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数码家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盘点那些消失的手机品牌
送交者: 八神花露水[进士☆] 于 2016-05-21 14:21 已读 12162 次 4 赞  

八神花露水的个人频道

1984年,美国科技巨头摩托罗拉公司生产了第一部移动电话,摩托罗拉DynaTAC  8000X重2磅,通话时间半小时,销售价格为3995美元,是当时名副其实最贵重的砖头,也是现代手机的雏形。历经近30年的发展,从大哥大、移动电话 到功能机再到智能手机,目前已经发展至4G时代。三十年间,国内外涌现出无数另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品牌,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中一些被收购、被拆分甚至是 彻底消亡,本文将盘点那些已经消失的著名手机品牌,了解他们的发展历程和失败原因。

  往前追溯,我们会发现手机这个概念早在40年代就已出现。当时由美国最大的通讯公司贝尔实验室开始试制,1946年贝尔实验室造出了第一部所谓 的移动通讯电话。但是由于体积太大,研究人员只能把它放在实验室的架子上,慢慢人们就淡忘了。一直到了60年代末期,AT&T(美国电话电报公 司)和摩托罗拉两家公司才开始重新感兴趣。当时,AT&T出租一种体积很大的移动无线电话,客户可以把这种电话安在大卡车上。AT&T的 设想是研制一种移动电话,功率为10瓦,可以利用卡车上的无线电设备来加以沟通。

马丁·库帕和他的第一部手机 直至1973年4月3日,位于纽约曼哈顿的摩托罗拉实验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实验室里的研究人员欢呼雀跃。研究团队的领导者马丁·库帕 (Martin Cooper)举着他们的研究成果——世界上第一部手机Dyna TAC。和今天的手机相比,这部手机显得又笨重又误事,内部电路板数量达30个,通话时间只有35分钟,而充电时间却要10小时,仅有拨打和接听电话两种 功能。可在当时,这部手机的诞生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无线通信产业的诞生。

  直到1985年,才诞生出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真正可以移动的电话。它是将电源和天线放置在一个盒子中,重量达3公斤,非常重而且不方便,使用 者要像背包那样背着它行走,所以就被叫做“肩背电话”。与现在形状接近的手机,诞生于1987年。与“肩背电话”相比,它更轻巧且容易携带。尽管如此,其 重量仍有大约750克,与今天仅重60克的手机相比,像一块大砖头。从那以后,手机的发展越来越迅速。1991年手机的重量为250克左右,1996年出 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重量100克的手机。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型化。

上世纪90年代风靡中国的“大哥大” 随着智能手机的诞生,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智能手机由掌上电脑(PocketPC)演变而来,最初的掌上电脑不具备 通话功能,但是随着用户对于掌上电脑信息处理功能的依赖,又不习惯随时携带手机和PPC两个设备,所以厂商将掌上电脑的系统移植到了手机中,于是才出现了 智能手机这个概念。智能手机除最基本的通话功能,用户还可以用来收发邮件和短消息,可以上网、玩游戏、拍照、看电影甚至是实现人机交互!这是最初的手机发 明者所始料不及的。 摩托罗拉第一款智能手机天拓A6188

  第一部真正的首款智能手机还是由摩托罗拉研发的,摩托罗拉在2000年生产的名为天拓A6188的手机,是全球第一部具有触摸屏的 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手机,同时也是第一部中文手写识别输入的手机,但最重要的是A6188采用了摩托罗拉自主研发的龙珠(Dragon ball EZ)16MHz CPU,支持WAP1.1无线上网,采用了PPSM (Personal Portable Systems Manager)操作系统。龙珠16MHz CPU也成为第一款在智能手机上运用的处理器,虽然只有16MHz,但它为以后的智能手机处理器奠定了基础,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据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ITU)此前发布的最新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全球手机用户总量已达59亿。考虑到全球人口总量为70亿,而59亿的手机用户量数据,说明移动通信已深入到全球公众的日常生活当中。

  垮掉的国外巨头

  作为一款面向高端市场的手机品牌,西门子手机秉承了德国西门子公司一贯的严谨、实用、创新的风格,以圆润造型著称,其特色为功能强大、造型时 尚、软件开放性高、价格适中,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制造了许多可圈可点的手机经典产品。例如西门子SL10手机是世界首部滑盖手机,颠覆了手机外形设计的传 统理念,而其后续的SL55让人们感受到了滑盖手机的真正魅力,奠定了滑盖手机在手机家族中的地位。 西门子推出的第一款滑盖手机SL10

