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杨坚逼迫他名义上的外孙、年仅9岁的北周静帝宇文阐禅让,随即登基并改国号为随(后又改为隋)、年号开皇。开皇九年(589年)隋军南下灭陈,终于终结了自汉末黄巾起义以来的400多年的分裂战乱,使得天下重归一统。 6park.com
6park.com
但随着杨坚去世,继位的杨广治国过于急躁、粗暴,很快又引来天下皆反。大业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在扬州发动兵变并杀死杨广,随即李渊一脚踢开傀儡皇帝杨侑自立为帝、开国大唐,大隋天下随即土崩瓦解。直到次年王世充逼迫另一位傀儡皇帝杨侗禅位后,这个继秦朝之后第二个终结乱世、再统华夏的伟大王朝,终于在人世间失去了他的最后一抹痕迹。
享年38岁——比年仅15即夭折的秦稍强点,但也强不到哪儿去。
短命的秦朝之后,是视开疆拓土如寻常事的铁血大汉;而同样短命的隋朝之后,更是造就了在中国历史上最为光芒耀眼的盛世大唐,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当然不是。毕竟这世间的一切,皆有因果。
想当初刘邦起事时打起的旗号可是“诛暴秦”。然而当他坐上始皇帝曾经坐过的位置时,就剩下了嘴巴上的倔强,身体却无比诚实——抛开表面看本质,始皇帝首创的DZ、官制、郡县制度、军功爵制包括最饱受诟病的“秦法”在内的一切,都被刘邦毫不客气的“白嫖”了过去。然后削秦刻汉,就摇身一变成了所谓的“汉家制度”。 6park.com
6park.com
同理,李唐替代杨隋之后,杨坚父子亲手塑造成型的诸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等等,几乎统统原封不动的被移植到了大唐。其抄袭程度有多严重?这么说吧,终李渊、李世民父子一生立法工作的结晶(即《武德律》和《贞观律》),可以说就是给《开皇律》重新换了个封皮……跟后来的那个大明门是怎么变成大清门的,其实都是一个路数。
曾经的残民恶法,换了个主人,就成了惠民善政。这是什么道理?
前些日子我们聊了聊汉代秦的道理,这回再说说隋朝的那些事。
01话说自从“汉以强亡”以后,从曹操到司马炎,再到苻坚、刘裕、宇文泰,各路枭雄在争霸天下的同时,内政治理上也颇具想法,而且可以为所欲为。于是有的复古,有的崇新,有的以社会现实和自身需要为导向,有的则坚持“初心”不动摇,撞一百次南墙也不死心。 6park.com
6park.com
比如说北周吧,明明是纯血鲜卑人建立的政权,却偏偏要自诩为汉家正统,谁的嘴里要是敢蹦出个“胡”字来,姓宇文的都得跟人家玩命……所以既然国号都叫“周”了,那自然得严格遵循周礼,效六官之制。
于是乎在北周,像什么三公、三孤、六卿以及上、中、下三大夫和三士等早就被埋在历史的垃圾堆里边,或者沦为位高权寡的摆设,统统集体复活并手握重权。比如亲手缔造了北周并作为北周实际控制者的宇文护,始终担任的职务就是太师和大冢宰,集军政大权于一手。
周礼这套玩意诞生于先秦时代,那时候搞的是分封制,周王名为天子,实为部落(诸侯)共主。共主与皇帝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的话当臣子的爱听就听,不爱听就当放了个那啥,只要能承受住因此产生的代价就行;而对于后者来说,这种情况就是绝对不能容忍的,除非是个像刘协那样的傀儡。
所以等到宇文护一死,周武帝宇文邕就开始大力收权。像那个能把宇文护的权势捧上天的大冢宰,就被宇文邕收回了“五府总於天官”的特权,重新沦为了内廷大管家的角色。但问题是整个北周就宇文邕是个明白人,在位时间还太短(6年),儿子又是个混球(宇文赟),所以等到杨坚篡位成功时,可以说接手的仍是个烂摊子。 6park.com
6park.com
杨坚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是个灵活且实际的人。对于这位隋文帝来说,理想自然是可贵的,却从来不是执念。因此在治国上无论复古或革新均无不可,只要对他的江山好就行。
于是就有了伟大的三省六部制。
话说始皇帝虽然是个工作狂,但终究无法以一人之力操控天下。所以在横扫六国之后,他设置了由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的新“三公”,分掌政务、军事和监察。同时又设九卿分掌具体政务。西汉代秦之后,刘邦几乎全盘照搬了始皇帝留下的那套官制,但问题是刘家皇帝可没一个比得上始皇帝敬业,于是问题就来了。
