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子也太大了吧
回答: 芭蕾舞剧【舞姬】,其中唯美杰出的群舞,由莫斯科大剧院演出 由 Lv200 于 2019-08-06 21:59
https://www.douban.com/note/644026136/ 6park.comSome Personal or Not-So-Personal Notes on La Bayadere 6park.com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La Bayadère(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44026136/ 6park.com本文缘起于2017年秋马林斯基的Kennedy Center巡演。此次巡演马林斯基带的剧目是La Bayadere,中文翻译为舞姬。La Bayadere是我最爱的芭蕾,因为它就像海明威笔下的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说其流动是因为随着历史的变迁与审美的更迭,这个具有哲学深度的故事屡次被不同版本解构,衍生出迥异的结尾和主要人物形象;说其盛宴是因为天才的编舞让这部芭蕾散发出集优美、圣洁、堂皇、风情、诗意、感伤于一体的特质,而其被解构得似罗生门般的故事线为这部本就充满异域风情的芭蕾更添一分迷思。在整个芭蕾史上,能达到《舞姬》这样编舞成就的芭蕾已经屈指可数,其中能经得起如此解构的芭蕾,除了它,恐怕只有大名鼎鼎的《天鹅湖》了。 6park.com这次马林斯基剧院带来的每组卡司各有缺憾,但我这次观剧体验因为我对这部芭蕾、这个版本、这座剧院的热爱,依然让我难忘。La Bayadere是一部对舞团极其挑剔的芭蕾:女一号Nikiya需要一位技术顶尖、气质出尘的性格演员担纲;女二号Gamzatti(在Petipa首演时名为Hamsatti)需要一位气场强大的技术担当,最好还要有浓厚的femme fatale气质;男主角Solor可能是古典芭蕾里对技术要求最高的男性角色,而其被不断解构后益发复杂的性格也成为芭蕾舞者演技的一道坎;Kingdom of Shades(幻影王国)需要一群技术精准、纪律严明的群舞;这部芭蕾还有众多高难度的独舞/性格舞角色,比如幻影王国中的三个幻影、头顶水壶撩拨观众的Manu、跳跃抢戏的金佛像、印度舞couple和其鼓手们、订婚/结婚庆典里的大小舞姬们。总之,若是一个舞团稍有短板,就会把《舞姬》演砸。我个人认为,在如今世界上,配演La Bayadere的芭蕾舞团不超过三个(my shortlist: Mariinsky, Bolshoi and Royal Ballet)。而在这shortlist里,风格最隽永、最典雅、最精致、最符合《舞姬》特色的,在我看来,恐怕就是马林斯基了。 6park.comKingdom of Shades可能是古典芭蕾最美妙的场景 Kingdom of Shades可能是古典芭蕾最美妙的场景 6park.com说了那么多,然而这部芭蕾讲得究竟是什么故事呢?这个问题没有人能讲得清楚。故事的大致框架没有争议:一个印度寺庙里的舞姬Nikiya(往往是出身贫寒,被家人从小送进寺庙受训,全身心属于神灵的舞者;杀舞姬属渎神行为)与一位贵族武士Solor相爱。即使Nikiya无法结婚,两人在圣火前依然许下永远忠于对方的誓言。同时,大祭司迷恋Nikiya,向其求爱不成。他发现了舞姬与武士的秘密后,妒火中烧。之后,国王安排其爱女Gamzatti与武士订婚。大祭司告知国王Solor与舞姬的恋爱关系,本欲借刀铲除Solor,独占Nikiya,却不料国王却将舞姬视为绊脚石。那边厢,嫉妒的公主约谈舞姬,威逼利诱其放弃Solor。受辱的Nikiya非但不允,更对Gamzatti利刃相向。虽然Nikiya立即对自己的行为心生悔意,但Gamzatti誓要除掉Nikiya。国王父女在订婚庆典上,以一盆冒称Solor所赠、暗藏毒蛇的鲜花害死了Nikiya。心灵受创的Solor在婚礼前以opium消愁,迷迷糊糊进入了喜马拉雅山上的幻影王国,遇到了变成幻影的Nikiya。