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明朝为什么那么穷?
送交者: 我在枫林中哭泣[♀☆★★★女中豪杰★★★☆♀] 于 2024-11-01 14:33 已读 221 次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熟悉历史的朋友大概都听说过这么一件事——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时候,面对向着北京城步步紧逼的李自成,朱由检却一筹莫展。既无法派出大军围剿,也基本没给各地守军输送过援兵和补给,甚至连最起码的京师防务都形同虚设。为啥?答案就是俩字:没钱。 6park.com

6park.com

但这么坐吃等死下去显然不是办法。被逼得直想提前上吊的朱由检最后也豁出去了,拉下面子跟满朝文武借钱募兵。而且他想借的钱也不多,就20万两银子。

话说就在万历三十年(1602年)的时候,户部统计出来的年度财政收入为2295.3万两,还是终明一朝276年的最高记录。怎么才过了区区40年,就连20万两都掏不出来了?

这个问题我们先不去管他。反正这20万两看似不多,实则能不能借到手,朱由检心里也没底。所以他找来国丈周奎,让他来当个“托儿”,就是到时候跳出来率先掏钱,还得多掏点,给别人打个样儿。

周奎的权势富贵都是朱由检给的。要是女婿完蛋了,他一定更完蛋。所以按照常理周奎应该全力以赴的配合,哪怕为此倾家荡产也是值得的,毕竟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没柴烧嘛。然而实际发生了什么?

他先是百般推脱,周皇后得知后变卖了自己的嫁妆凑了5000两交给父亲。然后周奎就上演了或许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谜之操作——他将其中的两千两纳入私囊后,才把剩下的3000两借给了女婿。 6park.com

6park.com

史书上没说朱由检最后到底借到了多少钱,但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李自成打到北京城后近乎兵不血刃的一鼓而下,无处可逃的朱由检只好去上吊,大明朝就此亡国。

李自成进城后,据说打制了5000副夹棍,日夜拷打住在京城里的勋贵、官员以及富绅,不肯“捐款”就打到死为止。最终仅周奎就“捐”了70余万两,而全部“捐款”加一块据说有7000万两之巨。

用文明的手段去借,结果连20万两都没有;用不文明的手段去抢,那真是要多少有多少。

而这,在明末那个荒诞的时代并非孤例。

当吴三桂献出山海关的时候,多尔衮能拉出来南下的正牌满洲八旗兵,满打满算也就5万出头。这点人,扔到偌大的中原连撒芝麻都算不上,就算八旗兵个个以一顶十也是屁用不顶,那该怎么办?

好办。因为自打朱由检即位以来,本来按规定每年从南方输送京师并主要供给边军的400万石漕粮,能拉过来100万石就谢天谢地了。财政状况的急剧恶化,使得本来战斗力还非常强悍的大明北方边军长期处于欠饷的状态,更要命的是还得经常挨饿,御寒的被装都凑不齐,杀敌的军械也时常短缺——人家当兵的也不是活雷锋,都混成这副德行了凭啥还替你朱家卖命?

所以当闯逆寇京、建贼犯境时,朱由检理所当然的呼叫各地援军,然后收到的答复千篇一律是“如有兵饷,臣不惜一死以报国。若无兵饷,空死无济”(《启祯史录》)。 6park.com

6park.com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数十万大明边军,曾用文明的手段向他们效忠的皇帝和朝廷讨要了20多年他们应得的、且是仅够养家糊口的饷粮,结果一无所得。直到满洲人入关,他们才望风而降,这份职业道德与操守已经足以令人感叹了。

然后他们就用非常不文明的手段,让当年那些曾经无视过他们的贵人老爷深刻的认识到,什么叫“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例子还能继续举下去。

嘉靖年间,因为南倭北虏一起折腾,再加上朱厚熜还得炼丹修仙,导致朝廷财政入不敷出。为了把日子凑合过下去,就必须削减不必要的开支,那啥玩意算是“不必要”的呢?朱厚熜瞅来瞅去,最后大笔一挥,就把数千名在京官员的工资给砍掉了。