啥问题?DZ王朝一个解不开的死结就是一旦当皇帝的无法下定决心死操自己,就必须得把权力交给臣子分担。而皇帝一旦分权,稳定的权力架构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衡,甚至崩溃。可问题是能常年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把剩下的时间统统交给政务的皇帝,两千多年来也就始皇帝、朱元璋、胤禛等屈指可数的几个能做到,剩下的一概不行。于是乎我们才看到从两汉到隋唐,绝大多数的王朝最终都是以“禅让”的形式易主,其实原因就在于分权——皇帝越玩越嗨,越嗨就越乐意分权,最后分着分着,自家江山就都分给权臣了。 6park.com
6park.com
当皇帝的当然也不傻,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也在尝试着解决问题。可这个问题实在无解,没办法的情况下,既然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带来问题的人吧。
所以从始皇帝开始就耍心眼,把丞相一分为左右,以期让他俩狗咬狗;刘彻则启用外戚、近臣、宦官组成内廷,形成中外朝制,与宰相分庭抗礼;刘骜又发明了个“四曹尚书”(时为常侍曹、二千石曹、民曹和客曹尚书),成为了后来的“六部”之滥觞。
刘秀复汉以后出于对功臣集团的忌惮,干脆废除宰相重设三公九卿,但实际政务处置均由尚书台代皇帝执掌;曹操自任宰相后,将向来属于内朝的尚书台及所属诸曹转为外朝官署,成为尚书省建立的开端;但曹丕觉得他老爸这么干纯属瞎搞,弄得尚书省权力太大威胁皇权,于是在秘书省的基础上新设了个中书省,负责掌管机要,起草和发布诏令。于是尚书省失去了决策权,就剩下听命行事的份了。
至此三省六部里边就差个门下省了,但门下省的雏形早就有了——秦朝有侍中,是个跑腿的活儿,负责在皇帝与宰相间传话;西汉时侍中地位上升,主要充当皇帝的侍从、顾问的角色;因为成了天子近臣嘛,所以侍中及黄门侍郎的角色越发尊贵,到魏晋时有了定员和专责,开始从内廷走向外廷;南北C那会儿,侍中、散骑常侍的权力更大,在南朝可与尚书省相庭抗礼,而北C更是将其都划拉进了个叫“门下省”的专门机构,然后就是“政尽出于门下”了,整个朝廷都得围着这帮侍中转,看他们的眼色行事。
所以与其说是杨坚发明了三省六部制,不如说是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归纳整合出来的。但这丝毫无损其价值——这世间绝大多数的伟大创造,不都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才发现了与众不同的风景? 6park.com
6park.com
当然,所谓的“三省六部”也是后人在杨坚的官制改革中提炼总结出来的,因为后者弄出来的其实应该叫“五省六曹”——在中书(隋称内史)、门下、尚书三省之外,杨坚还设立了秘书、内侍二省。其中秘书省类似宋朝的馆阁,内侍省则顾名思义,就是帮太监扎堆的地方,并不负责朝廷的政事。至于六曹与六部并无区别,只是称呼的习惯不同,同属于尚书省。只不过在隋朝时,后来我们熟悉的吏、礼、户、兵、刑、工这六部中,刑部称“都官”,户部则是先叫“度支”,后来又改成了“民部”,等到唐朝时为了避讳李世民,才叫户部的。
甭管六曹还是六部,在明朝废除宰相前都不重要,堂堂尚书也不过是宰相的高级马仔而已,想跟皇帝搭上句话都费劲,真正手握大权的还是三省。其中内史省(中书)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形成了一套严密的中央行政体系,具有简洁、高效、协同、规范的显著优势,影响了此后1300多年的历史。即便在今天,我国正在推行的大部制改革,以及西方文官ZF的体制模式,依然能在其中找到三省六部制的影子。
打个可能不太恰当但比较形象的比方——如果把朝廷比作一座水库,政务比作库容,中书省的职能就是可以下达水库何时放水、何时蓄水以及放多少水、蓄多少水的指令,属于决策者;而门下省要干的则是决策的审核者和监察者的角色,有权全盘或部分否决指令,然后打回去让中书省重新修改。如果对中书省的修改意见仍不满意或者人家压根不愿意修改,那么两省就继续打口水仗;等到头顶上的两位大佬终于能达成一致意见了,就该尚书省出场了。无论是放水还是蓄水,还有放多少、蓄多少,只要按照手里的指令照办即可。 6park.com