她对Solor说,云端的城堡是神为我们而留的,你若对我永远忠贞,你死后我们将在城堡团聚,永不分离。 6park.com然而,这个故事框架却让人不禁产生更多疑问。最大的疑问是,Solor对舞姬是忠贞的吗?首先,国王要把美貌的公主许配给Solor时,他究竟是什么态度呢?其次,Solor跟公主结婚,是否可以理解为其对Nikiya的不忠呢?当然,对于两位女主角的人物塑造方式,大家的观点也是百花齐放。 6park.com在Petipa给马林斯基编排的原版中(包括1877年的原创版与1900年Petipa亲自操刀的复排版),根据Petipa的笔记,Solor对Nikiya是真爱,对公主从无兴趣。他的订婚和结婚是被迫的。因而原版中还有第四幕神殿崩塌。这一幕里,Nikiya的幻影出现在Solor和Gamzatti的婚礼上,令Solor神志不清,令Gamzatti心神不宁(这里有一段Nikiya幻影、Gamzatti和Solor的三人舞)。最后,愤怒的神灵出现,摧毁了婚礼神殿,所有人都死了。Nikiya引领Solor走上喜马拉雅,进入云端城堡,从此永远在一起。 6park.com1917年后,布尔什维克接管了原本主要为圣彼得堡贵族服务的马林斯基剧院。无神论的布尔什维克表示,怎么可以让神灵惩恶扬善呢?于是改名为Kirov(基洛夫剧院)的马林斯基剧院在1941年复排La Bayadere时,删除了最后一幕,让芭蕾结束于第三幕Solor的幻境中(此版本中云中城堡云云完全是Solor自身的幻想,Nikiya早就与他天人两隔、再无瓜葛了)。然而,对于这次删减,一些芭蕾历史学家猜测其真实动因为在1913年被洪水重创的马林斯基剧院已经没有足够技术支持排出神殿崩塌的舞台效果,只得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还有些芭蕾历史学家表示,布尔什维克既无法接受沙皇时期金碧辉煌的审美,又无足够资金排出华丽缤纷、大气磅礴的神殿场景,遂决定直接整幕砍掉(我无法想象且非常好奇,让能排出1941年版《舞姬》如此华丽的第二幕的Kirov都无法接受的辉煌是何等场景)。 6park.com1900年版第二幕订婚场景,第四幕婚礼有多辉煌只能脑补 1900年版第二幕订婚场景,第四幕婚礼有多辉煌只能脑补 6park.com技术和资金局限导致结尾改动的可能性确实存在,可我认为这至少不是整部芭蕾改编的唯一理由,因为新版本明显有了价值导向的变化。通过摄于1977年的1941年复排版录像可以看出,Solor对Nikiya和Gamzatti的态度已变得暧昧许多。他在国王对其提出招婿要求时,第一反应是抗拒和逃避,而之后当他看见Gamzatti的面容时明显被惊艳,之后就开始纠结,最后在宫殿武士朋友和国王的推动下拉起了公主的手。如果说到此为止,男主对婚事的态度还是模棱两可的话,之后订婚庆典上其对公主的态度却更为主动。在1977年录像中,Nikiya在订婚庆典上甫一获释,抬眼便亲见Solor握住Gamzatti双手,顿时五雷轰顶,跳出那段凄婉哀绝、肝肠寸断的蛇舞(Gabriela Komleva在这段录像里的表演推荐一看,万念俱灰、枯木逢春,都在她那对神一般的手臂和那双会说话的眼睛里)。是的,这段最著名的蛇舞是1941年的创作。原版因为Solor人设不同,蛇舞的前提是不存在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蛇舞脱胎于原版中Nikiya在订婚典礼上的一段琴舞:Nikiya作为舞姬,必须强颜欢笑,在爱人和情敌的订婚典礼上弹琴跳舞助兴。另外,在Nikiya拿到解药后,原版和1941年版的处理也有非常大的不同。原版中Nikiya放弃解药的决定是非常独立而果决的。她在订婚典礼上就意识到Solor和她都被命运愚弄了,她即使活着也是行尸走肉,无法和爱人在一起,并沦为大祭司的笼中鸟,于是宁可死去。而1941年版中,她紧握解药看着Solor,可Solor当时明显的犹疑让她意识到她将之视为生命意义的爱人竟有心想让她死,故而万念俱灰。原版中导致她放弃生命的是命运的残酷,而1941年版中是爱人的背叛。 