在此后的十多年里,上至内阁首辅下到不入流的小吏,统统都没有钱粮可领,算是给皇帝陛下免费打工了。

这样奇葩的事情恐怕古今中外都没有过吧?就算有,也得捅出老大的篓子,为此朝兴国灭都不算啥。可大明朝呢?一众京官情绪非常稳定,而且大多面色红润、神采奕奕——要是那时有健康体检,没准我们会发现在此期间大明京官的三高率猛增了一大堆的百分点。

为啥?既然用合法的手段赚不到钱,那就只能用非法的手段喽。于是乎整座京师里的官吏几乎人人都成了经济犯,就剩下一个好人——海瑞,代价是饿死了两个儿子。 6park.com

6park.com

这个奇怪的王朝,好像天生就具有把好人逼成坏人,再把坏人逼成恶魔的魔力。其实不然,就像某部电影里的那句经典台词一样,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

可为啥就明朝这么穷?


01

有人会说,任一王朝到了末年财政枯竭、穷得掉渣是正常现象,其实这纯粹是瞎扯。

接手了朱家江山的满洲人因为文明水平太低嘛,所以几乎是全盘照抄了明朝的典章制度,但人家可不穷。

早在康熙年间,清朝的财政收入就突破了4000万两,比老朱家最阔时还高了接近两倍。到了清末,我们习惯性的称之为“积贫积弱”,但弱是真弱,贫却未必,起码朝廷就一点不穷。

在同治年间(1862~1875年),清廷的年财收就冲上了6000万两大关,这是所谓的康雍乾盛世都没达到过的水平。再到甲午战争(1894年)又迈过了8000万的关口,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则突破了2亿两。甚至在其灭亡的前一年(1911年),岁入达到了史无前例的近3亿两银子。 6park.com

6park.com

满洲人是怎么搞到这么多钱的,咱们先不去管,再说说其他王朝。

在靖康之变前,北宋的年度财政收入能达到接近1亿贯的水平,可谓是富得流油。有多流油?金国第一次兵围东京城时,北宋以割地赔款为代价换取其退兵,其中赔款这块女真人大嘴一张就要1000万匹绢——本以为要讨价还价一番,谁知宋人竟是满口答应。更想不到的是,金兵刚退回到老家,就看见宋人答应的绢帛已经送过来了,堆得满山满谷都是,仓库都装不下。

这他母亲的是何等可怕的财力、组织力以及执行力!要把这个本事的一两成投入到军队,又何至于这么丢人现眼,白白便宜了女真人?

这还没完。金国的主战派如完颜宗翰等人又找茬,指责宋人送来的绢帛产自江南,质量远不如河北所产(这倒不假,南方纺织业的技术水平超过北方要等到南宋以后)。因此诚意不足,应该严惩,要不咱们再发一次兵?

宋廷闻讯,火速从战祸尚未停息的河北调拨相应数量的绢帛,前后历时不过4个月。

女真人简直都惊呆了——宋人这是多有钱,所以凭啥不再去抢一拨?

说完北宋,再说南宋。 6park.com

6park.com

从中原之主到被撵去东南一隅,南宋损失了近半的土地和数千万人口,但在财政收入上却不减反增,远远超过了北宋(最高水平有12000万贯~16000万贯不同的说法,我也搞不清哪个准)。即便到了王朝灭亡前期,史称财政崩溃、连年赤字,逼得贾似道不得不推出公田法、打算法硬薅权贵和士绅的羊毛,搞得自己身败名裂时,南宋朝廷每年也能收上来4、5千万贯的税赋,简直能把朱由检甩出八条街。

唐朝更狠,“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稻”的盛唐时期自不必说,甚至到了藩镇割据的中晚唐——起码在黄巢之乱前,唐廷在“两税三分”、三分之二的税赋被地方藩镇截留的前提下,照样年岁入保持在3000万缗左右,小日子过得美滋滋。

反正甭管是往前还是往后数他个几百年,就一个明朝穷得叮当乱响。

这么牛批的记录,明朝又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02

最该背锅的当然不是朱由检,而是他的老祖宗朱元璋。 6park.com

6park.com

实话实说,朱元璋包括朱棣都是明朝最顶级的统治者,放在历朝历代也能名列前茅。不过无论如何也扭转不了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他们在ZZ、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能力越出众,就愈发凸显出在经济治理水平上的B痴。