6park.com
由此可见,三省看似位高权重,但单拉出来个个都是“瘸子”——中书省看似地位最高,但只有打嘴炮的权力,没有动手的资格,还要被门下省制约;相比之下门下省更惨,连打嘴炮都得中书省提供炮弹,否则连张嘴的机会都没有。即便能张嘴,也只配说“我反对”这仨字,其余的都得在肚子里憋着;而尚书省看上去更像个苦命的工具人,只能在中书、门下两省的指挥棒下团团转,干活都不用带脑子,而且也不许带。
02为啥要花这么大的篇幅讲三省六部?事实上隋朝给后世留下的诸多遗产中,像科举制、大运河、均田制、府兵制啥的无论是影响力还是发挥的作用要么远大于三省六部,要么也能与之一较高下。但三省六部无疑是其中非常特殊的一个,而且我们或许能从中一窥隋朝如此短命的原因所在。 6park.com
6park.com
为啥这么说?
从表面上看,三省六部制不但是杨坚的一次大放权,而且说是清仓大甩卖也不为过——中书省可以按照皇帝的授意起草、制定诏令,也可以抛开皇帝独立操作;门下省的否决权简直大到没边儿,就算杨坚亲自下令他们也有权原路打回,让皇帝陛下赶紧闭嘴;至于尚书省,看上去像个没思想的工具人,但实际上是一切行政事务的执行者,这其中的门道和利益可是大了去了。
而皇帝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好像就是个人形图章——杨坚既不能绕开中书省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布诏令,也无法不顾门下省的反对强行推行诏令。即便他搞定了中书门下,也必须要依靠尚书省去执行诏令,想要从中掺杂点私货或是搞点变通,那是门儿都没有。
当然杨坚可以否决中书的诏令,也可以否决门下的封驳,更可以对尚书省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奖惩。但问题是只要他搞不定三省中的任何一个,什么口含天宪什么金口玉牙,都是瞎扯淡。
那么问题就来了——杨坚难道是受虐狂,非得弄出这一堆的“紧箍咒”给自己找不自在?
原因之一就很简单了,因为杨坚是理智的。
DZ王朝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治。人治的特点就是简洁、高效,高高在上的人主一声令下,天下如臂使指、莫不景从。谁要是敢狗pi倒灶的唧唧歪歪,直接砍了问题就解决,哪有比这更利索的?而在王朝时代初期,人治的特征更鲜明,所以像始皇帝、刘邦、刘彻、刘秀、曹丕、苻坚、刘裕、拓跋焘之类的雄君、霸主,冒出来的也特别多。当然,杨坚也可以算作是其中的一员。 6park.com
6park.com
可人治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太过于依赖人主的素质——不但脑子要好使,手段也得够硬,更关键的是要自始至终的保持清醒、冷静和克制,这个要求就太高了。别说绝大多数的皇帝根本达不到,就算是上述少有的那些佼佼者,时间长了也难免昏聩,无法善始善终。
始皇帝、刘彻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
所以但凡是个理智的皇帝,都不会愚蠢的寄望于自己的继承人不是个二货,尤其是永远不会出现二货。而人治最要命的地方,就是只要人主是个二货,那就一切都得完蛋。
所以为了自家的江山长治久安,就必须想办法杜绝这样的隐患。而从始皇帝到杨坚,想到的办法都是建立一套约束机制,比如说宰相、大将军、三公什么的,试图用集体的力量限制二货皇帝的破坏力。可问题是但凡为上位者对权力都有着无比强烈的独占欲,一旦分权后那种痛苦的滋味简直生不如死。于是他们本能的警惕分权、抵制分权,又不能不分权,反正是拧巴得不行。而且分权的效果显然也不咋地——从两汉到南北C,大多数的王朝都栽在了权臣的手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样的选择只会走进一条死胡同。
于是杨坚吸取了教训,打算换种活法。既然靠人为的约束起不到效果,那何不用制度建立起一种固定的秩序,然后靠秩序,而非人来限制君权的同时,又能稳固君权?
