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唯美乐园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原创乾隆一上联:“三个铜钱贺礼,嫌少勿收,收则爱财”,下联绝了
送交者: 雪狼99[☆★★★声望勋衔15★★★☆] 于 2024-08-03 10:21 已读 4730 次  

雪狼99的个人频道

 

说起对联,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特别是80后和90后的小伙伴,应该对这种古老的文学形式留有深刻的印象。在儿时的回忆中,每到春节期间,我们总是会挑选一些寓意美好的对联,亲自书写,期待着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方式,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从五代十国时期开始,留下了许多妙趣横生的作品,令无数文人仕子为之倾倒。而其中,郑板桥的一段趣闻,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故事发生在郑板桥在山东当县令的时候。一天,一位老先生前来告状,原来他是一位私塾先生,一年来给一大户人家当老师,却未领到一分钱。眼看过年将至,他无钱可用,而那户人家主人还诬陷他教学不当,胸无点墨。更令人气愤的是,他居然被打出了家门。老先生心急如焚,无处求助,只好前来郑板桥的衙门。

 

郑板桥对老先生的遭遇深感愤慨,但为了确保老先生的身份真实,他决定通过一场对联的创作来考察。郑板桥首先指着大堂上悬挂的灯笼,吟出了上联:“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

 

接下来,他期待老先生完成下联。老先生点了点头,略加思索后,吟出了一绝妙的下联:“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这下联堪称完美,老先生将自己的遭遇妙妙地融入对联之中。作为私塾先生,他一年的酬劳只有八吊钱,却辛苦了一年,心中无疑感到难受。而这对联巧妙地表达了老先生的心声,也证明了他的真材实料。郑板桥得知真相后,责令那户人家加倍付钱,并留下老先生在衙门里做事,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


而乾隆,作为一位皇帝,也有着自己与对联相关的趣闻。据记载,乾隆下江南时,有一次微服私访路过一山村。他看到一户人家正在办喜事,于是停下来写了一个上联和三个铜钱,并命人送了过去。

那户人家看到上联:“三个铜钱贺礼,嫌少勿收。”,感到有些为难。毕竟在喜宴之际,大家都希望热热闹闹,不想让事情变得尴尬。主人正在犹豫之际,一位年仅7岁的小孩站了出来,表示他能对这个下联。

下联:“两间茅屋待客,怕穷莫来。”,小孩子的这个下联堪称完美。乾隆原本戏耍之意的上联,三个铜钱的贺礼,竟然被小孩子妙妙地应对。这使得乾隆左右为难,接到下联后,直接愣了一下,不知所言,只好匆匆带着随从离开。

这两个趣闻不仅展示了对联在历史中的独特地位,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文人雅士们在对联中的智慧和幽默。对联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不仅传承了千年,更是记录了时代风貌和人情百态

喜欢雪狼99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雪狼99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唯美乐园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