6park.com上述1941年苏联复排版依旧被马林斯基保留,而Bolshoi Ballet版本的故事线也基本如是,除了结尾恢复了原版中Solor梦醒,被朋友们提醒婚礼即将开始的场景,为这部芭蕾平添一声怅然的余音。 6park.comPetipa原版和1941年复排版分别代表了《舞姬》的两种故事线发展选项。之后各种复排版本基本是选定其中一个故事线,在此基础上主要在编舞方面加以发挥(各版本编舞特点我将在后文详述)。总体而言,西方团的制作通常保留神殿崩塌、再世团圆的大结局,而俄罗斯团的制作往往将幻影王国作为该芭蕾的终章。而无论是俄罗斯还是西方芭蕾舞团的制作,其Solor至少是摇摆的、懦弱的。保留符合Petipa意图的、对Nikiya忠贞不二的Solor人设的版本凤毛麟角。 6park.com而即使在同一舞团同一版本里,不同的舞者依然会对角色产生不同的解读和演绎。有的Solor对Nikiya完全就是逢场作戏,甚至在Nikiya拿到解药之前就携Gamzatti先行离场。大多数Solor还是真心喜欢Nikiya的,区别在于有的Solor在喜欢Nikiya的前提下也深深被Gamzatti所吸引,有的Solor虽然震慑于Gamzatti的美貌但明显对她背后的权势更有兴趣,也有的Solor是真爱Nikiya却屈服于王室的淫威而不敢反抗。人性是复杂的,我不喜欢“逢场作戏派”的处理,可是之后几种处理,我认为都非常有说服力。我小时候阅历太浅,以为Solor内心的懦弱与外在的神勇(他是打虎英雄)对比强烈,是个可以放进博物馆展出的渣男。后来我才知道,对于大多数生活优裕、前途光明的人而言,爱情往往比当事人想象的脆弱得多。我不怀疑Solor是真心喜欢Nikiya,可是没有经历过抉择的喜欢是不够的。如果这时来了个能助你飞黄腾达的女人,何况还漂亮得惊天动地,绝大多数男人恐怕都无法拒绝这个诱惑。Solor除了自身(武力)天赋过人外,不过是个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若他最初喜欢的不是那个视爱情为生命的Nikiya,喜欢他的不是那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Gamzatti,这可能就是一段最普通的、未果的爱情,而Solor可能就是你我的前男友或现老公。最纯洁的爱情一般难以在现实中开花结果,可这又如何呢?世间事大抵如此。Solor们和Gamzatti们之后的日子就这么慢慢过下来,直至安稳老去、平淡死去。 6park.com除Solor外,不同舞者对两位女主角的塑造也各不相同:有的Nikiya柔美而坚韧、有的Nikiya痛苦而高洁、有的Nikiya强势而刚烈;有的Gamzatti虚荣浅薄、有的Gamzatti争强好胜、有的Gamzatti为爱盲目、有的Gamzatti外强中干。这些人物塑造方式我可能会另文具体讨论。 6park.com我个人很喜欢1941年复排版的结局。这是个开放式结局,给观众一些遐想空间反而让整个故事更有余韵。我可以想象,Gamzatti若放任Nikiya自生自灭,Nikiya同样命数将近,Solor未见得会为爱守贞,放弃Gamzatti。哪怕婚姻生活不尽完美,哪怕日后会经历七年之痒、中年危机,Gamzatti永远是他最重要的人,是他的妻子,他的依靠,是他的少年夫妻老来伴。然而,Solor却亲眼看着自己喜欢的人在自己眼前因自己而死,更何况还死在自己的未婚妻手里。如此,Nikiya之于Solor,真正成为此生挚爱而刻骨铭心了。Solor已经无法回头,可他如何面对那个手上沾满自己真爱的鲜血的妻子,又如何面对自己怯懦贫瘠的灵魂呢?一个大好青年就这样成为一个烟鬼。而这一切,正是Gamzatti自己导演的。世俗的惩罚无法触及Gamzatti又如何?她是个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的人,可是她再也得不到她最想要的了。她亲手将自己的爱人变成行尸走肉,将自己的婚姻变成一具空壳,将自己的世界变成人间炼狱。最华丽的宫殿正是最深邃的囚笼,最珍奇的珠宝正是最坚固的枷锁。她之后生命中的每个漫漫长夜,都将是对她凌迟般的折磨。