毕竟圣人会死,但秩序不会。
这才有了三省六部制。
因为三省六部制真正的秘密,其实不是放权,而是甩锅。 6park.com
6park.com
我们都知道海对面小日子过得不错的那几个小岛子上有个菊花王朝,号称“万世一系”。据说从咱们的东周那会儿(周惠王十七年,即公元前660年)到现在,共传承了126代、2679年,期间血脉从未中断——当然这是在吹牛皮,因为天皇制度应该是在咱们唐朝的时候才大概成型,满打满算也就1500年未曾改朝换代,不过这确实也挺不容易的。
其实小岛子上的山寨王莽、水货曹操、Cos版司马懿比咱们这边的正品还泛滥。可为啥就没一个真正在形式上搞过篡国夺权、自己也当把天皇过过瘾?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因为这个天照大婶的亲生大儿砸过得实在是太惨了。在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像刘协、曹髦、杨侑那样的当个徒有虚名的傀儡对他们来说都是奢望,穷匮潦倒的生活才是日常。像最惨的光孝天皇(830年—887年)因为欠了一屁股的债还不起,只好当老赖,结果被一大群债主堵宫门、挂横幅追讨,简直是颜面丧尽。
源赖朝、足利尊氏、德川家康们脑子里得进多少水,才会去惦记那个连表面风光都欠奉,却一旦坐上去就立马成为众矢之的的破位置?其实想想号称国祚800年的周朝就很容易理解这个问题——甭管是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随便拿出一个都能轻轻松松的把那个混得连灰孙子都不如的周天子干掉,可为啥在长达500多年的时间里就没见谁动过手?直到嫌这厮的存在实在太碍事,秦昭襄王才顺手把他给灭了。 6park.com
6park.com
而堂堂大周被灭国,在当年连上热搜的资格都没有。
03为啥没有?因为哪怕身为天子,要是手中权柄尽丧,那还不如个普通农夫,连养活自己的本事都没有,凭什么上?
小岛子那边也是如此。自打有了信史以来,能让人记住的只有镰仓、室町、德川这三大幕府以及如丰臣秀吉这样的枭雄,谁管当时的天皇是什么货色?可自打德川庆喜“奉还大政”(1867年),终于支棱起来的天皇就开始疯狂作死,不到80年后就差点被灭国和打落凡尘——1946年美国迫使昭和天皇发表人间宣言,否定其“人间神”的地位,从此踏踏实实的当傀儡去了。 6park.com
6park.com
所以当皇帝的,手中没权不行,权力大了也不行。尽管小岛子里的那些破事杨坚不可能知道,但丰富、悠久的中国历史使得他不用费多大劲,就能想明白这个道理。
而且自始皇帝以来历代明君雄主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以及实践,也给杨坚打下了足够的铺垫。于是一切水到渠成,三省六部应运而生。
在三省六部制下,皇帝需要扮演的角色非常奇妙。首先他还是决策者,但只是决策者之一,因为有个中书省嘛。比如杨坚有个什么想法要执行下去,就可以找来内史(中书)令杨素要求其起草诏令;要是杨素开了啥脑洞,也可以召来麾下的侍郎、舍人们草拟出一份诏令来,然后找杨坚盖章,再去跟门下省的那帮大爷们磨牙。
而门下省既是杨坚给国政治理设下的一道阻断阀,又是一根避雷针,所以权柄极重——甭管诏令是杨坚亲自下达的还是杨素自作主张的,在门下省的侍中、黄门侍郎或是给事中大爷眼中,都一概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甭管杨坚或是杨素如何的暴跳如雷,都对此无可奈何。除非把门下省的头头脑脑们都换掉,但这么干的代价就太大了,足以引起朝野震荡甚至是更严重的后果,轻易是不能动用的。 6park.com
6park.com
因为门下省是如此的牛批,所以从隋到宋,所谓圣旨的开头从来都不是什么“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是“门下”二字。意思就是门下省的那帮大爷们终于开恩批准下达这道诏令了,而非是皇帝又金口玉牙了。因为只要前者不点头,后者甭管怎么张口,说的都是废话。
而杨坚设计的三省六部制中,最心机或者说最猥琐的一点,就是皇帝的角色在这一过程中既可以全程参与、起到决定性作用(毕竟要是他不盖章,什么都是白扯),但同时又成功的隐身幕后,说是不牵扯到丝毫因果虽有夸大其词之嫌,但也不算太过分。
通俗点说就是好处全占,还不用负责任。这样的好事,谁会拒绝?