没错,甚至连差劲都不足以形容,只能说是B痴。

甭管哪朝哪代,也甭管是哪个明主雄君,都难免面临囊中羞涩的苦恼。每到此时,但凡稍有理性的君王都会选择向现实低头,哪怕头铁如刘彻也下过《轮台诏》。反正就是暂时忍下一口气,先休养生息,等攒够了本钱再说。

可朱元璋呢?不管有钱没钱,反正就是要打蒙古。但大明朝的兵将就算是牛马,也得吃草吧?可朝廷每年收上来的那点钱根本不经花,那咋办?好办,谁有钱,就去谁家抢呗。

反正每回大明朝北伐没经费了,就必有大案要案发生,然后就啥都有了。仅一个郭桓案,就折腾得“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赃七百万,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明史·卷九十四·志第七十》),你就说扯不扯淡!

郭桓这厮,此前一直在山西政法口做官。直到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五月才奉调入京,改行当起了户部尚书。而且还是“试户部尚书”,就是还处于试用期,没正式上任。

结果试用到第8个月时,朱元璋宣布破获了一起重大贪腐案,主犯就是郭桓。那么他贪了多少钱呢?答案是“精粮两千四百万石”。

2400万石粮食是个什么概念?郭桓案爆发的当年,明朝全年的财政收入才仅有2089万石精粮! 6park.com

6park.com

一个从千里之外空降到京师的老西儿,人生地不熟,还跨行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然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敢、就能贪掉大明朝一年的财政收入——朱元璋手底下的御史、锦衣卫们都是集瞎子、聋子和傻子于一身的全残废吗?郭桓偷了朝廷14万吨的粮食(明朝一石约等于现在的60公斤),堆起来有一座山那么高,就谁都没发现?

哪怕我们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到有任何可能性吧?

但朱元璋不管。他以超常规的速度审定结案、剁了一堆“狗官”的狗头,然后重头戏才开始——“核赃所寄借遍天下,民中人之家大抵皆破”(引用同上)。

敢贪朕的2400万,不给朕吐出4800万来,朕都不姓朱!

再然后,他大手一挥,就把十几万吃得满嘴冒油的大明官兵打发到了北方草原,打出了一场逼杀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俘获北元太子、公主等119人,王公2994人,军民近8万人,牲畜无数以及北元宝玺、图书、金银印章等,彻底摧毁了北元小朝廷的捕鱼儿海大捷。

所以我一直坚定的认为,捕鱼儿海大捷最大的功臣根本就不是蓝玉,而是郭桓! 6park.com

6park.com

朱棣靖难成功后,本来也想使使祖传的那手妙到毫巅的薅羊毛手艺。可派人一调查,发现全国上下但凡有点家底的,都被他亲爱的老爹地给薅秃了,地主的肚子比佃户都大不了一圈半圈。那咋办?

那就只好薅佃户的了。

朱棣捞钱的法子,跟今天太平洋对面的那个老登差不多,就是印票子。区别只在于老登印得印钞机直冒烟的是绿票子,而朱棣印的则是大明宝钞。

反正不管朱棣缺多少钱,就让户部尚书夏元吉去印多少。要是作为专业人士的老夏劝谏一句你这是在胡搞,就把他丢进大牢去反省几天,等蹲冷静了再拎出来继续印。但票子这玩意一旦印得太多太滥,就必然贬值,还没人愿意用,这又该咋办呢?

依然好办。哪怕大明宝钞贬成了废纸,官府一律不管,到民间采买物资照旧按照票面价值计算,一贯钞就得换值一贯铜钱的东西,反正就是明抢。谁敢不服?重则砍头,轻则流放,就算赶上官老爷心情好,也保证把你的屁股打烂。

花钱是一码事,反过来在官府收钱的时候,比如说收税吧,就是另一副嘴脸了——百姓交粮食也好,丝麻、茶叶、皮毛什么的也罢,官府都收。哪怕是明令禁止流通的铜钱、金银等贵金属,只要你敢拿来交税,官府就敢睁只眼闭只眼,权当没看见你在违法。唯独一样,就是大明宝钞是无论如何都不肯收的。谁要是眼一瞎、脑一抽收了,就等着自掏腰包补偿朝廷损失吧。 6park.com

6park.com

要知道最不讲理的蒙古人,为了维护币值在收税时也是肯收自己印的纸钞的——知道朱棣有多狠了吧?