这不是她对她自己的罪行最严酷的惩罚吗?死者已矣,活着的人才是最痛苦的。 6park.com然而,保留神殿坍塌的情节可能有助于塑造一个更有趣的Nikiya。生而为人,尤其是作为女性,若必须生活在现实中,在孤独求生或者努力发展之时,大多会经历梦想的破碎、爱情的失落、同盟的背叛、命运的无常。而La Bayadere中的Nikiya,为生计失去自由,在当权者眼里只是工具和符号,还经常被上司harass,Solor是她生活中难得的美好,因而她的爱情成了她生活的全部动力。当她发现所谓的生命寄托并没有那么牢靠,所谓的幸福源泉并没有那么美好时,当她已习惯了被侮辱、被损害,却没想到会被背叛、被牺牲时,她会选择仇恨,选择原谅,还是选择放下呢?这是我个人最感兴趣的。而神殿一幕让Nikiya作为幻影,终于有了这次选择机会。 6park.com倘若我可以决定神殿一幕的结局,我希望保留Petipa原版的一切,除了最后Nikiya和Solor的团聚和永生。我同意Petipa的观点,有复仇精神的是神灵,而不是变成幻影后那么超凡脱俗Nikiya。被伤害后想要十倍奉还、甚至不惜殃及无辜(Nikiya那么多舞姬朋友也在神殿里)的价值取向非常Gamzatti。我希望神殿的崩塌背后不是简单的复仇,而是一种哲学理念的传递:荣华富贵、爱恨情仇,无非是过眼烟云,落得个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Solor自是不配跟Nikiya永远生活在喜马拉雅山云端的城堡里的。我毫不怀疑他真心爱Nikiya,可是爱是人类本能,没有经过取舍的爱,本质并不高贵。我想象中Nikiya的幻影应该悲悯地见证这一切,明白之前所有爱、恨、悔、欲,当时经历的时候是那么撕心裂肺,到头来却都随着生命的结束而结束,好比雁过无痕。既然轰轰烈烈一场,什么都留不下,那么是时候放下自己的碧海青天夜夜心了。随着她孤独地走向未知的云端,大幕在她身后缓缓落下。 6park.com说完了各个版本的故事线,本文接下来讨论更为复杂的各版本编舞。首先,由于我本人不是芭蕾历史学家,也不想把这篇文章写成学术论文,所以客观而言,我没有足够资料详细比较各版本编舞的每一个细节;其次,主观来说,我也想限制篇幅,故而对各版本编舞细节的详细讨论,我可能倾向于另文描述。在这里,我只能简略回顾一下各版本编舞演化的历史。 6park.comLa Bayadere首演于1877年,由Ekaterina Vazem饰演Nikiya,Solor由二人分饰(43岁的Lev Ivanov负责表演,33岁的Pavel Gerdt负责舞蹈)。在1884年复排第一次。然而,Petipa喜欢修改自己的编舞,一方面是为了针对新卡司的能力和需求作调整,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完善自己作品的机会。因此,当他在1900年复排时,对整个制作,从编舞、布景、服装、灯光方面,都改动了许多。因此,Petipta在1900年为Mathilde Kschessinskaya复排的版本被后世公认为他最完善的版本。我在后文提到的Petipa原版,除有特殊说明,一般都是指其1900年复排版。这个版本自然没有完整录像流传,可是其编舞细节在各种文献中多有记载,比如在Petipa毫无保留地在其日记里描述自己的编舞灵感,(偶尔)赞扬和(经常)吐槽各位舞者的表现(和人品)。很多舞者也喜欢在她们的日记和回忆录里描述演出经历。比如1877年首演版女主角Ekaterian Vazem就回忆道:"I had a great success, in the variation, accompanied by Auer's violin solo, with the veil flied upward at the end." 她这段话描述的是那段著名的、当时还是单人舞的纱巾变奏(scarf duet,虽然我至今不认为这是双人舞)。在这些对原版La Bayadere编舞的记录文献中,最重要的是Petipa的工作笔记、工作人员的剧本(上面有非常多的手写笔记)、以及运用天才解剖学家Vladimir Stepanov的notation(抱歉,我不知道中文对应的词是什么。