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权它不香吗?。 6park.com转载自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6park.com权力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君臣之间尤其如此。
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太祖是不会傻乎乎地把这个问题摆到酒桌上来聊的。
961年,当宋太祖宴请石守信等人时,这些大将已经根本就“没得选”了。
今非昔比的藩镇
宋太祖宴请的人,多具有禁军将领和地方节度使的双重身份。
不过,当时的宋太祖,着眼点只需要放在禁军将领这个身份上就可以了。
因为:所谓地方节度使,早已名不副实。
唐朝后期,藩镇坐大,非常嚣张。
不过,随着唐末、五代的剧烈征战,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
牛逼一点的节度使,已经成了改朝换代的主角,在短暂而辉煌的帝王生涯后,随乱世的硝烟化去。
稍微牛逼,又不是超级牛逼的节度使(如魏博),也在改朝换代的大浪中被打晕,没有嚣张的资本了。
不牛逼的节度使嘛···本来就不牛逼,更掀不起什么风浪。
因此,自后唐以来,藩镇,已经基本不具备挑战朝廷的实力了。
藩镇,仍然掌握财、军、民权,随时具备割据的条件,仍然是中央集权的风险、漏洞。
不过,在宋太祖平定李筠、李重进后,天下已经没有什么藩镇可以威胁朝廷了。
因此:藩镇之祸,作为一种制度漏洞,需要制度化解决。但由于暂时不具备实力,所以根本不构成威胁。
有隐患的禁军
值得警惕的是禁军。
自五代以来,侍卫亲军已经既是天子最主要的护卫者,有是天子最大的威胁了。
后周建立后,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又建了殿前军,形成两军分立。
赵匡胤自己就是“点检作天子”,由在殿前军的拥护下篡位的。
而侍卫亲军的立场则十分微妙。
侍卫亲军的老大,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在兵变时不在京城,副都指挥使韩通曾试图阻止抵抗。
在赵匡胤篡位后,立刻将侍卫亲军各关键职位安插了自己人,并全力对付李重进。
在李筠、李重进等亲后周的实力派被铲除后,赵匡胤算是基本安稳了下来。
此时,尽管禁军各重要职位的人物,全部是赵匡胤信任的人物,但亲身经历过两次“黄袍加身”的赵匡胤(除了自己搞过一次,他此前还参与过拥护郭威的政变),深知:在充满诱惑的权力面前,信任是十分脆弱的。
赵匡胤,必须消除隐患。
前奏
赵匡胤最先需要解决的是:殿前军、侍卫亲军的一把手。
赵匡胤兵变时,把自己原先的殿前都点检给了慕容延钊,把主要竞争对手李重进的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给了韩令坤。
这两人与赵匡胤关系非常好,在此后讨伐李筠、李重进的作战中都非常卖力。
关系好是好,但两位一把手权力过大,是很大的隐患。
二李问题解决后,赵匡胤开始调整。
调整的方法简单粗暴:直接下诏,表扬一顿,调离现岗位,换个地方升官发财。
两位老大为什么这么容易交出军权呢?
因为:两位老大从来没有真正拿到过军权。
两位老大自就任后,就基本没怎么在京城待过,先在河北防契丹,后又四处征战。
所以,他们基本没有真正掌管过禁军。
他们失去的,只是从来没拿到手的权力,得到的,是更大的荣华富贵,何乐不为?
赵匡胤在撤掉两位老大后,以关系最亲密的石守信接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
至于老赵赖以篡位的殿前都点检嘛,干脆把这个职位撤了!
对事不对人
此时,赵匡胤已经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禁军了。
姑且不论各将与老赵的感情,这些将领就是想反也没有实力。
侍卫亲军的老大,石守信,原跟随老赵在殿前军系统混,刚任侍卫亲军不过4个月(3月接任,7月即“杯酒释兵权”),在侍卫亲军“连试用期都没过”。
而高怀德等人,只是典一部分禁军,其势不足以为叛。
正因如此,赵匡胤在解决两位老大后,一度想停下脚步。
赵普力劝:万一他们下属乱来,也黄袍加身,怎么办呢?
并不是这几个人有什么威胁,而是:如果禁军系统不作调整,朝廷就安稳不了!
石守信等人确实对大宋有功,但他们的功绩、能力跟当年韩信根本不是一码事。无论能力、威望,他们还威胁不了老赵。
所以,没必要弄死他们。
但是,他们所在的职位得空出来,利于国家改革。
对石守信们来说,手里那点权力拿着也成不了什么事,兑换成荣华富贵,不香吗?
稳定
石守信们取了富贵,走人了。
当然,他们并未混吃等死。
在此后的战争中,他们多次“有战召回”,继续为大宋发光发热。
不过,相比之下,他们腾出来的这几张椅子,给大宋的贡献更大。
老赵用他们腾出来的椅子,建立了一个稳定的体系,结束了五代以来的动乱。
侍卫司的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侯这三个坑,不再放萝卜了。
如此,原本侍卫亲军、殿前军的两军,变成了殿前军、侍卫步军、侍卫骑军三支。
与此同时,殿前军的都点检、副都点检,也被砍掉了。
大宋在此基础上,打造了三衙。
三衙中,没有很点检、马步军都指挥使这样的高级职位,统兵者多为资历较低的将领。
这个调整,意义深远。
由于从龙将领让出位子,资历较低的将领在文臣面前不敢跋扈。大宋“以文制武”的惯例逐渐形成。
至此,禁军再无武将跋扈,威胁皇权,大宋得以稳定了下来。
石守信等人,并非韩信、彭越一类的人物,无论功绩、实力、能力,他们都对赵匡胤构成不了威胁。
他们手里的那些权力,要看老板脸色。老板高兴,权力才“真香”,老板不高兴,权力就是烫手山芋。
他们不是赵匡胤的对手,只是刚好挡在赵匡胤改革的路上而已。
赵匡胤要干的,是补上系统漏洞,也不是要清理掉这几位威胁不大的老友。
如此,朋友们到酒桌上来,体面地完成交易,各取所需,何乐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