”
西北军传令兵:“报告:总司令,官兵们说伤亡太大,闹着要把部队撤下来。” 孙连仲:“敢?谁敢?混帐!传我的命令:当兵的打光了,军官们填进去!大家都填光了,老子就来填!” ……西北军士兵:“长官,眼下,咱命都不要了,还要大洋干什么?留着这点钱,等抗战胜利了,别忘了:给咱们立块碑就行了。”……“你们营还剩多少人?” “全营,都在这了。”…… 川军士兵:“师长,我不能作日本人的俘虏。你帮帮我的忙吧。”
关于《血战台儿庄》在世界军事电影中的地位,我们可以拿它和外国二战影片作了一下比较。
或许比起《世纪悲剧》、《兄弟连》、《拯救大兵瑞恩》来说,此片还有所欠缺,但要比《兵临城下》、《风语者》、《U-571》来得出色,大概和《中途岛》、《虎!虎!虎!》、《坦克大决战》是同一个档次。若要把2005年二战结束60周年前的所有二战影片拿出来作一个排行榜,《血战台儿庄》属于排入前十有难度,但排入前二十则有一定有实力。曾见过有位看过数十部二战影片的前辈把《血战台儿庄》排在第12位,我认为这个排名比较合理。
《血战台儿庄》是我国军事影片的一个骄傲,它是目前真正的抗战大片,无论中国未来的军事影片会朝哪个方向发展,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这部影片的投资其实只有200多万,主要由民间出资,参与演出的解放军战士们不得不睡在很破旧的地方,但他们的认真、执著,使影片最后获得了成功,赢得了国际影界的称道,这股坚韧的精神今天又有多少剧组能够拥有呢?现在拍抗战片的可以说每隔一段时间偶有一部,然而真正有诚意认真地去拍摄的,几乎没有……
我们来看看94年这部同为广西电影制片厂杨光远导演的,同为反映国军抗战事迹的,号称《血战台儿庄》姊妹篇的《铁血昆仑关》。
烂倒也说不上了,但和《血战台儿庄》确实不是一个档次。发行方拿《血战台儿庄》来打广告,有些无耻了。此剧问题甚多,从剧情,将领形象塑造,到化妆,道具等,没《血战台儿庄》那种沉重的历史感也就罢了,大处和细节都败笔累累。
比如剧情上,两军在去昆仑关的路上,拉拉扯扯的占了一大半,真正在昆仑关爆响的却没几分钟。而且拉拉扯扯的还不是在开军事会议,而是排长和妓女谈恋爱,军中赌钱,连长和驻地民女搞三拈四,等等。搞恋爱戏,这倒符合近年来历史题材影片的特点,高举人性化的大旗,戏不够情来凑,也算是开创潮流了,当然也有观众觉得非常好的。
从国军将领形象上说,对这些爱国将领的塑造很呆板生硬,表演僵化,几位象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远没有《血战台儿庄》生动感人。 杜聿明的形象还算说得过去,郑洞国的形象就差远了,片子里的他活像是一个戴青天白日徽的政委。有明显扬杜聿明、郑洞国而贬邱清泉的痕迹。片中邱疯子很糟糕,也许是因为后来的三年内战的缘故,形象被塑造得十分猥琐,缺乏高级将官的尊严。从底层形象上看,满嘴党八股的诉苦会,牺牲的国军烈士就差交党费了。
从道具方面说,坦克用的是59式;日军的装甲车不像,像是用北京吉普改成的,但外形改的不是很成功。最大的失误,参战的国军主力是机械化部队呀,片中居然全是“大刀队”在冲锋(也中了29军之毒?)。最搞笑的是演员的化妆,不管是哪一军,只要上战场,受伤没受伤,都毫无例外地要在脸左侧挤上几行血迹,如同克隆出来的一样。
大陆最近的一部表现国军抗战的电影应该是2010年8月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喋血孤城》。