营建北京、疏通大运河、北伐蒙古、南征安南、修《永乐大典》、六次下西洋……以明朝当时的国力,干以上的任何一件事都挺费劲。而朱棣不但统统都干了,还大都能干得花里胡哨,他凭什么?

就凭他搜刮天下之财为己所用的本事呗。既然这招这么好用,为啥就朱棣敢用,别人谁都不敢?

因为这玩意的后劲实在太上头了,以至于到了谁都受不了的程度。朱棣死后,为啥朱瞻基立刻马不停蹄的从东北、塞北、西北、西南、交趾……反正能撤军的地方统统撤军,把他祖辈辛辛苦苦打下的偌大地盘都丢掉不要了?因为大明朝的地皮,已经被开国二祖刮得早就不是火星子乱冒的程度了,而是岩浆都快喷出来了。朱瞻基刮无可刮,只能全面收缩,否则连大明朝的基本盘都有不保之虞。

别的王朝刚开国的时候也没少打仗。典型如唐朝,一口气打了140多年,而且场面比明朝大得多,光是灭国就灭了30来个,地盘更是吹气球似的一口气膨胀到超过1200万平方公里。可结果呢?却是越打越富,直到打出个空前绝后的开元盛世。

那明朝怎么就越打越穷呢?


03

原因有俩,而且还得找朱元璋背锅——一个是重农抑商,另一个则是他居然毁掉了中央财政。 6park.com

6park.com

可能是出身与经历的关系,朱元璋极度重视农业生产,相反对商业活动、尤其是商人这个群体极度反感,甚至到了欲除之而后快的程度——在洪武年间,被他砍死最多的除了官员,就是商人。

而且就算商人向老朱全面投降、忠心投靠也是卵用没有。不信?请去采访一下大明首富沈万三。

可以这么说,朱元璋为了消灭商人和商业活动,到了处心积虑的程度。不但千方百计贬损商人的社会地位,比如商人不得穿丝绸制成的衣服,不得骑马,在事实上本人及子弟不允许参加科举等等。同时还千方百计的限制商业活动的开展,比如制定严格的人口流动政策——出门百里就需要路引(通常正规手段非常难办,尤其是商人),并通过里甲制度互相监视、互相举报,出事连坐。

要知道商人就得到处跑,然后低买高卖才能赚钱。你把他关在家里,还经个屁的商。话说历朝都有限制人口流动的传统,毕竟是农业社会嘛,但谁都没像明朝这么严格。比如唐朝在全国设26 关,只有过关时才会查验“过所”,绕路根本没人管;宋朝则是只有在出州境时才需要办理“凭由”。而且这两朝还会专门为商人等经常需要异地流动的人员发放“长籍”,也就是长期有效的通行证,拿着这玩意就可以想往哪儿跑就往哪儿跑。 6park.com

6park.com

到了晚年,可能是朱元璋认为自己的抑商政策没达到预期的目的,曾一度想下死手,彻底消灭商人这个群体:

“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作(即经商等活动)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八·洪武二十四年》)

其实要想抑制商业活动,老朱大多数的做法都是在瞎胡闹,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重税。可离谱的是,他定下的商税税率只有区区的三十税一(约3.3%)。相反号称是最重视的农业生产,大明朝名义上的田税税率也是三十税一,但在像松江、苏州、湖州、嘉兴等江南粮食主产区,税率却达到十五税一(6.6%)到十税一(10%)。倒霉的军户甚至能达到骇人听闻的五税一(20%),直接导致了大明朝开国还没到70年,军户就逃亡掉了近一半(280万到160万)。

所以我经常怀疑,老朱这到底是在重农抑商,还是重商抑农?

但不管怎么说,明朝颁布了这么一大堆抑制商业活动的政策,直接导致了商业的萎缩。同时使得朝野上下对于商税非常不重视,上行下效之下,又使得商人逃税漏税的成本非常低,朝廷能收上来的商税始终聊胜于无,导致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由于日本银山的开发以及欧洲殖民贸易的盛行,从隆庆开关到明亡的不到80年的时间里,仅从海外通过贸易形式流入国内的白银就超过了3.5亿两。可明廷对此视而不见,商税收入占朝廷财收的比例依旧保持在5%左右,也就是一年一百来万两的样子。 6park.com

6park.com

有人做过统计,如果明朝拿出宋朝对待商税的重视程度以及税率,那么近在这80年里财政增收即可达到2.5亿两,平均下来一年325万两,这是个什么概念?

