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慕兰,1907年出生在湖南浏阳的一个名门家庭。她的父亲是当地赫赫有名的人物,不仅是“三杰之一”,还参与过维新变法。与谭嗣同是同窗挚友。
家学渊源的黄慕兰自幼受父亲的熏陶,胸怀大志,立志成为一名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的“女中豪杰”。
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黄慕兰,进入了长沙最好的女子学校——周南女校。在这里,她不仅学到了现代知识,还培养了坚定的信念和独立的精神。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让黄慕兰的爱国心被彻底点燃,她开始积极投身学生运动。
6park.com1926年,19岁的黄慕兰通过老师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成为了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在为党工作期间,黄慕兰与众多革命先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包括宋庆龄等人。
1927年,在一次妇女游行中,黄慕兰遇到了宛希俨,这位英俊睿智的革命战士很快成为她的第二任丈夫。两人志同道合,共同投入到革命工作中。
不久后,黄慕兰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孩子。然而,刚刚升起的家庭温暖却很快被残酷的现实打破。
1928年,宛希俨接到了组织安排,前往江西领导农民暴动,谁曾想到,这竟然成为了他与黄慕兰的永别。宛希俨在任务中不幸牺牲,黄慕兰在得知丈夫的死讯后,痛苦不已,但她没有被悲伤打倒,而是擦干眼泪,继续投身革命。
1929年,黄慕兰前往上海,加入了神秘的中央特科。从事隐蔽战线工作的她,负责为党组织传递情报、保护领导人的安全。在这里,她与第三任丈夫相识,然而,这段婚姻因一次重大任务的到来戛然而止。
1931年,黄慕兰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不惜一切代价,救出被捕的关向应同志。
关向应是党内重要的领导人物,当时担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他的被捕对组织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为完成任务,黄慕兰找到了一个关键人物——上海租界有名的律师陈志皋。黄慕兰深知,要打通这层关系,她必须做出牺牲。于是,在组织的安排下,黄慕兰与陈志皋展开了一段“合作”,并成功借助他的关系救出了关向应同志。
然而,真正让黄慕兰名留青史的,不仅是她救出了关向应,而是她在危机时刻拯救了周总理。
1931年6月22日,黄慕兰和陈志皋外出看电影时,偶然听到陈志皋的老同学谈起了一位被捕的“共产党大人物”。那人只有9根手指,嘴里还镶着金牙。听到这些细节,黄慕兰的心头猛地一跳——那位“大人物”可能是向忠发,党内重要的领导人。
向忠发的叛变意味着巨大的危险,尤其是他手中还掌握着周总理的住址和房门钥匙。黄慕兰立刻警觉起来,她迅速将这一情况通报给了周总理。
总理得知后,当机立断,立即搬离原来的住处。事实证明,黄慕兰的预感是正确的,向忠发真的叛变了。正是因为她的及时通风报信,周总理才避免了这场致命的危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黄慕兰本以为自己可以安心过上平静的生活,但她却因为早年从事地下工作的身份成了麻烦的根源。由于身份问题,黄慕兰多次被盘问,甚至被关进了监狱。
面对如此困境,黄慕兰四处奔走,试图证明自己的革命身份,但由于工作隐蔽性太强,证明她身份的人很少,她的诉求始终无人回应。1955年,当主席得知黄慕兰的入狱情况时,立刻亲自下达了特赦令,释放了这位曾为革命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女战士。
主席对黄慕兰的评价极高,他不仅在特赦令上签字,还说道:“她不是囚犯,她是我们的好同志!” 甚至周总理也说:“她救过我的命!”
然而,出狱后的黄慕兰却并未彻底摆脱命运的桎梏。由于种种原因,她再次被关进了监狱,直到1980年,她才重新获得自由。
重获自由的黄慕兰,隐居在杭州,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她这一生经历了无数风雨,从革命时期的出生入死,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屡遭坎坷,她的生命历程无疑是波澜壮阔的。
1993年,黄慕兰出版了回忆录,详细记述了自己为党工作、营救关向应和周总理的经历。她不仅是历史的参与者,更是见证者。2017年2月7日,黄慕兰在杭州安详去世,享年11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