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唯美乐园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etsting33
送交者: 夜鹰[★☆金紫光禄大夫☆★] 于 2011-04-02 1:10 已读 54 次  

夜鹰的个人频道

回答: 〓〓‖(三)滑稽戏评弹歌及外国人唱的沪剧越剧[视频集]‖〓〓 由 夜鹰 于 2011-04-02 0:49


越剧发源于浙江,但成熟于上海。别看上海人成分复杂,或来自苏州或来自宁波,平时各听各的家乡曲艺,但对这绍兴戏的识别度相当高,老一辈人中很少听到有不爱听越剧的,越剧在上海的热度恐怕比在浙江还要大些。

只是这样一来,把上海本地的沪剧给挤下去了。戏曲电视剧大兴的时候,沪剧好像也跟过风,却没怎么成功,只留下几首好听的歌…


比如,《昨夜情》里的《为你打开一扇窗》

沪剧和越剧的区别除了在口音不同之外,主要是题材上基本都是近现代戏,因为它受民国时的文明戏影响很大,像《家春秋》《雷雨》《啼笑因缘》等都是沪剧经典,后来才被移植到了越剧。但相对越剧,沪剧给我的感觉是比较俗,或者说是“通俗”,这点类似黄梅戏。比较一下三者的台词就会有这个感觉,越剧的唱词如同诗词,而黄梅戏、沪剧基本是“唱着说话”,所以我不太欣赏,滑稽戏也是这样,虽然更贴近生活,说些家长里短的趣事有亲切感,但少了一些经典相声中对语言艺术的幽默运用(现在的相声也越变越俗,又回到解放前那种无聊的纯娱乐风格,没看头)。

但总的来说,沪剧不兴,实际上和政府不作为和保护不力有很大关系。申城的电视台里放过越剧,评弹,有时候还放放黄梅戏,偏偏沪剧放得很少,基本没有印象,滑稽戏亦然,以至于新生代中缺乏人才,否则也不会让周立波这类人猴子称大王。

滑稽戏,二十几年前出了个《王小毛》,十几年前有个《老娘舅》,之后就再也没听说过有什么好作品出来。在电视上都很少看到有表演,充其量也就五六点之后无线电里短短几个段子而已,大都还是炒冷饭。人说以前的滑稽戏只是有“土气”,现在还加上了“官气”,雪上加霜,惨不忍睹,这话有点道理。

无论是王汝刚的人滑,还是钱程的上滑,或是青艺,现在基本都处于断子绝孙状态,没新戏,没新人。即使是周立波,从师徒辈分上说,也和王汝刚是一辈人。所以有人戏言,再过几十年,上海的传统文化,从上海话到沪剧,滑稽戏,都得靠着联合国非物质遗产的资助来过日子了。




外国人印威廉唱的沪剧


有趣,这哪是犯罪者的悔恨,分明是革命者的愤恨嘛,哈哈。

查了才知道,此人不简单,不是一般的中国通。此人对于中国各大戏剧和传统文化了解之深犹在大多数现在的中国人之上,而且善于模仿。也不知这人是个什么路数。
他是爱尔兰裔美国人,多才多艺,世界各地乐器均有涉猎。吹拉弹唱,样样在行,能唱多种中国戏曲和中国传统乐器,真是个燕青式的人物。



这是他在《小崔说事》里的访谈(共5个视频)
节目里表演了沪剧,越剧,苏北淮剧,苏州评弹,京剧,古琴与箫









这是他唱的越剧《盘妻索妻》





同一段,这是主持人倪琳唱的
倪琳是业余的,没练过越剧,不过她年轻时受过声乐训练,所以感觉还好




这个也算有趣,前几年就有了,一个叫“维也纳”的人改编的《菊花台》







来说说评弹和评弹歌吧。
好婆是苏州吴县嫁过来的绣娘。受她的影响,我小时候(现在想想,是很小的时候,下午6点左右,后来电视里就一点不放了),颇看了一些评弹。记得电视里放的评弹都是两个人,男三弦女琵琶。小时候不懂,只觉得看这可比看越剧难熬多了,没美女,没啥动作,连唱的调子都是差不多的,干巴巴的很哟。
可能是因为太小的缘故,后来也没怎么注意这方面。直到今天,我对评弹的印象都是模模糊糊的,只记得一个大概的样子。


我是很喜欢听歌的。无论评弹也好,传统戏剧也好,要是按传统的唱法来,我未必听得下去,但要做成了歌,我一定乐此不疲。

来几首评弹歌吧,先来个有趣的,宋祖英的《蝶恋花》


这是老歌了,毛主席的词。不过,辣妹子唱这歌,这么用力,我看着都替她累,总觉辣味太重,软语不足,再配上这个乐器,倒真像是唱歌剧了,哈哈。


还是来个比较正统的吧,《苏州好风光》


用的倒是苏州话,却没有什么记忆中的评弹味,也可能是我不懂,没见过把评弹变成歌之后该是什么样的,也许这更该被称为“吴歌”吧。


还是这首歌稍微有点记忆中评弹的腔调,至少最后一个字是单独重吐的


评弹的弹词我一直觉得是比较雅的,但不是硬作出来的雅,它的词意常人都能理解,这可能和当地说话方式有关。


也不知该算是评弹歌还是吴歌的《春江花月夜》






最后上个罕见的戏歌联唱
沪上京剧,越剧,评弹,沪剧各剧种演员戏歌联唱

这个唱京剧的就是捧起周立波的那位吧,长的有点像林栋甫哩。
以前没发觉,茅善玉长的也挺漂亮的,像唱越剧的张咏梅。

说到林栋甫,感觉国内的娱乐节目还是林栋甫主持《智力大冲浪》曹可凡主持《快乐大转盘》的那个时候最好,轻松之中带着诙谐幽默。哪像现在,好的不学学坏的,搞得港台味那么重,无聊得很……

话说这些歌,调子是都不错,就是有几首吹捧的意味有点浓,我不太喜欢,不过也能理解,这30多年来过得最幸福的就是这帮文艺界的人了,唱唱这些歌估计也算发自内心。





这是前一个视频附贴里提到的晚会视频
完整的06年“纪念越剧百年诞辰”晚会(共约2小时)
嵊州-上海两地双向直播,重现了越剧一步一步的演变过程

还是更喜欢曹可凡的这种主持风格,不像大多数其他主持人,不是无趣的一本正经就是无聊的娱乐至死。感觉对于主持人来说,学历和知识底蕴还是比较能说明问题的。还有一个吕凉的主持也很不错,话剧演员的功底那是没话说的,做什么像什么,可惜他主持的机会不多,以前至少还有个《相约星期六》,现在却也不怎么见他出来了。

五六十年代真是越剧的黄金时代。越剧在这个时期大发展,除了有周恩来的扶持,也确实因为这时的越剧流派纷呈,经典剧目不断。这和整个时代环境有关,对艺术家来说,他们是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才能好好创作的。所以每次这些老一辈出来说话,张口第一句就是先感谢国家,应该是发自内心。

以中国的情况,艺术团体只有靠国家扶持,集体创作才有希望。要是真的搞成市场化经营,就会出现现在的情况,艺术水准越来越差,好的作品出不来。所以看那些还能推出新戏的剧团基本都是国营单位(尽管大都已经自行核算经营,自负盈亏了),而民营的剧团几乎都听不到他们还有什么整场演出。

喜欢夜鹰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夜鹰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唯美乐园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 tsetibg4 - 夜鹰 (29966 bytes) 04/02/11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