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有《私人订制》,陈凯歌有《无极》,姜文有《一步之遥》,张艺谋有《三枪》。
那《三枪》到底是怎么诞生的呢?
6park.com
这三枪,第一枪自然是张艺谋,第二枪是赵本山,第三枪是张伟平。 6park.com 有一次,张伟平专门让张艺谋把赵本山请到家里吃饭,席间张伟平骂了另一个著名导演,这个导演与赵本山私交很好,赵本山自然难以附和。(鱼叔猜测,这个导演可能是冯小刚,2014年冯小刚任春晚总导演的时候,冯请赵本山做副总导演,可见他俩私交甚好)
张伟平借着酒劲对赵本山戳戳点点——是真的戳戳点点,因为他不断拿手指头戳赵本山的脑袋。
席间纷争,赵本山拂袖而去,张艺谋分外尴尬。让人难以理解,为什么,张伟平语言挑衅还不够,还要在动作上蓄意侵犯?他的想法,够狠,让张艺谋不寒而栗。
张伟平的解释是:“为什么戳赵本山的脑袋?因为他脑袋里有支架,我让他血管再堵上,我戳死他。”
仔细读完女作家周晓枫曝先有关“张伟平当着张艺谋的面,威胁赵本山:我要戳死赵本山”的书中有关章节后,令人不寒而栗。双腿打颤!
6park.com
几年前,华西都市报记者,曾与赵本山一次聊天。与赵本山谈到过他与张艺谋拍摄《三枪》的话题时,当时,华西都市报记者问赵本山: “《三枪》是张伟平投资,张伟平这个人怎么样?” 6park.com 赵本山当时叹了一口气,他坚决不谈张伟平。更不说张伟平任何坏话。赵本山只谈张艺谋怎么优秀。但谈到张伟平时,赵本山没做任何评论。也从没有有披露张伟平“要戳死赵本山”的话。
最后赵本山只平和地说: “一切都过去了。我都看到好朋友张艺谋的面子上。严格讲,张伟平还是我的辽宁老乡。”
以下是女作家周晓枫所撰写的人物传记《宿命:孤独张艺谋》部分章节:
6park.com
从2006年我接手成为电影策划,一直就在准备《金陵十三钗》,张艺谋计划奥运会结束之后就开始拍摄。由于演员档期和种种我并未详知的原因,《金陵十三钗》暂时搁置,张艺谋突然要求我找到数月之内就能投拍的速成项目。 6park.com 在我看来,这难以实现,两年来的实践让我不再自以为是,磨出一个成型剧本绝非百日之功。然而,张艺谋变得非常急躁,急于求成。
后来听说,张伟平屡次表达张艺谋担任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期间,自己的公司停运,颗粒无收,这给张艺谋造成很大心理压力。只有翻拍成片最快,张艺谋决定速战速决。
并非事后诸葛,我在探讨项目是否上马时表示过激烈反对。理由简单,原创是艺术家的生命力所在,如果翻拍,除非对旧作有着更为深刻或者颠覆式理解,否则无异东施效颦、狗尾续貂。
张艺谋急于求成,一方面是他忍受不了虚掷光阴,另一方面似乎出于心理需要,张艺谋觉得越快投产,就能越快地补偿张伟平似的。
张艺谋最早看中的是科恩兄弟的《老无所依》,因为版权不便宜,且牵涉人员众多,退而选择《血迷宫》。
6park.com
张艺谋、庞丽薇和我在珠江帝景一起看的《血迷宫》碟片,就片子的情节、逻辑和节奏而言,很抓人——但我依然反对翻拍,因为没有找到什么别样的切入角度以及深化的主题理解。 6park.com 可我人微言轻,加之与张艺谋的合作并未建立足够的信任和默契,无力回天。张伟平先于张艺谋找到编剧史建全,人称“史爷”,着手改编工作。
