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摇金翠人如玉,吹动珑璁。吹动珑璁,恰似瑶台月下逢”,细细碎碎,袅袅婷婷...
步摇是中国汉民族传统首饰,与簪、钗一样是插在发际的饰物,是以簪、钗为基础,缀以流苏、坠子、珠玉等,垂挂自然摇曳,行步则动摇,故曰:步摇。
步摇形制大体可分为汉式和唐式两种。
汉式步摇的基座大多为簪(一股),垂挂样式较为简单,以山鸟花枝+花片为主。
唐式步摇的基座大多为钗(双股),垂挂样式趋于繁复,多为凤凰蝴蝶等,缀有珠宝花式和缀饰。
今人眼中的步摇一般指带有唐式步摇影子的华丽装饰。
步摇,单看这二字,就已经令人心驰神往。步摇之美,不在华贵,不在天工,而在心旌。
佩戴步摇的女子,莲步轻移,香风浮动,定是温婉娴静,楚楚动人,行动时弱柳扶风,顾盼处风情韵致,“一步一美人,一摇百媚生”...
相传,杨玉环初见玄宗时,头戴正是金色步摇,所踏正是轻盈莲步。
步摇上珠玉发出的玲珑声响,吊坠摇晃的影影绰绰,缠绕着玉环娇羞的眼神...还未看清面眸,唐玄宗就已被眼前的女子迷得神魂颠倒...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白居易一语道尽唐玄宗和杨贵妃金步摇间的情意缱绻和绵绵长情。
在唐代以前,步摇是皇后妃嫔、富家小姐才能佩戴之物,极尽华贵之物。
材质多取贵重的金银玉石,细金、雕花、镶嵌全部上阵。
制作多以黄金制成龙、凤、蝶等形,以珠玉点缀,垂有流苏或坠子。走路时,金饰会随身形摆动,栩栩如生。
六朝而下,花式愈繁,或伏成鸟兽花枝等,晶莹辉耀,玲珑有致。
关于步摇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战国时宋玉的《讽赋》。
“主人之女,翳承日之华,披翠云之裘,更披白縠之单衫,垂珠步摇。”
直到先秦时期,步摇才作为饰品以礼制饰物的身份出现。
五代马缟于《中华古今注·卷中》载:“殷后服盘龙步摇,梳流苏,珠翠三服,服龙盘步摇,若侍,去梳苏,以其步步而摇,故曰步摇。”
此后,步摇被归结在礼服的范畴内。汉制规定,太皇太后、皇太后祭祀礼服中佩有步摇,一般后宫妃嫔无资格佩戴步摇。
从汉到唐,中间历经的三国魏晋是步摇发展速度的巅峰。三国时,已有宫女可佩戴步摇。
至魏晋,上层贵妇也可佩戴步摇,但对民间百姓而言依旧是禁物。
《太平御览·卷七百十五·服用部十七》引晋令:“步摇、蔽髻,皆以禁物。”
然而古往今来,时尚潮流自上而下,从宫廷到民间的流行趋势不可遏止。
到了唐代,社会风气空前开化,步摇成为民间很普遍的饰品,盛装妇女满头珠翠,韵美至极。
根据《新唐书·志第二十四·五行以》:“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妇人则簪步摇钗,衿袖窄小。”
明清以后,步摇相对少见,但并不是被淘汰。相反,步摇依然是妇女头上最常见的发饰,只是名字更换了:比如“茉莉颤”...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五凤挂珠钗”其实就是唐式的凤形步摇钗,清代将花形步摇称为“茉莉颤”,成为这一时期最常见的发饰。
茉莉颤:将金、银、铜丝扭成螺旋状,端头扦以茉莉花苞,令其簇开在髻旁鬓畔,于悄悄摇颤的同时倾吐芬芳...
茉莉颤这个名字也是极美的,“颤”字源于美人,《说文》有言:“颤,头不定也”。一个“颤”字道出其中无比娇媚的风情。
如今,步摇作为一种工艺品依然广为流传,或作摄影道具、或作演出点缀、或爱好收藏。只是,今人再难见到东方女子那曾经独有的温婉倾城...
by hysociety
评分完成:已经给 勇娃 加上 100 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