不信?我找到了一份唐贞观十五年(641年)的圣旨(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几乎全盘照搬了隋朝),便可作为范例:
“门下:第十二女幼挺幽闲,地惟懿戚,锡以汤沐,抑有旧章。可封临川郡公主,食邑三千户。主者施行。
贞观十五年正月十九日
中书令驸马都尉安德郡开国公臣杨师道 宣
兼中书侍郎江陵县开国子臣岑文本 奉
朝散大夫守中书舍人臣马周 行
侍中 阙
兼黄门侍郎清苑县开国男臣 洎
朝请大夫守给事中臣行成等言:
诏书如右,请奉
诏付外施行。谨言。
贞观十五年正月廿日
制可
正月廿日申后都事郭长者受
左司郎中仁师付主爵
尚书令 阙
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师上柱国梁国公玄龄
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申国公在京
光禄大夫尚书上柱国陈国公在京
中大夫守吏部侍郎骑马都尉在京
银青光禄大夫行尚书左丞护军济南县开国男 皎
告临川郡公主:奉被
诏书如右,符到奉行。
主事王赡
朝散大夫守主爵郎主 立本 令史魏感
书令史 阙
贞观十五年正月廿日下”
这份诏令全文共300多字,但其中正文也就是第一段中的那30来个字。说的是李世民的第12个宝贝闺女李孟姜18岁了,按惯例该册封为公主了,于是就弄出来了这么个东西。 6park.com
6park.com
全文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参与到这一工作流中的各层级工作人员的签字作保——上到三省大佬,下到跑腿传话的低品小吏一个都不能少。就连因出差、休假等理由不在岗的或职务空缺的也得列名,比如那个自李世民之后终唐一朝再没人敢上任的尚书令,也得标个“阙”字,反正只要在流程上的谁都跑不了。
而李世民在全篇留下的痕迹就俩字——制可。
意思就是说封李孟姜当临川公主这码事,是中书令杨师道领着岑文本、马周等一帮人张罗的,然后门下省的黄门侍郎刘洎(当时侍中空岗)、给事中张行成觉得这件事挺靠谱,就批准了。再然后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尚书右仆射高士廉等其他尚书省大佬当时在出差)就领着麾下的虾兵蟹将们一通忙活,把这事办成了,新科公主李孟姜更是亲笔确认,一切齐活。
我们做个假设,比如没过多久李孟姜扯旗造反又被镇压,事后需要追究责任。那么在册封她为公主这件事上,上至杨师道、刘洎、房玄龄这样的宰相级大佬,下至王赡、魏感这样名不见经传的跑腿办事员,统统没得跑,弄不好都得去号子里转一圈,倒霉的被砍了脑袋都活该。
毕竟白纸黑字的铁证都在这儿摆着呢。
可李世民有啥责任?朕就写了“制可”这俩字,甚至可能就划了个红圈,这能证明啥?朕本来不想这么干的,但杨师道这家伙拍着胸脯说这事靠谱,刘洎那个二货直接放行,房玄龄这个老贼忙不迭的就给办了,朕想拦也拦不住啊!要说错,朕也是错在识人不明。想修正这个错误,要不就把这些个奸贼都砍了,然后朕再下个罪己诏? 6park.com
6park.com
这样一来,所有的错都成了别人的错,跟无辜又无助的皇帝陛下有什么关系?要是早有三省六部,什么王莽、曹操、司马懿、桓温、刘裕都得老老实实的去当背锅侠,还搞什么谋朝篡位?