明朝的中央国库,最好的时候一年也就能收上来300多万两银子。到了嘉靖中期以后(张居正改革那些年除外)就更惨了,能在200万两上下打转转都算是好收成。要是能凭空弄到这么一笔横财,你信不信户部尚书能豁出去那张老脸,愿意在京师父老面前表演一把裸奔?

事实上自从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胡风日盛,历朝历代虽然还在嘴里敷衍的叫唤着“重农抑商”,但基本都在说一套做一套。比如唐朝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在广州、泉州、扬州等港口城市常年居住着数十万的海外胡商,朝廷也顺势在此设立市舶司收取高额的关税,捞钱捞到手抽筋——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经常不服管。唐廷之所以还能安安稳稳的坐了150年的江山,很大程度上就是靠比较恭顺的江淮、江南等地提供财政上的支持,其中商税就是不可或缺的大头。黄巢之乱祸及广州,数万胡商(主要是大食人)惨遭屠戮和劫掠,余者大多也吓得纷纷逃走,导致唐廷的税收大幅缩水。这也是唐朝迅速衰弱,很快覆亡的重要原因。

继承了唐朝以及五代重商传统的宋朝更不用说——弱是弱得一塌糊涂,富也是富得空前绝后。一个叫安格斯·麦迪森的英国佬做过这么一个有趣的统计(《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即以1990年的美元汇率为基准,测算出在北宋初年时的人均GDP为450美元,至徽宗年间更是达到了600美元。这是个什么概念?同时期的欧洲仅相当于北宋的三分之二;而在新中国初建时,人均GDP仅为439美元,还赶不上宋初;1952年达到537美元,但仍低于宋末。 6park.com

6park.com

那么宋人是怎么赚到这么多钱的?答案就是商税。

为此宋朝甚至罕见的不限制土地兼并,因为根本瞧不上从土地里刨出来的那仨瓜俩枣。这就导致在宋初时田税还能占到朝廷财收的近半,此后就不断大踏步的后退,到了南宋中期时仅商税一项,就占到了宋廷全部收入的85%。

而南宋最终亡国,也是因为蒙古人不断犯境,骚扰和破坏正常的商贸活动,直接导致宋廷收不上来税。这才财政枯竭,逼得贾似道不得不去薅权贵们的羊毛(田税),结果屁用不顶,还得完蛋。

元朝就更不用说了——草原民族天生重商,压根不知道啥叫重农抑商,就算有人提了也是被一刀砍死的下场。所以蒙古人的态度就是典型的重商抑农,把中原最肥沃的土地统统拿去“退耕还草”,到处建牧场养牛羊。同时在海陆交通要道遍设关卡,窜过去只猴子都得揪回来完税再说。当然商业活动也是必定要大力提倡和支持的,否则怎么能多收税?

至于清朝,开始像老朱家一样重农抑商。可等到被洋人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后,丧权辱国的条约签了一大堆,干脆就直接躺平了,什么农不农商不商的,爱谁谁。哪知道却“因祸得福”,靠着巨量的海外贸易收了大把的税,虽然不知道够不够还赔款,但维持个日常花销肯定是没问题的。

唯有明朝,老朱不知道是出于见识缺陷还是逆反心理,一上来就下狠手把这个最大的钱袋子给砍掉了。

这要是还不穷,就真没天理了。


04

如果说光是砍掉商税还有救,那么在朱元璋废掉中央财政以后,大明朝的穷病就是彻底没治了。 6park.com

6park.com

啥叫中央财政?正经解释起来可能很复杂,但要敷衍的扯两句就简单了。

古今中外任何政权想要生存,顶顶重要的就是税收。有了税收,才有官员、军队存在的可能,才可能进行统治,否则难道让皇帝老儿上街要饭去养活自己的臣子、大兵?

