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6park.com赵国的基础薄弱,又走了不少弯路,在战国中前期,一直混得很郁闷。
可是,在经历了赵武灵王“不彻底”的改革后,赵却迅速崛起,一举成为战国后期秦国最强的竞争对手。
基础薄弱、内忧外患的赵国
三家分晋时,赵国分到的是晋国的北域。看起来地盘不小,但位置相对僻远、土地贫瘠。许多地方是春秋时“戎狄”的地盘,经济水平比较低。
而赵的位置、领土造型都有点蛋疼:赵南有韩、楚,东有齐,西有秦,东北是燕,北面、西北是楼烦、匈奴、林胡等游牧民族。
这还不算完,赵国的中部,嵌着一个中山国,几乎切断邯郸与代之间的联系,使赵南北交通不便。(太行山阻隔,出入口有限)。
而赵浓烈的尚武之风,在早期不但没有缓解“外忧”,反而加剧了“内祸”。
宗族、贵族之间的内斗、攻伐此起彼伏,这使本就弱小的赵国国力变得更为羸弱。
弯路,使赵国混得很狼狈
早期的赵国,主要在干两件事:1、帮魏国打工;2、被魏国揍。
三家分晋之初,三家同盟。三兄弟齐上阵,东征西讨,嚣张得狠。
然而···赵国位置太偏,好处基本都让魏韩得了,赵没有得到什么好处。
赵国想自己欺负下卫国,占点便宜。结果,魏国大哥马上翻脸!
后果很严重:魏国攻占了赵都邯郸。
尽管赵在齐的支持下挺了过来,但国力严重受损!
此后,赵国参加“五国伐秦”之战,再遭大败,伤亡惨重!
被大国欺负也就算了,中山、北胡也多次来凑热闹,“万乘之国”赵国甚至被“千乘之国”中山所败!
赵国···混得很狼狈。
喘息之机
不过,命运关照了赵国一次:地处四战之地的赵国居然获得了喘息之机!
早年,赵被盟主魏国拉着到处打仗,一不小心还要被盟主哥哥揍,真心没有喘息之机。
不过,历史给了赵国一个喘息之机。
魏国衰落后,在一段时间内,秦楚齐之间的大国博弈,成了历史主线。
韩魏夹在其中,受苦受累;燕、宋更是被强齐所觊觎,自身难保。
赵国,获得了喘息之机。
赵武灵王出色外交谋略,也使赵国这口气,喘得够长、够舒服!
赵武灵王通过挑拨秦齐楚之间的矛盾、通过联络诸侯干预齐灭燕,又通过与主要大国的友好交往,使赵国获得了更多的时间来改革、发展。
改革: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赵国很难像秦、魏一样,从“尽地教之利”,大力发展经济开始改革。
赵,只有南部是比较典型的农耕文明;北部大片地区当时还处于游牧文明或半农耕半游牧阶段。
而在农耕文明中,农业最发达的,是靠近黄河的邯郸-邢台一带。
这里,赵与齐、中山共享大河,却无险可守。
庄稼你可以种,但收成是不是你的就不好说了。
而在贫瘠地区发展农业,需要时间太长,战国中期的环境,这么做不现实!
拼经济、拼人口,赵国永远不会成为强国!
“胡服骑射”,是最适合赵国的改革。
1、军队国家化,加强中央集权。
旧军制下,“国有固籍,兵有常经”,军队与领主之间有依附关系,兵权并不掌握在赵君手中。
赵君通过“胡服骑射”,打乱旧军队的和领主军事地盘的关系,重建由赵王掌握的骑兵武装,使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消除文化隔阂,整合国内凝聚力。
开疆拓土容易,移风易俗难。
服饰、发型,是最显而易见的风俗、传统。
赵从王室开始接受胡人服饰、文化,既可以缓和与地方的文化冲突,更可能为吸收北面胡地骑士创造了条件!
内部凝聚,使赵人的尚武之风,成为强兵的助推器!
