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考古”到了一个早期的梳妆盒,出自湖北枣阳九连墩一号楚墓。这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最早的梳妆盒,竟是为男子所使用。
瞅瞅这精致的小模样儿,内部设有铜镜、木梳、刮刀、脂粉盒等。
顿时,觉得手边的梳妆盒不香了。有一说一,就冲这精致程度,完全值得小印到历史的汪洋大海中,海淘一把,顺带瞧瞧古代男子都是怎么捯饬自己的。
男子化妆,虽不比女子上妆手法繁复,但自有一番追求。小印就来陪大家梳理一下,曾经在历朝历代占据过热搜高位的妆发。
01 #魏晋 敷粉#
魏晋男子对肤色有一种执念,总希望能白得像玉石般温润透亮。如果没有先天优势,那就涂层粉底吧。
在古代,两种粉是比较常用到的:一种是米粉,还有一种是铅粉。米粉自不必说,就是用米制作而成的天然粉底。材料原生态,制作工序却极其讲究,这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有详细记载。
“作米粉法:梁米第一,粟米第二……各自纯作,莫杂余种。”
铅粉,则是来自炼丹产业的支线产业。经过加工的铅粉能使人的容貌增辉生色,故又名“铅华”,我们常说的“洗尽铅华”一词便从中而来。
02#唐代 口脂#
唐代以前的口脂,一般都是装在盒子里的。使用时,需要用唇刷刷于唇部,并不方便。唐代时,口脂有了一定形状,呈管状,与现在的口红基本相似了。
不同于女子对于各色口脂的执着追求,男子所使用的口脂,一般不含颜色,是一种透明物体,主要起滋润唇部的作用,就是我们常说的润唇膏。
更有意思的是, 口脂在唐代,是堪比年终奖的存在。唐代皇帝每逢腊日,就会把各种口脂、面脂赐予官吏,以示慰劳。
譬如唐高宗,作为口脂的收集狂,碰上器重的学士,总要挑些个赠给他们。
03#宋代 簪花#
在宋代,出现一种极具时代特色的装饰现象,男子会将时令鲜花或类似花朵的饰物插在发髻、鬓角或冠上。男子簪花不仅是一种风俗,同时也是礼仪制度。
男士们在赏花饮酒之余,会“折花歌以插之”,摘了朵花就往头上戴。
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曾提及,宋代每遇大典、佳节、帝王出行,公卿百官骑从卫士无不簪花。
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头上开。
所簪之花,春桃、夏荷、秋菊、冬梅,把四时之景别于鬓边。 人们相信簪花可以求吉纳福、袪病辟邪,是好运的象征。
不得不说,在宋朝当花枝供应商真好命。
04#明代 美发#
明代男子的爱美之心,显然不输前朝。
他们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管理,“三天一沐发,五天一沐浴”,始终保持头发黝黑、面容干净,哪怕是一根胡子也要妥帖安置好。
民间的男子会将头发扎起,戴上网巾,可保住头发的平整。如果被风吹乱了,可能还会急得跳脚。
发型不可乱,身着锦衣裳。公子们穿着纹饰艳丽的衣服,腰别香囊,扇子一挥,颇有气场。
不仅如此,明代男子在护肤上也很有一套。据说,张居正还深谙护肤之道,“膏泽脂香,早暮递进”,起床后、入睡前都要经历一套完整的护肤流程。
明代男子可谓是形象管理界的全才了。
如果说到真正意义上的“化妆”,在中国历史上,只有那么一个时代,男子将形象管理做到了极致。
那就是 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是个盛产美男子的时代。有颜值得到公认的正统帅哥,比如卫玠、潘岳、李弘治、夏侯太初、嵇康;也有诸多氛围美男,风华卓越,烨然若神人。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时期的男子对于外貌的追求,便是 登!峰!造!极!
魏晋时期,上层士族之间,敷粉之风盛行。其实早在汉代,就有男子敷粉的记载。
汉惠帝的男侍们就有“不敷粉不得上值”的规定。
曹操的养子兼女婿何晏,在敷粉上极其讲究,素有“敷粉何郎”的雅号。怎么说?但凡何晏出门,粉不离手,随时补妆,偶尔还停下来,对着自己的影子欣赏一番。
像曹植,在得知好友突然到访后,仍坚持上妆,竟留客人在大堂足足等候了一个多时辰。
为了美白,魏晋士人更是内服+外用,双管齐下。敷粉上妆毕竟属于一种外在的修饰,士人为能彻底改变肤色,不惜通过“服石”,即服用五石散,来达到长期美白的效果。
不仅如此,他们还喜欢在衣服上熏香,随身佩带香囊的情形十分普遍。
或许难以想象,面容白皙、体态清瘦、身高甚伟,恰恰符合魏晋名士的审美标准。
如同王衍、萧纲手拿玉柄麈尾,手上的皮肤白得跟玉一样, 为众人所羡慕;像体质羸弱、连衣服都要架不住的卫玠,却是当时时尚的代表。
相较于秦汉对于男性的审美取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审美标准更像是一种偏离。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审美趋势: 由秦汉的“威容严恪型”转向中性化的审美,并且日趋女性化,形成一种病态的审美观念。
当然,也有反对者站出来,呼吁大家三观别都跟着五官跑!在《颜氏家训》中,颜老先生就愤怒地指责过这种风尚。
为什么独独这个时期产生了模糊性别的审美标准呢?且来看这独一份的 魏晋士风。
所谓魏晋士风,必然涉及到这些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行为。当易、老、庄的三玄之学代替汉代的经学时,一种敢于突破传统礼教藩篱的 “任诞”之气蔚然成风。
王献之曾直言,“羊叔子这个人嘛,不错。可是又何尝有助于世事!比不得那铜雀台上的歌姬舞女。”这等放诞之言,惊世骇俗,反而成为魏晋士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真实写照。
那些致力于打破束缚的魏晋士人,却因过度追求理想状态的美,又陷入另一个困境。
敷粉服石,过度追求美、白、纤瘦,一度导致审美的病态化,给人以 性别错位的感觉。五石散的杀伤力是极大的,名士风流尽显的同时,信仰危机也加重了。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回望这段历史,不得不惊叹,群像和个体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有类的共性,更有个体的特性。嵇康、阮籍、王献之等等,当群星闪耀之时,他们也焕发出独立的光芒。
这份光芒跨越千年,同时,也带来了那份属于时代的质疑。
在当下,美妆市场的一份份数据显示,男性在美妆上的购买力,并不输于女性。不仅是打底的BB霜,眼部和眉部的化妆品也在他们的购物车中。
显然,男性消费者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护肤,也在追求更加精致的面部妆容。
每年的选秀节目,制造了一批又一批属于追星女孩的夏日限定爱豆。这些爱豆,有清秀的五官、精致的妆容,让追星女孩每天都在妈妈粉、女友粉中摇摆不定。她们的狂热遭到许多人的批评与质疑。
正如千年前的那场阳刚与阴柔之争,时下对于男性化妆“娘炮论”的争议时隔一段总要再加热一番。
生活条件的日益富足,让人们对审美的追求发生了变化,精致的、婉约的、中性的受到了热捧。显然,在公众视野中, 男性形象的多元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时下中性化的审美弥补了长期以来的审美缺失,但并不意味着这种审美会将以往的审美样态取而代之。
所以,与其说是阴柔审美异军突起,倒不如说是一种缺失的回归。
五官上妆,并不代表价值观也上了妆。
在追求美的道路上,不分性别、不分年纪。愿inker们永远保有发现美、欣赏美的超能力。
因为,每个生命都有独特的本质特征。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30 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