而此前,甭管谁干啥事都要打起皇帝的名头,就连傀儡皇帝都当不安生,还得被曹老板们拎出来“挟天子以令诸侯”。而甭管是雄君明主还是昏君废物,只要做事就会出错,而且做得越多就错得越多。而当皇帝的要是老犯错,难免在天下人心中就没那么神圣,更谈不上威望。没准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既然这厮不行,要不换个行的上去试试?
就像在西汉末年国势日颓,连续几任皇帝怎么折腾都难见起色,到最后连汉哀帝刘欣都开始自我怀疑,一度打算主动“让贤”——当然是让给他最爱的董贤。几年后,长安、洛阳的百万士民更是群起疾呼,要求刘家皇帝把位置让给“王圣人”(即王莽),就连一大堆刘姓宗室都跟着瞎起哄,搞得王圣人要不谋个朝、篡把位都无颜再见江东父老。
而自打杨坚琢磨出来个三省六部制,从两汉开始就层出不穷的权臣擅政以及逼迫皇帝禅让,进而改朝换代式的闹剧就一下子消停了,再也玩不成了。毕竟人家皇帝陛下就是个人形图章,孤单无助又可怜,谁还好意思再欺负人家?最可恨的当然那些成天乱蹦跶、瞎折腾的“曹贼”,统统砍死了天下就该太平了吧?
至于朱温、郭威和赵匡胤,那是纯粹的军头而非传统的权臣。而且等老赵再祭出一手崇文抑武之后,这最后一个漏洞也就被堵住了。
04话说前阵子我用了好几年的键盘坏掉了,只好换了一个。新键盘嘎嘎贵、嘎嘎先进,但我就是用不惯,所以嘎嘎怀念原先那个就值几十块钱的烂键盘那无比熟悉的烂手感。 6park.com
6park.com
这肯定不是我个人的烂毛病,而是人类普遍的共性。甭管我们手边的、身边的乃至日常接触到的一切,哪怕再烂再破,只要习以为常了,都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依赖性。哪怕有再新再好的可以替代,也有大把的人出于本能的去抵触。
更何况,涉及到军政大事,其中更要掺杂着数不清的利益。哪怕只是改变其中极小的一部分,也会影响到无数人的得失,必然会遭到拼死的反扑。所以谭嗣同才会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因此从商鞅到王安石再到谭嗣同,每次大规模的社会变革发生时,都免不了要留下一地的尸体和鲜血。而无论是始皇帝、刘彻、刘秀、曹操、元宏还是杨坚,其主导的改革力度其实丝毫不亚于上述的历次变法,所以要不激起激烈的反对与对抗,那才是奇哉怪也。
而对杨坚这么搞最受不了的,就是士族门阀。
现在提起士族门阀,包括先秦时期的贵族、两汉的勋贵以及唐宋之后的士大夫,主流舆论都是以批判为主。比如迫害忠良、以权谋私、鱼肉百姓、社会寄生虫啥的,其实甭管古今中外的当权派,这都是没法避免的问题,哪怕把你我弄到那个位置上,没准会比这些家伙更恶劣。 6park.com
6park.com
评价一个群体,不能单纯只看一面。就像士族门阀,固然毛病攒了一大把、坏事干了一大堆,可要是缺少了这么一个角色,我们的历史会变成一副什么模样?
其实根本不用废话。只要想想要是下面的这些名字从未存在过,一切就很清楚了——王导、王敦、王戎、王羲之(琅琊王氏),谢安、谢玄、谢灵运、谢眺(陈郡谢氏),韦孝宽、韦应物(京兆韦氏),杨敞、杨震、杨修、杨素(弘农杨氏),李暠、李冲、李琰之、李靖、李延寿、李商隐(陇西李氏),崔琰、崔浩(清河崔氏),裴寂、裴矩、裴行俭、裴度(河东裴氏),卢植、卢照邻、惠能(范阳卢氏),郑兴、郑众(荥阳郑氏),窦融、窦宪(扶风窦氏),萧衍、萧统、萧瑀(兰陵萧氏),荀彧,荀攸(颍川荀氏),陆贾、陆逊、陆抗(吴郡陆氏)……
从两汉到隋唐,甭管哪朝哪代的政军经社、教科文卫都是名义上归皇帝管,实际上离开士族门阀就一样都玩不转。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英明神武如刘秀、曹操、刘裕、杨坚、李世民等雄君明主,其实跟刘协、曹髦、杨侑们没啥区别,都是被士族门阀手拿把掐的傀儡。
区别就在于刘协们认命了,而他们不认。所以刘秀要搞度田,曹操要“唯才是举”,刘裕要重用寒族,李世民折腾《氏族志》。而杨坚要做得则更多,比如三省六部、科举、均田等一大堆。
在对抗君权这个问题上,士族门阀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他们整合起来的力量也是惊人的。东汉从明庄二帝之后皇权始终不振,魏晋南北C则不是“王与马,共天下”,就是改朝换代如家常便饭,背后出现最多的就是士族门阀的影子。 6park.com
6park.com
既然这帮家伙团结起来,哪个皇帝都顶不住,那把他们拆散不就好了?