但天下那么大,皇帝和朝廷也不可能每到收税的时候就满地疯跑、亲自去收钱,怎么办呢?当然是各地方的官府承担起这个责任,把自己管辖区域的税收上来,扣除自用的部分,剩下的统统发运到朝廷(京师)。然后朝廷(主要是户部)再根据宏观上的需要分大饼——哪些是留给皇帝陛下花差的,哪些是官员的俸禄,哪些是军队的饷钱,哪些搞农田水利建设,哪些是存起来准备赈灾济民的等等。等大饼分好了,再把相应的钱粮发送到对应的地方去即可。

而朝廷和地方分配税赋的比例,通常是前者占大头,起码也在一半以上。像中唐以后皇帝的面子没人甩了,仍然能坚持争取到“两税三分”,即征收上来的税赋平均分成自留(地方自用)、送使(藩镇截留)和递解至京三部分,朝廷至少要拿到三分之一。

这就是中央财政——大头给朝廷,朝廷分大饼,这更是顶顶重要的。 6park.com

6park.com

所以我们在前文中说唐朝年收几千万缗,宋朝能上亿什么的,其实说的都是中央财政的收入。唯独明朝不同——一边说万历三十年岁入2300万两,一边又是户部一年顶天能到手300多万两,完全对不上账,这就是明朝没有中央财政的原因。

那明朝为啥没有中央财政?有请本文中的“背锅天王”朱元璋同学再度闪亮登场……

话说大明刚开国那阵子是有中央财政的。而且完全照搬前朝旧例,运作得也挺不错,没人觉得有啥不好,唯独老朱例外。

朱元璋这个人极度多疑,成天在那琢磨还有哪个刁民想害朕。典型如空印案,也是一大堆官员照搬旧例,觉得这么干于公于私都有好处,更没谁觉得不对。当然先盖章后办事这套做法肯定是存在制度漏洞的,肯定也会有人借机谋取私利。但有漏洞堵住就好,看待一件事情还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嘛,没必要一刀切的全砍死。

但老朱就不这么想。他认为当臣子的敢私自篡改制度就是大逆不道,今天敢先盖章后办事明天就敢先刺驾后篡国,所以罪大恶极,必须砍下一大堆的脑袋震慑不臣。

而等到他了解到中央财政的那套运作体系之后,同样疑心大起——为啥非得这么折腾?税赋从地方运到京师,再从京师发回地方,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期间得造成多大的损耗、发生多大的费用,糟蹋掉的难道不是朕的钱粮?之所以把流程设计得这么繁琐复杂,是不是就为了有人在其中上下其手、大发其财? 6park.com

6park.com

话说朱元璋最不信任的就是官员,其中又以管钱的官员为最。反正在他眼里,管钱的官儿成天琢磨的就是怎么贪他朱家的钱,就没一个好人。所以洪武年间的户部尚书简直就是大明朝最高危的官位,31年换了44个,平均一年换一个半——其中大多数不是挨砍就是流放,能善终的都不知道积过几辈子大德。

反正不管各种重臣怎么劝谏,朱元璋一概不听,悍然下令立即改中央财政为坐收坐支。那么啥叫坐收坐支?简单说就是地方收上来税再也不用费劲巴拉的往南京送了,自己进行分配就得。

比如某地一年能收税100万两银子,自身花销需要10万两。同时有驻军1万,一年需军费20万两银子——在中央财政体系下,该地需要送交朝廷90万两,朝廷再给驻军发运20万两,剩下的70万两就跟当地没关系了,朝廷该怎么花就怎么花。

但在坐支坐收下,改成了当地直接扣除30万两自用和军费后,再把剩余的70万两交给朝廷。看似结果相同,还省掉了反复运输的损耗和费用,但实则有着本质的不同。

因为一个地方能收上来的税赋,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比如一个地方在明初时能收上来100万两/年,到了明中就可能变为150万两或是70万两,到了明末更可能涨到200万两或是跌到50万两。虽然明廷也时常派些巡抚、御史什么的到地方去调查税赋的变化情况,但由于官官相护以及吏治普遍败坏等原因,并不能及时的将实情反馈回朝廷。有时即便反馈了,也未必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和调整。 6park.com

6park.com

比如前边提到的某地,要是某年收上来120万两的税,在扣除本地开销的30万和必须递解朝廷的70万以后,剩下的20万两咋办?还能咋办,大伙分了呗。

要是下一年就收上来80万,在苦一苦自己和苦一苦朝廷这两难间该怎么选?千里做官只为财,这有什么两难的!当然是给朝廷的那份先欠着喽。

更可怕的,是明明按制度只能收上来100万两。但为了发财,地方官员勾结藩王、士绅拼命刮地皮,生生刮出来150万两。而上缴给朝廷的银子是固定的,还可以拖欠,那当然是留下的钱越多,被这些蛀虫们瓜分得越多。