  然而如此强大的品牌进入新世纪后,由于对市场的把握出现偏差,导致新品上市迟缓,已推出的机型在市场上缺乏明显优势,销量下滑,至2004年出 现亏损。尽管采取了一系列诸如在上海建立西门子最大的手机研发生产中心等举措,但并未做出有效变革,没有及时跟踪与满足用户需求,未能有效扭转局势。最终 西门子公司于2005年将手机部门转让给中国台湾的明基公司(BENQ),并同意明基继续使用西门子品牌生产和销售手机。明基在收购西门子手机部门后,研 发生产了一系列获得市场好评的手机型号,但由于种种原因,2006年明基放弃手机业务,西门子公司遂收回品牌使用权,该品牌手机随之终止生产销售,退出市 场。明基从2007年开始用自己的标识取代西门子手机的标识。

  爱立信手机的衰落从2000年开始加速。90年代中期,中国内地从模拟手机向8数字手机转型时,爱立信曾经占据着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但 2000年爱立信T28机型质量问题暴露,从那以后,爱立信手机销量一再跌落,被西门子挤出销量前三名的第一集团。除此之外,投资人对光纤通信和3G的过 高预期导致产能和产量的大量增加,和欧美市场需求的相对饱和踏错了节拍,全球的3G发展滞后更让爱立信的看家本领无处施展。爱立信迎来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 次亏损,手机的营收只占据爱立信总收入的30%,赢利能力已经很低的手机业务促成了2000年底爱立信启动的手机“恢复利润”计划。2001年2月,爱立 信在全球各大手机生产商中率先将手机制造环节外包,将其手机生产业务交给外包公司代工,自己则集中力量于手机的技术研发、设计、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 风靡一时的索尼爱立信Walkman音乐手机

  2001年10月,爱立信与索尼各出资50%组成了合资公司索尼爱立信(Sony Ericsson)公司,合并了双方的手机业务。合并之后一方面索尼将产品规划及设计能力、消费电子产品营销和品牌推广方面的优势、影音技术、UI美化技 术细数运用到手机上,另一方面爱立信打造最强非智能硬件平台A200,与SUN公司共同研发java多任务技术,让索尼爱立信的非智能系列一时一统江湖; 新来的CEO注重智能机的发展趋势,让索尼爱立信从多媒体路线走向了智能化路线,并顺利扭亏为盈;凭借与移动运营商良好的关系,顺势让索尼爱立信进入了欧 洲所有运营商的上市名单里,WCDMA的3G技术一度让索尼爱立信成为3G的代名词。

  2012年2月15日索尼爱立信被索尼收购,索尼爱立信更名“索尼移动通信”,成为索尼全资子公司。与此同时,索尼爱立信的手机业务将与索尼的电子产品业务合并,以开发新产品和服务,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这也意味着不少手机用户钟爱的“索爱”品牌正式成为历史。

6park.com

索尼爱立信冠名赞助WTA巡回赛

  从早期标志性畅销产品T610(T618)使索尼爱立信挤身全球设计和创新舞台的产品,到Sony Ericsson WTA巡回赛冠名赞助商,签约莎拉波娃成为索尼爱立信的首位全球品牌形象大使;从驰名Cyber-shot相机手机到突破性Walkman音乐手机,再到 通过索尼在音乐及电影行业的寡头地位,使得007《皇家赌场》中索尼爱立信的K800和M600分别成为了邦德和邦女郎的手机,索尼爱立信也达到了自己的 巅峰状态。然而进入智能手机时代后好景不长,索尼爱立信对不断变化的产业趋势反应迟钝,手机出货量一落千丈,最终于今年彻底瓦解。

  国产手机兴衰史

  在2000年到2004年间,波导、科健、熊猫等国产手机品牌经历了一段辉煌的历史,成为第一代国产手机的代表。但好景不长,随着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等国际品牌进驻中国市场,本土山寨手机品牌异军突起,中国传统手机企业腹背受敌,如履薄冰,如今所剩者已寥寥无几。