那天,张艺谋说去张伟平家吃晚饭,史爷已经在那儿了,算是开个碰头会。从工作室出发,张艺谋开车带着女儿末末,我开自己的车,前往东四环附近张伟平的家。去之前,我已被善意告诫,说话注意,小心为佳,别惹张伟平不高兴。
如果某个员工、下属或者合作者招致反感,张伟平就会要求张艺谋将其开除——“这会让导演为难。”庞丽薇说。
但我这人缺乏适应性与灵活度,不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更为糟糕的是,我倒喜欢见人说鬼话、见鬼说人话,搞得两边不讨巧。我决定坚持自己令人讨厌的倔强,顶多不蓄意挑衅,多看多听少发言就是了。
对张伟平的初步印象,我并无恶感。他有着东北人常见的魁梧身材,声音洪亮,颇具底气。有网友在影视论坛里说他满脸横肉,初次接触,张伟平看起来不仅没有传说中那么凶神恶煞,相反,还有几分温厚。和我的心理预期相比,张伟平说话远远谈不上“颐指气使”,倒像“平易近人”,还流露出某种任性中的风趣幽默。
印象深的两件事。一是张伟平家的菜谱,作为一个饕餮之徒,那个神秘得几近神圣的神户牛肉我委实没吃出神异,倒是他们家的烧茄子,烧出超越日常的美味——并非先经油炸,而是蒸过再烧,少油而鲜美。我的筷子忍不住一再往返,显出刘姥姥面对大观园里的茄鲞那样的失态。
另外一件,是张伟平带我参观他们家的条幅,好像分别为康熙和雍正笔迹,他的介绍如在耳畔:“你看,同是皇帝的字,杀过人的和没杀过人的,写得就是不一样。”我的字迹难看得堪称可耻,对书法无从置喙,张伟平的话,让我努力地观察,试图分辨御笔中的杀伐之气。但我在历史方面是个文盲,所以心里犯迷糊:俩皇帝都杀人吧?是不是,张伟平指的,是杀“亲人”?
这次会面,算是张伟平对我的“一饭之恩”。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好在与新画面合作期间,我并未按原约定得到片酬,而且是远低于那个数额——好处是今天我可以畅所欲言、毫无障碍。
数年里,张艺谋基本上每周日中午都会到张伟平家吃饭。张艺谋讨厌社交圈里的你来我往,他平常此类活动不多。“到小伟家吃饭”,算是一项常规节目。同样,张艺谋并不心存歉疚,因为他算是以自己的劳动支付了“昂贵的餐费”。
平心而论,张伟平是个挺有风格的人,看起来江湖豪迈,挺东北爷们儿的。他的表达传神,任性的鲁莽颇具风格,虽然行为上有些情绪化,但私底下不显得骄横。我乍一接触,绝非媒体描述那样危言耸听。
张艺谋与他交往那么多年,我猜至少最初相当一段时间,恰成互补的两个人相处起来并不困难,关系可能非常愉快,度过一段“蜜月期”。张艺谋不满意于自己内敛到闭塞的性格,乍一接触张伟平的直抒胸臆、大刀阔斧,张艺谋或是欣赏、羡慕的,甚至,会有几分自愧不如的敬佩。
张艺谋只喜欢干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他自己不想干的事,尤其那种缺乏创造力的杂务,他反感和排斥,一听就烦,最好不要扰乱他的视听。除了对待电影他事无巨细,剩下的,张艺谋希望交由别人代管——从类型上,他确实需要一个“张伟平”这样全面接管的操盘手。
张艺谋甚至没有留意其中渐生的危险,被管得越来越多,他的自由也会陷入被管的危机。也许,这是一个不愿全面管理自己的人所付出的代价。
特别说明:《三枪》翻拍自科恩兄弟的处女作《血迷宫》。《三枪》虽烂,但《血迷宫》才叫电影,对观众期望的最大限度的满足。20年前的科恩兄弟横空出世时就这么牛逼,牛逼的都没有进步空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