这个词指一个区别于文字的书写系统,比如数字或乐谱)系统记录的部分演出过程。这个notation以解剖学原理记录身体的动作,甚至包括手腕、手掌、手指和脚踝动作。学术界估计La Bayadere的notation被记录于1900年至1903年间某一个时点。后世不断有人尝试恢复Petipa原版编舞,但是因为Stepanov notation过于晦涩难懂,且略过了一些段落(比如所有Nikiya的独舞,除了第三幕的第二段pas de deux和coda,以及已散佚的第四幕出场和coda),而记录这些段落的文字毕竟抽象,导致不同人解读(解码)方式不同,所以各种考古版风格千差万别,质量良莠不齐。而我认为,Petipa编舞和演出记录之间本身就有个gap,即演出并不一定完全忠于Petipa编舞。一则,芭蕾舞者有一定自由度根据自己的条件改变编舞,可是notation并不知道哪一段是Petipa的创作,哪一段是他的妥协;二则,Petipa自己也会为promote某个舞者,专门为她量身修改一段编舞,本意是换卡司以后应该改回来,可是notation是捕捉不到这个意图的。 6park.comStepanov notation对《舞姬》的记录 Stepanov notation对《舞姬》的记录 6park.com其实,在1900年Petipa复排版和1941年苏联复排版之间,还有一个1932年Vaganova复排版,复排者便是青史留名的芭蕾教育第一人Agrippina Vaganova女士。她复排这部芭蕾的主要原因是推出她的得意门生Marina Semyonova。Marina Semyonova脚踝力量强大,擅长旋转,故而1932年版给Nikiya加了不少pirouttes和非常快的pique turns。在这个复排版中,神殿崩塌的结局已经被删除,芭蕾结束于幻影王国。虽然作为教育家而非马林斯基专职编舞的Vaganova并没有在马林斯基剧院历史上保留住她的《舞姬》版本,可是她将她的很多编舞成果作为训练教材,影响了她的很多学生。这些学生日后有不少成为Kirov的栋梁(包括几乎整个1941年版的主创团队)。他们在之后的创作上,借鉴沿袭了不少Vaganova当年的教材内容。可以说,1932年Vaganova版编舞对1941年复排版编舞产生巨大影响,比如当年为Marina Semyonova量身定做的pirouttes出现在如今第三幕最经典的纱巾变奏中,而那段飞快的pique turns en dehors至今保留在第三幕coda(一说是1941年版首演Natalia Dudinskaya的创作)。 6park.com然而马林斯基历史上还有个非常重要的版本,那就是2000年的Vikharev复古(reconstruction)版。当时马林斯基的艺术总监Valery Gergiev和马林斯基芭蕾舞团团场Makhar Vaziev(现任Bolshoi Ballet团长)欲将Kirov更名回Mariinsky,故需要这个复古版宣扬舞团历史,为此次更名正名。Sergei Vikharev的意图是尽量恢复1900年Petipa的编舞,可是这个版本却命运多舛。Vikharev想把这个复古版搬上马林斯基的舞台,但他没有想到在马林斯基,传统的力量是多么强大。该版女主角Daria Pavlenko愿意尝试复古版的编舞,可是大多数独舞演员却无法认同这个版本,故而虽然在台下学了Vikharev的编舞,台上照样跳1941年版的编舞。她们是学1941年版编舞长大的,毕业后跳了这个版本多年,对这个版本非常有感情,而她们的coach们,有些曾经还是1941年版的主演,不愿意接受这个成就了她们的、她们也认可的版本被颠覆。这些舞者和coach认为,1941年复排版是对原版的“改良”。历史应该是前进的,怎么可以开倒车呢?不过,这个复古版虽然在编舞方面多有妥协,但是在故事线方面,复古版还原了1900年Petipa版的所有。其中最影响故事线的还原是恢复了前文所述的琴舞(删除了iconic的蛇舞,难怪那群coach无法接受),以及第四幕婚礼上的三人舞。当Gamzatti与Solor共舞时,Nikiya的幻影出现,给了Gamzatti一盆花,大大刺激了Gamzatti,也呼应了第二幕Gamzatti以一盆花杀死Nikiya的情节。