此片以1943年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驻守湖南常德的国军第74军57师八千余名号为“虎贲”的将士,与三万日军展开生死对决,保卫孤城常德的血泪故事。很好的题材,可惜无论其战争场面,人物刻画,以及对整个战役的描述,都不如《血战台儿庄》来的真实、震撼。这种结果令人失望,却毫不意外,国产战争片从80年代走到今天,一步一步的退步有迹可循,真是“一蟹不如一蟹”。
常德会战,出动的是最精锐的十四个军六十多个师,其中包括“御林军”第74军(张灵甫当时还只是74军58师师长)。守卫常德的74军57师号称“虎贲师”,师长余程万是黄埔一期学生,全师8700余人面对日军30000余人,战至最后只有300多人活下来。由此可见战斗之激烈,可以说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可《喋血孤城》让我感觉“虎贲之师”好象没怎么血战日军,就拼得差不多了。远不如《血战台儿庄》对战斗描述的惨烈和悲壮!事实上,常德之战远远比台儿庄一战激烈的多(那时老蒋正在开罗开会,为了在各盟国面前争点面子,明令余程万死守常德,与城共存亡)。
日本出动的也是精锐部队第11军,军长横山勇。此战日军虽暂时占了常德,但也只算惨胜,常德城下丢了上万具尸体。而本片对此也描述不够,好象放放毒气,就攻进城了?常德失守后,被继任的57师师长王耀武会同友军又给夺了回来,不可不谓“壮举”(虽然最后还是丢了)。可影片只是在最后用字幕的形式描述了一下,让人觉得虎头蛇尾。更要命的是,余程万突围后,点名留守牵制日寇的柴意新团长扼守最后一个据点、与日寇死拼的壮举,居然只字不提,实在不可思议。
另外是演员问题。吕良伟演的余程万,帅气有余,杀气不足。他演特务片中的地下党也许还可以,可演虎贲师的师长,好象少了那种将军的霸气。顺便提一句,余程万虽是师长,可战时军衔已是中将(74军很牛,军官军衔都比其它国军高一级)。
如果说反映国军抗战的这些电影虽然退步了但还能看下去的话,那么反映共军抗战的主旋律电影电视剧则是退步得相当彻底,更加惨不忍睹。极差的如电视剧《八路军》、《新四军》等我就不说了,让我们来看看05年八一厂的这部相对还行的《太行山上》吧。
此片一大硬伤是人物群像的塑造。
片名真该改成《朱德在1937》,对朱德的的形象大树特树,完全是一个高大全的形象,刻画手法也是匠气十足,太生硬,完全是脸谱偶像式的;至于中国军队的其他人物则表现太少,大量角色都是匆匆来匆匆去,脸谱化简单化,说得狠点,可以根本不成其为人物,仅仅是一些符号。梁家辉扮演的独臂团长则完全是一种炒作,梁家辉和刘德凯的介入,就像是为了寻求港台演员的“支持”,硬安进去的两个角色,出现的莫名其妙,其后消失的无影无踪。而战斗中的普通士兵,显得相当扁平。在这个方面,电影退步十分明显,其实在《大决战》及那时的一系列的主旋律影片里,对领袖人物的表现就已经没有了这种庸俗的完美主义和符号主义。而就人物群像塑造来说,上百个形象,从领袖到士兵,无不栩栩如生,令人过目难忘,对国军将领的展现更是十分到位。
另一个大的退步在战争场面。
《太行山上》的战争场面单调而血腥,而且更强调血腥的一面,在这方面比好莱坞做得要更加彻底。但却只是一味地表现血腥,根本缺乏意境。导演对战争理解的误区在战争场面上表现得非常明显,缺乏必要的含蓄,根本不理解真正的战争与电影上的战争的差异,根本不懂得用电影语言来表现战争。而其宏观处理上远远不及《大决战》。尽管十几年前并没有现在的电脑特技,但《大决战》单就战争场面来说,几乎是无懈可击的。再比如更早一些的《血战台儿庄》,虽然那时候没有巨大资金的投入,但整个电影拍得气势磅礴。同样是抗战题材,《血战台儿庄》对战争的处理就比《太行山上》含蓄得多,细节也丰富得多。最后的尸山血海,是用相对静态的一个长镜头来展示的,而不是直接地表现血腥的屠杀过程;而一个日军军官捡起一个死去的日军士兵紧握在手里的妻子的照片沉思不语,也从反面体现了战争的非理性;尤其令人难忘的,是一个国军老兵在战斗间隙用树叶吹响《绣荷包》,悠扬的音乐伴随着硝烟弥漫的战场,其意象的反差有非常强的震撼效果。