三省六部制下,表面上看是杨坚清仓大甩卖式的分权、让权,但实际上被拆分得更加七零八落的,则是原本捆成一股绳的士族门阀,以及作为其代言人的某个权臣——在隋唐之后,像曹操、司马懿、桓温、刘裕那样军政大权一把抓,挥手间就能让一个王朝灰飞烟灭的大权臣,是不是一个都找不到了?
这一点体现得最明显的就是北宋。在我们的印象中,北宋的皇帝除了开国的一祖一宗,剩下的几乎统统都是怂货,被大臣指着鼻子喷一脸口水的几乎比比皆是,看起来皇权似乎孱弱无比。但事实上呢?就拿看上去最窝囊的赵祯举例,在他执政之初北宋社会矛盾激化,土地兼并严重,财政入不敷出,对外战争屡战屡败,国势颓唐得一塌糊涂。在这种情况下,赵祯有了革新、变法的迫切需要。但这种事太大,改好了一切都好,一旦捅了篓子可就是要动摇国本的,该怎么办才能尽可能的降低风险呢?
其实很好办。赵祯压根就不出面,而是把范仲淹推出来,让他领着一帮如富弼、韩琦、欧阳修之类的少壮派主持新政。同时又先后把吕夷简、章得象等反对变革的保守派推到宰相的高位上,让两帮人打擂台。而他自己呢,则高高在上的不露声色,充当了个幕后裁决者的角色——改革派干得不错,赵祯就在背后推一把,再给保守派使个绊子;范仲淹搞砸了,他也不慌,只要让老章、老吕顶上去主持大局,一切就都乱不了。
最终庆历新政惨淡收场,但倒霉的是范仲淹,赵祯几乎毫无损失,更没有栽掉面子和威信。大不了一切照旧嘛,日子又没到过不下去的地步。而这事要是搞成了,难道小范还敢自居首功?一切荣耀必然都是属于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嘛。 6park.com
6park.com
隋唐以前的皇帝喜欢自作主张,喜欢亲力亲为。结果干成了就千古一帝,搞砸了王莽就是榜样,收益极高但风险极大。而自从有了三省六部制以后,聪明的皇帝都不干活了,就支使着大臣们去干,再挑动“群众斗群众”。最后好处全是朕的,黑锅你们去背。
不干活,或者说不亲自出面干活,就永远不会犯错。即便错了,也是别人的错,跟皇帝陛下有什么关系?大不了换个人继续干。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宰相还不到处都是?
对杨坚打得叮当乱响的小算盘,士族门阀心里明境似的,所以本能的反对。但他们此时已经呈现衰弱堕落的趋势,再加上老杨不但耐心极好(继续用士族),手段也极狠(砍了一大堆开国元勋),运气也极佳(开皇之治),所以对此毫无办法。
等到杨坚死了,他那个败家儿子杨广完全没有继承自家老爸的权谋和眼光,只知道大干快上,恨不能一天顶十年、分分钟就把士族门阀都给收拾了。结果被人家抓住东征高句骊的破绽,又掀起一场天下大乱,倒是分分钟就把老杨家的江山给掀翻了。
时也命也,非战之罪。
而作为杨广的表兄,李渊及其子孙们倒是老老实实的照着杨坚开出的药方抓药,结果弄出来个空前绝后的盛世大唐。
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