  作为中国本土第一家生产手机的厂商,“波导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让波导手机家喻户晓。波导创立于1992年,在2000 —2002年度连续3年位居国产品牌手机产销量第一名,2002年凭借着冠名当时甲A联赛辽宁足球队为“波导战斗队”的声势,进一步打响国内市场的知名 度。2005年波导手机实现销售1393万台,稳获国产品牌手机销量六连冠,达到了该品牌的顶峰。我们翻看波导公司的经历,各种辉煌的头衔大都集中于本世 纪初期头五六年,那也是国产手机爆发性增长阶段。波导在保持国内领先的同时,积极进军国际市场,从2004年开始面向海外市场出口,2005年波导手机出 口611万台,雄踞国产厂商第一。 家喻户晓的“波导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广告语

  在国内手机市场稳居第一的波导,不甘于在手机制造业打拼。2004年波导开始向汽车产业投资,与南汽成立合资公司,但因为双方出现巨大矛盾而作 罢,从合资公司中撤资。2005年向发改委呈送关于轿车立项报告未获批准。无奈之下,波导只得暗中收购宁波神马汽车公司,借壳进入汽车业。但是本身就供血 不足的波导,此举无疑是自毁前程,导致现金流更加匮乏。2008年以后持续亏损,濒临倒闭,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目前波导品牌仍然存在,只不过主要产品线 已经转为车载定位终端等。小编查阅资料时一个有趣的发现,2004年波导曾在德国与西门子公司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备忘录,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开发、生产、销售 移动电话,如今两家厂商都因失败而退出战场。

  在本世纪初国产手机开始第一波掘金潮的时候,科健便站在了行业的顶峰——作为国内最早一批的手机厂商,科健成为第一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高 科技公司。不仅如此,受惠于与三星电子的合作,科健曾经是国内含金量颇高的手机品牌。科健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最早涉足于通信产业的高科技公司。 1998年科健成功推出了第一部国产品牌的科健中文数字GSM手机,此后又研制了中国第一部双频手机。之后一方面通过和国外公司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另一 方面加大自身研发力度,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达到了年产手机300万部的实力。

  2002年7月,深圳科健出资赞助英超劲旅埃弗顿俱乐部,并运作中国球员李铁、李玮峰效力英超,使得中文广告第一次出现在欧洲五大联赛的球衣上,当时着实让包括小编在内的广大中国足球迷,扬眉吐气了一把。这一市场举措,为“科健"在欧洲乃至全球奠定了坚实的品牌基础。 科健的赞助使汉字首次出现在欧洲五大联赛的球衣上

  然而好景不长,科健对市场变化的敏感程度过低。直到2003年,科健才逐步意识到终端相对于渠道的重要性,开始加强对手机终端本身的宣传推广, 但为时已晚。更为关键的是,由于未能有效实现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匮乏,并过于乐观地估计了产品的上市时间,科健曾多次浪费了大笔的前期广告费用;也正因研 发生产的推迟,科健大量的元器件采购资金被长时间占用,资金周转越来越紧张。同期,科健手机的产品质量及售后问题逐步爆发,开始出现库存积压。

  曾经是国内一线手机品牌的科健,在2004年之后实际上手机业务就陷入了停滞,从2005年开始,科健手机慢慢走向低谷,直至陨落。在2004 年、2005年连续亏损之后,科健的主营业务陷入停滞。虽然在2006年通过债务重组等措施实现扭亏为盈,但在此之后,科健又一次陷入困局且长期未能扭 转,最终不得不面对破产重组。科健的新闻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就是今年夏季拍卖了包括房产在内的部分资产以偿还负债。

  立足市场唯有创新

  为什么这么多国内外的著名品牌只是昙花一现,小编个人认为一方面原因是他们对手机产业趋势反应迟钝,面对不断变化的产业局面仍然固步自封,缺乏 对产品的创新能力,这样做的下场只有一个要么改变,要么消亡。看看摩托罗拉的今天吧,不愿尝试新事物的公司,要么改变,要么等着灭亡,就连手机产业的鼻 祖,摩托罗拉也难逃被谷歌收购的命运。