而《太行山上》呢?细节粗糙,情节简陋,比如里面的战役交代的很不清楚,为什么打,如何结束,完全浆糊化,只是满足于用特技和人海战术来追求视觉效果。中间出来不过三分钟左右的梁家辉,更是莫名其妙,无头无尾,这个过程也假得可以。最令人作呕的是,就在和日军肉博的时候,通信员优美地冲上来报告上级的命令,旁边两三米处就在拼刺刀,梁家辉居然和通信员几问几答,最后还意犹未尽地感慨一番。另外说一句,梁家辉的出现实在是大败笔,完全是武侠电影的套路,和情节的发展根本无关,多此一举。再有为了凸现我党,把别人刻画的过于白痴,比如一个97军的军长刚准备对朱德部进行攻击,命令刚下,司令部就遭到包围(人家好歹也是一个军,而且处于攻势,没一秒钟就废了?)。
至于其余的细节硬伤不多说了,多得数不过来。
开枪没弹壳,日军手榴弹一拉就炸,国军用sten和M3,炮兵的瞄准镜用来调校迫击炮,阿部规秀在山上被乱炮轰死,老贺象捏臭虫一样乱砍日军,更别说里面八路那搞笑的军帽了。台词方面也是陈辞滥调、空洞说教(这好像是现在八一厂的招牌特色了,不知什么时候染上的,看起来是没法改变了),生硬刻板,药力十足,包括刘德凯那几段。
当然了,相对于现在一箩筐的主旋律烂片,《太行山上》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此片一个亮点是日本军官们的形象。阿部规秀这个角色塑造的很出彩,其出彩程度不逊色于片中任何一人,戏份与朱老总相当,其他如板垣征四郎、寺内寿一、苫米地都各具神韵。
片头的平型关一战表现的不错,绵延数公里的战火都展现出来了,是全片在战场刻画方面的唯一亮点。在细节处理上也比电视剧《八路军》来的高明,在《八路军》里,聂荣臻看见日本人进入伏击圈,就立刻下令冲锋;《太行山上》则是换了一种表现方式,聂荣臻放过了进入伏击圈的日军先头部队,而是集中攻打中央辎重补给队,这种表现方式显然更具军事价值。
平型关大捷后,朱老总问俘虏了多少日军,对方回答说一个都没有,朱老总吃了一惊,随即叹了口气。这点比较好,现下的主旋律战争影视剧中,通篇洋溢着的都是作为最终胜利者的优越感。比如电视剧《八路军》,平型关之战给人感觉是伟人们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而《太行山上》诠释的平型关之战分明透着惨胜如败的凄凉,伤敌一千,自伤八百,朱老总站在平型关上训话时,望见下面的士兵基本上是个个带伤,那种感觉就不完全是胜利的喜悦,应该还有一丝沉重。本片至少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平型关八路军惨胜也让人唏嘘不已。这种表现力度不及以前的《大决战》等片,但比现在的主旋律片已经浓重的多。
然而其表现手法却不怎么高明,给人以做作和人为凿刻的感觉。比如平型关伏击刚打完,不撤退,安排朱总战地训话,弄把脱口秀,满山的伤兵欢呼一片,过于煽情了,岂不知历史上日军不到半日就合围过来。再比如里面所谓的法国女记者等等在有限的胶片中完全没有出场的意义。