多么有趣的一笔!这个细节把Nikiya的怨念和Gamzatti与Solor注定不合的婚姻本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6park.com在西方,这部芭蕾最通行的是Makarova版(被American Ballet Theatre、Royal Ballet、La Scala和Royal Swedish Ballet采用)和Nureyev版(为Paris Opera Ballet量身定做)。这二位都是Vaganova Academy和Kirov Ballet培养的芭蕾明星,故而这两个版本都深受1941年版本的影响。Makarova版最大的特色是试图恢复Petipa原版中神殿崩塌的结局。那段高难度的Golden Idol variation被移至第四幕开头,而Gamzatti在婚礼上那段优雅的独舞也被恢复。然而,在她恢复第四幕时(1980年),整个芭蕾界都以为第四幕Minkus的音乐已经散佚,因此她以John Lanchbery的音乐作为替代。然而近20年后,Minkus作曲的第四幕音乐在马林斯基剧院被重新发现。加之大多数第四幕编舞是Makarova自己的手笔,因此,作为观众,可以感受到Makarova版第四幕和前三幕风格对比很强烈。Nureyev的版本与1941年版基本一致(除了服装、布景和灯光),结局也停在第三幕Solor的幻影中。它与1941年版最大的不同点是在第二幕加入了一段曾出现在原版婚礼上的Gamzatti独舞。 6park.com最后,我想回顾一下我今年秋天在肯尼迪中心的马林斯基版La Bayadere观赏经历(finally getting personal!)。 6park.com这次肯尼迪中心的La Bayadere巡演号称是马林斯基这一季纪念Petipa诞辰200周年的活动之一(虽然今年只是他诞辰199周年)。由于我对这部芭蕾、这个舞团和这个舞团演绎这部芭蕾的热爱,我早早决心看完所有马林斯基这次巡演的卡司,哪怕卡司有缺憾,我也愿意bite the bullet。结果,这次马林斯基带来的三组卡司果真各有缺憾。 6park.comA组Viktoria Tereshkina、Kimin Kim、Anastasia Matvienko(有技术没演技组合) Viktoria Tereshkina(马林斯基第一femme fatale)是我第一个喜欢上的,目前也是最喜欢的芭蕾舞者。她有着神级技术,却不炫技。她的技术被打磨得那么严谨、精致,只有熟悉芭蕾的人才能品出她真正的好来,比如她在Nikiya蛇舞中,加上两个绝无仅有的arabesque penché on pointe(划重点,全程on pointe)。最难得的是,她还天生自带高贵冷艳、强势霸气的台风。感觉到了吗?她其实是天生Gamzatti的料,可是因为她的极高的江湖地位,目前只演Lopatkina(已退休)和Vishneva(古典芭蕾半退休)的Gamzatti。她表演非常认真,可惜她的演技并不如她的芭蕾技术那么顶尖。 Kimin Kim来自韩国,是个炫技派芭蕾舞者,长得帅、技术好、搭档能力可以、演技为零。他身上没有马林斯基舞者身上最珍贵的Vaganova式精致优雅。 Anastasia Matvienko之前是基辅团首席,因为丈夫Denis Matvienko进入马林斯基,任第一独舞。她技术可以、台风沉稳、演技没有、从来不笑。因为不是Vaganova Academy毕业,身上也没有Vaganova style。她的好处是在台上比较靠谱,灾难可能性不大。 6park.com插入一个Lopatkina和Tereshkina的对峙,YouTube视频,附送Lopatkina的百合花变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FSOFfkbU1Q
6park.comArabesque Penchee on pointe Arabesque Penchee on poin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