  我们可以先从爱立信的陨落来探其究竟,爱立信亏损严重起源于T18、T28机型质量问题层出不穷,而爱立信缺乏公关危机处理能力,几乎让爱立信 成为质量问题的代表。之后由于索尼和爱立信两家公司均无强大的手机业务,只好于2001年合并。当时索尼在全球手机市场上的份额几乎为零,爱立信自有手机 业务巨额亏损。合并理念源于索尼消费电子专家与爱立信在电信和无线技术结合,同时可减少财务负担。

  索尼爱立信艰难起步,在推出重大产品上也动作迟缓,最初几年未能达到盈利目标。手机产品进入智能时代以来,索尼爱立信因在移动设备和网络内容方面缺乏连贯 的策略,手机市场表现与对手的差距拉得越来越大,特别是之前与索尼旗鼓相当的三星在智能手机的异军突起让索尼感到了压力,也让他们认识到需要向智能手机转 型。 索尼爱立信推出的首款Windows Mobile设备——Xperia X1

  2007年开始,索尼爱立信开始向智能手机艰难转型,2008年推出首款Windows Mobile设备——Xperia X1。该产品同当时的其它Windows Mobile手机一样,用户体验不佳,缺乏iOS和Android提供的丰富功能。就在索尼爱立信还在开发Windows Mobile时,其竞争对手已开始接受Android。我们可以发现,索尼爱立信对不断变化的产业趋势反应迟钝,导致他们在手机领域掉队,直到今年年初索 尼斥资14.7亿美元从爱立信手中购得爱立信所持所有股份,结束两家公司长达10年的联姻。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达到一定市场高峰之后,仍热采取跑马圈地、数量取胜的发展模式。这个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人工、生产成本的上升,产品同质化的严重使得密集生产、规模化的边际效益变小甚至亏损,这一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国产厂商之中。

  1999年,波导与法国的萨基姆公司开始进行移动电话技术开发和生产合作,并于2002年共同投资组建宁波波导萨基姆电子有限公司,建立年产 2000万台移动电话生产厂。通过波导,曾经是全球第六大手机厂商的法国萨基姆终于迈出了把生产外包给中国厂商的第一步,而波导则借此把产能扩展到了千万 级以上,并提出两年1000万台,4年1500万台的目标。产能的扩大,并没带来品牌的壮大,“手机制造”的特殊性因为国内上游厂商的“跟不上”,70% 的元器件要依赖进口。

  同时为保持销售量的增长,波导以低价进攻国内二三级市场,而日益扩大的自有销售渠道使利润逐渐被摊薄,成了波导的双刃剑。与此同时,以诺基亚为 代表的国外企业,依靠过硬的产品质量、较高的性价比、强大的销售渠道以及良好的品牌效应渗透到了包括农村在内的中国各级消费市场,占据了中国手机市场的绝 大多数份额。对于很多中国老百姓来说,拿着结实、好看、便宜的洋品牌手机显得更有范儿。2004年放开手机牌照后,民间资本大量涉足手机市场后,成本上不 占优势,价格战又更无法进行,波导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优势。

  两面夹击让国产品牌手机厂商难寻喘息的机会:一方面,市场份额逐步被国际品牌手机厂商抢占;另一方面,廉价的山寨手机使市场竞争陷入混乱。如此 一来,自身优势本已明显削弱的国产品牌手机厂商陷入更深的被动局面,难以为继。更别提波导为了分散在手机行业的风险而开始多元化发展,涉足汽车制造产业, 这一动作现在看来无疑是往死亡的陷阱推了一把。

  这些曾经风光一时的手机品牌如今都已踪影难觅,也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对于身处激烈市场环境的部分手机厂商而言,在少数手机巨头把控着高端市场的 情况下,短期内很难实现品牌突围,因此它们只能选择以“高配置、低价格”的产品应对竞争。然而,这种运作方式所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成本提高、利润趋薄。不 仅如此,在自压身价的同时,国产品牌手机厂商还需要应对因互联网厂商进入而造成的混乱局面。尽管大多数互联网公司涉足手机领域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 它们的进入却在客观上快速拉低了智能手机的销售价格。所以手机厂商们不能固步自封,继续玩儿机海战术和价格战了,要想得到品牌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把 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用户体验和科技创新。 http://tech.sina.com.cn/mobile/n/2012-11-23/14147826227.shtml

喜欢八神花露水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八神花露水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数码家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