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6park.com这是一场关于“进化”的游戏。
前389年,阴晋,吴起率5万魏武卒大败50万秦军。魏武卒之威,令天下震动。
仅仅8年后,吴起率楚军大破魏军,煌煌大魏险些被劈成两半。
吴起是怎么做到的呢?
谁能找到新的建军方法,谁就能称霸
春秋末年,天下开始了大变革的时代。
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大批自耕农出现。
与之相对应的,西周时期“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的兵役制度逐渐瓦解,诸侯们的征兵范围大幅提高。各大国可征集、调用的兵力大幅增加,常备军的规模急剧膨胀。
可是,军队的素质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严重下滑。
当年,诸侯们的军事训练,采取的是“蒐狝”制度,即通过田猎的方式来进行军事训练。
这种半娱乐半正式的训练方法,显然不适合以自耕农为主的战国军队。
谁能率先找到合适的军队组织方法、军事训练方法,谁就能崛起!
最先进化的,是受旧“军礼”束缚较少的吴国、越国。
在孙武、伍子胥、范蠡等人的指导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都以专业化训练的方式来选练强军。
因此,偏处于南方不发达地区的吴越,在春秋后期嚣张一时,相继成为天下霸主。
进化的脚步,开始了。
吴起练兵:引领潮流的魏武卒
让这场进化更进一步的人,是吴起。
吴起在魏国,率先提出了系统的、专业化的选拔、训练方法。
与此前各诸侯宽泛的“选拔精锐”不同,有法家功底的吴起,将选拔、训练方法制度化下来。
选拔上,非常明确地规定了标准:能披着三重重甲和铁盔,开十二石弩。能背着五十支弩矢,拿着近战武器,携带三天军粮,半天跑完一百里。
待遇上,也作了明确规定:一旦通过选拔,得以入选,家里立刻得到良田美宅,全家致富!
训练方法上,“以一教十”、“以十教百”,军队编制、训练,都有极为专业、明确的规定。
当时,像秦国这样的诸侯,仍然在采用春秋时期近似“半娱乐性质”的编制、训练方法。
因此,魏武卒与对手之间,是专业化部队与业余部队之间的较量,两者完全不在一个时代!
由此,魏武卒的素质,冠绝天下!
不过,魏武卒仍有局限性。
吴起,只是河西太守。
他练魏武卒,只是在河西一地进行的。
作为一个“试点”,当时的魏武卒无论规模、选材面、资源,均略显不足。
吴起变法:强军3.0版
在魏国受到排挤,吴起到楚国后,开始施展其全面的军事、政治才能,将改革推进到了3.0版。
吴起变法的全面内容,一言难尽,但是,从其中几项政策,可以看出:吴起对楚军的改造,比在魏时更为彻底、全面。
1、举国为后盾。
吴起在楚,组建了一支“选练之士”。
与魏武卒只依靠河西不同,这支“选练之士”是从全体楚军中选拔的。
同时,这支楚军的财政来源,是通过削减封地收入,充实国库后成立的专项“基金”。
可以说,吴起当初创建魏武卒,只算是一个“试点”,尚未推广到全国。从此开始,强军改革,得到举国之力为后盾!
2、凶残的整合。
吴起在魏国时,参与了李悝变法。
比之李悝的变法,吴起的变法非常“凶残”。
打击旧领主,加强中央集权。没收他们的私兵、削减其封地、收入,甚至把旧贵族迁徙到偏远地区。
没有功劳的贵族不得世袭,官位不得世袭,这也意味着:底层人士,通过战功,可以实现阶层逆袭!
整肃官场风气,削减大臣俸禄、特权,以严刑峻法来整肃吏制。
吴起极端、激进的变法方式,使楚已经接近后来的秦,成为一台战争机器!
当然,在旧贵族强大的楚国推行如此激烈的措施,也注定了吴起最后的命运···
一将之能
当然,短短几年,楚军要在战斗力上碾压对手,也是不可能的。
将略,仍然是胜负关键。
吴起对魏作战,史料信息不详,但透过零散的信息,仍然能看出吴起惊人的将略。
1、围魏救赵。
此战的起因,是魏赵开战,赵求援。
楚军先在州西击败了魏军,又穿越梁门,抵达林中,切断了魏都安邑与河内郡之间的联系。
攻赵魏军后援缺乏,士气顿挫,被赵军大败!丢失了黄城。
可以说,吴起用兵之精准,比后来孙膑的“围魏救赵”,有过之而无不及。
2、威慑:间接路线!
吴起在抵达林中后,饮马黄河,并没有立刻大举进攻。
这是史诗级的威慑战略!
驻于林中,几乎可以将魏切为两半,为魏所不能忍受。
同时,从林中出发,无论是进攻魏都安邑,还是攻略魏后来的都城大梁,都极为便利。
可以说,吴起的方略,使魏十分难受。
要打吧,兵力不能呼应,林中易守难攻,很难取胜。
不打吧,这么耗下去魏国有分裂之险!
其实,并没有证据表明吴起击败的魏军是他当年自己操练的魏武卒。但从吴起攻到的位置,以及魏武卒后来对秦、齐作战的表现看:魏武卒正在“过气”。
如果不是楚悼王去世,吴起被迫回国,这一仗,吴起可以狠狠地敲一笔,甚至一举奠定霸业!
当初,吴起离开魏国前,对着黄河哭泣:王不用我,这片土地必然被秦人夺去!
胜负兴衰,有时,真的只决于一人而已!
魏武卒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曾站在变革大潮的浪尖,以专业军队欺负不专业的军队,自然威震天下。
吴起到楚国后,将军事改革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举国体制的强军政策,显示出惊人的生命力,也成为后来列国军事变革的主要方向。
而吴起本人,更是胜负天平中,最重要的一各砝码!
决定诸侯兴衰的因素非常多。不过:吴起、孙膑、商鞅大才的去就正是国运的风向标。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