3、赵国拥有靠骑兵“弯道超车”的条件。
拼人口、拼经济,赵没有什么机会。
但是,拼骑兵,赵国就有优势了。
赵国一些地区,原本就是戎狄区,不管是马匹资源还是骑士资源都有优势。
如此,赵国的改革见效快,在“胡服骑射”第二年,即创建了一支强大的骑兵。
由强军开始,赵国开始了弯道超车。
务实:战果转化为国力的效率极高
战国初期,赵国四处征战,但实利甚小。鉴于此,赵国改革后,征战目标明确,使国力得到了爆发式增长。
1、北击北胡,消化楼烦、林胡武装。
变法第二年,赵国就向中山、北胡发起进攻!
此战,赵“辟地千里”。同时,林胡王的军队由赵统率,赵骑兵军力再次大增。
2、讨灭中山,实力大增。
其后,赵国又发起了对中山的连续征讨,直至攻灭中山!
攻灭中山,使赵国力大增。
赵不仅独占中山的五百里之地,更使“北地方从,代道大通”,邯郸到代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赵国南北连城一片!
后来,范睢在推销自己的“远交近攻”时,就是把赵国的这番操作当成经典案例。
自前307年变法开始,到前296年灭中山,短短十年,赵一跃而成为天下强国。
人才鼎盛
在赵武灵王、赵惠文王时期,赵国人才鼎盛。
蔺相如、赵奢、廉颇、李牧、乐毅、田单等人悉数集结于赵王宫殿。
这与两代赵王的经营是分不开的。
蔺相如,原本是宦者令缪贤的门客;赵奢,原本只是一位负责税收的官吏,赵王能简拔使用。
廉颇、李牧,本是赵国将领,因其军功,不断得赏。
乐毅、田单,原本是燕、齐名,赵王能纳而用之。
正是这种求贤若渴、赏罚分明的人才机制下,赵国贤臣名将云集,人才鼎盛。
优越的外交环境
当然,赵要单独与秦抗衡,实力还是差了一点。
一段时间内,外交环境对赵国非常有利。
一方面,魏楚齐相继衰落后,赵国在关东受到的威胁相对较小。赵国甚至可以去欺负一下齐、魏,获取利益。
另一方面,及时赵欺负一下其他诸侯,在秦赵之争中,其他诸侯仍会倾向于支持赵。
秦已经是天下独强。
如果说赵国还只是去攻取一些城池的话,秦国已经可以攻破楚都郢、围攻大梁,对列国造成灭国之险了!
因此,尽管这些诸侯和赵国摩擦不断,但在抗秦的问题上,魏楚等国还是支持赵的。
阏与之战,魏国的公子咎引兵牵制,使秦又后顾之忧,因此,秦在被赵奢挫败后仓皇撤军。
几之战,更是赵魏联军在廉颇率领下一起挫败了秦军。
邯郸之战中,赵更是在魏楚的支持下,渡过危险。
一边占人家便宜,还能一边得到人家支持,这样的外交环境,哪里去找?
赵国利用难得的喘息之机,抓住机遇,通过适合自己的”胡服骑射”,“短平快”地完成了变法,实力大增。
随后,赵通过务实的扩张,实力大增,一跃而成为天下强国。
在贤臣良将的支持、有利外交环境的加持下,赵国成为了天下唯一能与秦抗衡的诸侯。
不过,由于各种原因,赵国的改革在经济、政治上的深度毕竟不够,所以,赵“兵强而国未富”,经济仍不发达,基础不牢。
由于秦赵之间国力差距仍十分悬殊。赵国只有在外交、军事上的操作胜敌一筹,才可能与之抗衡。
长平之战,赵外交失败,失去各国之助,只得与秦单挑。
最终,在对赵极为不利的消耗战中,赵无力支撑,只得更换将领,冒险出击···全军覆没。
此后的赵,尽管仍能败燕挫秦,但也只能勉强自保,再无与秦争雄天下的机会了。
热血沸腾的战国时代,行将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