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输了战役,赢了战略”的战争?
转载自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6park.com历史上“输了战役,赢了战略”的情况非常常见。
主要有以下几种。 战役没打好,局部利益受损,但因战略方向正确,推动了全局的发展。 1947年的“七月分兵”即是此例。
七月分兵后,由于对敌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对分兵以后的情况估计不足,我军打了八仗,只有三仗打好了。
其中,南麻、临朐战役,更是令华野指战员郁闷。
连续的作战失利,华野减员5万。
“反攻反攻,丢掉山东”,可以说,“七月分兵”期间,华野部队、解放区都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可是,正如粟裕所说:“七月分兵”打乱了国军的部署,配合了刘邓在鲁西南的作战,为我军在转入战略反攻做出了贡献。
可以说,华野虽然这几仗没打好,在局部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推动了全局的发展。
同样,刘邓在大别山艰苦奋战,因为敌强我弱,受到了极大损失,退出了大别山,但仍然为全局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鼓励了对手继续在错误的方向上前进 战略方向,意味着要将宝贵的资源投于何处,如果投放到了错误的地方,那打得好也意义不大。
苏德战争中的高加索方向的战役就是此例。
德军分兵攻略高加索,取得了一连串战役的胜利,控制了北高加索大片区域。苏军吃了不少亏!
可是,由于希特勒同时分兵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战场的战略就是错误的,德军既无力彻底控制高加索地区,实现战略目标,反而耗费了大量资源于此。
随着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尘埃落定,高加索德军的末日也来临了! 使对方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失利方实现了战略目的 有一种胜利叫“皮洛士的胜利”,意思就是胜利方代价太大,得不偿失,最后在胜利中走向败亡。
这个名词的来源,就是希腊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此君自比亚历山大,善于用兵。
在与罗马作战时屡屡取胜,但每次代价都很大。最后,实力衰竭的他还是输掉了与罗马人的战争。
类似的战例,最典型的就是唐代安史之乱中的睢阳之战。
当时,安史叛军在中原优势非常明显,兵锋直指江淮,一旦攻略江淮,大唐失财赋重地,将难以维持。
张巡在雍丘、睢阳抵抗叛军1年7个月,前后击杀叛军10余万。
最后,叛军尽管仍然拿下睢阳,但时机已错过,战力已衰竭,已无法实现攻略江淮的战略目的了。 失败“厚黑学” 有时,一场可控的失败,反而是有利的。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司马懿企图坚壁相持。
但是,众将坚请战,司马懿无奈,遂进行了卤城之战。
结果,大败!
此战,魏军损失不小,但仍在可控范围内,主动权仍未丧失,而魏军上下认识到了蜀军战力不可一战而胜利,初来乍到的司马懿(刚从荆州调来)平息了内部强烈的不同意见,统一了全军思想。
可以说,卤城之战虽然失败,但司马懿实现了内部思想统一,利于他以后执行一贯的“坚守”战略。
学会从全局上考虑问题,制定(或领会)清晰的战略思想,即使一时受到挫折,也可能是朝着胜利的方向前进!
祝君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