总的来说,《太行山上》不但远不如《大决战》和《血战台儿庄》,也不如几年前的《七七事变》。其水准大概也就比后来的《夜袭》、《八月一日》、96年同类题材的《浴血太行》等片好上一点(《浴血太行》里面的错漏比《太行山上》还要多,而且拍得很政治功利,拼命地夸大吹捧某个“第二代核心”)。可惜了这个好题材,这些导演实在没有明白地体会抗战的这段历史,也不懂该如何将这段历史用精妙的电影语言加以描述。最致命的一点是,反映八路军在太行山的诸多战事,仅仅靠一部电影不足两个小时的容量是远远不够的。但编导们可悲的地方就是,非要用小容量加入大量的信息,导致影片信息拥挤,人物性格无法展开,于是只能成为一部三流战争片。也许对于一部宣传片来讲,《太行山上》是成功的,对于一部商业片来讲,《太行山上》也是成功的(商业运作和宣传稍稍和国际接轨了一下,至少看到了灯箱广告)。但对于历史剧战争片来说,这部《太行山上》里,既没有看到(其实也不可能看到)当年《大决战》的宏大风骨,也没有在人物塑造和剧情推演上发现什么新突破,感觉像是一个新手提交的让人不满意的考卷。《太行山上》如果说它是大片,那也是一个跛脚的大片。
那么退步前的主旋律战争片是什么样的?让我们回到开始,看一看83年由蔡继渭和谷德显执导的《四渡赤水》。
此片虽然是80年代初拍的,有一些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必受的局限,但是若以今天的标准看,依然是部极为出众的好片(这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
看此片的第一印象就是场面宏大。也是,《四渡赤水》直接投入了大量部队参拍,气势派头十足,很好的烘出了历史感,是日后《大决战》模式的雏形。然而细细品味几个大场面的短暂镜头,你感到更多的怕是剧组的严谨认真和一丝不苟。
随便贴几张印象中可圈可点的几处场景。看之前要明确一点,图片是静止和有限的,片中象渡赤水河、回夺娄山关等,拍摄视角都是运动的,而且因为底子厚(也就是炸点多、演员多),敢于拉伸镜头实拍大场面,由此图片就很难表现那种韵味。
片头,高空中横现出“四渡赤水”的红色大字,很有历史气势。
为脱离川军、黔军和中央军的重兵围堵,毛泽东指挥红军一渡赤水河,转兵扎西。片中的四渡赤水,拍摄时各有着重,高低空航拍、地面近距捕捉、官兵细节对话等手法交替运用....四次都拍出了不同的风格样式,所不变的是每次都有大量军队上阵实拍。
漫山遍野的黔军(黑军装),向扎西红军压缩而来。值得一提的是:这只是片中一个一闪而过的略写小镜头,却在山上铺开了那么多军队来扮黔军,其严谨的大作风实可令后来者汗颜。
片末,红军利用七条木船,从容在皎平渡渡过金沙江,把四十万追剿大军远远甩在贵州。关于“四渡赤水”,军史界普遍认为它是包括了其后的威逼昆明、皎平渡渡江的。片子在毛诱使滇军出洞、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对威逼昆明、皎平渡渡江原则上做了略写,即使这样,还是花大力气拍了下皎平渡七船渡江。看看那场面,真可谓一丝不苟。
此片历史性严谨,不仅立足于服装枪械,而且对双方指挥系统做了精心的考究,将四渡赤水中所蕴含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高超谋略展现得十分漂亮,堪为经典。
比如这段,吴周两纵队北上后,红军“抽车将军”,迅速回师乌江以南,贵阳陷入一片混乱。这是战场下一段表现贵阳街头散乱场面的戏,拍得很精致实在,有进城农民、人力车夫、小商小贩、贵妇显贵、基督传教士....服装到位,道具真实,三十年代西南大都会的历史风情原汁毕露。
83年《四渡赤水》的各位“领袖人物”的特型演员群体基本就是后来91年的班底。这一群人无论形象还是年龄上都是最吻合的一批。
比如当年的古月,也是四十多岁,穿上那套军服在指挥部中指点江山真是英资飒爽,活灵活现。还有个镜头始终难忘:在渡河的时候,因为辎重太多,影响了行军速度,有些战士和干部对丢弃辎重很想不开,当毛泽东命令把一门炮沉掉的时候,一个战士说:“你破坏革命武器。”毛泽东毫不犹豫地回答:“这东西破坏革命,沉掉。”关键时刻当机立断才是领袖的风格。