大明276年,开始大家还挺听话,后来就越学越精,渐渐的都知道了怎么占朝廷的便宜。偶尔出个像海瑞那样的傻子,同僚们不惜自掏腰包也要替他找关系、走门子升官,就为了赶紧把这个瘟神送走,别耽误自己发财。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许多人望文生义,以为是在指责清朝吏治败坏。实际上这句话最早出现在万历年间,说的就是一个大明知府,要是在任期内只捞了10万两银子,那都算是清廉似水的。 6park.com

6park.com

明初定下的“分成”比例,到后来莫名其妙的就成了谁都不许改的“祖宗成法”。甭管经济如何发展,朝廷每年最多也就能拿到300多万两。而且随着各地越学越精,各种“灾情”也就越发频繁,欠账也就越来越多,还永远没有还债的可能。最后就连保命的那点漕粮,江南也敢公然拖欠,最终活活把大明朝给饿死了。

当然失去中央财政,更致命的影响是朝廷对地方缺乏必要的控制手段。像明末江南为啥就敢克扣发运京师的漕粮?就因为自从倭乱以后,南方逐渐在事实上实现了经济独立,敢于公然对抗朝廷征税,形成了事实上的独立王国。对此,朱由检一点办法都没有。


05

我曾看到过一种观点,对朱元璋将中央财政改为地方坐收坐支进行辩护。其认为明初税收以实物税为主,尤其是粮食占了大头。而粮食这玩意既量大又沉重,运费太高而且损耗极大,从地方运到京师弄不好就得“漂没”两三成,再从京师送返各地没准一半的粮食就白白消耗掉了,这谁受得了? 6park.com

6park.com

这显然是对历史一知半解的结果。

话说不光是明朝,历朝历代都有实物税,而且占比都不小,人家怎么不怕损耗?因为古人并不傻,早就给出了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在各地建设“国储库”——某地收上来实物税,该进县库、州库就进县库、州库,该进国库的就进国库,费用和损耗几乎没有差别。

而且别看国库和地方库都建在一个地方,但谁都别想乱插手。朝廷会派员专门管理各地国库,为了防止其与地方官员勾结,人员还得定期轮换,户部和御史也会定期巡察和审计。虽然无法完全杜绝一些问题,但起码能保证朝廷能拿到税收的大头。而更重要的是,朝廷可以通过强硬的经济手段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削峰平谷,尽量拖延社会矛盾爆发的时间,从而更有效的维护整个王朝的统一和统治。

为什么李自成能让京师的官员“捐”出7000万两而朱由检连20万两都借不到?为什么清军劫掠江南发了笔天大的横财而朱由检向他们乞讨400万石漕粮却只能拿到100万石?这就是中央财政缺失导致对地方经济以及吏治完全失控的结果。

换句话说,朱元璋靠脑补发明出来的这个坐收坐支,就是让地方自己收钱自己花,朝廷根本管不了,那成什么了?那叫藩镇割据,叫诸侯争霸!这样的朝廷里边供着只能是泥菩萨,比如刘协,比如元宝炬,比如李儇,再比如……朱由检。 6park.com

6park.com

更要命的是,朱元璋还最喜欢把自己瞎搞出来的那些玩意定义为祖宗规矩,还“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皇明祖训·序》)。就是谁都不许改,谁改谁就是大逆不道,连皇帝都不行,得被大臣们拿口水喷死。

比如到了明末,连蹲在紫禁城门前的狗都知道,要想给这个王朝续命,就必须得收商税,还得提高税率(唐朝的商税税率比明朝高3~4倍,宋朝更要高出6倍左右)。可只要朱由检一张口,就被大臣们(以江南籍、东林党人为主)拿“与民争利”、“背祖忘宗”等义正辞严的借口喷得哑口无言,最后只好去上吊。

他能怨谁,难道还能大骂自家祖宗?

穷死就穷死吧。老朱挖的坑,最后埋的也是小朱。反正都是一家人,计较那么多就没意思了。

喜欢我在枫林中哭泣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