再比如,下面的周恩来,刘伯承,三大头的气度毕现,真正的“特型”。毛、周、刘从容指挥部队渡河,三渡赤水、制造北渡长江的假象,诱使吴周两纵队离黔。
《四渡赤水》的卢青松是唐国强演的。古月正当年的时候,演老毛是轮不到唐国强的,那时候只是演配角,哪像现在,唐国强像是要补回失去的岁月似的,到处演老毛,次数不知是不是要超过古月了。可惜,唐国强后来演的领袖人物(无论毛泽东还是各种皇帝),我最不喜欢看。
附上两个片段剪辑,基本上把上面提到的场面都表现了一下。
其中,红军将士们同国民党军队拚刺刀的场面,或许在今天看说不上惨烈,但在80年代首映时,那几个拚刺场面拍得算是非常惨烈的了。
要论煽情和虚构的戏份,《四渡赤水》中也是有的,但它做的很高明也不过多。
片中几个艺术虚构,合理生动,都很好的达成了预期的效果,可视性大大提高,附带加大了政治宣传力。这才叫“主旋律”啊!现在这些僵尸一般的所谓主旋律,谁有兴趣看,看了又会信多少?根本完成不了应有的宣传功能嘛。
比如毛泽东从朱德口中得知毛泽覃在江西阵亡的噩耗,一言不发;缓缓步到指挥部门口,面对漫天大雨,眼中含泪。这段细腻的感情刻画相当有水平,最大程度的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再比如,二渡赤水、回击遵义,红军打了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编导在雄浑激情的配乐中给了站在娄山关上的毛一段很艺术化的特写,着实漂亮。虽然有突出个人的嫌疑,但话说回来,要没有毛的高超指挥,还是“三人团”掌舵,当时的红军能不能全身而出,真得打一个大问号。
卢青松接过倒下的旗手手中的军旗,身先士卒带头冲锋,中弹阵亡;朱德、高翔等人在山坡上,缓缓为他的遗体铺上那面沾有他鲜血的军旗... “瑞金团”一对搭档出神入化的指挥和作战,也是片中的一大看点。如今卢已去,只剩高。这是一场比较经典的煽情段子。而且唐国强带头冲锋被打死那段拍得不赖!尤其是配乐,不单动人,还和剧情交合得非常到位,节奏感很好。
现在的主旋律,有一点和当年完全没法比,这就是编剧水平和台词。
来看这段,在扎西,朱毛一脸沉重的一段雪中对话很有意思。
朱:“五年了,从几千人搞起,搞到近十万,还建立了苏区...唉,就年把功夫,就弄成了这个样子。现在,又把这个烂摊子交给了你...”
毛:“那,我们就再从这三万人搞起。”
朱:“难呐!”
(很实在的对白,对比后来长征片中那些频繁出现的、自以为很幽默的“革命笑话”型对白,不是一个路子。)
再比如,四渡赤水,神奇突出各路“国民革命军”四十万重兵的重围,毛和高翔风趣总结,“白军是条狗,红军牵着走”。 这样平实自然的“革命笑话”型对白,才是真正能表现“乐观主义”的。
如果硬要找此片的漏洞或是事实错误,还是有一些的。但我不能确定是剧组的失误,还是当时的政治环境所限。
比如,四渡赤水的前三次,毛泽东并没有拥有完全的指挥权,当时中央的军事决定仍然是集体民主决议的结果。到了四渡赤水以后,毛才逐步拥有最高的军事指挥权。而《四渡赤水》一开场毛就气宇喧天地发号施令,认为毛事实上成了最高军事指挥者,是不符合历史的。这点在后来的电影《长征》里得到了很好的纠正。
另外,影片中没有红军高级将领左权将军的事迹,左权军团长也是红军时期杰出的重要人物之一,不少关于长征的影视却没有表现他。尤其是在这么一部主要表现军事谋略的史诗片中,连王稼祥刘少奇那些敲边鼓的政治人物都齐了,怎么也没出现左权那样的关键军事人物?我感到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